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LDA法分析北美圖資學博士論文 / The shifting sands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alyzing North Americ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issertations using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以LDA法分析北美圖資學博士論文 / The shifting sands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alyzing North Americ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issertations using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image

這是一篇論文閱讀筆記。作者使用LDA法(latenet Dirichlet allocation)分析北美圖資學博士論文,發掘出歷年來圖資領域的主題與轉變。

This is a research paper reading note. Author utilize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 to identitfy latent topics of North Americ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issetations.


書目 / Bibliography

Sugimoto, C. R., Li, D., Russell, T. G., Finlay, S. C., & Ding, Y. (2011). The shifting sands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alyzing North Americ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issertations using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62(1), 185-204. doi:10.1002/asi.21435

摘要 / Abstract

This work identifies changes in dominant topic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 over time, by analyzing the 3,121 doctoral dissertations completed between 1930 and 2009 at North Americ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grams. The authors utilize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 to identify latent topics diachronically and to identify representative dissertations of those topics.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topics in LI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from those in the initial period (1930–1969) to the present (2000–2009). However, some themes occurred in multiple periods, representing core areas of the field: library history occurred in the first two periods;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periods; and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in the fourth and last period. Two topics occurred in three of the five periods: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information use. One of the notable changes in the topics was the diminishing use of the word library (and related terms).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 in LIS. This work is compared to other earlier analyses and provides validation for the use of LDA in topic analysis of a discipline.

  • 這篇研究透過分析1930年至2009年間北美圖資系所的3,121篇博士論文(doctoral dissertation),找出了圖書資訊與檔案學(library and information, LIS)許多主題(topic)。
  • 作者使用隱含狄利克雷分布去找出長時間內隱含的主題,以及找出呈現該主題的相關博士論文。
    研究發現指出LIS主要的主題從初期(1930-1969)到現在(2000-2009)的轉變。
  • 然而,有些主題重複出現在多個時期,可說是此領域的核心:圖書館歷史(library history)出現在第一與第二時期;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出現在第二與第三時期;資訊尋求行為(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出現在第四與最後一個時期。
  • 有兩個主題出現在這五個時期中的三個時期:資訊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與資訊使用(information use)。
  • 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改變是使用「圖書館」(library)這個字彙有減少的趨勢。這可能與圖資博士教育有所相關。
  • 這份研究比較其他早期的分析並且驗證LDA分析主題的有效性。

閱讀筆記 / Reading Note

(more...)

從臺灣閱讀教育淺談圖書館閱讀學習 / Toward Reading Education in Library: the Analysis of Taiwan's Read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從臺灣閱讀教育淺談圖書館閱讀學習 / Toward Reading Education in Library: the Analysis of Taiwan's Read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image

這是圖書資訊學研究趨勢的期末報告,我嘗試從臺灣閱讀教育的發展切入,呼籲圖書館應該重視閱讀學習。

This article i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trend” final report. I analysised Taiwan’s read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ried to promote more attention to library’s reading eduction.


檔案下載 / Report Download

這份報告我先做了投影片試講,然後再修改成文章版本作為最後報告繳交。因此投影片內容跟期末報告有些許的不同。

雖然最後老師要求的只有期末報告的部份,但我還是會想做投影片來跟大家說明。因為我覺得文章是給讀者回家讀的,投影片是在眾人面前講解用的。投影片參雜了一些演講效果的片段,不那麼正式就是了。

那以下就是主要內文囉。


壹、 我們很重視閱讀嗎?談閱讀教育的危機

閱讀是現代人吸收知識行為的基本途徑。不論古今中外,閱讀皆為世人所重視之事。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言道:「閱讀造就豐富充實的人」(Reading makes a full man),而我國對於閱讀的重視可溯及先秦時代,至聖先師孔子自行組織閱讀教育,強調「志於學」、「志於道」、「志於仁」的閱讀治學目標(曾祥芹,1999)。直到現代社會,臺灣的教育政策仍不忘以閱讀為本,前教育部長曾志朗(2000)指出「閱讀係一切學習的主要基礎」,另一位前教育部長杜正勝(2006)也在施政報告中指示:「閱讀能力與習慣的養成,影響個體的發展及未來的成就甚鉅,如何提供學子閱讀機會,養成閱讀習慣與能力,進而提昇學童語文及獨立思考創造之能力,誠為教育工作者當務之急。」而國民教育的國語文課程大綱中,也明文規定課內外文本閱讀的相關準則。

此外,對提升國民知識水準為己任的圖書館界來說,閱讀一向是圖書館主要推動的活動之一。臺北縣(現為新北市)立圖書館代理館長何文慶(2006)在「公共圖書館與全民閱讀」一文中強調「公共圖書館是全民閱讀最主要的據點之一,推展全民閱讀則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任務,為能達成任務並固守據點,公共圖書館需和社會脈動一起呼吸,甚而引領前進節奏。」公共圖書館推動閱讀的眾多活動成果輝煌。以讀書會的成立數量來說,根據資策會於九十一年的文化統計,臺閩地區社區讀書會的數量就高達了3557家(吳惠林,2003)。

就在全國從教育政策與圖書館支援的共同努力下,不論是在國民教育的課堂教學、閱讀心得寫作比賽、說故事講座的舉行、鼓勵親子共讀與讀書會的進行,各式各項促進臺灣國民閱讀的活動一直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演講、宣傳、佈告中。然而,在許多學者、館員歌頌著閱讀的美好之時,PIRLS 2006的評比卻揭示了臺灣在閱讀教育與現實落差之間的認知問題。

PIRLS是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EA)主導的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跨國研究(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每五年舉辦一次。2006年,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的柯華葳教授主導帶領臺灣參與PIRLS 2006,與全球44個國家一同進行國際大規模的評比。2007年底評比結果公布,在45個國家中,臺灣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僅排行到第22名。跟排名第二的香港與排名第四的新加坡相比,臺灣居然落於參與PIRLS 2006的華人地區國家中的最後一位。(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

PIRLS 2006的結果震驚了臺灣上下,引發教育界與學界一片嘩然。有人認為是學校授課的問題,認為課堂教學僅止於直接理解,缺乏高層次思考(邢小萍,2008)。也有人質疑閱讀活動的舉行落於形式,只看填寫閱讀單的數量,卻沒有真正深入閱讀,而且活動舉辦與讀者的參與熱情也不成正比(柯華葳等人,2008)。圖書館界也驚覺自己過於重視館藏設備與環境等硬體的營造,卻忽略了閱讀指導這種軟實力的訓練(國家圖書館,2010)。

臺灣的閱讀教育受到PIRLS 2006的評比影響深遠,越來越多學者針對閱讀指導進行深入的研究。然而,在追求未來發展的方向之前,本文欲先探討閱讀素養的定義,再回顧過去閱讀教育的經歷。在PIRLS 2006之前,臺灣究竟是如何看待閱讀教育?這又跟現代國際社會所指的「閱讀素養」有什麼不同?為何臺灣教育與圖書館倡導的閱讀卻無法有效深入人心?而在PIRLS 2006之後,臺灣的閱讀教育與圖書館又有何改變?圖書館究竟應該如何因應?針對上述閱讀教育的問題,本文將嘗試從圖書資訊領域的觀點來進行論述。

