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資訊學之實務、理論與哲學基礎 /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actice,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basis

image

這是圖書資訊學研究趨勢的一篇課堂論文閱讀報告。作者圖書資訊學大師Hjørland將此領域多年深耕的看法通盤整理,讓我們得以從更廣闊的觀點來看待圖書資訊學。特別的是作者提出以哲學的觀點來看待圖書資訊學研究,可以開拓我們看待研究議題的視野。


書目 / Bibliography

Hjørland, B. (2000).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actice,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basi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36(3), 501-531. doi:10.1016/S0306-4573(99)00038-2

作者 / Author

有鑑於最近感到同學對於圖資領域只知道理論名字,卻不知道提出這些理論的大師。所以我想在分享筆記的時候,也應該介紹一下作者的資訊。

(以下內容摘要於維基百科)

作者Birger Hjørland於1947年在丹麥(Denmark )出生,現在是哥本哈根(Copenhagen )的皇家圖書資訊學院(Royal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SLIS)中教授知識組織的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知識組織(Knowledge Organization)、文獻類型學(document typology)、以及領域分析(Domain Analysis) (布丁註:可以看他另一篇領域分析的文章)。

Birger Hjørland 創造了兩個重要的知識組織理論:領域分析以及概念理論(Concept Theory)。他被認為是北美知識組織研究的奠定者,也是圖書資訊學領域的先驅。

Birger Hjørland從1976年開始在皇家圖書資訊學院任教,然後在1978年到1990年間成為哥本哈根皇家圖書館(The Royal Library in Copenhagen)的研究圖書館員。接著1990年的時候他回到皇家圖書資訊學院,並且在2001年成為教授。直到現在,他仍在持續研究與教學。許多他的學生最後成為研究圖書館員或是資訊專家(information specialists)。


筆記 / Note

1. Three basic attitudes towards LIS [P.1]
圖資學的三種觀點
  1.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technicians/managers 圖資技師
    在學校教導學生使用資訊資源與技術
  2. The culturalists 人文學者
    外來領域以文化研究為主,不發展理論與技術
  3.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tists 圖資研究者
    圖資學主要的研究者,人數稀少,是生產知識的主要關鍵
2. Kinds of useful knowledge for librarians/documentationalists/information specialists
圖書館員/文獻學專家/資訊專家的知識類型 [P.2]

學校會教很多資訊技術,但是卻很少從科學研究觀點來建立圖資的專業。因此我們可以參考Olsson的架構來通盤剖析圖書資訊學的專業:

image

Fig.3是Olsson (1995) 設計的圖資學專業策略

向度
  • 資料結構 Content (結構不良:整理資料成為資料庫與編目) vs. Form (結構良好:利用電腦處理整理好的資料)
  • 領域範疇 Specialist (特定領域:如音樂主題) vs. Generalist (泛用領域:處理各種資料)
象限
  • specialized content-oriented function:特定領域的領域專家 (domain-generalists)。大多為傳統研究館員、文獻學者、主題專家。
  • generalized content-oriented function:應用更廣泛的傳播學、社會學的觀點到圖資中。通常是一般的人文學者或是公共圖書館員。
  • generalized form-oriented function:資訊工程技術的專家,主要是將資料以結構化整理
  • specialized form-oriented function:建立在資料庫著錄的標準與規則
3. The discipline(s)
圖資學領域範疇  [P.8]

作者認為最適合圖資學的名稱為:Library,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 Library Science / Library Studies 圖書館學:著重研究圖書館史。最早是由Martin Schrettinger(1807)提出,以及1894年芝加哥成立的Department of Library Science。S. R. Ranganathan是主要的貢獻者。
  • Documentation 文獻學:由Paul Otlet提出,現在傾向稱之為資料儲存與檢索
  • Information science 資訊科學:旨在建立科學性、技術性的系統知識,強調現代科技技術的應用。

由於資訊科學概念混亂,仍有待從研究方法與典範進行理論上的分析

4.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s
機構的隸屬 [P.10]

