:::

mRemoteNG使用PieTTY與安裝XULrunner

mRemoteNG使用PieTTY與安裝XULrunner

mRemoteNG - mosic

作為一位網管,我時常需要遠端連線到各種伺服器。有的伺服器是Windows,那就用遠端桌面連線(Remote Desktop Protocol,RDP);有的是Linux,那就用SSH (Secure Sheel Protocol);有的則是用網頁形式操作,GUI的操作介面也很方便。

最近發現mRemoteNG可以整合上述三種連線方式,不僅可以幫我記錄各個不同伺服器的帳號密碼,也可以用資料夾將站台分門別類。

mRemoteNG有一些部分可供自訂。像是可以把SSH連線從原始的PuTTY換成國人客製化的PieTTY;網頁引擎也可以不使用IE而用Firefox的Gecko。以下我就介紹一下mRemoteNG,然後說明上述兩種自訂功能如何使用。


mRemoteNG特色

  • 支援多種連線方式:RDPVNCSSH (Version 1 & 2)Telnet、Rlogin、RAW、HTTP、HTTPS、ICA、Ext. APP
  • 伺服器資料除了記錄伺服器連線位置之外,還能夠記錄密碼、設定顯示方式等等細節。
  • 用資料夾將伺服器分門別類,方便整理。
  • 頁籤顯示各連線資料,也可以將頁籤拉出來成為獨立視窗。讓你一口氣連很多伺服器時不容易混亂。

PieTTY:替換PuTTY的SSH連線工具

PieTTY是改自於PuTTY,並做了亞洲多國語系字元的調整。以下是PieTTY網頁的介紹:

PuTTY 是個小巧方便的 Telnet/SSH 安全遠端連線程式, 但用於非英語系文字時有非常多的問題, 而且它對於初學者來說過於複雜的使用界面也為人詬病已久。 PieTTY 則是源自於 PuTTY ,修正與完整支援亞洲等多國語系字元、 並在使用界面上大幅改進、易學易用的版本。

下載PieTTY
擺放PieTTY

下載PieTTY的之後,請放到以下資料夾:

  • <mRemoteNG-Portable下載位置>\

放置之後PieTTY會在以下路徑:

  • <mRemoteNG-Portable下載位置>\pietty0400b14.exe

20121207-170157 下載pietty - draw

舉例來說,我的mRemoteNG擺在D:\ Program Files (x86)裡面,實際路徑就會變成:

  • D:\Program Files (x86)\mRemoteNG-Portable\pietty0400b14.exe

Gecko:替換Internet Explorer的Firefox使用排版引擎

mRemoteNG預設使用Internet Explorer來開啟網頁,可是我個人比較偏好使用Firefox的網頁排版引擎Gecko(當然,如果有Google Chrome的WebKit就更好了)。

下載XULrunner

要讓mRemoteNG使用Gecko開啟網頁,你必須下載XULrunner

擺放XULrunner

下載XULrunner的之後,請放到以下資料夾:

  • <mRemoteNG-Portable下載位置>\xulrunner

放置之後PieTTY會在以下路徑:

  • <mRemoteNG-Portable下載位置>\xulrunner\xulrunner

舉例來說,我的mRemoteNG擺在D:\ Program Files (x86)裡面,實際路徑就會變成:

  • D:\Program Files (x86)\mRemoteNG-Portable\xulrunner\xulrunner

    設定mRemoteNG

    20121207-170632 options - draw

    將檔案就定位之後,接下來我們回到mRemoeNG設定。請到Tools裡面的Options,打開左邊導覽的Advanced,你會看到上圖的畫面。

    接著勾選「Use custom Putty path:」,輸入PieTTY的位置:「<mRemoteNG-Portable下載位置>\pietty0400b14.exe」(例如:D:\Program Files (x86)\mRemoteNG-Portable\pietty0400b14.exe)

    然後在「XULrunner path:」輸入XULrunner的位置:「<mRemoteNG-Portable下載位置>\xulrunner\xulrunner」(例如:D:\Program Files (x86)\mRemoteNG-Portable\xulrunner\xulrunner)

    檢查設定是否成功

    image

    首先我們先來檢查PieTTY是否設定妥當。當你連線到SSH網站時,如果發現上面多一排「連線(C) 編輯(E) 檢視(V) 視窗(W) 選項(O) 說明(H)」,那就是已經是在PieTTY底下連線囉。

    image

    然後我們來看看XULrunner是否設置成功。回到mRemoteNG一開始的Components Check,按下右下角的「Refresh」,你就會看到Gecko (Firefox) Rendering Engine (HTTP/S) Check變成綠色的,表示設定妥當。

    使用Gecko開啟網頁

    20121207-171849 Gecko - draw

    就算安裝好Gecko,mRemoteNG預設依然是用Internet Explorer來連線。你必須在建立HTTP或HTTPS站台的時候,在左下角的Rendering Engine改成「Gecko (Firefox)」才行,請參見上圖。


    結語:mRemoteNG不足之處

    支援的連線方式不夠全面

    雖然mRemoteNG已經支援許多種連線方式,但是對我們來說仍有幾個不足之處,像是不支援FTP、SFTP檔案傳輸(現在我主要依賴FileZilla Portable在使用FTP);不支援流行的遠端連線TeamViewer。另外一個類似mRemoteNG的工具軟體 Remote Desktop Manager就有支援上述的功能,可惜是收費軟體就是。

    網頁沒有密碼記憶功能

    mRemoteNG雖然提供了HTTP/HTTPS網頁開啟的連線方式,可是沒有記憶密碼的功能,所以每次都要重新輸入。

    缺乏中文化

    另一方面就是mRemoteNG並沒有中文化語系,而且他的語系檔編譯成了dll動態連結檔,要自行中文化並沒有這麼簡單。這都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儘管mRemoteNG不盡完美,但對於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工具來說,已經算是幫得上許多忙了,在此推薦給大家!

    (more...)