貳、 什麼是閱讀?談國際閱讀素養評量中的閱讀

文字的發明讓人類得以記錄知識,印刷術的技術推動大量知識的傳播,而網路網路更讓數位化的圖文記錄無遠弗屆。現代載體上的各種知識數量龐大到難以計數,但是吸收記載著這些知識的方式中,閱讀扮演著關鍵的重要地位。早期人們對於閱讀的定位大多著重於識字,也就是讓人們能夠針對載體上記載的文字進行識別、了解文字的意義,而識字率常常作為國家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但是對閱讀教育領域的學者來說,認得書面上的文字意義只是開始閱讀的基礎,並不直接代表讀者就能有能力理解、記憶文章內容,更不一定能夠增長讀者的知識。

閱讀的定義並不是單純的識字,那麼究竟是什麼閱讀?現在國際上對於閱讀的概念被定義為「閱讀素養」(Reading Literacy),PIRLS 2006對於閱讀素養的定義包括以下五點:(1) 能夠理解並運用書寫語文的能力;(2) 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3) 能從閱讀中學習;(4) 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5) 由閱讀獲得樂趣。而學生的閱讀成就、態度與行為皆與其周遭的環境相關,包括家中教育資源、父母閱讀習慣、教師閱讀教學、學校閱讀教育政策、整體閱讀課程安排等。在閱讀成就的評量方式上,PIRLS從閱讀理解歷程的角度切入,將閱讀歷程分成「直接理解歷程」和「解釋理解歷程」兩階段。前者著重於針對文本陳述的訊息進行直接的提取與推論;後者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下,更進一步進行詮釋、整合與評估文本的內容。從評量的內容可知,PIRLS的閱讀理解並不拘泥於認字解碼,而是真正去了解學生是否讀懂文章的內容。(柯華葳等人,2008)

國際重要的閱讀評量計畫除了PIRLS之外,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主持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也是結合全球各國進行的大規模調查。PISA 係針對15歲學生對於獨立生活應具備的閱讀、數學與科學三大素養,每年輪流擇一主題進行評比。其中PISA對於閱讀素養的定義為「讀者對於文章內容的理解、運用以及省思,以實現個人不同的閱讀目標,增進知識、發揮潛能以及參與社會的能力。」在以閱讀素養為主的PISA 2009中,主要係針對情境、文本與認知面向等三個構面進行調查。情境涉及閱讀行為的各種情境脈絡與目的,包含個人、教育、職業和公共事務等情境;文本則是分析閱讀素材的類型,包含連續與非連續文本;認知面向調查讀者針對文本所進行的認知運作,包含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等三個類別。由於PISA測驗的目標鎖定在15歲學生,在閱讀歷程評量上並不著重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閱讀技巧,而是聚焦於擷取訊息、對文本有廣泛普遍的理解、解釋文本、省思文本內容、以及省思文本的形式與特色的能力上等五個階段(PISA國家研究中心,2008)。PISA的閱讀歷程評量重點與PIRLS類似,不僅要求讀者從文本中辨識文章內容,更能夠解釋、推論、結合自己的知識並提出自己的觀點。

參、 閱讀教了什麼?談PIRLS 2006以前臺灣的閱讀教育歷史

在對國際對於閱讀素養的定義有所了解之後,接著再回來看看臺灣的閱讀教育。閱讀教育勢必從基礎的識字解碼開始,不同語言也應有該語言的閱讀教育,因此本文僅聚焦於國民教育中的國語文課程,並一併探討與閱讀教育相關的政策。

在PIRLS 2006成果公布的2007年底以前,臺灣的閱讀教育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先是1911年(民國元年)至1968年(民國57年)的建國戰亂時期;接著是從1968年(民國57年)至2000年(民國89年)的九年義務教育時期;後來則是2000年(民國89年)至2007年(民國96年)的閱讀運動推廣時期。

建國戰亂時期大多聚焦在授課使用的閱讀文本。中華民國自從1911年建國之初,隨即成立的教育部也繼承清朝小學課程標準,在初等小學校與高等小學校實施文言文聽說讀寫教授的國文課程。1923年(民國12年),以吳研因為首的民間團體大力鼓吹「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遂使教育部將授課內容從文言文改為語體文,落實「我手寫我口」。到了1932年(民國21年),日軍的入侵讓中華民國進入抗戰時期,教育部隨即發佈「小學課程(二條)標準」,將國民黨義教材融入國語科目中,在戰亂物資不足的時期中將國語、社會、自然等教學內容混合而成「國語常識混合編制抗建讀本」。1949年(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時期,國語科的教材更加注重民族精神的激發,強調反共抗俄意識、闡揚三民主義(司琦,2003a,2003b)。

遷臺之後直至動員戡亂後期,自1968年(民國5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正式實施後,臺灣的閱讀教育也進入了下一個時期。在教育部為九年義務教育發佈的「國民中學國文暫行課程標準」中指示學生不僅得閱讀語體文與文言文,了解各種文體之寫作技巧與文法應用之外,也明定學生應閱讀課外讀物,以培養文學欣賞閱讀興趣。接著之後教育部多次編修課程大綱,在1994年(民國83年)發佈第四次修訂版本的「國民中學國文課程標準」中更加強調標準國語聽說讀寫的能力,而原本國文知識內涵中的語文訓練也被改為課外閱讀。直至2000年(民國89年)教育部發佈的「九年一貫本國語文課程暫行綱要」為止,國語文課堂教學標準含括了範文教學、語文常識、作文、語言訓練與課外閱讀。至此閱讀教育的重點仍僅止於課堂中,而且尚未進入閱讀的深入指導。

2000年(民國89年),隨著「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的開展,臺灣的閱讀教育也進展到閱讀運動推廣時期。基於1998年(民國87年)頒佈的「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當時教育部長曾志朗大力鼓吹親子共讀與讀書會的成立。「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不僅徵求閱讀活動種子教師與志工並進行培訓,也結合出版界辦理各種閱讀活動、建立閱讀書單、推展親子共讀的學習型家庭,並在學校設置班級圖書專櫃、充實各校圖書館資源、開發「閱讀護照」以營造閱讀環境。全國兒童閱讀日(4月2日)的制定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到了2004年(民國93年)教育部長杜正勝上台之後,國家教育政策將提昇語言能力列為2004年至2007年的施政主軸(杜正勝,2004),也在2005年施政報告中首度提出「閱讀素養」的概念。2004年(民國93年)之後閱讀教育的重點在於「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劃」,計畫內容除了將補助資源投注在弱勢地區國民中小學上,也擴大閱讀活動執行人員與活動的內容,從補助焦點學校中遴選1名參與閱讀種子教師培訓、校園開始實施晨讀活動、並表揚「閱讀推動大使」、建置兒童閱讀網站。(教育部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編纂會,2012)

到了2007年(民國96年)年末,即將風光收尾的「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劃」卻面臨了PIRLS 2006評比結果揭露出的許多問題。PIRLS 2006結果指出,即使國民小學的教學綱要含括閱讀教學時間,不少老師仍將之挪做其他課程使用。此外,教師也有在課堂中過於重視字詞教學,每天確實指導閱讀策略的人比例偏低的問題(柯華葳等人,2008)。同樣的,對圖書館來說,即使先前調查中顯示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與學生閱讀成就有所關連(柯華葳,2005),或是香港圖書館員選書小組帶領香港在PIRLS 2006名列前茅(何琦瑜,2007),但臺灣在國家政策下充實了國中小圖書館(室)圖書及設備計畫之後,卻只有15%的學生有在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落於PIRLS 2006參與國家中的最後一位。這項調查結果的背後意義,是值得高舉反對課業學習壓力的旗幟、大力鼓吹自由閱讀課外讀物的圖書館進行反思,檢討閱讀推廣活動的合適性。

