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百科全書的「資訊行為」 /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Encyclopedia of LIS
這是一篇課堂筆記。圖資學大師Bates在圖書資訊學百科全書中撰寫了「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條目,介紹資訊行為的源流、理論模型與研究範疇。
This is a course reading note. Professer Maricai J. Bates wrote “Information Behavior” entry in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3rd ed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history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lated thoeries and models, and the topic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書目 / Bibliography
Bates, M. J. (2009).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Third Edition (pp. 2381-2391). Taylor & Francis. Retrieved from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1/E-ELIS3-120043263
摘要 / Abstract
- “Information behavior” is the currently preferred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e many ways in which human beings interact with information, in particular,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seek and utilize information.
「資訊行為」是現在的流行詞彙,用來描述許多人類與資訊的互動方式,特別是資訊的搜尋與使用。 - 本篇從最近50到60年廣義的資訊尋求行為開始回顧,歸納主要的研究貢獻、以及指示現在的研究方向。
筆記 / Note
- 筆記檔案下載:Google Drive、One Drive、Box.net
- PDF註解:Box.net
1. INFORMATION [P.2]
- 資訊(information)是資訊行為研究的廣義詞
- 一般來說,是涵括人們與周遭事物的互動中,會讓人們留下印象(impression)的事物──也就是對於人們儲存知識的添增、改變
- 資訊行為在不同領域的研究著眼點不同
- “we are always looking for the red thread of information in the social texture of people’s lives”
我們都在找尋在人們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紅線資訊」。 - 在傳播領域,著重的是傳播流程與對人們的影響
- 在圖資領域,我們研究的是資訊傳播的服務(service of informaiton trasfer),關注如何促進資訊傳播的效率。
- 我們問人們接收資訊時偏好使用什麼既有途徑或新的方式與科技技術
- 資訊行為研究著重於與資訊相關的行為
- 並不是傳播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或是科技對社會影響的研究
2. HISTORY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P.3]
重要發展
- 使用者導向
- 1876年,Samuel Green鼓勵圖書館員去了解讀者(mingle freely),並用各種方式幫助讀者(help them in every way)
- 20世紀中期,S.R. Ranganathan的圖書館五律著重讀者(oriented to the library user)
- 1930年代,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研究所博士班中,許多人深入研究此領域
- Dougles Waples研究讀者偏好
- Bernard Berelson分析公共圖書館的使用
- 二次大戰期間,政府致力於改善資訊傳播技術
- 1948與1959年有許多重要研討會,發表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由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舉行的the 21-report series “Project on Scientific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Psychology” - Garvey等人的跨領域研究
- 其他還Derek de Solla Price、Diana Crane、A.J. Meadows
- 使用名詞的轉變
- 早年研究資訊行為稱為「使用研究」(use studies),意思是研究「資訊的尋求與蒐集」(information seeking and gathering) 或著是「資訊的需求與使用」(information needs and uses)
- 逐漸地演變成「資訊尋求研究」(information-seeking research),涵括所有人們與資訊的互動
- 1990年代,「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取代資訊尋求行為,直到今日仍普遍使用
- 1960到1970年代,美國政府主持許多大規模的社會研究
- 分析種族、性別、經濟貧窮對於資訊尋求的影響
- 1960與1970年代後期,北美圖書資訊學校開始教授資訊行為
- 針對各種族群使用者,研究資訊相關的行為
- 1973年的「我國資訊服務需求」研討會發表許多研究成果:針對科學、農業、商業、勞工、生物醫學、藝術、社會服務等等不同的人進行研究
- 1970年代,大規模研究針對社會科學領域
- 1990年代,跨領域研究逐漸被重視,特別是Carole Palmer的研究
- 2000年代,Kari與Hartel發現人們的資訊行為是基於自我實現(fulfillment and self-realization)
- 之後數10年中,研究擴展到其他領域,如健康科學、法律與商業