“Libraray science” 圖書館學

  • 圖書館學通常是在教育館員的圖書館學校(Library school)進行。
  • 大部分學校所教的都是一般館員,學科館員通常需要更高等級的專業以及相關學科的學歷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文獻學與資訊科學

  • 旨在取代圖書館學,通常隸屬於研究機構,特別是技術性的領域
  • 比起館藏採訪與服務讀者,文獻學者與資訊科學家更著種應用現代技術於特定學科上

作者認為應基於實際的哲學基礎來發展圖資學中的非專門與專門知識領域,而不是發展空泛的觀念

5. Some technology driven "paradigms" in LIS
科技驅動的圖資學典範 [P.11]

圖書館人工索引與分類:主要是書,1876-

  • Charles A. Cutter (1837-1903)

  • Melvin Dewey (1851-1931)

  • Henry E. Bliss (1870-1955)

  • S. R. Ranganathan (1892-1972)

文獻學與科學傳播:主題書目的分類與索引,主要是期刊文章,1895-

  • Paul Otlet (1868-1934)

  • 學會建立: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e of Bibliography (1937) 與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1986)

  • 通用十進分類法 UDC (第一版,1905-1907):基於杜威分類法,由數字與符號組成

  • S. R. Ranganathan (1892-1972)

  • Brain Vickery (1918-)

  • User studies (Bernal, 1948-)

電腦的資訊儲存與檢索:1950-

  • Cranfield (1951):the archetypal approach

  • Statistic approach (統計)

  • N. Belkin、P. Ingwersen等:the cognitive view 認知觀點

  • 專家系統與人工智慧

  • 自然語言處理與語義分析

Citation based retrieva 引文檢索:1963-

  • 檢索詞彙與參考文獻的相關角色

  • 引文與被引論文的語義相關

  • 引用動機

  • 引用的社會模式

    全文、超連結與網際網路:1990-

  • 全文檢索與資訊加值應用

  • Document composition studies (文獻結構研究)

  • 超連結導覽,以及節點與連結的最佳化設計

  • 網際網路搜尋引擎的效應

圖資學的發展往往會受到科技技術的影響,追求新科技而忽略了已存在的知識理論

最終目標仍是要發展抽離技術的理論

6. Fields of LIS practices
圖資學從實務到理論的必要性 [P.12]

圖資學主要目標是解決實務問題

  • Belkin (1977): Facilitating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desired information between human generator and human user.

    促進資訊產生者與使用者之間的資訊交流

實務問題的子領域

  • Information seeking/retrieval (資訊尋求/檢索)

  • Classification and indexing (分類與索引)

  • Document selection and collection development (館藏發展)

  • Desig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資訊系統設計)

  • Quality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資訊服務的品質管理)

  • Teaching information/document/literature searching (資訊檢索教學)

應用研究的缺點

  • 難以形成研究問題:實務的困難通常是沒時間、缺少知識

  • Applied research (應用研究) vs. Fundamental research (基礎研究):前者是由他人產生的問題,後者是研究者自身發起,強調以不同觀點、理論、概念來進行研究,非常重要

  • 應用研究往往著重於快速解決問題,而忽略批判性思考與缺乏理論基礎

需要發展基礎研究

  • 常用Empirical methods (實證研究法)

  • 遵循良好的理論基礎

  • 了解研究傳統的整體歷史,確認自己的定位

7. Examples of concrete research problems
研究問題舉例 [P.14]

LIS學要成為一門科學,必須定義出可以研究的研究問題

  • 發展新的分類與索引系統,或是評估、修改既有的系統

  • 評估不同資料庫的涵蓋範圍與品質

  • 分析為何引文索引比詞彙索引更有效率(理論問題)

  • 比較杜威或是UDC那一種分類系統較為合適(理論問題)

  • 比較不同類型的學科所需的不同索引原則(理論問題)