肆、 為什麼要閱讀?談閱讀目的的轉變

學生無心於課外閱讀一事,從2002年時天下雜誌舉行的全民閱讀大調查可一見端倪。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民眾讀書的時間每天不超過一小時;父母想陪孩子看看課外讀物,每天卻湊不出半個小時;七成以上的民眾很少踏進圖書館;電腦與電視也是民眾休閒興趣的首選,而不是閱讀(李雪莉,2002)。為了提昇讀者對於閱讀的重視,圖書館界不斷有著解放沈重的課業壓力、享受閱讀陶冶性情的言論,並致力於提昇讀者的閱讀興趣(丘引,2003;王岫,2003)。然而,閱讀興趣的提昇的先決條件在於閱讀目的符合讀者所需。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王陽明)也曾說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點出了確立閱讀目的之後才能讓閱讀有所成效的內涵。因此,為了進行有效的閱讀,必須先釐清閱讀目的的演變。

曾祥芹與韓雪屏(1992)在「閱讀學原理」中分析了中國由古至今閱讀發展歷程,並從時代整體的宏觀角度,將閱讀目的的演變歸納為倫理中心主義與功利主義兩類。前者是普遍國人贊同的理想目標,後者則偏向從學以致用的角度來看待閱讀。

倫理中心主義係基於中國封建社會文化對於學術教育的深遠影響,不論是三教九流、各行各業,閱讀、學習的目標都是為了服務政治、成就國家。戰國時代的孟子論道:「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此一「明人倫」即是封建社會的教育綱領,而南宋朱熹則更加強調「先王之學以明人倫為本」,因此「聖賢教人,只要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學者,學此而已。」到了明代,王守仁認為非明人倫不可,「明倫之外無學矣。外此而學者,謂之異端。」明人倫的概念藉由唐代韓愈的「道統」說變得更為具體。韓愈認為「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視,非聖人之志不敢存。」這種「道統」說主張貫徹儒家「三綱五長」之本,影響之大,清朝雍正皇帝甚至下諭「文以載道,與政治相通」,可見一斑。

直到現代社會,倫理中心主義追求國家、政治、眾人利益的的閱讀價值觀念仍深植人心,也形成現今推動閱讀活動的主要出發點。丘引(2003)對於國中學生讀書會的期許中提及「因為透過閱讀,透過討論,孩子開始尋找自己、發現自己,他們開始學習愛自己,也找到自信。愛自己懂得了尊重自己,當然,也懂得尊重別人。這是生命重要轉變過程。」這種觀點並不脫離以營造團體和諧、眾人和樂為中心的政治思維,亦即以倫理中心主義來看待閱讀的目的。

除了倫理中心主義的閱讀目的外,中國尚有另一種「學以致用」的閱讀價值觀,並在現代社會逐漸受人重視。早在魏晉南北朝之時,當代著名學者顏之推即在《顏氏家訓》中以功利的角度看待閱讀。他說:「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蔭,自當求諸身耳。」指出了閱讀對於技能培養的重要價值(曾祥芹,1999)。到了近代受到資產階級化的影響,學者對於透過閱讀學習知識的目的更為具體。張之洞在《上海強學會序》認為學習的目的視要深通外國政俗、要懂得專門之學,例如「專精農工商礦之學」、「專精水陸軍及造船之學」,並以「考泰西所以富強之由」作為學習的宗旨。而康有為也在《后序》中指出學習是要針對「天地鬼物、昆蟲草木」,達到增長知識的「益智」,更要「講中國自強之學」。

功利主義的閱讀目的儘管可與倫理中心主義彼此共存,但是兩者依然有先後強調順序不同的問題存在。古人顏之推認為閱讀首重「增益德行」,其次才是「得以自資」。即使到了現代,也仍有學者認為應以培育閱讀樂趣為重,而將課堂學習知識這等令孩童造成壓力的事情視為次要目標,不僅反對「閱讀等於讀書,讀書就只是為了考試與出人頭地」(張瀞文,2003),也認為「只要相信閱讀好就行,不必以考核的眼光驗收成果」(張莉慧,2009)。

然而,強調倫理中心主義的閱讀目的對於民眾的意義為何,其實仍有待深思。曾志朗(2001)就任教育部長期間曾為九二一震災兒童舉辦過「災區學校暑期兒童閱讀營」的活動。活動內容包括閱讀童書、閱讀家庭、閱讀音樂、閱讀兩性與閱讀社區等,務使兒童培育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即是倫理中心主義的觀點。但是在活動實施講述閱讀家庭時,卻因此揭開兒童因地震喪失親人的瘡疤,造成活動中的一項遺憾(許秀花,2000)。

另一方面,李家同(2010)在各地演講「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中強調「閱讀應該是不受任何的限制,是隨興自在地看自己想看的書」的想法,乍看之下是反對學校課業的束縛,但實際上卻是站在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待閱讀,更排斥「讀聖賢書」的道統之說。李家同認為閱讀的目的在於「提昇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必須來自外界大量文化的刺激、累積各種普通常識,才能擴大學童的視野。即使閱讀的文本是與脫離正規教育的課外讀物,李家同仍然認為閱讀是以培育知識技能為最終目標。

至於要如何從大量閱讀中吸收知識,李家同指出大量閱讀自然會學到如何從文章中抓取重點,更進一步理解題目問題。但是不少學者認為單純地將書放在學童面前,並不代表學童真的能夠懂得「如何閱讀」。就如常玉慧(2006)所言,閱讀並非「天生就會」,還需要配合環境與指導的進行。而孩童的閱讀問題早在1986年時Stanovich所提出的「閱讀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s in reading)中就已經警惕道學童難以自行懂得如何閱讀,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習得,反而會與小時候已經擁有閱讀技能的人落差越來越大。

帶領學童等讀者從閱讀中獲得知識並不只是學校教師的責任,這也應是圖書館的主要任務。在支持圖書館的圖書資訊學仍被視為「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的時代,Borko (1968)就對此領域的主要任務提出具體的定義:「資訊科學領域係發掘資訊(information)的特性與行為,並致力於管理流動的資訊,最佳化資訊的取用」。到了強調知識管理的現代社會中,不論是原始的資料(data)、具有意義的資訊(information)、或是綜合多人與專家見解的知識(knowledge) (Davenport & Prusak, 1998),學者的目的皆是以功利主義為出發點,透過知識組織等方法致力於讓讀者更容易獲取載體記錄的文字內容。因此圖書館也應該更進一步地對讀者從閱讀中獲取知識的過程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亦即了解閱讀理解的內涵。

伍、 如何獲取知識?談閱讀理解策略教育的發展

閱讀的重要目的在於理解。唯有理解文本傳達的訊息,讀者才能獲取文字中的知識。若不講求理解,閱讀往往淪於走馬看花、過目即忘,難以得到實質收獲。胡繼武(1991)指出,不理解的知識難以「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和智能、難以充分利用,只有理解過後的知識才能確實提昇讀者的知識水準。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達到理解層次的能力,又稱為閱讀理解能力。Rayner與Pollatek (1989)對閱讀理解能力下過明確的定義「從書本上提取視覺訊息和理解文章意義的能力」,而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閱讀理解的重點在於「心理表徵建構活動」上,不僅考量到讀者語言能力,還有注意力、工作記憶與背景知識等多項變項的影響(Lorch Jr. & Broek, 1997)。由於大多人對於閱讀的認知僅止於認字解碼,而往往低估了閱讀理解的複雜性,導致未成熟的讀者往往不知道閱讀是為了理解、也不懂該如何去理解。因此教導讀者閱讀理解的策略,帶領讀者進行有效的閱讀的重要任務,是我國現階段閱讀教育的重點計畫。