    SSD固態硬碟使用感想

    布丁布丁吃布丁

    SSD固態硬碟使用感想

    DSC_0062

    SSD固態硬碟,這可能是近年來個人電腦最為革命性的元件。跟傳統內建磁盤的硬碟不同,固態硬碟SSD(Solid State Disk、Solid State Drive)的構成更類似記憶卡之類的記憶體技術。SSD改善傳統機械磁盤硬碟速度上的限制,以電子傳輸大幅提高存取的效率,而且沒有任何噪音。

    現在SSD發展蓬勃,不僅速度上已經完全超越傳統硬碟,而儲存容量與價格更是低到一般人所能接受的程度。就在各家3C新聞雜誌都在大力鼓吹換上SSD改善老電腦的風氣下,我也趁著退伍在家的期間把家裡電腦裝上了SSD。

    這一篇來記錄這段期間裝上SSD的一些使用感想,作為大家換裝SSD的參考。


    我對SSD的選擇

    一開始選擇SSD的時候,我就將預算限制在2000元以內。這個選擇有幾個考量:

    1. 不需要大硬碟我會將系統與個人資料分離,所以60GB的大小已經足夠。
    2. 不需要高速:高速SSD多標榜支援SATA3等級(6Gb/s)的傳輸速度,但對舊電腦來說,通常都只有支援到SATA2(3Gb/s)或甚至是SATA1(1.5Gb/s),買SATA3來裝在舊電腦上也只是浪費。(儘管如此,還是比傳統硬碟PATA最高用的133MB/s高得多)

    在這個條件下,走訪NOVA店家詢問之後,大致上有兩顆硬碟可以選擇:

    選擇出乎意外地比我想像中的少。其他大部分的SSD都是在兩千以上,或是容量只有32GB,不能達到我的最低需求。

    最後我選擇的是Kingston V+200,理由是主要是價格低,其他的條件都能滿足我的基本需求,我也不奢求太多了。

    2.5吋轉3.5吋的硬碟支架:40元

    現在的SSD多做成2.5吋硬碟的尺寸,無法直接裝在桌上型電腦的3.5吋機架中,它需要額外的一個2.5吋轉成3.5吋的硬碟支架。

    11091030785139_275

    (圖片來源:klkl_725的露天賣場

    這又是另一個意外:轉接架的選擇非常多,而價位從40元到近300元都有。店家販售SSD的時候也會一併搭售轉接架,但是價位居然要90元!還不如到隔壁電腦零件店去購買,功能最基本的轉接架也只要40元而已,別買貴了。

    作為系統碟,60GB一不注意就捉襟見肘

    我的第一台實驗品是家裡的電腦,2010年初購買,Intel Core i3、12GB DDR3記憶體,雖然說不上是最新等級,但也還算好用了。在換上SSD之前,操作的時候常常會感到硬碟讀寫上的延遲,這也是我想靠SSD改善的主因。

    經過簡單的重灌、安裝成Windows 7之後,現在這台電腦用起來是相當順暢的。順暢到我甚至連Office 2010都灌在SSD上,跑起來非常地流暢。但是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幾個問題就浮現出來了:

    休眠佔用大量硬碟空間

    在大記憶體的電腦中使用休眠功能,會在硬碟裡面寫入與記憶體同樣大小的暫存檔。我的電腦安插了12GB的記憶體,所以SSD馬上就被佔用了12GB的大小。

    除非不用休眠,不然這個限制無解。

    安裝的軟體佔用硬碟空間

    雖然我會將軟體安裝指定到D磁碟中,以避免佔用SSD的C磁碟,但仍是有些軟體無法指定安裝位置,必須強制佔用C磁碟。

    另一個就是iPhone在iTune上的備份預設就是存在C磁碟中,必須要靠Junction連結才能騙過iTune。許多人都深受系統碟被iPhone備份塞爆的困擾,我也是受害者之一。

    硬碟空間不足的時候,速度就會變慢

    以上幾個問題下來,60GB的SSD逐漸面臨空間不足的難處。到了這時候,系統就會在一些存取的時候變得比較慢,讓人有種頓一下的感覺。

    然而這比起傳統硬碟來說還是非常地快,只是用習慣了流暢的系統,你就會覺得這個頓一下真是特別的礙眼。

    小結:SSD還是很好用

    就這邊為止,SSD還是非常地好用。不僅開關機速度快,許多電腦操作也幾乎感覺不到硬碟讀寫的延遲。特別是使用Google Chrome的時候,再也不會因為我開啟大量二十幾個網頁的時候而遲緩了。

    SSD不見得能夠改善舊電腦的效能

    因為Core i3電腦裝上SSD之後改善的幅度相當大,這就讓我食髓知味地為另一台老電腦裝了同樣一顆的SSD。

    DSC_0058

    這台老電腦大概是2006年購買的,Pentium 4 2.6G、2GB DDR400,這等級跟第一台裝的Core i3可說是天差地遠。它跑起來本來就不能期待說有多快,但是換上SSD之後,是否會比較好用呢?

    一開Chrome,CPU就紅字

    一開始我安裝Windows 7時跑起來還算是順暢,不過當我一開啟Google Chrome的時候,問題就來了。Chrome不僅僅只是存取硬碟,它還要連網路、大量計算等工作,讓CPU三不五時就跑到100%,電腦整個就變得很慢。

    我懷疑這是不是Windows 7的問題,畢竟老電腦安裝Windows 7總是令人有點不安。後來我又把它灌為原本的Windows XP,但是使用Google Chrome時依然碰到了同樣的問題。每次一開大量網頁,電腦就很頓。雖然不能說是無法工作的程度,但是每個動作都要等待的耐性還是要有的。

    問題不在於SSD,在於整個硬體

    這個節骨眼已經很明顯了,SSD就算改善了硬碟存取的問題,仍然無法提昇CPU運算跟記憶體速度上的瓶頸。當然,就算裝了SSD,遊戲也不見得會比較流暢。

    這次賭在SSD能改善舊電腦效能這點明顯是壓錯寶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就這樣用下去吧。

    調教SSD

    將SSD作為一般硬碟一樣地安裝,其實是無法發揮SSD原有的功能。這是因為作業系統預設還是給傳統硬碟使用,而預設不支援SSD的一些特性。

    T客邦有一連串的SSD新手使用新知,在安裝SSD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工作:開啟AHCI與4K對齊。

    開啟AHCI

    詳細原文請看SSD 進階調校須知:開啟AHCI,改善讀取效率,以下我摘述重點:

    SATA2以上的硬碟可以藉由開啟電腦的AHCI(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進階主機控制器介面)來大幅提昇硬碟在讀取細碎檔案時的效能。這個動作最好是在安裝作業系統前就先開啟喔!