  • 發展不同領域的主題指引以及資源地圖

  • 檢驗特定學科的資訊服務需求,或是限定目標族群

8. Categories
圖資學的基本概念 [P.15]

圖資學的基本概念

  • Communication (學術傳播)

  • Concepts and meaning (semantics) (概念)

  • Documents/Texts, Document/text retrieval (文獻檢索)

  • Domains (of knowledge), disciplines (學科領域)

  •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formation systems, information seeking, (資訊、資訊科技、資訊系統、資訊尋求)

  • information retrieval (資訊檢索)

  • Knowledg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知識、知識呈現)

  • Literature (文獻):especially subject literature (特別是學科)

  • Media (媒體)

  • "Memory institutions" (資料儲存機構):libraries, archives, museums etc.

  • Relevance (相關)

  • Users (使用者)

9. (Sub)areas of LIS
圖資學的子領域 [P.17]

圖資學底下的子領域例如:

  • 電子資料庫或是網際網路的檢索技巧

  • 多媒體儲存與檢索

  • Informetrics (資訊計量學):分析資訊、文獻的方法

  • 科學傳播

  • 圖書館自動化、數位圖書館

  • 使用者研究

  • 圖書館史

  • 學科專家,例如音樂館員

10. Theories of LIS
圖資學的理論 [P.18]
  • 圖資學缺乏明確的理論
  • 外來理論應用到資訊科學: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品質管理)、Ranganathan’s theory of subjects、Information theory
  • (圖)資學的理論應該是分析影響處理效果的基礎元素,例如索引
    Our search in LIS must be for theories about essential, non-trivial factors a€ecting the quality of systems performance.
    • 基於不同典範 (paradigms)
    • 用不同作法
    • 應用到不同學科領域
  • 作者認為,理論發展需要考慮內容與社會情境差異
11. Models
圖資學的模型 [P.19]

模式:所有學科都會採用一套理論模型,用於不同內容與目標

圖資學的模型:

  • 認知觀點
    • The Monstrat Model (Daniels, Brooks & Belkin, 1985)

    • The Mediator Model (Ingwersen, 1992):用於分析資訊檢索互動過程,重於使用者心理分析

  • 領域分析觀點模型 (Hjørland & Albrechtsen, 1995):呈現產生者、媒介與使用者之間言談的資訊架構與傳播管道

使用模型的缺點:

  • 行為科學傾向於模型的建立而不是發展理論

  • 模型也很難讓人對現象有個基本的認識

12. Related disciplines
圖資學的相關領域 [P.21]

從共引分析可以找到圖資學的相關領域:

  • Computer science (includ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
  • Communication studies (傳播學)
  • Epistemology (認識論)
  • Linguistics (including computer linguistics, languages for special purposes, and lexicography) (語言學)
  •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高層理論與統計)
  •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心理與認知科學)
  • Science studies (科學研究)
  • Semantics (語義學)
  • Semiotics (符號學)
  • Sociology (especially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社會學)
13. Approaches/paradigms/metatheories
研究方法/典範/高層理論 [P.22]

作者認為資訊科學重要的方法為

  • “The physical paradigm” (computer related approaches) 物理典範:電腦相關
  • “The cognitive view”:認知觀點
  • Different user-oriented views:使用者差異導向觀點
  • Different system oriented views:系統差異導向觀點
  • “The domain-analytic view”:領域分析觀點
  • Literature/document oriented approaches (including bibliometrics/informetrics):文獻導向觀點
  • Semiotic, hermeneutic, and related views:符號學、註釋學等觀點
  • Eclectic views:混合觀點

最常見的是混合觀點

  • 採用各種方法,彼此互補優缺點
  • 能夠客觀看待不同觀點的立場
  • 應用研究特別需要混合觀點
14. Research methods
研究方法 [P.23]