自PIRLS 2006結果公布之後,教育部長杜正勝立即提出了「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閱讀提昇計畫」。此計畫從2008年(民國97年)持續進行到了現在2014年,可視為臺灣閱讀教育的第四時期:閱讀策略教學時期。悅讀101計畫中除了持續充實與整合國中小圖書館閱讀資源、獎勵閱讀推動活動之外,更重要的是進行各項閱讀基礎研究及行動研究、確立國內對於閱讀理論基礎,進而精進課堂中的閱讀教學,編研結合現有課程的「國民中小學延伸閱讀補充教材」與作為教師教導閱讀理解策略參考的「國民中小學閱讀學習參考手冊」,並結合徵選「閱讀理解教學方案」與「閱讀測驗試題」,全面支援教師在課堂中進行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活動。

在教育部積極地推動之下,越來越多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方式已經走出學術論文中課程實驗,而成為落實在課堂教學中的教案內容。舉例來說,教育部於2010彙整閱讀理解教學方案徵選計畫的成果而編成的「閱讀理解教學手冊」一書中,嘗試在目前國語課本中結合可行的閱讀理解策略。這些策略包括:

  1. 預測後續發展:利用文本預期接下來要發生的情節,再來比對與作者的陳述是否一致。
  2. 連結外部知識:將所讀文本與自己的經驗、背景知識連結,或是與其他類似的文本串聯。透過文章與讀者自己、文章與文章、文章與周遭世界的連結,擴大對於文本理解的層面。
  3. 摘要:引導學生精簡地重述文本閱讀的結果,又稱為摘大意。
  4. 找尋重要主旨:摘要出文章大意之後,再進一步找尋文章的主要論點。
  5. 作筆記:透過重新組織文章內容,以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思考歷程與評估對於文本的理解程度。

除此之外,在之後的「在職教師閱讀教學增能研習手冊中」(2011),還增加了找尋不同觀點與反證、結合「六何法」(何時、何地、何人、何事、為何、如何)的自我提問、以及理解監控策略等閱讀理解策略的使用,同樣地結合了具體的教學方式與範例,讓教師能夠藉此發展課堂中的閱讀理解教學活動。

陸、 如何在圖書館閱讀?談圖書館與閱讀理解教學

注重閱讀教育的並不只有學校教師,以促進閱讀為己任的圖書館界也注意到閱讀教育的重要性。2009年(民國98)年教育部試辦「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開始從試辦學校徵選教師接受訓練,成為國中小的圖書教師(teacher librarian)。圖書教師係指具有教師資格且受過圖書資訊專業訓練者,是學校主要的閱讀推動及資訊利用素養教育者(全國高中高職圖書館輔導團,2012)。此計畫的圖書教師以每週減課10節為交換條件,並負起規劃學校閱讀活動的職責。計畫從2009年(民國98年)選出的51名圖書教師,到隔年增加為113名教師,到了2011年(民國100年),圖書教師已經多達170名。教育部也委託臺灣師範大學辦理「閱讀教師輔導網路與教育訓練」,不僅結合高中高職輔導團針對PISA施測的閱讀指導舉辦工作坊,也編撰了「高中職圖書教師手冊」(全國高中高職圖書館輔導團,2012)與「圖書教師手冊」(陳昭珍,2011)等實用書籍。書中除了包含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方案之外,也涉及資訊查找技能的資訊素養指導,以及圖書館經營所需要的技術服務與讀者服務等知識。讓學校教師逐漸能夠結合圖書館資源,有效進行閱讀理解教學活動。

上述計畫大多是從教師的觀點來將圖書館結合到閱讀理解教學中,但是卻與圖書館傳統讀者服務中所指的閱讀指導有所不同。張淳淳(2003)在國立空中大學使用的「參考資源與服務」教科書中講述到圖書館的閱讀指導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任務之一,目的在於指導讀者如何閱讀和選擇優良的書籍,促進讀者閱讀能力、鑑別適合讀者自己需要的讀物。這種方法多用於兒童普及教育及成人終身教育」,具體做法則是偏向圖書利用教育,亦即「促使個人(讀者)認識圖書館環境、館藏內容、服務項目及各種規章,進而指導讀者有效利用館藏從事獨立學習、研究或解決問題」。此處所講述的「選擇優良圖書」、「認識圖書館館藏組織結構」往往是站在圖書館系統角度的指導,但是與從讀者角度吸收知識的閱讀理解指導,本質上仍有所差距。

此外,圖書資訊學的資訊尋求理論中也探討讀者如何吸收知識的過程。以Wilson (1997)對於詮釋資訊尋求行為的經典模型來說,最後一步則是探討讀者對於資訊的處理與使用(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use)。但是大多數的研究僅止於從引用的角度來探討讀者的閱讀行為(Wang & White, 1999),對於在圖書館中以閱讀理解的方式結合學習策略的相關議題,仍得有待更多研究進行深入探討。

實際上,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除了應用在課堂教學之外,圖書館也可以從提供能夠進行閱讀理解策略的環境著手,進一步發展適合各種讀者使用的閱讀理解策略。以「找尋主旨」與「作筆記」的閱讀理解策略來說,傳統圖書館往往受限於館員人力與管理成本,往往在規定明文禁止讀者在書本上進行劃註,造成讀者難以在圖書館閱讀的過程中應用閱讀理解策略。不過在數位時代中,圖書館可以結合資訊技術來輔助讀者進行閱讀。例如Chen等人(2012)即在臺灣百年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中結合閱讀標註系統,不僅讓讀者能夠如圖 1所示地在數位圖書館典藏的數位文本資源上進行標註、撰寫摘要與引用相關資料進行連結,更能夠營造基於閱讀標註上進行討論的合作式閱讀標註學習(collaborative reading annotation learning)。

 

image

1 在臺灣百年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中撰寫標註

註:"Developing a Taiwan library history digital library with reader knowledge archiving and sharing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DSpace platform", Chen, C.-M., Chen, Y.-T., Hong, C.-M., Liao, C.-W., & Huang, C.-M., 2012, Electronic Library, The, 30(3), 426-442. doi:10.1108/02640471211241681

 

另一方面,現今閱讀理解的策略大多針對國中小學童的程度、結合國語文課程進行設計,但是不同的文體、不同的內容,皆應配合讀者的程度與目的使用合適的閱讀策略(曾祥芹、韩雪屏,1992;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學校教育只能教導學生時期應有的閱讀理解策略,圖書館才是進行終身學習的最佳場所。事實上,比起學校教師,圖書館更有潛力發展適合讀者的閱讀理解策略。各式各樣的讀者會在圖書館取用館藏資料並進行閱讀,若圖書館能夠利用如陳勇汀等人(2013)發展的「KALS知識標註學習系統」詳細記錄讀者的閱讀標註特徵,並進一步利用資料探勘技術進行分析就可以發掘特定的讀者群會使用的閱讀行為,據此即可針對不同認知發展階段的讀者規劃合適的閱讀理解策略教學。

