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具有 VirtualBox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快速建立開箱即用的系統!VirtualBox匯入應用裝置教學 / How to Import a OVF Format Virtual Appliance to VirtualBox

快速建立開箱即用的系統!VirtualBox匯入應用裝置教學 / How to Import a OVF Format Virtual Appliance to VirtualBox

image

建立一個應用系統已經不需要從基本的作業系統開始安裝起,現在流行的是使用虛擬應用範本(Virtual Appliance)來建立開箱即可用的應用系統。當然,在不同的虛擬機器管理器(Hypervisor,或稱為Virtual Machine Monitor, VMM)上,使用虛擬應用範本建立虛擬機器的操作方式都有所不同。以前我介紹的大多都是偏伺服器管理的Proxmox VE,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在較為流行的VirtualBox中匯入OVF格式虛擬應用範本(在VirtualBox中,稱為虛擬應用裝置)的做法。

(more...)

在VirtualBox建立Ezilla 2.0 Cluster記錄 / Setup Ezilla 2.0 Cluster on VirtualBox

在VirtualBox建立Ezilla 2.0 Cluster記錄 / Setup Ezilla 2.0 Cluster on VirtualBox

Ezilla_logo_all_big

Ezilla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發展出來的簡易雲端平台。為了測試安裝過程,我使用VirtualBox建立master跟slave兩台虛擬主機來架設Ezilla。這篇是簡單記錄建立Ezilla Cluster架構的安裝記錄。

Ezilla is developed by National Center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for deploying cloud platform. I try to setup Ezilla cluster on VirtualBox. Following is my setup process.


安裝環境 /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image

跟前一篇安裝Proxmox VE時一樣,這次我也是用VirtualBox 4.2.6來安裝。一開始建立兩台伺服器,命名為master跟slave兩種不同的伺服器角色。

這次安裝的系統是Ezilla v 2.0,帳號設定很多東西跟前一版v1並不相同,安裝時請特別注意到版本的問題。


安裝master虛擬機器 / Install “master” Virtual Machine

因為Ezilla的Linux發行版是CentOS 6.3,所以我安裝時選用RedHat 64bit來安裝。記憶體跟硬碟大小都用預設,但是網路的部份則是設定成「內部網路」,取名為「ezilla」。

安裝Ezilla,設定網路 / Install Ezilla and Setup Network

掛載ezilla-disk-2.0.1-3.iso進行安裝,安裝步驟中只有決定網路設定而已。在這邊要特別注意,網路請用手動設定(Manual configuration)。安裝時的選項如下:

image

因為master要擔任DHCP的角色,IP的尾碼必須要用254,例如「10.0.0.254」,設定如下圖:

image

安裝之後master會重開機。第一次開機時還要執行很多安裝腳本,會花相當久的時間。但是第二次之後開機速度就很快了。

增加master網路卡 / Add Network Card for “master”

安裝時讓master主要使用內部網路,可是為了讓其他人能夠開啟Ezilla的網頁管理介面,我們還需要幫master加裝一張網路卡。

我安裝一張NAT網路卡給master,設定如下圖:

image

因為Ezilla的管理介面是使用9869連接埠,所以我們還要設定連接埠轉遞為9869,如下圖:

image

設定master網路卡 / Setup Network in “master”

裝了NAT網路卡,master也不會自動把它啟動,這邊還需要額外的軟體設定。

我們先開啟master,然後登入作業系統。

  • 登入帳號:root
  • 登入密碼:release_v2_master

master跟slave都會用相同的帳號密碼喔。

image

接著我們用「ifconfig –a | more」來調查NAT網路卡的編號。我們可以從VirtualBox上看到NAT網路卡的MAC碼為「08002759679F」,比對ifconfig列出的網卡(如下圖),我們可以知道NAT網路卡的編號是eth1。

image

接著編輯以下檔案,注意最後是檔案的編號:

/etc/sysconfig/networking/devices/ifcfg-eth1

設定網卡為DHCP,並將ONBOOT=yes設為開機時自動啟動。全部如下圖:

image

然後我們用ifup指令開啟eth1:

ifup eth1

這樣子Host OS就能夠連線到master了。


安裝 slave / “slave” Installation

接著我們要準備安裝slave節點,而master還必須多做一點設定。

開啟master的網頁管理介面 / Open “master”’s Web Administration GUI

透過以下網址,我們可以開啟Ezilla的網頁管理介面:

  • 預設登入帳號:oneadmin
  • 預設登入密碼:release_v2_ezilla

你可以注意到這裡的帳號密碼跟Linux端的帳號密碼是分開的。

image

設定slave節點安裝 / Set up Slave Node

進入左邊的「Set up Slave Node」,把Ezilla Auto-Installation Service for Slave node打開到ON。

image

然後進入Set up Your Slave environment設定。如果要配置長久可運作的雲端架構,請將檔案系統設成MooseFS

image

建立slave虛擬機器與自動安裝Ezilla / Create “slave” Virtual Machine and Install Ezilla Automatically

slave的建立跟master都一樣是RedHat 64bit,網路也設成Ezilla內部網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開機順序要把「網路」打勾並調到第一順位,如下圖:

image

這樣子slave開機的時候,會以網路連線狀態自動去抓取master的Ezilla安裝資訊。slave安裝大概也只要五分鐘不到就可以完成。

完成之後,先不要把slave重開機,我們要先做個動作:

關閉master的slave節點安裝功能 / Disable Slave Node Installation

回到master的網頁管理介面,我們把Ezilla Auto-Installation Service for Slave node關閉成OFF。

image

這個步驟可以防止slave重開機的時候會再次抓取master的安裝資訊並安裝Ezilla。

關閉slave的網路開機功能 / Disable “slave”’s PXE

接著我們把slave關機,然後關閉開機順序中的「網路」。

image

因為已經安裝好Ezilla了,slave只要正常開機即可。

slave自動加入到master當中 / Join “slave” to “master”’s Cluster Automatically

最後我們把slave開機。slave會自動抓取master的DHCP來配置網路,然後master也會偵測到slave的加入。

我們可以從master的網頁管理介面中看到slave加入的情況。選取「基礎設施」中的「主機」之後,就可以看到剛剛加入的slave,名稱預設使用IP:10.0.0.3,

image

因為在VirtualBox中slave沒有能力執行KVM,所以也不能建立任何虛擬機器。到此為止只能算是練習安裝Ezilla而已。


結語:Ezilla好像省略很多控制功能 / Conclusion: Ezilla Hides Many Functions.

為了方便使用者安裝,Ezilla省略了很多原本網管會很在意的功能。像是安裝時的密碼設定,網頁管理介面也需要網路卡的設定。而且Ezilla預設似乎只有一張網卡,所以我這種兩張網卡、一張給slave連線、一張給其他人的網路配置,就需要額外去做設定。

操作介面雖然簡單好用,不過沒能真正架一個KVM來試,到這邊為止也算是白搭。

其他的有機會弄到實體電腦再練習吧。

(more...)

在VirtualBox架設Proxmox VE 3.0 Cluster記錄 / Setup Proxmox VE 3.0 Cluster on VritualBox

在VirtualBox架設Proxmox VE 3.0 Cluster記錄 / Setup Proxmox VE 3.0 Cluster on VritualBox

image

Proxmox VE可以整合多台Proxmox VE串聯成一個「叢集」(cluster),這樣就能從其中一台Proxmox VE統一管理所有叢集中的Proxmox VE,非常地方便。這概念跟其他雲端平台使用的master / slave架構有點不一樣,但是統一管理的功能卻是共通的。

我用VirtualBox來試著架設Proxmox VE,以下是我的安裝過程記錄。

Proxmox VE can integrate multiple Proxmox VE servers to a cluster for unified management. I try to set up Proxmox VE cluster on VirtualBox. Following is my installation process.


安裝環境 /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image

我在Oracle VirtualBox 4.2.6上安裝Proxmox VE 3.0。

建立虛擬機器兩台,個別擔任master跟slave的角色,設Domain Name為「master-proxmox2.dlll.nccu.edu.tw」與「slave-proxmox2.dlll.nccu.edu.tw」。不過在Proxmox VE的Cluter中並沒有master跟slave的概念,我這篇只是用這兩種相對地位來表示操作順序的差異。