理論與模型
- 1981年,Tom Wilson提出資訊尋求模型
- 1982年,Belkin等人提出“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ASK),強調多種資訊需求
- Kuhlthau的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模型,用於進行研究計畫撰寫的問題檢索
- Bates的「採莓論」(berrypicking),這邊找找那邊找找,用來描述大多數人的資訊需求
- 1986年Dervin與Nilan更加注意資訊動機(motivation)與需求
- Dervin提出「意義建構論」(sensemaking)來解釋人們日常資訊尋求與使用的行為,擴大了資訊行為研究觀點
- 在這之後,LIS學校更加關注「使用研究」研究議題。許多論文都以資訊行為作為研究主題。
- 研究者開始擴展資訊行為研究,以社會科學的方式建立理論典範,像是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建構式學習(social constructionist)以及民族誌技術(ethnographic techniques)
- 1996年,「資訊尋求情境」(Information Seeking in Context, ISIC)在歐洲逐漸受到重視
- 認識讀者背景情境,可以了解人們如何接收與形塑資訊
- 結合許多社會科學與人類學的理論與哲學觀點:Ellis的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 approach)、Talja的言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等等
- 同時,傳統科學與工程方法也持續發展:Fidel與Pejtersen的Cognitive Work Analysis Framework、Sandstrom的科學家分析法、Nicholas的記錄分析(transaction log analysis)
- 2002年,Donald Case出版第一本資訊尋求的書籍,叫做「Look for information」。現在這本書已經推出在2012年推出第三版了。(應該是可以當做資格考的指定教材啦)
- ISIC研究跨越國際,除了美國之外,還有United Kingdom、Ireland、Scandinavia、Finland、Australian
- 最近,Savolainen提出新名詞「資訊實務」(information practice)
- 因為資訊行為主要跟認知觀點相關
- 資訊實務是基於社會建構論
- “information practice accentuates the continuity and habitualization of activities affected and shaped by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資訊實務著重於受到社會與文化因素影響的連續性與習以為常的活動 - 近年來Barbara Wildemuth與Karen Fisher在ASIST成立的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Information Behavior (SIG-USE)相當活躍
3. INFORMATION SEARCHING VS. INFORMATION SEEKING 資訊搜尋與資訊尋求的差別 [P.5]
- 上述定義主要是在講資訊尋求
- 資訊搜尋(information searching)是一門獨立研究搜尋本身的領域(the art of searching itself)
- 當人們在紙本或線上資源中進行搜尋時,會遭遇到大量問題,也需要許多技巧,才能成功地搜尋到想要的文獻。
4. ROLE OF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P.5]
- 資訊科學另一方面來說就是隨著資訊發展而演進,為了了解人們在新興資訊的行為而研究
- 舉例來說,人們基於最小努力原則,而在網路上搜尋答案
- 電腦的發展影響資訊行為研究
- 早期電腦僅用於MARC編目與COM cats (computer output microfiche catalogs)
- 跟早期卡片目錄相比,電腦目錄可以方便製作副本查閱,節省大量時間
- 1960與1970年代出現線上目錄,1980年代早期發展蓬勃,成為第一個大量使用者使用的資訊檢索系統
- 接下來10-15年間,許多LIS研究致力於改善系統設計以改進取用
- 接著,有四項資訊相關的變革出現
- 變革1:資訊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 1950年代之後,各種形式的自動化索引與檢索實驗出現
- 1990年代大量網頁搜尋引擎出現,如Alta Vista與Google
- 變革2:線上資料庫(online database searching)
- 1970年代早期,線上資料庫可透過電話線傳送資料
- 昂貴的線上資料庫檢索需要複雜技巧與訓練
成為LIS教育主要內容 - 變革3:網際網路(World Wide Web)
- 全世界都可以取得資訊(相較於早期的網路是只有區域網路)
- 對於資訊科技與資訊來源有重大的影響
- 變革4: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ies)
- 1990年代的數位圖書館先導計畫(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建立數位圖書館典藏文字與圖片資訊,提供人們線上取用資源
- 數位圖書館有能力可以典藏大量資訊,讓人得以對一手資源的儲存與使用進行創新實驗
- 1970年代之間的使用者研究集中於線上目錄與線上資料庫
- 1990年代之後,IR研究者開始關注使用者
- Salton的SMART系統
- Jarvelin與Ingwersen提出的”User-Oriented and Cognitive Model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 人機介面研究興起(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 HCI)
- LIS跟HCI沒有什麼交集
- HCI研究者傾向於發現通用的原則,而不限定於特定的應用場域,包括資訊尋求
- LIS的圖書館情境太過特殊,難以容易讓其他領域深入理解
5. RANGE OF TOPIC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P.7]
- 資訊行為的研究要從以前的研究來看
- 1940與1950年代,資訊尋求與蒐集研究主要著重在各種形式的資訊來源──書本、期刊、手冊等等、各種機關與服務
- 多少本書?多少參考問題?讀者社經地位分布為何?