除了上述發展議題之外,圖書館也應結合自律學習、問題導向學習等學習策略,在圖書館的閱讀情境中營造以數位學習進行自學的環境。讓圖書館成為一個基於學習理論、能夠讓讀者進行有效學習的學習共享空間(Learning Commons)。

柒、 結論

我國的閱讀教育發展至今,經歷了「建國戰亂時期」、「九年義務教育時期」、「閱讀運動推廣時期」,而來到今日的「閱讀策略教學時期」。在學校教育日漸重視閱讀理解教學的趨勢下,不僅中小學圖書館的圖書教師制度逐漸成形,圖書館皆應開始著手探討閱讀理解策略在圖書館的實際應用。在許多中小學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皆受惠於教育部多次補助館藏與添增設備的相關計畫之後,加上網際網路與數位化的成熟發展提昇了館藏資源的整合與資訊傳遞的效率,現今讀者早已處於可以進行大量閱讀的環境。因此圖書館應該比單純將合適的書籍推薦給讀者更進一步,以培養讀者為大量閱讀所需具備的閱讀理解策略,深入了解資訊到轉化為內部知識的這段歷程。閱讀理解這個重要議題有待有待圖書資訊學術界與圖書館實務界共同合作,基於學習理論的基礎、引領讀者透過有效閱讀吸收文本中的知識、促進讀者閱讀素養提升,讓圖書館不僅僅是典藏知識的場所,更是適合終身學習的理想環境。


參考文獻

  • PISA國家研究中心(2008年12月)。PISA 閱讀素養應試指南。PISA 閱讀素養應試指南。
  • 丘引(2003)。國中生的閱讀指日可待。在出版.閱讀與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七十周年館慶研討會展覽專輯。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 何文慶(2006)。公共圖書館與全民閱讀。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3)。檢自: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99288443315.pdf
  • 何琦瑜(2007年9月)。香港:新課程改革 學會學習 從閱讀開始。2007親子天下專刊
  • 全國高中高職圖書館輔導團編(2012)。高中職圖書教師手冊。臺中市: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 司琦(2003a)。概述小學課程標準演進(上)。研習資訊,20(3),7–18。檢自: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0_03_0303.pdf‎
  • 司琦(2003b)。概述小學課程標準演進(下)。研習資訊,20(5),35–43。檢自: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0_03_0303.pdf‎
  • 吳惠林(2003)。文化統計 民國九十一年。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國家圖書館(2010)。全國圖書館會議辦理情形紀要 第三次。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册。臺北市:教育部。
  • 常玉慧(2006)。教出閱讀力的實用策略。在教出閱讀力: 培養孩子堅實的閱讀力, 打開學習之門。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 張淳淳(2003)。參考資源與服務。台北縣蘆洲市:空大。
  • 張瀞文(2003)。從觀點轉化理論,談「親子共讀」。在出版.閱讀與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七十周年館慶研討會展覽專輯。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 張莉慧(2009)。臺灣推動閱讀之觀察與省思。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5(4)。上網日期:2014年1月13日,檢自: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9122917174087.pdf
  • 教育部(2011)。在職教師閱讀教學增能研習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閱讀研究團隊。
  • 教育部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編纂會(2012)。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教育部。
  • 曾志朗(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業務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四屆第四會期報告。
  • 曾志朗(2001年3月19日)。教育部業務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四屆第五會期報告。
  • 曾祥芹(1999)。阅读学新论。北京:语文出版社。
  • 曾祥芹、韩雪屏(1992)。阅读学原理。郑州市:大象出版社。
  • 李家同(2010)。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 李雪莉(2002)。台灣的閱讀危機:全民閱讀大調查:大人、小孩都不愛看書。天下雜誌 海闊天空Ⅵ 教育特刊,263,212–218。
  • 杜正勝(2004年10月4日)。教育部業務概況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六會期報告。
  • 杜正勝(2005年9月29日)。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6 屆第2 會期報告。
  • 杜正勝(2006年3月15日)。教育部業務概況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6屆第3會期報告。
  • 柯華葳(2005)。國科會教育學門閱讀與寫作計畫回顧。九十四年度國科會教育學門課程與教學領域專題計畫成果發表會會議手冊。九十四年度國科會教育學門課程與教學領域專題計畫成果發表會,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
  •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PIRLS 2006 報告: 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9
  • 王岫(2003)。時時刻刻閱讀──閱讀雜想錄。在出版.閱讀與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七十周年館慶研討會展覽專輯。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 胡继武(1991)。现代阅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許秀花(2000年9月21日)。教育專題深入報導:「災區學校暑期兒童閱讀營」紀實(下)。台灣立報。上網日期:2014年1月24日,檢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1982
  • 邢小萍(2008)。當閱讀教學遇見閱讀素養。教師天地,154,31–34。
  • 陳勇汀、陳志銘(2013)。合作式閱讀標註學習之標註特徵與閱讀理解能力研究。第二屆數位合作學習與個人化學習研討會。檢自:http://csclcspl2013.dlll.nccu.edu.tw/csclcspl/big5/
  • 陳昭珍(2011)。圖書教師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 Borko, H. (1968). Information science: What is it? American Documentation, 19(1), 3–5. doi:10.1002/asi.5090190103
  • Chen, C.-M., Chen, Y.-T., Hong, C.-M., Liao, C.-W., & Huang, C.-M. (2012). Developing a Taiwan library history digital library with reader knowledge archiving and sharing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DSpace platform. Electronic Library, The, 30(3), 426-442. doi:10.1108/02640471211241681
  • 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www.lib.sfu.ca/cgi-bin/validate/books24x7.cgi?isbn=0875846556
  • Lorch Jr., R. F., & Broek, P. van den. (1997). Understan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Current and future contribu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2(2), 213-246. doi:10.1006/ceps.1997.0931
  • Rayner, K., & Pollatsek, A. (1989).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 Stanovich, K. E. (1986). Matthew effects in reading: Some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1(4), 360-407. doi:10.1598/RRQ.21.4.1
  • Wang, P., & White, M. D. (1999). A cognitive model of document use during a research project. Study II. Decisions at the reading and citing stag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0(2), 98–114. doi:10.1002/(SICI)1097-4571(1999)50:2<98::AID-ASI2>3.0.CO;2-L
  • Wilson, T. D. (1997). Information behaviour: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33(4), 551-572. doi:10.1016/S0306-4573(97)00028-9
(more...)

用ownCloud掛載NFS時避開資料夾權限檢查的問題 / Disable ownCloud permission check when mounting NFS

用ownCloud掛載NFS時避開資料夾權限檢查的問題 / Disable ownCloud permission check when mounting NFS

image

ownCloud掛載NFS時,資料夾權限會被設定為777,違反ownCloud所限制的770權限,而導致ownCloud無法順利運作。本篇文章修改了ownCloud的util.php來避免權限檢查問題。

When mounting NFS for ownCloud, the mounted folder’s permission will be changed to 777. Due to security reason, 777 permission is not allowed by ownCloud and it will not work while this permission. This article try to modify util.php to disable the permission check and let ownCloud work properly.