以下開始是步驟,請特別注意網卡設定跟安裝時的IP設定。

建立虛擬機器master / Create “master” Virtual Machine

我將master建為Debian 64bit,記憶體特別要設成512MB以上,其他都用預設值即可。

網路設定為「內部網路」 / Use “intranet” network for “master”

image

建立完成之後,將網路修改成「內部網路」,並給定內部網路名稱「proxmox2」。待會slave也會連到相同名稱的內部網路,表示兩者之間有所連接。這步驟很重要,因為VirtualBox預設建立虛擬機器時是用「NAT」,但這會對Proxmox VE建立cluster的時候造成混亂,千萬不能在NAT的狀態下安裝Proxmox

在master安裝Proxmox VE 3.0 / Install Proxmox VE 3.0 on “master”

然後在光碟機掛上Proxmox VE 3.0的ISO光碟,開始安裝。

由於是使用沒有DHCP的內部網路,所以Proxmox VE會自動選用區域網路IP「192.168.100.2」,這個IP要先記好。

安裝程序中要注意的僅有輸入Domain Name那邊,請輸入可以辨別不同節點的名稱,在此用「master-proxmox2.dlll.nccu.edu.tw」作為範例。

很快地就安裝完成了。安裝完成之後需要重新啟動,然後再登入Proxmox。預設帳號是root,密碼就是你安裝時候設定的密碼。

順利登入之後,我們先把master放著,來安裝slave吧。

建立虛擬機器slave/ Create Virtual Machine “slave”

image

slave建立的參數跟master一樣,都用Debain 64bit,記憶體512MB,建立完成之後網路修改成「內部網路」,並設名稱「proxmox2」。

在slave安裝Proxmox時的注意事項 / Points of Installing Proxmox VE for “slave”

在slave安裝Proxmox時,他也會用預設IP「192.168.100.2」,但這會跟master衝突,所以在此改為「192.168.100.3」。

然後Domain Name設為「slave-proxmox2.dlll.nccu.edu.tw」,其他就照常普通設定安裝即可。

安裝完成之後一樣重新啟動再登入root帳號。順利登入之後,我們就可以準備來建立Cluster了。

建立Cluster / Create Proxmox VE Cluster

在master跟slave都安裝好之後,我們就可以來建立Proxmox VE Cluster了。建立的說明網頁在此,以下我直接把步驟記錄下來:

在master的設定 / Setup on “master”

輸入以下指令:

pvecm create CLUSTER-NAME

其中CLUSTER-NAME是指這個Cluster的辨識名稱,不可修改,而且要刪除非常困難,請慎選!在此我用「DLLL」作為Cluster的名稱。

建立過程應該沒什麼特別問題,大概三分鐘就完成了。這時候這個Cluster裡面只有master一個節點。接著我們要把slave加入這個節點中。

在slave的設定 / Setup on “slave”

輸入以下指令:

pvecm add 192.168.100.2

其中192.168.100.2就是master的IP。其實只要加入任意已經建立好Cluster的節點都可以。前一步我們在master建立了Cluster,所以在此就可以透過pvecm add指令來讓slave加入到master。

輸入指令並執行之後,slave會以SSH連線到master。這時候先要求儲存金鑰,請回答「yes」,然後接著會要求master的密碼,請輸入之後登入。

image

接著過沒多久,看到「successfully added node ’slave-proxmox2’ to cluster.」就表示順利加入成功了。

開啟master的網頁操作介面 / Open “master”’s Web Administration GUI

到目前為止,master跟slave都在內部網路proxmox2底下互相連線,但是在這狀態下,其他人(包括Host OS的本機端)都無法開啟master的管理介面。所以我們要動點手腳,讓master多一張可以連線到外面的網卡。

VirtualBox中新增NAT網路卡 / Add “NAT” Netwrok Card for “master”

要變更硬體得先把master關機才行。關機指令是「halt」。

關機之後再幫master新增網路介面卡2,附加到NAT,如下圖:

image

然後再幫這張網卡設定連接埠轉遞,方面主機連線。主機連接埠設為「38006」,可以自由設定;客體連接埠則是固定的「8006」,如下圖:

image

設定完成之後再把master開機。但是光有網路卡沒用,我們還得在master中設定網路卡的連線方式呢。

修改/etc/network/interfaces  / “master” Network Setup

在master作業系統裡面,新加入的網路卡叫做eth1(原本的內部網路那張卡叫做eth0),但是eth1並沒有設定,預設也不會啟動。我們得設定eth1這張網路卡。