    4K對齊

    詳細原文請看SSD 新手使用須知:4K 對齊調教實戰,提昇 SSD 效能,以下我摘述重點:

    傳統硬碟儲存單位是512Byte,但是SSD則是4KB。當作業系統用傳統硬碟的儲存方式來存放SSD時,往往會因為空間不對齊而一次寫入兩個block,導致系統效能下降。

    Windows 7安裝光碟內建了對齊工具,不然也可以靠Paragon Alignment Tool來對齊──只是這是付費工具就是了。

    使用SSD的隱憂:不適合存放重要資料

    在使用SSD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SSD有著壽命的限制。雖然傳統硬碟也是有磁區壞掉而無法讀取的問題,但是大部分的技術看來還是有挽救的可能。而SSD有的先天上的記憶體讀寫次數限制,次數一到就無法再使用,當然也無法救回這些資料。

    所以SSD的保固一般都不長,上述兩顆硬碟也都只有保固3年。在使用的時候請務必注意到。

    不過就我來看,這個隱憂不算是隱憂。這主要是因為我會將個人資料存放在另一顆硬碟,作為系統碟的SSD就算壞掉了,我也能夠很簡單地再還原一顆一樣的環境。

    系統碟裡面不要保存重要的個人資料,希望大家能夠養成這個觀念。


    結語:SSD還是很值得作為系統磁碟

    現在我回到實驗室配置工作環境的時候,也為電腦裝上了SSD。換完之後現在操作起來很流暢、很好用,但只是這是對新電腦而言。至於對舊電腦(像是上述P4等級的電腦)來說,你可能就沒必要花錢幫他換上SSD。

    換上SSD之後,又會面臨到多年前使用80GB硬碟常見的空間限制問題。許多人都被現在動輒1TB以上的傳統硬碟養大了胃口,回到這種一不小心就捉襟見肘的小容量SSD時,你需要更用心地管理硬碟空間。

    而SSD本身也有些小撇步可以使用,希望你在換上SSD之前可以先讀過T客邦那幾篇SSD新手須知再行下手。

    至於SSD的購買選擇上,因為SSD發展如日中天、一日千里,過沒多久我猜同樣價位又能買到更大、更快的SSD。有需要、有時間安裝的話,那就買吧。

    對新電腦來說,系統碟安裝SSD更是不二選擇。至於你還要第二顆的傳統硬碟,不妨購買拍賣上的二手品即可,不一定要買新品。我一顆80GB賣你139元,夠便宜了吧XD

    (more...)

    開啟Windows XP的「休眠」按鈕

    布丁布丁吃布丁

    開啟Windows XP的「休眠」按鈕

    image

    預設要啟動Windows XP休眠功能的話,通常是按下電腦主機的電源鍵。但我喜歡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從「電腦關機」的選單中選擇「休眠」的功能。

    這個方法只要修改登錄檔就可以了。網路上講述修改登錄檔的介紹很多,但是卻很少直接放.reg檔案出來讓人更容易修改。這篇稍微講述一下Windows XP如何開啟休眠功能、在「電腦關機」選單中增加「休眠」選項、以及使用休眠需要注意的事情。


    什麼是「休眠」?

    image

    以前我也講過一篇「休眠與待命的差別」,微軟的說明是這樣定義休眠模式的:

    休眠模式會將您桌面所有開啟的文件和檔案的狀態儲存為影像檔,然後關機。 您開啟電源後,檔案和文件會以關機前的狀態在桌面開啟。

    簡單來說,休眠做的事情是:

    1. 將電腦狀態(也就是記憶體的資料)存入硬碟中。
    2. 電腦關機。
    3. 開機時,從硬碟讀取上次的電腦狀態,於是電腦又恢復到關機前做的所有工作。

    對我這種每次都開許多視窗、不想要因為關機而中斷原本的工作的人來說,休眠是很好用的功能。

    開啟Windows XP的休眠功能

    Windows XP預設並沒有開啟休眠功能,這必須靠你手動開啟才行。

    image

    請進入「控制台」 > 「電源選項」 > 「休眠」當中,勾選「啟用休眠」。

    image

    光是啟用休眠還不夠,你還必須想辦法進入休眠模式。預設可以進入休眠模式的方法是到「進階」選項中,在電源按鈕的「當我按下電腦的電源按鈕時」的選項中,選擇「休眠」。這樣你按下電腦的電源時,Windows XP才會進入「休眠模式」。

    DSC_0136

    進入休眠模式的話,會看到這個畫面。這是Windows XP正在把記憶體的資料寫入硬碟的訊息。

    DSC_0140

    下次開機的時候就會看到這個畫面,表示Windows XP正在從硬碟中讀取記憶體的資料,讓電腦恢復到上次關機前的狀態。

    在「電腦關機」選單中加入「休眠」按鈕

    image

    比起從電腦硬體上去按下關機按鈕,我更偏向直覺地在「開始」 > 「電腦關機」中選擇「休眠」。預設的「電腦關機」選單中只有「睡眠」、「關機」跟「重新啟動」三個選項,要加入「休眠」選項就必須修改Windows XP的登錄檔。

    開啟「休眠」選項的登錄檔內容如下。你可以自行建立一個show_hibernate.reg並輸入以下內容: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system]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system\shutdown] 
    "HibernateAsDefault"=dword:00000001 
    "ShowHibernateButton"=dword:00000001

    或是下載我建立好的show_hibernate.reg:

    image

    下載之後直接執行show_hibernate.reg,Windows會跟你確認是否要修改登錄檔,按下「是」即可。

    image

    這樣「電腦關機」選單中,最左邊就會出現「休眠」的選項了。

    使用休眠的注意事項:大記憶體的困擾

    剛剛介紹休眠的作法是將記憶體的資料寫入硬碟,而這對現在記憶體動輒4GB以上的電腦來說,進入休眠模式與下次開機時不僅相當花時間,而且硬碟也會佔用同等於記憶體大小的休眠暫存檔。

    image

    休眠暫存檔一般放置在C:\hiberfil.sys。因為是系統隱藏檔案,預設不會顯示。以我電腦2GB的記憶體來說,hiberfil.sys就有2GB之大。只要使用「休眠」功能就會存在這個檔案,而且不能修改它的位置;反之,關閉休眠功能之後,hiberfil.sys就會自動刪除。