我使用的ownCloud / My ownCloud Version

ownCloud是一種類似Dropbox的開放原始碼網站系統,我們最近也嘗試在自己單位中架設ownCloud來提供雲端硬碟的服務。

以Turnkey Linux架設OpenVZ虛擬機器的ownCloud / Establish ownCloud from Turnkey Linux OpenVZ Container

ownCloud的系統基礎是由PHP與MySQL組成,但是對於已經具備雲端平台的我們來說,當然不會從頭開始架設,而是直接選擇Turnkey LinuxownCloud OpenVZ虛擬機器來架設,ownCloud版本是4.90.8。

image

啟用ownCloud / Enable ownCloud

用Turnkey Linux架設虛擬機器很快,首先先把樣板上傳到Proxmox VE,開啟Console或用SSH登入到虛擬機器上,做一些密碼設定及取消Turnkey Linux自動更新的設定之後,就能夠用網頁直接連接了。

以下是啟用ownCloud之後遇到的問題與解法。


ownCloud掛載NFS / Mounting NFS for ownCloud

image

由於ownCloud運作於虛擬機器上,我不想讓單一虛擬機器擁有過大的檔案,造成備份及還原時的困擾。因此我決定將ownCloud儲存使用者資料的資料夾掛載到另外的NFS伺服器上。整個架構圖如上圖所示,但是細節部分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以下一一敘述。

啟用OpenVZ虛擬機器掛載NFS的功能 / Enable OpenVZ Container Mount NFS Feature

Proxmox VE這種OpenVZ虛擬機器(container)要掛載NFS,必須在主機端(host)為虛擬機器開啟nfs:on的設定。細節請看我之前寫的介紹。

至於ownCloud擺放使用者資料的資料夾,Turnkey Linux預設的位置是在「/var/www/owncloud/data」。因此只要掛載這個資料夾即可。

掛載後無法啟用ownCloud的問題 / ownCloud Would Not Work After Mounting

image

接著開啟ownCloud的時候就會遇到上圖的錯誤,錯誤訊息如下:
Data directory (/var/www/owncloud/data) is readable for other users
Please change the permissions to 0770 so that the directory cannot be listed by other users.

安全性限制 / Security Limit

image

這是因為掛載NFS之後,data資料夾的權限會被改成777,而非預設的700。基於安全性限制,在data資料夾為777的權限之下,ownCloud將無法正常運作。

我們試著找了些方法,可是並沒辦法順利迴避資料夾權限檢查的問題。最後索性直接修改ownCloud的程式碼來略過權限檢查的問題。

修改util.php關閉資料夾權限檢查 / Modify util.php to Disable Permission Check

最後我們找到了ownCloud權限檢查的位置,這是在/var/www/owncloud/lib/util.php當中的一段敘述。我們將util.php關於資料夾權限檢查的部份註解掉之後,ownCloud就能夠順利運作了。

util.php已經上傳到GitHub,註解的行數介於241行~283行,請自行下載,替換原本ownCloud的/var/www/owncloud/lib/util.php吧。


小結:ownCloud的網頁與桌面免費,行動版要收費 / Conclusion: ownCloud Free for Web and Desktop, but Paid for Mobile

安裝ownCloud的過程中,除了這個NFS的問題之外,我們還遇到另一個伺服器位址需要加上連接埠才能正常使用的問題。但那個問題似乎是因為我們使用了反向代理伺服器(reverse proxy),導致同步用戶端不是正常連線到ownCloud,而只是連到反向代理伺服器,因此無法運行。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在於同步工具上。ownCloud的桌面版同步工具提供了Windows (Windows XP, Vista, 7 and 8, 32/64 bit)、Mac (Mac OS X 10.6 or better, Intel 64 bit)、Linux (CentOS/RHEL, Fedora, openSUSE, Ubuntu, Debian,圖示比較華麗)。但是ownCloud行動版本的卻要付費,iOS的費用是最低的$0.99美金Android的費用則是NT$30

8 - 1

雖然也可以在手機上開啟網頁版本,但是似乎沒有做行動裝置的最佳化,所以看起來非常像桌面版本,不太容易使用。這個問題不知道有沒有替代方案呢?

(more...)

長久典藏的議題:「兩種傳統」以及美國檔案專業 / The Permanence of Provenance: The “Two Traditions” and the American Archival Profession

長久典藏的議題:「兩種傳統」以及美國檔案專業 / The Permanence of Provenance: The “Two Traditions” and the American Archival Profession

image

這篇論文是整理19世紀時美國歷史學者如何將歐洲檔案原則帶入美國,在20世紀時公共檔案傳統(public archives tradition)的盛行促進美國檔案館的成立,以及歷史手稿傳統(historical manuscripts tradition)的沒落。


書目 / Bibliography

Hirsch, R. (2010). The Permanence of Provenance: The “Two Traditions” and the American Archival Profession. Journal of Archival Organization, 8(1), 54-72. doi:10.1080/15332748.2010.486754

摘要 /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laims that the American archival profession owes its existence to the unique combination of a “historical manuscripts tradition” and a “public archives tradition” over the course of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It also evaluat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raditions’ theories of practice and ideologie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writings on archives and the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basic manuals” that defined much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These findings have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s, as those seeking to define modern archival theory often erroneously use the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archival profession to support their arguments.

這篇文章檢視了美國檔案專業宣稱自己是19世紀至20世紀中「歷史手稿傳統」(historical manuscripts tradition)與「公共檔案傳統」(public archives tradition)兩種傳統的結合。這篇文章也根據20世紀早期美國的檔案著作與美國檔案學會(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it, SAA)的手冊中對於專業理論與實務的定義,回顧了兩種傳統理論在實務(practice)與意識型態(ideologies)的相似與差異。這對當代有重要意義,因為那些試著定義現代檔案理論的人時常錯誤引用美國檔案專業的來源來支持他們的論點。

筆記 / Reading Note

Google Drive

雖然知道這篇很重要,但老實說讀的不是很通,還需要努力呢。

(more...)

圖書資訊學博士教育:1930到2007的整體分析 /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octoral Education: The Landscape from 1930-2007

圖書資訊學博士教育:1930到2007的整體分析 /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octoral Education: The Landscape from 1930-2007

image

這是上一個學期圖書資訊學趨勢指定閱讀的一篇研究論文。這份研究分析了1930年到2007年的博士論文,並跟ALISE統計報告相比,發現圖資博士畢業人數眾多,但圖資教職中非圖資出身的比率卻很高的現象。

This is a course reading note. This research article analysised LIS dissetations by ALA-accredited schools between 1930 and 2007. One of results indicate that 78% of doctoral graduates not holding faculty positions.


參考書目 / Bibliography

Sugimoto, C. R., Russell, T. G., & Grant, S. (2009).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octoral Education: The Landscape from 1930-2007.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50(3), 190-202.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ebscohost.com/login.aspx?direct=true&db=lih&AN=43928252&lang=zh-tw&site=ehost-live

摘要 / Abstract

To anticipate future trends for doctoral 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 we examine the historical progression and current landscape of doctoral degree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By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rendering of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e of LIS doctoral education, this work provides data not previously available. Data for this work come from MPACT, a database that provides listings of 3,014 LIS dissertations conferred by 38 ALA-accredited schools between 1930 and 2007. This work discusses degrees offered and focuses on changes in the landscape within the last ten years, in addition to an evaluation of schools that produce future faculty for ALISE institutions. Results confirm the health and activity of LIS doctoral programs in North America.

