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terdisciplinary Lexicon 跨學科詞彙
Klein, J. T. (1990). 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定義Interdisciplinary的方法
- 從舉例來定義,指定它是什麼型態
- 從動機來定義,解釋為什麼它會發生
- 從互動原則來定義,展示學科之間是如何互動
- 從專有名詞階層來定義,用特定詞彙來區別整合的層級
作者以專有名詞階層的區別來說明interdisciplinary:
- Multidisciplinary:多學科
- Interdisciplinary:跨學科
- Transdisciplinary:整合學科
Multidisciplinary / Interdisciplinary的區別
- Multidisciplinary:指多個並列的學科
- Multidisciplinary與教育、研究
- Joseph Kockelmans認為西方近代教育實質上都是Multidisciplinary,而該詞彙並非用來敘述研究情境
- “Multidisciplinary” 的研究通常是專案中 ”自然發生的答案”
- 區別multidisciplinarity跟interdisciplinarity的例子:
- 費城社會歷史計畫 (Philadelphia Social History Project, PSHP)
- 關於19世紀各國首都的都市化與工業化造成人口差異的合作研究
- 發展歷經合作(collaborative)、multidisciplinary到interdisciplinarity等不同階段
- Apollo Project:目的是制定操作性詞彙,類似癌症研究計畫
Interdisciplinary / Transdisciplinary的區別
- Interdisciplinary的4種互動方式
- 借用:例如統計工具等研究方法
- 解決問題
- 增加研究議題或方法的穩定性
- Interdiscipline的新興議題
- Transdisciplinary
- 為了處理更全面性的範圍與願景
- Miller解釋:是一種概念性的框架,跨越了多個狹窄的學科範圍,包含了多個不同學科處理的議題
- Ryszard Wasniowski以Wroclaw大學的未來研究中心(Futures Research Centre, FRC)為例:
- Multidisciplinarity:多學科獨立運作
- Pluridisciplinarity:參考不同學科的文獻
- Crossdisciplinarity:單方向的獨立運作發展到極致
- Interdisciplinary:利用不同學科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分成1.實務層級; 2.科學層級
- Transdisciplinarity:多層結構組織,包含廣泛目標。分成1. 政策決定層級;2. 規劃層級;3. 實務層級;4. 科學層級
- 未來研究做為Transdisciplinary研究的架構圖:
- 超級系統:transdisciplinary方案
- 系統:interdisciplinary方案
- 應用問題:學科導向
- 基本問題:學科導向
- Sverre Sjolander的發展interdisciplinary計畫10個階段
- 參與者做各自的事情
- 參與者注意到各自的不足
- 參與者開始退到抽象層次,尚未到實務階段
- 定義問題,規範技術詞彙
- 參與者集中討論
- 參與者建立起共同的隱語
- 參與者發現它們浪費時間而沒有實際產出
- 參與者反省造成如此現象的原因
- 參與者知道目標
- 參與者真正開始產出
感想
- 如果要策劃跨學科的大計劃,那麼就了解跨學科的運作方式是很重要的
- 藉由了解組織間學科互動程度高低,也有助於理解學科分類架構的由來
之後課堂中也會提到很多跨學科的概念,現在在回頭看這篇,會讓我覺得定義跨學科層級的目的常常會隨著研究目的而有所改變吧。
倒是最後的跨學科計畫頗有合作式學習的味道,真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