用vi修改網路設定吧,vi的用法請參考鳥哥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在最後加入eth1的設定:

auto eth1
iface eth1 inet dhcp

設定好之後,interfaces整個檔案如下圖:

image

儲存,然後用以下指令啟動eth1:

ifup eth1

開啟master的Proxmox VE網頁管理介面 / Proxmox VE Web Administation GUI

開啟瀏覽器,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網址列輸入https並帶有連接埠的網址:

接著就會出現以下登入畫面:

image

帳號與密碼如同在master登入本機端一樣。預設帳號是root,密碼就是安裝時設定的密碼。最後下圖就是順利登入的樣子。

image

你可以發現到,master也可以管理slave的資源,這就是統合多個Proxmox VE組合起來的Cluster,可以方便網管人員進行資源分配與調度喔。


結語:NAT不適合新手操作 / Conclustion: Don’t Use “NAT” When You Setup Cluster At Initial Stage

像這種要串連多台伺服器的結構,通常預設的安裝環境中,網路都會是單純到只是接著一台網路分享器(hub或switch),不會有路由器跟DHCP來讓網路變得更複雜。

因此以後要測試虛擬機器遇到網路上的問題,不妨也跟我一樣,先讓機器本身只使用內部網路就好。確認安裝沒問題之後,再給他一張NAT網卡來操作吧。

希望這點經驗可以幫助到大家。現在半夜三點,好睏,我要回家了。

image

(more...)

安裝Proxmox VE遇到「command 'chroot /target dpkg --force-confold --configure -a' failed with exit code 1 at /usr/bin/proxinstall line 177」錯誤時的解決方法

安裝Proxmox VE遇到「command 'chroot /target dpkg --force-confold --configure -a' failed with exit code 1 at /usr/bin/proxinstall line 177」錯誤時的解決方法

2013-06-16_14-39-23

如果在安裝P`roxmox VE 3.0的時候遇到了「command 'chroot /target dpkg --force-confold --configure -a' failed with exit code 1 at /usr/bin/proxinstall line 177」的錯誤訊息,表示你的伺服器記憶體不足512MB。讓伺服器記憶體超過512MB就沒問題了。

When installing Proxmox VE 3.0, if you encounter the error “command 'chroot /target dpkg --force-confold --configure -a' failed with exit code 1 at /usr/bin/proxinstall line 177”, please increase server’s memory more than 512MB. Proxmox VE need 512MB memory at least.


為何使用Proxmox VE與OpenVZ / Why I use Proxmox VE and OpenVZ?

190px-OpenVZ-logo

我從2011年開始安裝Proxmox VE(以下簡稱Proxmox) 1.9版開始,就深深地受到OpenVZ的魅力所吸引。OpenVZ是一種非主流的虛擬化技術,它是將Linux的執行緒(process)分隔成不同的容器(container),每個容器都執行完整的Linux作業系統。因此它的缺點在於只能限制於Linux、硬體環境配置較難,但是它在執行效率上的優點卻是其他技術所遠遠不及的。也因為OpenVZ執行時就像是在容器裡面運作一樣,所以Proxmox把它簡稱為CT,意即ConTainer。

proxmox-logo

Proxmox VE是一款整合OpenVZ與KVM的虛擬機器管理平台,並以開放原始碼的形式釋出。安裝時僅需要從光碟直接安裝即可,安裝過程不到三十分鐘,一台可以建置OpenVZ與KVM的虛擬機器環境就可以上線運作了。

不過那是安裝1.9版時的經驗,現在安裝更新的版本時,似乎遇到了一些問題。

使用VirtualBox安裝Proxmox VE發生錯誤 / Install Proxmox VE failed on VirtualBox

那時我安裝1.9版時並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倒是後來想用VirtualBox來安裝2.3與3.0版時就發生了錯誤。

VirtualBox的機器配置參數如下圖:

image

安裝3.0版時的錯誤訊息是:

command 'chroot /target dpkg --force-confold --configure -a' failed with exit code 1 at /usr/bin/proxinstall line 177

而安裝2.3版時也會遇到一樣的錯誤,錯誤訊息只有行數的差別:

command 'chroot /target dpkg --force-confold --configure -a' failed with exit code 1 at /usr/bin/proxinstall line 172

如果要安裝Proxmox VE,記憶體必須是512MB以上 / If you want to install Proxmox VE, server’s memory must be more than 512MB.