為了得知圖書資訊學(library and information, LIS,簡稱圖資)博士教育的未來趨勢,我們分析了美國與加拿大博士學位的歷史進展與現在的狀態。藉由全面綜合分析圖資學博士教育在歷史與現況的狀態,這篇文章展現了前所未見的研究資料。文獻分析的來源是來自MPACT,這是一個電子資料庫,蒐集了1930年到2007年間來自38所ALA認證學校的3,014篇圖資博士論文(dissertations)。這篇研究討論了博士學位資格的進展,並聚焦於近10年間的轉變,特別是跟ALISE機構評估學校教職的結果相互比較。最後結果確認了北美圖資博士教育的發展健全與活躍。

筆記 / Reading Note

Google Drive

PDF標註筆記:OneDriveBox.net


關於作者 / About Author

0000-ca19252640

最後附帶一提,作者Cassidy R. Sugimoto不僅研究都做很多這種數據統計的分析(甚至也會用複雜的LDA法呢!)之外,人也非常漂亮XD

(more...)

Gmail開新視窗撰寫郵件 / Composing Gmail with new Window in Gmail

布丁布丁吃布丁

Gmail開新視窗撰寫郵件 / Composing Gmail with new Window in Gmail

Image 10

Gmail上自改版之後,撰寫新郵件就會用一個小小的視窗嵌在Gmail當中的方式進行。後來我發現到按住Shift鍵再按下放大按鈕之後,就可以用獨立視窗撰寫郵件了。

In Gmail, we usually compose email in a small embed window. But this small window could be enlarged as a pop-up window by using hotkey “shift”. This article will show you how to do it.


嵌在網頁內的郵件撰寫功能 / Composing email within Gmail webpage

Gmail是我主要使用的網路信箱,我通常都是用它來撰寫郵件。早期Gmail撰寫郵件時,可以用獨立視窗來進行。我個人比較偏好用一個視窗做一件工作,而不喜歡目前Gmail將郵件當做即時通訊的形式呈現。

Image 10

現在的Gmail中,在解析度這張解析度為950*629的網頁中,撰寫視窗會遮掉Gmail的大部分。被遮蓋的地方無法觀看,而佔用了撰寫視窗的大半部分。

Image 12

即使按下放大按鈕,也只是在視窗中變大而已。被遮住的地方依然是一種浪費。

開新視窗編輯郵件 / Composing email with new window

2014-03-04_085657

最近我才發現放大視窗的功能按鈕上有個提示:「全螢幕(按Shift鍵顯示彈出式視窗)」。

2014-03-04_085447

按著Shift鍵放大視窗之後,就能就用獨立網頁來撰寫郵件。是不是清爽許多了呢?

我一直在想,這功能這麼實用,可是卻很少看到有人介紹,乾脆自己寫一篇好了。這就是這篇產生的由來。

(more...)

解決Proxmox VE KVM虛擬機器硬碟與光碟常見問題 / The solution for KVM virtual machine’s hard drive and ISO mount misconfiguration in Proxmox VE

解決Proxmox VE KVM虛擬機器硬碟與光碟常見問題 / The solution for KVM virtual machine’s hard drive and ISO mount misconfiguration in Proxmox VE

proxmox-logo

最近我們在大規模地遷移Proxmox VE中的虛擬機器,其中KVM類型的虛擬機器在轉移時常常會遇到許多各種不同的問題,像是硬碟設定或是光碟設定錯誤。我將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記錄如下。

When I migrated KVM virtual machines at Proxmox VE, I encountered many problems, such as hard drive or CD/DVD drive misconfigured. This article I describe the solutions for those problems.


硬碟驅動錯誤 / Hard Drive Misconfigured

Image 3

最常見的就是硬碟驅動配置錯誤。有段時間我常常先在VirtualBox建立虛擬機器,再轉移到Proxmox VE。這種轉移方式通常只是上傳最重要的硬碟映像檔,像是vmdk或是qcow2 (但是在VirtualBox上運作qcow2的效率其差無比就是了)。

從VirtualBox到Proxmox VE的配置 / Configuration From VirtualBox to Proxmox VE

如果只是轉移硬碟映像檔的話,必須特別注意他們的硬碟驅動設定必須一致。如果當初建立的時候使用IDE,在轉移之後建立也就必須使用IDE。

2014-03-04_063543

舉例來說,這是VirtualBox的操作介面,你可以看到這台虛擬機器的硬碟是被設定成SATA

Image 5

但是在Proxmox VE上,這臺虛擬機器的硬碟卻被設成了IDE。在Windows XP或是Linux卻使用LVM的情況下,往往會造成開機失敗。

Image 6

因此,在建立虛擬機器的硬碟時,必須特別注意其使用的硬碟驅動器。

解決方式:修改硬碟控制器 / Solution: Modify Hard Drive Controller

如果你已經將硬碟安裝成錯誤的硬碟驅動器,那Proxmox VE網頁介面上是無法直接修改。我建議是使用SFTP直接操作伺服器的檔案系統,作法如下:

  1. 先以正確的硬碟驅動器新增一個硬碟映像檔,檔案大小不拘。
  2. 以SSH登入Proxmox VE:預設連接埠22。
  3. 進入KVM的硬碟擺放位置:以VMID為260的虛擬機器為例,路徑位置就是/var/lib/vz/images/260
  4. 新建立的硬碟映像檔檔名通常會是「vm-260-disk-2.vmdk」,而用錯誤方式建立的硬碟映像檔通常會是「vm-260-disk-1.vmdk」。
  5. 記住新映像檔檔名,把新的硬碟映像檔刪除,再把舊的硬碟映像檔換個名字
  6. 回到Proxmox VE網頁介面,刪除舊硬碟映像檔的設定,只留下新建立正確的硬碟設定

這樣就完成了。


CD/DVD光碟掛載錯誤 / CD/DVD Drive ISO Mount Misconfigured

Image 7

前一種情況大多是只轉移硬碟映像檔的時候,這一種情況則是使用Proxmox VE的備份功能vzdump匯出虛擬機器之後、再匯入新的Proxmox VE的情況。細節作法可以看我寫的另一篇「Proxmox VE用備份(vzdump)與還原(restore)複製虛擬機器」。

使用vzdump的時候,虛擬機器的設定會鉅細靡遺地被保留,並還原到新的虛擬機器環境中。問題是在於新的環境中可能使用的Storage ID(儲存空間名稱)不一樣,就會導致無法正常開機的問題。

Image 8

以上圖為例,當Storage設定錯誤時,發生錯誤訊息就會是:

TASK ERROR: storage 'proxmox-nas' does not exists

這是因為這個Proxmox VE虛擬機器環境下沒有名為「proxmox-nas」的Storage的緣故。

解決方式:取消掛載映像檔 / Solution: Unmount ISO

Image 9

解決方式很簡單,就是把掛載的映像檔取消掉就好了。

  1. 指定該硬碟,按下Edit
  2. 設定Do not use any media,或是重新掛載正確的ISO映像檔,按下OK即可

這個問題警惕了我們,如果虛擬機器設定完畢之後,記得取消掛載安裝時使用的映像檔設定。


結論:不要害怕使用虛擬機器 / Conclusion: Embrace Virtual Machine

每次遇到虛擬機器的各種問題,我常常聽到的抱怨都是:「為什麼要用這種東西?你就不能裝在實體機器上嗎?」就我個人來看,這種抱怨是一種誤解。

如果你仔細看看這篇敘述的兩種問題,其實是很容易類比到實體機器上──就像是拿著SATA線去接一顆IDE硬碟,或是在光碟機裡面指定放進一片不存在的光碟。儘管實體機器操作中,有些常識的網管可能不會卡在這麼奇怪的問題上,但這的確是可以從實體機器類推到虛擬機器上的情況。

我想說的是,其實虛擬機器的設定跟實體機器沒有這麼大的差別,但比實體機器設定更為容易。以硬碟控制器的問題來說,實體機器的情況可能是一顆舊的IDE硬碟要裝到新的伺服器上,如果伺服器只剩下SATA線,那要裝IDE硬碟還必須搭配張SATA to IDE的轉接卡才能使用,安裝時還得考量到轉接卡阻礙線材空間等問題,處理起來挺費工夫的。但是虛擬機器只要設定幾項參數即可完成調整,方便許多。

虛擬機器除了有助於網管之外,快速還原的能力還能夠用於程式開發上。在「成为一个PHP专家:缺失的环节」一文中建議PHP時使用虛擬機器建立個Linux,以方便隨時重新開始或還原到程式開發的某個狀態。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功能。

因此,我會對VirtualBox、Proxmox VE、OpenVZ、KVM等多種開放自由的技術抱持最高的敬意,並繼續擁抱虛擬機器。

(more...)