- 1960年代之後研究擴展到結合多種資訊來源
- 研究發現人們的資訊來源是朋友與同事,Menzel發現科學家注重這種流程
- 早期最小努力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理論影響甚鉅,但後來研究發現人們著種資訊的品質,而從朋友或同事而來的資訊可確保一定品質
- 人們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尋找資訊」
-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研究著重於發展資訊檢索技巧,以協助他們解決各階段的問題
- 1960年代,研究者開始處理更複雜的社會文化情境
- Partrick Wilson的cognitive authority認知權威(人們從自身經驗與來自他人資訊建構知識)
- Julie Hurd的圖書館設計對於資訊使用模式影響等等
- 1980年代與1990年代,研究擴大到一些少見議題
- Elfreda Chatmanu研究守衛、女性與受刑人
- Cheryl Metoyer-Duranw探究社區與社會之間的資訊流動
- 許多研究嘗試深入受虐婦幼議題
- 資訊行為模型
- Carol Kuhlthau的 Information Search rocess (ISP),幫助人們進行研究與撰寫報告
- David Ellis的學術資訊尋求實徵模型
- Brenda Dervin的意義建構論影響許多資訊行為研究
- 1990與2000年代,ISIC社群盛行,對物理、社會、技術等不同環境進行研究
- Karen Fisher發展的information grounds,由人們分享資訊來建立整體社會環境
- 許多研究針對孩童資訊行為檢索:Virginia Walter、Joanne Silverstein、Ciaran Trace等
- 最近幾年,研究更為深入與偏向實務操作(practice):Kling與McKim的後網站線上檢索、Peiling Wang研究者引用研究、Ann Bishop與Lisa Covi研究人們與資訊架構的互動
6. CONCLUSIONS [P.9]
- information behavior better within social contexts and as integrated with cultural practices and values.
- 資訊行為最好與社會情境結合,以整合文化行為與價值
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心得
- 注意這篇是2009年發表的,Bates很厲害,整理得非常有條理,容易閱讀。有心的話可以繼續整理直到2014的研究。
- 同學除了需要記憶整體發展的方向之外(各時期的研究重點,要包含時間跟議題),也要注意Bates一直重複提到的David Ellis與Carol Kuhlthau等人喔。
布丁大大您好,
回覆刪除謝謝您整理這篇文章,對於被資訊行為理論搞的恍恍惚惚紅紅火火(?)的我來說,真是一篇珍貴資產啊(感嘆
看了其他人發表的相關文章,對於Ellis&Kuhlthau的理論,我不是很確定自己的理解對不對,我稍微闡述一下:
Ellis八特色資訊尋求理論:開始、鍊結...(就不寫了),這些人們尋求所需資訊的過程,可能會因為「不同的資訊尋求認知」(e.g. 可能從「檢視」或「區分」)開始尋求,所以『每個人的資訊尋求過程雖然順序相同,但起始點因人而異』(這個導論不知是否正確?)
Kuhlthau認知觀點的資訊尋求模式:六個特色代表六個階段,以個人情感、思維等所建構出來,資訊尋求過程照順序來,但會因為個人認知不同而加以修正,所以六階段可能會在「選擇、探索、制式化」這部分一直repeat。
這兩個理論我怎麼看怎麼像(苦笑),還望布丁大大可以幫我解惑釋疑,於此同時我也再去多多了解這個理論。希望您不會介意(如果介意了也請告訴我吧QQ
To May Chen,
刪除資訊行為的理論看起來都很像,但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要瞭解Ellis跟Kuhlthau理論上的差異,就要看他們是怎麽產生他們的資訊行為理論。
讓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的相關論文:
Ellis, D. (1993). Modeling the information-seeking patterns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Library Quarterly, 63(4), 469.
Kuhlthau, C. C. (1991). Inside the search process: Information seeking from the user’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2(5), 361–371.
剛好我有整理: http://blog.pulipuli.info/2011/11/inside-search-process-information.html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從下列兩種角度來看到這個理論的差異:
1. 他們是以誰做研究對象:
Ellis:學者教授,原始論文中是以社會科學家為主,Ellis的相關研究也訪談過工程領域的學者
Kuhlthau:公共圖書館、學術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的讀者,特別是學生,因為Kuhlthau的研究基礎是教育領域
2. 他們怎麽建立模型:
Ellis:訪談學者,再以紮根理論分析訪談內容,最後歸納建立資訊行為類型(起始、串連、瀏覽、相異、監控、摘錄)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jyQvt8ttch4/WG4PSZV603I/AAAAAAADBuA/ShBo_MaPNT0/s0/2017-01-05_17-17-19.png
※ Ellis的資訊行為理論其實沒有明確方向,而課本常見的Ellis's Behavioural framework則是Wilson整理資訊行為理論時,詮釋Ellis的想法,再把線畫上去
看這篇 Wilson, T. D. (1999). 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49–270
Kuhlthau:安排圖書館利用學習活動、暗中觀察學生行為、學生自行記錄感受、問卷詢問圖書館使用程度、訪談。再歸納上述資料來建立模型。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frvvERgrUrw/WG4QjaWZkmI/AAAAAAADBuM/Oy3QoPtmBoE/s0/2017-01-05_17-22-42.png
在瞭解這兩種資訊行為理論的差別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要在什麼時候採用那一種理論。
你的研究對象是像Ellis針對學者呢?還是像Kuhlthau針對學生呢?
你的研究方法是像Ellis的訪談呢?還是像Kuhlthau的安排學習活動呢?
請在適當的情境下選用適合的資訊行為理論吧!