    開關機的時間上,以現在我使用的SSD硬碟來說,2GB的寫入與讀取作業倒是相當短暫。雖然並沒辦法跟現在Ultrabook喜歡強調的數秒內從休眠恢復的速度相比,但也不會覺得太久。但是在家中用12GB記憶體的電腦時,還是明顯感覺得到電腦將12GB記憶體資料寫入硬碟時需要花上不少時間。

    這是使用休眠功能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大家不要被弄糊塗了。

    結語:節能減碳,請關機

    雖然對大記憶體的電腦來說休眠有些困擾,但我還是很鼓勵大家使用休眠功能,不使用電腦時就將它徹底關機吧。對於筆電來說休眠功能更是重要,畢竟只有真正進入休眠──也就是關機狀態──才能大幅度地降低耗電量。希望藉由開啟休眠按鈕這個小功能,能讓大家更方便地使用休眠模式。

    (more...)

    Windows 7改變「桌面」、「我的文件」等個人資料夾的位置

    布丁布丁吃布丁

    Windows 7改變「桌面」、「我的文件」等個人資料夾的位置

    image

    當Windows 7安裝完成時,預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夾,例如「桌面」與「我的文件」,都是擺在跟系統同一個磁碟分割裡面,像是C磁碟(俗稱「C槽」)。

    然而,有許多理由會讓你需要把這些個人資料存放在其他磁碟。像是重灌的時候,不希望因為擺在同一個磁碟而導致「桌面」跟「我的文件」消失;或是系統碟使用的是空間不大的SSD,拿來安裝Windows還可以,但是擺放「我的文件」中的音樂、影片就嫌不夠用了。

    我在之前寫過一篇「WindowsXP改變我的文件與桌面的儲存資料夾」,現在時代來到了Windows 7(雖然Windows 8也推出了,但我還沒打算使用),而我最近又常常在做重灌Windows 7的工作,所以這篇就是我是怎麼修改這些個人資料夾的記錄。


    磁碟配置規劃

    什麼樣的電腦會適用這篇的目的呢?你的電腦至少要有兩個磁碟分割──也就是裝著Windows的C磁碟,以及用來擺放個人資料的D磁碟。以下說明這兩種磁碟的差異:

    C磁碟:Windows系統
    • 存放內容:Windows資料夾、Program Files程式集、各種Cookie跟暫存檔案
    • 建議大小:120GB以上

    關於C磁碟最好在120GB以上的建議。如果你有養成把程式都安裝到D磁碟的習慣、並且常使用綠色可攜軟體的習慣以減少C磁碟的Program Files佔用區的話,那我的經驗中60GB也能夠順利運作。

    D磁碟:個人資料夾
    • 存放內容:桌面、我的文件、另外安裝的Program Files程式集
    • 建議大小:256GB以上,越大越好

    要修改哪些個人資料夾?

    除了比較常用的「桌面」跟「我的文件」之外,其實還有「開始程式集(Start Menu)」、「下載」等常常用到的個人資料。至於要怎麼修改,其實是看個人的規劃。在此我提出我個人建議的修改位置:「桌面」跟「我的文件」擺在D磁碟根目錄底下「下載」擺在「桌面」底下其他的個人資料夾擺在「我的文件」底下

    以下說明中,原始位置往往包含著使用者帳號,在此以<User>取代:

    桌面(Desktop)

    原始位置:C:\Users\<User>\Desktop

    修改位置:D:\Desktop

    我的文件(Document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

    裡面還有存放許多個人資料夾,也是要一一修改。

    下載(Download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Download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Downloads
    我的音樂(Music)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Music
    • 修改位置:D:\Documents\Music
    我的最愛(Favorite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Favorite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Favorites

    這個我的最愛只能用在IE上,跟Google Chrome或Firefox等其他瀏覽器無關。

    我的圖片(Picture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Picture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Pictures
    我的影片(Video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Video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Videos
    連絡(Link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Link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Links
    連絡人(Contact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Contact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Contacts
    搜尋(Searche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Searche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Searches
    儲存的遊戲(Saved Games)
    • 原始位置:C:\Users\<User>\Documents\Saved Games
    • 修改位置:D:\Documents\Saved Games
    所有程式(Start Menu)
    • 原始位置:C:\Users\<User>\Start Menu
    • 修改位置:D:\Documents\Start Menu

    要注意的是,這邊的「所有程式」捷徑只能修改使用者自己帳號底下的資料。所有使用者的「所有程式」用普通的方法無法修改。使用所有程式的時候,Windows 7會把使用者個人的跟所有使用者的程式自動混在一起顯示,所以倒也不用太在意。

    如何修改個人資料夾?

    很簡單,只要在資料夾內容中設定位置就可以了。

    因為我的個人資料夾都搬完了,所以以下舉例圖片中的路徑都不是上述的原始路徑與修改路徑,請自行應用。

    image

    首先,到該資料夾的原始位置上,按右鍵進入「內容」。

    image

    在內容的上方標籤中進入「位置」,裡面就可以填入你想要修改的新位置。

    image

    如果該修改路徑沒有資料夾,那麼Windows會提示自動建立新的資料夾。

    然後Windows會問「您是否要將所有檔案從舊位置移到新位置?」請按「是」,Windows會自動幫你搬好檔案。

    這樣子,修改一個資料夾路徑的工作就完成了。

    至於詳細的作法,可以看微軟技術支援「如何在 Windows 7 中更改“我的文件、我的圖片、我的最愛”...等的目的位置」的教學。


    結語:你真的需要這樣修改個人資料夾嗎?