不太好用的Vento MW-96 E指鼠 / The problem of Vento MW-96 wireless mouse

布丁布丁吃布丁

不太好用的Vento MW-96 E指鼠 / The problem of Vento MW-96 wireless mouse

DSC_1346

為了讓筆電帶來帶去時不要讓體積過大,我特別挑了一隻小型的無線滑鼠來作為筆電的配件。這種小隻好攜帶的滑鼠是我長久以來關注的重點,不論是前一代的e指鼠或是這一代的Vento MW-96都讓我很心動,網路上也看不太到什麼負面評價。後來決定購買造型比較好看的Vento MW-96 E指鼠(以下簡稱MW-96)。

DCAN2G-A61784839000_4f5dc6dc6bc3b

MW-96大概是在2010年上市,上市至今已經很難找到購買的地方,我是在露天拍賣上找到賣家的。購買時上網看到的大多是廣告文宣,實際使用報告並不多,但是買來之後一陣子,我才發現MW-96最大的問題:材質

DSC_1347

上圖是最近放在包包一段時間之後的MW-96。體積小不好握、電池續航力大概只能擺包包擺個半個月,這都不是我在意的問題。問題是MW-96兩旁的黑色塑膠材質非常容易變質,容易變得黏黏的,沾滿各種污塵。這樣握起來感覺很差,手指一直感到黏黏的。

因此,激發我寫下這一篇負面評價的文章,警惕因為造型而想要購買的人,趕快打退堂鼓吧。

(more...)

修復Proxmox VE Cluster無法備份的問題 / Repair Proxmox VE Cluster cannot backup problem

修復Proxmox VE Cluster無法備份的問題 / Repair Proxmox VE Cluster cannot backup problem

2014-03-02_215010

最近我處理的Proxmox VE因為Cluster眾多功能異常,導致很多功能都無法正常使用。這次遇到的問題是備份時被鎖住的問題,解決方法是重新啟動Proxmox VE所有的服務,然後將該節點設為expected。

When Proxmox VE Cluster cannot work properly, the backup function maybe disabled,  due to permission is locked to read-onl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repair this problem.


錯誤訊息 / Error Message

我在node(Proxmox VE Cluster中運作的一台伺服器,稱為node)名為「proxmox-master-c」為KVM類型的VMID 260虛擬機器進行備份。遇到的錯誤如下:

INFO: starting new backup job: vzdump 260 --remove 0 --mode snapshot --compress gzip --storage <STORAGE ID> --node <NODE>
INFO: Starting Backup of VM 260 (qemu)
INFO: status = stopped
INFO: update VM 260: -lock backup
INFO: unable to open file '/etc/pve/nodes/proxmox-master-c/qemu-server/260.conf.tmp.3682' - Permission denied
ERROR: Backup of VM 260 failed - command 'qm set 260 --lock backup' failed: exit code 2
INFO: Backup job finished with errors
TASK ERROR: job errors

關鍵在於紅字的地方。要備份時,Proxmox VE會寫一個暫存檔在虛擬機器設定檔的目錄,但是錯誤訊息顯示該目錄有權限問題,只能讀取不能寫入(read-only)。

為什麼被設定成只能讀取的權限了 / Why Permission is Read-only Permission?

這是因為Proxmox VE加入了Cluster中,並啟用了Proxmox Cluster file system (pmxcfs)。pmxcfs的特色其中有一項:

read-only when a node looses quorum

意思是,當Proxmox VE運作喪失了quorum元件時,Proxmox VE節點的虛擬機器設定會被轉換成read-only。儘管虛擬機器本身是可以正常運作的,但是卻不能進行任何設定,包括備份。因為權限備份被鎖起來了。

而這個問題另一篇Wiki中有敘述。簡單來說,因為Cluster異常,quorum無法順利讀取,讓整個Cluster中的node彼此之間無法正常連線,導致每個node都只能看到自己的運作狀態,這時候node就會自動鎖起來。

警告 / Warning

以下方法是我摸索解決方案的一個過程,很多細節我不清楚,有幾台node可以如此解決,可是有幾台不行。我還沒有了解整個原因細節,在此只是記錄一下目前的解決方法。

Wiki的解決方式 / The solution from Wiki

根據wiki的介紹,最簡單的方式是在有問題的node上輸入指令:

# pvecm expected 1

但是當我要這樣做的時候,卻又有另一個錯誤訊息發生,告訴我cman並沒有正常啟動。我嘗試想要用「service cman start」,但是卻依然不能執行「pvecm expected 1」。

我的解決方式 / My solution

因此我決定參考Re-installing a cluster node的方法,先關掉所有相關服務,再開啟相關服務,最後再執行expected指令。我將這些指令建置成了expected.sh,可以從GitHub上下載,檔案內容細節如下:

#!/bin/sh

service pvestatd stop
service pvedaemon stop
service cman stop
service pve-cluster stop

service pve-cluster start
service cman start
service pvedaemon start
service pvestatd start

pvecm expected 1

執行的時候依然會遇到很多問題,quorum等待過時(time-out)的問題依然沒有改變,如下圖:

2014-03-02_215458

儘管如此,執行完之後,有一定機率可以正常啟用整個Cluster。

其他注意事項 / Other Note

說是一定機率的原因是,有時候可能要重開機之後再執行一次expected.sh。但是這不一定每次都會成功,我試了好幾台,結果都不一樣。必須注意的是,重開機之後,虛擬機器不會正常地Start on boot,需要手動開啟。

其中有幾台因為網路交換器出了問題(ASUS的,真是堅若磐石)而導致quorum無法正常運作。更換交換器之後就正常運作了。

目前我手邊已經沒有需要做這樣修復的node,所以我接下來就不會繼續深入探究了。就做到這邊吧。

(more...)

資訊視覺化的演進 / The challenge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evaluation

資訊視覺化的演進 / The challenge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evaluation

image

書目 / Bibliography

Plaisant, C. (2004). The Challenge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Evalu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king Conference on Advanced Visual Interfaces (pp. 109–116). New York, NY, USA: ACM. doi:10.1145/989863.989880

摘要 / Abstract

這一篇2004年文章的介紹了資訊視覺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的定義、特色以及理論基礎,並描述未來資訊視覺化發展的方向,包括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多方互動(Mixed-Initiative Interaction)、合作式與社群網絡的視覺化(Collaborative and Social Visualization)、演算法的改進等等。

其中個人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討論資訊視覺化跟科學視覺化(scientific visualization)的差異,並點出了資訊視覺化的目標「洞見」(insight)的意涵。

閱讀筆記 / Reading Note

(Google Drive, OneDrive, Bot.ne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