經過Proxmox的論壇解答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記憶體要設成512MB以上。仔細一看,Proxmox VE的系統安裝需求中,記憶體居然要求要1GB耶。而VirtualBox建立Debian作業系統時,預設只會給予384MB而已,這樣子難怪會失敗。

所以我調整了記憶體數量到896MB(隨便設的),設定細節如下圖:

2013-06-17_201318

然後再安裝Proxmox VE,這次就能順利成功了。

2013-06-17_201348

謝謝Proxmox Staff Member的dietmar回答,真是幫了很大的忙啊。


結語:證實了虛擬機器中的虛擬機器不能使用KVM的疑惑 / Conclusion: VM in VM could not use KVM.

其實這次主要要測試一件事情。那就是即使在Intel VT-x指令集的支持中,在VirtualBox裡面使用Debian 64Bit的Proxmox VE,依然不能使用KVM。終於解決了我長久以來的疑惑了,雖然中間花了不少時間就是。

(more...)

用Acronis True Image來實作實體機器虛擬化(P2V)

用Acronis True Image來實作實體機器虛擬化(P2V)

image

繼上一篇介紹了使用EaseUS Todo Backup 4.0.0.2來實作P2V,這次要介紹的是另一種作法:用Acronis True Image來備份硬碟映像檔,再用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來轉換成虛擬機器的作法。


關於P2V跟背景知識

由於前一篇我已經介紹了一些關於P2V的資料,包括使用VirtualBox在電腦架設虛擬機器環境,所以這一篇很多細節就不再贅述了。

使用工具

這次用的工具不太一樣,各別是硬碟映像檔備份工具Acronis True Image以及虛擬機器轉換工具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

Acronis True Image的免費版本

image

在許多硬碟映像檔備份工具中,Acronis True Image算是相當知名的主要大廠,目前最新的版本已經出到了True Image 2013,而且也有許多企業用、虛擬機器用的各種版本。

雖然Acronis True Image本身是要錢的,不過如果你電腦的硬碟是Seagate(或早期的Maxtor)或是WD,你就可以使用免費的OEM版本。Acronis True Image與Seagate、Maxtor(後來被Seagate併購)合作推出了免費隨機版本的備份工具,叫做Seagate DiscWizard,它限制只有Seagate的硬碟才能使用。另一邊的WD牌硬碟也一樣有Acronis True Image WD Edition可以使用,詳細請看T客邦的介紹

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

image

在網路上搜尋P2V相關的文章,大部分的人都會使用這個VMware推出的強大工具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而且最令人訝異的是,只要免費註冊帳號登入之後,就能夠免費下載!如果要整合其他系統與自動化功能,那就得付費購買其他版本囉。

我之前也用過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來練習P2V,使用遠端連線的方式來為Linux實作Hot Cloning,但很遺憾的是並不順利。

最近發現到原來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還能夠將Acronis True Image的備份檔案tib轉換成VMware虛擬機器,又讓我重拾對他的興趣了。

Windows XP Server Pack 2 Deployment Tools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05m50s_007_Download Windows XP SP2 Deployment Tools for Advanced Users from Official Microsoft Download Center - Google Chrome

由於這次我要備份的是Windows XP,在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轉換成虛擬機器的過程中會需要Windows XP Server Pack 2 Deployment Tools。

你可以在微軟的網站上免費下載:

但是要注意的是,你必須是WIndows正版使用者才能下載。網站會在你下載時要求先做驗證。

下載WindowsXP-KB838080-SP2-DeployTools-CHT.cab檔案之後,解壓縮,並擺到vCenter Converter引用該工具的目錄「C:\ProgramData\VMware\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sysprep\xp」底下即可。

我使用的是Windows 7所以檔案要位於這種路徑,我猜可能用Windows XP時又會不一樣的路徑。稍後我會講到何時出現需要Windows XP Server Pack 2 Deployment Tools與指定路徑,如果你看到那個警告的話,表示你路徑必須更換了。


P2V實作

我們這次用Acronis True Image(以下簡稱True Image)來實作P2V的方法跟上次很像,一樣要經過兩步驟:

  1. 將實體電腦備份成硬碟映像檔
  2. 將硬碟映像檔轉換成虛擬機器
用True Image來備份實體電腦

因為True Image已經是相當知名的產品,許多網站上都有介紹如何使用True Image來備份,例如T客邦的「免費!重量級硬碟備份工具Acronis True Image」,請參考這些網頁介紹來備份你的電腦吧。

image

不管你怎麼用True Image備份的,我們最後就是要一個附檔名為.tib的檔案,並依此作為轉換虛擬機器的基礎。

用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轉換虛擬機器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00m02s_001_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

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以下簡稱vCenter Converter)的主畫面如上。他的功能很多,但並沒有類似精靈的引導功能,一開始開啟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到有點不知所措。

沒關係,一切都從左上角的「Convert machine」開始吧。這會開啟一個Conversion引導畫面,並一步一步地指引你各種操作。但是裡面的選項非常多而且複雜,請照以下指示操作:

Source System:選擇資料來源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00m29s_002_Conversion

這邊要設定你要轉換的硬碟映像檔,主要要動到的選項有兩個:

  • Select sourece type: Backup image or third-party virtual machine
  • Virtual machine file: 請選擇你剛剛備份的True Image硬碟映像檔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00m57s_003_Conversion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01m17s_004_Machine Details for OUTTY

選擇硬碟映像檔之後,你可以會看到這個硬碟映像檔的細節,如上圖。你可以看到這是一個Windows XP 32 bit的系統,大小為18.4GB。

Destination System:選擇目標虛擬機器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01m57s_005_Conversion

在這邊我們要設定將硬碟映像檔轉換成VMware虛擬機器的格式。

  • Select destination type: VMware Workstation or other VMware virtual machine
  • Select VMware product: VMware Workstation 8.0.x
  • Virtual machine details裡面的Name: 你可以自定虛擬機器的名稱,在此用檔名outty_D10_backup_20110510
  • Select a location for the virtual machine: 設定虛擬機器資料的儲存位置
Options:轉換選項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03m29s_006_Conversion

如果你在這步驟中看到畫面上有個黃色警告:

Warning: Unable to locate the required Sysprep files. Upload them under ‘C:\ProgramData\VMware\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sysprep\xp’ on the vCenter Converter server machine, See ‘Help’ for more details.

這表示你需要下載Windows XP Server Pack 2 Deployment Tools,並把它解壓縮之後擺到vCenter Converter指示的目錄「C:\ProgramData\VMware\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sysprep\xp」底下。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27m10s_020_Conversion

如果你配置Windows XP Server Pack 2 Deployment Tools正確的話,Options步驟就不會顯示任何警告,如上圖。

這一步沒有特別需要變更的地方,按「Next >」進入下一步吧。

Summary:轉換摘要

確認無誤之後,就開始轉換吧。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28m54s_021_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

轉換速度非常快,大概也是15分鐘左右就能把18GB的硬碟映像檔轉換成虛擬機器。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24m36s_016_outty-D10-backup-20110510

你可以看到裡面有個vmdk虛擬硬碟映像檔以及vmx設定檔,你可以用這兩個檔案來架設虛擬機器。

用VirtualBox建立虛擬機器與失敗案例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26m14s_019_test -執行中- - Oracle VM VirtualBox

第一次我用VirtualBox新增機器時是直接把vmdk虛擬硬碟映像檔掛載到SATA控制器去,結果開機時虛擬機器就出現藍色畫面。

這是因為我的實體機器用Ture Image備份時,那顆硬碟是以IDE控制器連線,而不是SATA。而且老舊的Windows XP對硬體變更的適應能力有夠差,常常因為其中一個硬體元件有差異,就會讓整個系統無法啟動。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32m14s_022_test - 設定值

接著我把硬碟掛載到IDE控制器底下,這樣就能順利運作了。

Ashampoo_Snap_2013.01.07_02h34m40s_024_test -執行中- - Oracle VM VirtualBox

這是我在2011年備份的電腦,有點懷念的感覺。


結語:手續更麻煩、但是更確實

雖然標題是講說用Acronis True Image,但是本篇講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卻比較多,請大家不要介意XD

EaseUS Todo Backup比起來,這個方案顯然是比較麻煩,手續更為繁雜。但是因為原本我就是以True Image作為主要的備份工具,二來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的強大讓我可以對虛擬機器做不少微調,方便之後的匯入,所以這個方案對我來說反而是比較適合的。

可惜的是Acronis True Image並不完全能算免費版,這可能是這個方法最大的阻礙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