    早期我在Windows XP時候是用修改登錄檔的方式來修改個人資料夾路徑,一開始換到Windows 7的時候我也如法炮製,然後Windows 7就整個怪怪的。

    後來才發現到原來Windows 7可以直接在內容中修改資料夾位置,這種方便性讓我感到微軟是真的有在改善系統。但是由於Windows 7權限設定比較嚴格的關係,很多資料夾仍然無法修改,像是所有使用者的「桌面」、「所有程式」的捷徑等等。這篇列出的個人資料夾中,只有使用者自己能夠修改的部份而已。

    然而,寫到這裡的時候,我忽然開始懷疑起,你真的需要這樣子大費周章地設定你的個人資料夾嗎?

    即使是空間昂貴的SSD,現在128GB的大小也成了市場普遍的水準。而雲端技術的發展,個人資料可以備份在遠端的伺服器,下次在重灌的時候再同步即可取回。到最後何須在意你的「桌面」跟「我的文件」到底有沒有被格式化?

    image[7]

    (圖片來源:在 Windwos 8 移除 Windows Live ID 綁定同步

    Windows 8推出了用Windows Live ID來同步多平台同一帳號的個人資料,可以同步個人化主題背景、輸入法、應用程式、瀏覽器、系統設定等等。而個人資料的部份則可以用DropboxGoogle DriveSkyDrive這些雲端硬碟來同步。儘管這些雲端硬碟通常不大,而且同步速度也很緩慢,但是科技進步的情況下,空間問題遲早會被解決。

    總而言之,不必設定個人資料夾,不必重灌一台電腦就要弄個人化弄老半天,我期待這種時候能夠早日來臨。

    (more...)

    MHL可能沒有廣告說得美好

    MHL可能沒有廣告說得美好

    01_379x285new-0

    (圖片來源:SAMSUNG 如何使用MHL完美我的生活)

    最近在關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時常會看到一個名詞:「MHL」。這玩意兒的用途是把MicroUSB的輸出介面轉換成HDMI來輸出,這些固定且常見的接頭可省下廠商設計新介面的功夫,。在標準化推廣之下,許多手機都支援MHL,像是SAMSUNG、Sony、甚至是大陸品牌小米手機2都有具備。

    但是實際上用起來會是如何呢?我抱有許多疑問並找了一些資料,結論挺讓我失望的。我想MHL也可能只是一個應急的方案,未來應該是會被捨棄吧。


    什麼是MHL?

    引用維基百科的內容如下:

    移動高清連接技術MHL, 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是由移動高清連接技術聯盟(MHL Consortium)推出的直接連接移動手機或攜帶型電子消費產品(CE)和高清晰度電視(HDTV)。MHL的標準功能是通過單電纜與低引腳數介面來實現輸出高達1080p高清晰度(HD)視頻和數字音頻,同時為設備充電。

    重點大概是:

    • 標準介面單純化,大部分是Micro USB輸出。
    • 支持HDMI輸出:包括1080p高解析度視訊、聲音訊號、HDCP
    • 影像輸出的同時,也能為設備充電。

    其實MHL還有更換成其他連接介面等擴充能力,但就目前我所知的產品中,大概都是用Micro USB輸出到HDMI這樣。

    MHL有哪些產品?

    為了讓大家有些概念,我找了些例子來舉:

    輸出端:手機

    GT-I9300RWABRI-73975-0

    Samsung GALAXY S III是Samsung目前的旗艦機種,具備Samsung主打的MHL功能。附帶一提,MHL開始受到注目好像也是Samsung發起的頭。然而S III使用的MHL轉換器卻跟S II有所差別,這似乎讓不少使用者感到困擾。

    xperia-tx-gallery-01-940x529

    Sony Xperia TX是Sony最近的旗艦機種,比起之前幾款都是Micro USB與HDMI輸出的設計,TX特別地採用了MHL而將兩個輸出介面縮減成一個。

    mi2_topPhoto_01

    小米手機2是大陸品牌的評價高規機。人民幣1999卻有著Android 4.1、四核心、RAM 2GB等高等手機才有硬體規格,10月底開放時馬上銷售一空。特別的是,這隻手機也支援MHL。

    接收端:螢幕

    聽說只要能接收HDMI的裝置都能使用MHL,但我想應該還必須具備1080p(能夠使用1920x1080解析度來顯示畫面)的播放能力,否則解析度太低的螢幕只會看到「out of range」的訊號。

    nEO_IMG_samsung_sb750_1-665x465

    除此之外,Samsung的SB750(上圖)跟LG的IPS7系列都有推出支援MHL技術的螢幕。但是連接線的方式讓我有點在意,似乎隱蔽了一些重點。

    連接線:MHL專用連接線(Micro USB轉HDMI)

    tw_EPL-3FHUBEGSTD_003_Front

    首先是Samsung GALAXY S III的HDMI輸出線,網拍售價大概近千元。

    如果不看原廠的話,我們也可以看一看其他廠牌的MHL線。PChome線上購物有個HDMI轉手機(MHL)專區,價位大概是500元到1000元不等。不過仍有許多MHL轉接線並不支援Samsung GALAXY S III,購買時需要注意。

    MHL的使用上的困難點

    01_379x285new-0

    好的,讓我們來到本篇的重點──MHL使用上到底有什麼問題。實際上要使用MHL的時候,通常必須要依照以下圖示來連接各端子:

    DCAC4L-A60946803000_4f14d3126f99e

    (圖片來源:PChome購物)

    1. 智慧型手機透過Micro USB連接MHL轉接線。此時手機的Micro USB孔被佔用,無法連接其他設備。
    2. MHL轉接線的HDMI端子接上螢幕。要注意螢幕是否支援1080p。
    3. MHL轉接線必須接上Micro USB來充電。

    問題在於第一點與第三點。特別是第三點,MHL必須供電才能運作。與其說MHL把連接介面的數量縮短了,不如說這種作法反而讓人使用起來更為困擾。

    以下我就兩種情境來敘述MHL使用上的困擾與可能的解套方法:

    在家裡,將手機當做電腦主機使用時

    550x366_01-0

    回家時,我會把手機當做電腦主機,將畫面輸出到大螢幕、操作使用鍵盤滑鼠。

    在家裡要找到Micro USB供電不難,但是MHL佔用了Micro USB孔,這種情況下無法使用手機本身的USB OTG功能。換句話說,使用MHL的情況下不能使用USB連接鍵盤、滑鼠、甚至是遊戲手把!

    image

    Samsung的MHL廣告網站已經預料到這種事情,告訴你早早放棄改用藍牙連接鍵盤與滑鼠吧。但是藍牙的鍵盤滑鼠價格可不便宜,而且選擇也沒有USB鍵盤滑鼠來得多,不見得合用呢!

