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職員發表漸增趨勢:ARL跟ACRL機構的分析 / Increases in Faculty Publishing Activity: An Analysis of ARL and ACRL Institutions
這是一篇課堂論文閱讀筆記。論文的發表時間是在1999年,距今也有18年之久。這一篇是作者想要探討教授如何在發表與教學間取得平衡、學校鼓勵發表等各種因素的發生,所以想要看看ARL與ACRL兩大圖書館組織在論文發表上有沒有什麼改變。這也是一篇書目計量學的研究,特別的是作者採用了等地相關來比較機構排名,跟其他單純計算頻率的論文有所不同。
書目 / Bibliography
Budd, J. M. (1999). Increases in Faculty Publishing Activity: An Analysis of ARL and ACRL Institutions.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60(4), 308-315. Retrieved from http://crl.acrl.org/content/60/4/308
作者 / Author
JOHN M. BUDD
研究領域
- 學術傳播的營運與經濟模式 (Operations and Economic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 知識轉譯的社交與認知論 (Social and Epistemological Aspec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 高等教育與學術圖書館的政策 (Poli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cademic Libraries)
學術背景
-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1985
- M.L.S. from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Baton Rouge, 1979
- M.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1976, in English
- B.A. from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Baton Rouge, 1974, in English
資料來源:http://education.missouri.edu/faculty/SISLT/Budd,%20John.php
摘要 / Abstract
這篇研究是建立在先前對於ARL機構成員在1991年至1993年之間生產力研究成果之上,這次除了擴大分析到1995年至1997年之外,還加入了另一個ACRL機構,同樣比較這兩個時期。
本研究統計總發表數量與各別機構的發表機構,並比較這兩組在兩段時期是否有顯著增加的情況。顯著增加的意思是說,教職員需要更多的學術傳播管道,並逐漸找尋紙本以外的傳播出路。本文在最後討論到學術傳播的未來應該考量教職員的觀點與實務情形。
PDF註解下載 / PDF Comment Download
以下提供我的PDF閱讀筆記,供大家參考:
論文閱讀筆記 / Note
重要名詞
- Faculty 教職員,特別是教授與研究人員
- ARL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http://www.arl.org/
美加地區研究型大學圖書館聯盟,從1932年開始組織,直到2012年已經有126個圖書館加入。 - ACR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http://www.ala.org/acrl/
ALA的最大分支,致力於提昇學術圖書館的專業能力
1. Introduction [P.1]
教職員的研究對於機構的任務有潛在的貢獻
教職員研究與發表活動對教學的影響
- 好處:變聰明。改進課堂內容與教學的效果
- 壞處:變忙了。考試變簡單、跟學生互動減少
很多人對於學術獎勵的效果有所質疑
為了促進聯盟內學術傳播,圖書館應該收錄自己教職員的研究著作
因此作者希望能研究近年教職員的發表模式是否有所改變
2. Description of the Study 研究概述 [P.2]
基於作者本人在1995年的研究
- 該研究分析ARL聯盟1991-1993之間的教職員著作
- 使用資料庫SCI、SSCI、AHCI
本研究擴展先前研究
- 分析1995-1997年
- 研究對象增加ACRL聯盟(非研究型大學聯盟),一樣分析1991-1993到1995-1997兩個時期
- 再將兩個時期進行比較
研究限制
- 資料庫收錄的是部分期刊:無法測量書本、書本章節、研討會發表、只收錄部分大學的期刊
- 以學校校名為主,不區分分校
- ARL分開列舉則分別計算
- 分校地理位置過遠,則分開計算
- 資料類型主要是引文資料庫被分類為article (文章),editorials (編者語錄)、book reviews (書評)、bibliographies (書目)等不列入計
3. Findings: ARL Institutions [P.2]
以推論統計檢定兩時期的差異
- 平均每人發表量從3.56篇上升到4.20篇,具有顯著差異
- 平均機構發表量也有顯著上升的差異
教職員研究逐漸興盛的推測原因
- 因為教職員不是永久聘任,所以無力的研究者會被刷掉(作者個人推測)
以相關分析來比較前後兩段時期的排名變動
- 機構排名沒有顯著變更,相關係數高達0.98
- 個人排名變化也很小,相關係數為0.81
- 發表量與圖書館收錄(機構典藏)的相關分析中,機構總體收錄相關係數中等,這表示圖書館有待努力
- 博士得獎次數(doctorates awarded)與發表量的相關分析,發現總體機構的相關係數很高,但是個人相關係數則很
4. Findings: ACRL Institutions [P.5]
以推論統計檢定兩時期的差異
- 平均每人發表量從1.59篇上升到1.78篇,具有顯著差異
- 平均機構發表量也有顯著上升的差異
ACRL的研究壓力也逐漸上升
以相關分析來比較前後兩段時期的排名變動
- 機構排名沒有顯著變更,相關係數為0.88
- 個人排名變化也很小,相關係數為0.72
- 圖書館收錄教職員發表的相關分析中,不論是圖書館與個人的收錄比率都很低
- 博士得獎次數與發表量的相關分析中,發現總體機構總發表量跟個人發表的相關係數都很低
5. Discussion [P.7]
- 教職員的發表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 機構的獎勵制度有待檢討
- 作者預測未來數位科技會影響學術出版,值得繼續探討
心得
難得看到書目計量學的研究採用推論統計,但是理由在敘述得清晰一點,會覺得讀起來更有意思。
- 作者有種量化研究的壞習慣:拿到什麼數據都想來分析一下。正確作法應該是先敘述其分析的必要性與分析結果的價值,然後才用這種方式做分析。量化研究都應該對此有所警惕,難以解釋的數據就沒有意義了。
因為這是縱慣性的長期研究,所以作者的文獻探討應該針對這個時期研究環境的樣貌做一番文獻探討,讓讀者知道四年之後學術界發生了什麼事情,再來看看作者的分析是否印證了哪些地方。不應該拿普遍大家對研究的定義以及個人觀點來敘述,特別是在分析中還加入自己的推論。
論文撰寫架構不佳,最後科技的推論與疑惑也是天外飛來一筆,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