研究方法是一種探究新知的知識

  • Interviewing and survey methods 訪談與問卷法
  • Thinking aloud (in cognitive studies) 放聲思考法(用於認知研究)
  • Statistical methods 統計法
  • Experimental research (especially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tradition) 實驗法(特別是在資訊檢索領域)
  • Theoretical methods including “Thought experiments” 理論性的方法,包含想像力實驗(實驗進行是在實驗者腦袋中想像進行)
  • Behavioral studies 行為研究
  • Conceptual analysis 概念分析
  • Historical studies 歷史研究
  • Comparative studies 比較研究
  • Discourse analysis (Forhmann, 1994) 言談分析

Methods 研究方法 vs. methodology 方法論

  • 研究方法只是一連串的操作過程
  • 方法論則深入考量到研究問題本身

圖資學重要的方法論定義

  •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方法論的個人主義

  • Methodological collectivism 方法論的團體主義

  •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量化的方法論

  •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質性的方法論

15. Basic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基礎哲學假設 [P.24]

所有研究都會受到哲學影響

哲學研究法

介紹者

LIS應用

[Social] Constructivism 社會建構主義 Downes, 1998 Frohmann (1990, 1994b); Myers (1990); Tuominen and Savolainen (1997).
Critical rationalism (Karl Popper) 批判理性主義 Jarvie, 1998 Swanson (1977).
Empiricism and positivism 實證主義 Alston, 1998; Friedman, 1998; Kincaid, 1998 The dominant research traditions in IR, User Studies and and Bibliometrics are seen as instances of implicit empiricism (Hjørland, 1997). Example: Cleverdon, Mills and Keen (1966).
Feminist epistemology 性別認知學 Code, 1998 Olson (1994).
Hermeneutics and phenomenology 詮釋與現象學 Howarth 1998; Inwood 1998 Benediktsson (1989); Budd (1995)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Capurro (1986); Cornelius (1996a, b), Dryfus and Dryfus; and Winograd and Flores (1987).
Historicism 歷史主義 Thornhill, 1998 Historicist perspectives are often implicit in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libraries, literatures, classifications etc. More explicit historicist perspectives are often connected to hermeneutic, pragmatic and historical-materialistic perspective).
Marx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 馬克思哲學 Miller, 1998 Belkin (1975); Michajlov, Cernyj and Giljarevskij (1980); Staber (1978); Steiger (1973).
Paradigm-theory (Th. Kuhn) 典範論 Hoyningen-Huene, 1998 Hjørland (1997).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後現代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Ermarth, 1998; Gutting, 1998; Sim, 1998 Miksa (1998).
Pragmatism 實用主義 Rorty, 1998 Blair (1990); Hjørland (1997).
Rationalism 理性主義 Markie, 1998 The dominant research tradition in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Ranganathan/facet analysis) are seen as implicit instances of rationalism (cf. Hjørland, 1997). Example: Langridge (1976, 1989).
Realism (including critical realism) 現實主義 Collier, 1998; Fine, 1998; Keat, 1998 Hjørland (1997).
Systems theory 系統論 Ryan and Bohman, 1998 Foskett (1972, 1974, 1980); Mansfield (1982); Marchant (1980); Mattessich (1982); Neelameghan (1974); Orr (1977); Parker (1970); and Strong (1982).

哲學角度可以是明顯或隱晦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 舉例來說,實證主義研究者強調不影響研究對象才是科學的方法。因此會發展出他們自己的假設與研究方法

Hjørland (1998)從實證主義、理性主義與歷史主義分析圖書館的相關領域

  • Users, their cognition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使用者的認知與資訊尋求行為

  • Subject analysis 學科分析

  • The methods of classification 分類法的方法

  •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xt composition, and semantics 資訊檢索、文字結構與語義

  • Th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資訊」的意義

  • The typology of documents 文件類型學

  • Information selec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collection development 資訊選擇、研究評估與館藏發展

  •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資訊系統的特性

  • The roles of information specialists 資訊專家的角色

  • 以理性主義之於認知科學為例,研究是以使用者可以運用大腦來獲得相關的知識

16. Conclusion [P.26]

對於圖資學的深入了解是來自於哲學假設的研究,可惜這也是最多人忽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