    DCAX00-A65532641000_5088eefe5083c

    還好,最近Aten CS533 Tap做出了USB轉換成藍牙的KVM切換器,讓你的USB鍵盤滑鼠可以當成藍牙裝置使用。但是相容性需要注意,太過高級的機械式鍵盤或是無線滑鼠可能會無法使用。另外2290的價格也不便宜。

    在外面,將手機畫面輸出到投影機時

    550x366_02-0

    比起自己帶筆電,用手機來做簡報應該是很多人許久之前就想要嘗試的方法吧。但是使用MHL來輸出到投影機的時候,先不論投影機是否能夠支援1080p(很遺憾的是,我們學校的投影機都不行),更重要的是,連接投影機時要怎麼解決MHL需要供電的問題?Samsung的網站示意圖中,開會場合詭異地使用著螢幕在做報告,似乎是在迴避連接時投影機會遇到的窘境。

    直覺一點的想法就是接個USB行動電源給MHL,雖然這個尿袋可能讓你的報告看起來很不專業,而且手機也不方便拿著操作簡報。

    DCAC7C-A67079562000_5021df7db3d5c

    另一個方案是ESENSE推出的MHL轉接線。具備600mA鋰電池,因此可以不需外接電源連續使用3小時。網路價750元,可能會意外地比其他MHL轉接線實用,不過需注意的是它仍不支援S III。


    結論:仍須等待更完美的方案

    本篇列出了MHL佔用USB OTG功能與必須充電才能使用的缺點,也舉了一些解決方案。但是這些方案並不完美,而且並不是標準技術,可能很快地就會被科技的洪流所遺忘(就像是S II換到S III時MHL也必須更換的窘境)。

    在目前看來,MHL仍稱不上完美。在某些使用情境中,說不定之前各別設計Micro USB與Micro HDMI兩個輸出端子還比較好用(但是充電也是個問題,這就是MHL的優勢了)。

    10-30-2012nexusslimport

    (圖片來源:engadget中文版)

    最近的Google Nexus 4改支援SlimPort,一樣是可以將USB轉換成HDMI,甚至是DVI或是VGA,並且在播放同時進行充電。聽說Slim Port不需要外接電源,聽起來似乎克服了MHL的一大困擾。究竟Slim Port會是怎樣的技術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more...)

    布丁布丁想什麼?THE INTERVIEWS 11-20

    布丁布丁吃布丁

    布丁布丁想什麼?THE INTERVIEWS 11-20

    image

    前一部分的問答訪談請看這邊,以下是第二部份的內容。


    聽說你很喜歡海鮮,為什麼會喜歡海鮮呢?

    從這個問題的問法可以得知,這個人十分地了解我。

    是的,大家都非常喜歡叫我吃海鮮。

    我的朋友常常會邀我去吃海鮮大餐,或是動不動就說「布丁,我請你吃海鮮!」。從這些朋友的行為舉止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摯的友誼與分享的熱情。

    不論是大學還是研究所的指導老師,更是喜歡帶我去吃我平常根本就無法進去的高級海鮮餐廳。看那鮮美的生魚片與紅通通的大匣蟹,真叫我不知該如何下手。

    雖然我認識的朋友很少,交不到100個這麼多,但是少數幾個朋友與老師都待我不薄。

    對於他們的熱情款待,我往往難以招架,只求以折現代替即可。

    是的,其實我不吃海鮮。

    詳細請看這篇:http://theinterviews.jp/pulipuli/2242158

    L_fe9f6c71a73e07741c60e1de7cfc1d0a

    某年的生日禮物

    2011-11-14 23:12:09

    請想像60歲的布丁的狀況

    我想想,六十歲的我,可能已經是個白髮蒼蒼的滄浪老人。
    屆時,我應該是會待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小房間裡,默默地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像是研究程式,找尋更適合開發的AJAX MVC Framework。

    像是讀讀書,學習那個時代流行的程式語言,寫寫一些小程式自娛娛人。

    然後把我所學所得,寫在Blogger之類的部落格上。

    偶爾用Plurk、Facebook或Google+之類的社交平台看看朋友的近況,

    或是用MSN之類的即時交談軟體跟朋友聯絡一下感情。

    如有餘力的話,那就是把自己僅有的一些知識資產教給後生小輩,

    像是程式開發的方法、網路管理的規劃、論文研究的作法之類的。

    當然,可以傳授點感情方面的戀愛經驗的話,那就更好了,雖然我想就算到了60歲也應該是很難有可以教人的地方。

    我想,到時候我的身體可能已經不良於行,那麼我到時候可能偶爾會上上瑪奇之類的網路遊戲,

    去柯爾之類的的海灘旁掏掏金,或是坐在沙灘上欣賞掛著拉狄卡與艾維卡之類的夜景。

    每隔三個禮拜去找娜歐之類的美人姐姐聊聊天之類的。

    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想培養一些運動方面的興趣,像是爬山之類的活動。

    偶爾可以跟山友們搭著公車前往附近的登山步道,然後踏著階梯一步一步緩慢地往上走。

    看著一旁父母帶著小孩闔家歡樂的景象,感受一下親子間的溫情。

    然後看著遠方的天空,想起自己到底有多久看到父母的感傷。

    最後,我會回到那個不為人知的小小房間裡,

    為自己泡一杯咖啡,看著窗外綠樹搖曳間洩入的光影,

    開心地想著:「今天也是悠閒的一天啊。」

     

    ……先吐槽「這不就是你現在的生活嗎!」的那個人就輸了……

    L_029d81dd653f4b21720ef28eecf3288c

    理想的度假勝地(圖片來源:天勻日記 當雙月臨空

    2011-11-15 02:27:02

    聽說你專職補充魔力,真的嗎

    是真的……不過仍在見習中。

    我一直認為自己的天職是Supporter,而我也常常跟我練白魔法的朋友學習治癒術。

    啊,不過之前我朋友要幫我恢復的時候,不知為何突然人就不見了。

    有人看到我朋友的話記得跟我說一下。

    L_1b61219322cb33eeb06c1a42211796d8
    スクエニ「you ban」(圖片來源:もろみそ

    2011-12-02 02:42:12

    聽說你是羅莉控,是真的嗎?