To 布丁大大
刪除謝謝回覆~從這兩個角度切入,確實能夠了解為什麼他們會產出不同的資訊行為模式!
只是很疑惑,每個學者對於不同的研究對象和方法所做出的結論,到底能對實務經驗上有何幫助?
如創造一個檢索系統,能夠讓使用者在需要分辨是否和檢索主題相關時,更快速或更減少焦慮?(是這樣嗎??
之前也曾看過推翻前人理論的研究,有的時候我都不清楚這樣的研究,有沒有參考價值(如果我做出了這樣一個會讓後人推翻的研究,也沒有關係嗎?)
真是不好意思,我就一個初學者還在那邊胡言亂語,其實就是很困惑而已,而且也很開心您能回答我問題,一不小心就大放厥詞了:p
無論如何,再次感謝!
ps.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jyQvt8ttch4/WG4PSZV603I/AAAAAAADBuA/ShBo_MaPNT0/s0/2017-01-05_17-17-19.png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frvvERgrUrw/WG4QjaWZkmI/AAAAAAADBuM/Oy3QoPtmBoE/s0/2017-01-05_17-22-42.png
這兩個Links都無法使用嘍~
To May Chen,
刪除Ellis的模型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Psah_6NR8nw/WHs-i68m9PI/AAAAAAADCVU/6eycRKR7Y6U/s0/2017-01-05_17-17-19.png
Kuhlthau的模型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GP7oUkrXxxk/WHs-lRIx18I/AAAAAAADCVY/Od9MkfwQREw/s0/2017-01-05_17-22-42.png
模型只是一種讓你瞭解讀者的鷹架,不是特效藥
模型是背景知識,知道模型是一個起點,接下來要看你在實務如何去改善讀者的體驗
模型有沒有參考價值,這個問題是要看你現在要做什麼
如果是要考試,那很有參考價值,因為老師喜歡考模型
如果是要寫論文,那很有參考價值,因為老師很喜歡看到論文裡面引用模型
如果是要實務應用,那要看你打算做什麼事情
雖然實務應用看起來很廣泛,不過看你問問題的方式,我想你應該不是實作型的應用。寫程式的人不會用這種方式在描述系統。
因此可以推論你是要寫論文,在找尋要做什麼題目。
那回到上面說的,很有參考價值,因為通常老師會喜歡。
不過這點又牽涉到你的指導老師是「如何去理解資訊行為模型」
撇去客觀的理論敘述不說,每個老師對資訊行為模型的看法其實差異很大。大部分的人都是用在設計訪談、問卷上,至於是否能用在系統上,那要看你老師怎麼理解資訊行為模型。如果你的說法跟老師的認知不同,那講再多也是白搭。
總結上述,結論很簡單:去跟你的指導教授討論要怎麼應用資訊行為模型
如果是寫論文的話,這就是唯一最佳解,不建議其他條路
我猜八成給的答案是用在訪談大綱跟問卷設計上,如果我猜對了,可以告訴我一下嗎XD
Hello, 布丁大大~
刪除"模型只是一種讓你瞭解讀者的鷹架,不是特效藥
模型是背景知識,知道模型是一個起點,接下來要看你在實務如何去改善讀者的體驗"
這句話給我新的想法,我才發現自己不知道怎麼將理論或研究中的成果,轉換到實務經驗來運用(可能是後設認知剛好沒打開,也可能是真的想不到怎麼運用)
我想創新大概就是將這個鷹架妥善運用,並且能夠攀登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吧!
如果有方法能努力的話,真希望我能夠學會使用鷹架!(未來才能知道怎麼為他人組織鷹架)
其實我只是個努力想考圖書館員的人,因為本身個性很容易看到什麼不懂就巴著不放(太好奇了= =),所以雖然這個部分只是考科裡的一部分,還是希望能夠理解啦~
平時是個很理想化的人,但也很希望理想能現實化(所以看到您說的那段話,我一整個覺得豁然開朗!雖然應該怎麼做還是個問題啦XD),在圖書館當過臨時人員一段時間,心裡也有"這樣的環境這樣的狀況,真的能實現什麼嗎"的困惑。(說到底我也是想太多啦)
哎呀,我又把大大的部落格當作心靈診療室了!真不好意思,也非常謝謝您!
倒是布丁大的回覆讓我思考自己是否要走進研究的殿堂呢?:)
To May Chen,
刪除不客氣,原來是個未來的圖書館員
那就把資訊行為當做背景知識看就好了,考試會考(畫重點
想要繼續進修的話,歡迎報考各大圖資系所,有研究所、在職專班、數位在職專班等各種管道可供進修。
如果是在職人員,我會推薦政大圖檔所的「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http://www.elis.nccu.edu.tw/
大部分的課程都可數位學習,省去長程交通的困擾,比其他假日上課的在職專班還要方便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