    是真的……但那只是我的其中一面而已。

     

    各位觀眾,你們知道所謂的「馬太效應」嗎?

    「馬太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其更進一步的含意,是在告誡人們盡可能在早期擁有資源,那麼在未來就會越來越富有。

    特別是在教育上,許多學者常常引用「馬太效應」來呼籲「教育要從小作起」的重要性。

    是的,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對小女孩的愛,也是刻不容緩。

    這就是我站在紳士立場從學術觀點來看蘿莉控的感想。

    L_7a170c8780eb5643ed088a8be06c8602

    請用心理學的角度觀賞這張圖(圖片來源遺失)

    2011-12-02 02:52:14

    請問台北對你來說是怎樣的場所?

    是數種的生活型態。

     

    像是在輔大的時候,以及在政大的時候,或是在臺北圓環附近住的時候,都是各自的生活型態。

    真要說特別嗎……應該也沒什麼特別,在其他地方生活也會有在地的生活型態,而這些生活則構成了我整個人生。

    臺北有很多認識的人,在大學與研究所、網路上的朋友很多都在臺北。

    臺北有同人場、地下街,所以我可以看些動漫物。

    臺北有光華與天瓏,所以我可以找些電腦書與設備。

     

    不過我在想,也許我到其他地方,就會去適應當地所擁有的資源,並認識新的朋友吧。

    儘管臺北以人多、交通方便、資源豐富等各種優勢而成為臺灣的首都,但是我並沒有完全善用這些資源。真的要說發揮到淋漓盡致的資源,應該就只有政大的山路,讓我走得非常愉快而已。

     

    對現在的我來說,可能只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已。

    之後換了另一種生活型態,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說不定。

    L_9cb44bc3b912d51a7a7eab8203b6dac3

    滾滾滾就好(圖片來源:塊魂

    2011-12-02 03:06:52

    覺得自己目前人生中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是?

    關於人生成就,我有兩個目標:一個是被動的目標,另一個是主動的目標。

     

    被動的目標是「知識的分享」。

    在大學與研究所求學期間,很多人都是從我的Blog「布丁布丁吃什麼?」(http://pulipuli.blogspot.com/)開始認識我。

    事實上,這是我將之視為人生重要成就之一的目標,也就是透過Blog或其他方式,分享我學習到的知識。

    大學期間,我分享考古題、上課筆記與考試心得。

    研究所期間,我分享筆記、報告與程式技術,以及在各個研討會與期刊發表。

    研究所畢業,我總算能跟大家分享一本拿得出檯面的碩士論文。

    而我還希望能夠出書,能讓知識以更完整的形式,傳達到需要的人的手上。

    除了最後一項之外,上述這些項目都是我覺得令我感到驕傲的人生成就。

     

    隨著時間推移,未來我希望能達到更上一層的成就。

    然而,被動的知識分享,只是對需要知識的人來說才有意義。
    廣義來說,被動的目標其實只是主動的目標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對我來說,主動的目標是指「完成他人的成就」。

     

    我覺得,人作為人的生命實在是太短了。

    用長遠的眼光來看,我所達成的成就,在別人看來往往只是滄海一粟。

    我想了很久,到底要怎樣才能擴大自己所達到的成就呢?

    有一個很直接的想法,那就是將「自己的存在」刻印在「別人的成就」中。

    我幫社團完成必要事務、

    我幫同學一起完成團體作業、

    我幫系所處理網頁電腦、

    我幫實驗室管理網站伺服器、

    我幫老師執行各種計畫、

    我幫父母扮演一個稱職的孩子。

    未來,我希望幫別人成為好男友、好丈夫、好爸爸,完成別人組成一個家庭的成就。

    我會支持你前進,我會成為你的助力。

    你達成的成就之中有我的存在,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你所關心你的成就之中,也包含了對我的成就的重視。

    我的成就,將會跟隨著你的人生而持續。

    即使我已經無法再繼續幫助你,即使我的生命已經到達了盡頭,

    只要你還記得你的成就中有「我」的存在,我就能繼續保有我的成就。

    直到所有人都忘記我的那時候為止。

     

    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L_c862873b17f790352a18e6c4c1dd9c6a

    請讓我完成我的成就吧。(圖片來源:瑪奇 Mabinogi

    2011-12-08 02:11:46

    關於與異性相處,你是怎麼看待的?

    我覺得,與異性相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過其實並不只限定於異性,我覺得人與人相處,是我認為相當重要的人生課題。

    最大的理由,是因為我想要達成我的人生成就。(請見另一篇INTERVIEW:http://theinterviews.jp/pulipuli/2326776

     

    這個成就必須要仰賴他人,在這之前必須要好好地與人相處。

    換句話說,我通常是「帶有目的」地與人相處。

    但是通常這個目的並不是取決於我,而是取決於對方。

    如果對方也沒有什麼「目的」,那我也就不知道要怎麼跟對方相處。

     

    回到以「異性」為對象的話題上,

    老實說,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卻還是不知道要怎麼回答。

    因為我常常不知道人們到底是在想些什麼,因此不知道要怎麼跟人相處,這也包括「異性」在內。

    大多時候,我只能一邊觀察異性的動作、行為、關注對方提出來的資訊,然後就自己的認知與手邊的資源研擬如何應對的策略。

    不過也很多時候會因為沒力緝獲時間而沒有投注心力,所以也不會有特別的準備。

     

    到目前為止,我在「異性相處」這份課題上仍是不及格。

    不及格的原因我想大致上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個是「理論」,如何與人相處的道理、禮儀;

    另一個就是「經驗」,實際上與人相處的過程。

     

    「理論」可以透過看書、觀察來獲得,

    不過「經驗」的話,可能就要有人賞臉了。

    有人要陪我練練經驗值嗎?

    L_c57d0db3422d4cdadecb3bb7e11a9693

    要抱著只要多多學習就會成功的樂觀心態努力!(圖片來源:南家三姊妹OP

    2011-12-08 03:47:39

    請問布丁為什麼沒有交女朋友呢?還是其實布丁想要交男朋友?(啊對不起兩個問題一次問)

    沒關係,我依然一個一個回答。

     

    先從第二個回答起:不好意思,我的性向很普通,仍然想交女朋友。

    那麼這就呼應到了第一個問題,既然想交女朋友,又為什麼沒有交女朋友呢?

    ……如果女朋友可以想交就交得到的話,我也就不用這麼辛苦了……orz (你看,就是這樣自嘲才交不到女朋友的吧,哈哈orz

     

    認真地分析一下為什麼沒有交女朋友這件事情好了。

    如果照本宣科、至少遵照大神的指導的話,其實應該還是有可能交得到女朋友。

    例如積極地增加與女性相處的機會、細心地關心女性的行為與偏好、努力地加深與女性之間的關係、表現出對於女性的重視等等的作業,我想應該是有可能吧?

    不過事實上,雖然知道這樣做應該是沒錯,不過我卻一直沒有這樣做的動力。

    換句話說,我對於交女朋友這件事情,是抱持著相當消極的態度。

    儘管我知道這樣子不好、這樣子不對、應該要改一改這種態度,不過倒頭來還是很難維持下去。

    誠如我想達成的人生成就所說,我常常是抱著目的與他人交往。(請見此篇INTERVIEW:http://theinterviews.jp/pulipuli/2326879

     

    對於沒有目的、不知道目的、也沒有想要達成的成就的人,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跟這些女性相處,也就不知道從何積極起。

    久而久之也就不知道為什麼要交女朋友,然後就轉移到其他人生成就上。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我覺得這可能只是我眼光短淺,無法看透女性的想法與內心潛在的成就,而不自覺地忽略掉了。

    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能只是對戀愛抱持著潔癖,就像是麥里的祭司要找尋世界上所不存在的純粹勇者也說不定。

    對於「為什麼沒有交女朋友」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抱有相當大的疑惑。

     

    為了持續研究這個問題,在此公開誠徵女朋友。

    條件很簡單,一是「請告訴我,妳想完成什麼樣的成就」。

    是「體驗有情侶的生活」也好、「打發無聊的時間」也無所謂,就算是「我想要找尋自己想要做的成就」這種尚未有明確目標的理由,我也願意陪妳一起慢慢找,然後幫妳完成妳的成就。

    二是「請一起努力達成這個成就吧」。妳的成就也就是我的成就,我們一起加油吧。

    如果有意願且覺得自己能夠完成上述兩個條件的女性,請與我聯絡。

     

    儘管我即將踏上軍旅,我仍然會擠出時間與運用手上的資源,盡可能地回應妳的心意。

    如果真的交到女朋友了,我想到時候我會對「為什麼沒有交女朋友」這件事情,會有更深一層的看法吧。

    L_7e04d043d01f5bc68360c060b66336e3

    只有神才知道要怎麼交女朋友(圖片來源:只有神知道的世界

    2011-12-08 04:43:31

    從家族裡繼承/得到/學會了什麼?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我的父母給了我什麼。那並不是零用錢,也不是電腦或書本等物質,而是更為根本的事物。隨著越來越成長,我就越來越發現,自己的的確確從父母那邊繼承了非常重要事物。

     

    我的個性與思考方式與我的媽如出一轍。

    而我的價值觀與行為,則是非常有我爸的影子。

    但是根本上來說,還是受我媽影響比較大。

     

    舉例來說,對於思考價值倫理的這件事情,我跟我媽一樣,會在心中快速地有個結論,然後急於表達這個結論。這個結論是根據我們過往的經驗與學習得到的結果,但很多時候,這結論也只是別人說的話,並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而這時候我會想到我爸的思考方式,會先把即將要說出口的話打住,反省看看究竟這樣的結論是好或不好。

    不論是好或不好,都必須要有理由做支持。

    兩種不同個性混在一起的結果,就形成我現在這種糾結的個性。

     

    我在想,如果我媽更早遇到我爸的話,那麼也應該會形成像我現在這樣的樣子吧。

    當然,很多時候我會是不假思索地說出口,這就是來自我媽根本上的影響。

    儘管我媽是女性,而我是男性,在外表上就有很大的差異。
    但是如果有人同時知道我媽跟我的做事方式,他應該也會驚訝於我們的相似度竟然如此之高。

     

    來自母親的這種繼承的確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

    像是室內活動、孤僻自娛的個性、固執且斤斤計較的偏執。

    有些是好的方向,有些是不好的方向──但還是改不掉,於是走到跟我媽同一條路上。

     

    不過比起討論這種繼承究竟是好是壞,我覺得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這是烙印在內心深處的家族證明,證明我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

    我的存在,就是父母在這世界上努力的結果。

    我以父母為榮,也期許自己能將繼承父母的事物,繼續傳遞給後人。

    L_f1218e1b80275e1ad486ef2c93b97e45

    以UML表示繼承

    2012-02-19 02:27:14

    你在外面的樣子, 家人知道多少?

    就廣義來講,我想應該是很難知道多少。這是因為很難把一個人的樣子用言語呈現,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表現。

    我在想,這個問題想問的應該是「我是否『會想讓』家人知道我在外面做的事情」。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是值得給家人知道的事情,像是獲得的獎勵與成就等事情,這些的確是值得跟家人分享。

    答案也會是否定的,人在外面難免犯錯,自我反省之後也就沒想再拿出來講。

    總之,家人應該只有了解我部分在外面的樣子。

    對於分享自己的事情,我也是很樂意。

    事實上,有時候一些在外人面前講起來像是炫耀的事情,只有在家人面前講,才會變成自家人的榮耀。

    家人是一群很特殊的聽眾,要好好珍惜啊。

    L_176bfb125b6dc8cd4d3485235b717d71

    一踏出家門,我就是一位決鬥者!(圖片來源:遊戲王

    2012-03-19 13:15:4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