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use of theory in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資訊科學中的理論調查

image

Pettigrew, K. E., & McKechnie, L. E. F. (2001). The use of theory in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1), 62–73.


1. 研究背景與方法

作者認為學科之間的區別就是要有中心的知識,也就是屬於自己的理論基礎,用以處理研究問題、促進討論以及解釋研究結果。

If fields such as information science (IS) are to delineate their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and build a central body of knowledge, then they require their own theoretical bases for framing research problems, building arguments, and interpreting empirical results.

  • 很多人都覺得Information Science (IS)缺少好的理論(theory),而作者想要調查IS研究中使用理論的狀況。

2. 研究方法

2-1. 內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

為了了解IS研究中使用理論的狀況

  • 調查1993年到1998年以下六個期刊中的1160篇文章:
    1.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IP&M; six issues per year)
    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JASIS; 10 issues per year for 1993–1995; 12 issues per year for 1996 and 1997; 14 issues for 1998)
    3.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JDOC; quarterly)
    4.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JELIS; quarterly)
    5.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LISR; quarterly)
    6. Library Quarterly (LQ; quarterly)
  • 在研究中使用「理論」的操作型定義:
    • 考慮到作者在研究內文敘述中使用到的「研究」,包括應用到理論建構與提出新的理論,或是使用一些關鍵字來敘述概念、觀點或作法,像是「概念」、「框架」、「扎根」等。
      Consider a "theory" as identified if the author(s) describes it as such in the article (applicable to established or proposed theories) or uses such key terms as "conceptual" (including its variations, e.g., conceptualization), "framework," "grounded," or "underpinnings" to describe an idea/view or approach as such.
內容分析結果
  • 1160篇中有396篇(34.1%)使用了理論,從中可以找出1083篇理論。平均每篇文章包含0.93篇理論。以LQ期刊中的平均每篇文章中所用理論最多。
  • 1083篇理論中大概可以分辨出180篇理論是來自於IS作者。粗略來說,280來自社會學家、80篇來自科學、超過40篇來自人文學。
  • 不同文章類型平均使用理論的情況:general (概論) 2.59、information behavior (1.99)、information policy (1.94)
2-2. 引用分析 Citation analysis

為了了解IS的理論對各種研究的影響,以及IS研究是如何被其他領域影響。

  • 調查ISI的三種引文索引資料庫:SCI、SSCI、AHCI。
引用分析結果
  • 從內容分析中發現最常見的理論為: (理論的內容參考自維基百科資訊心理學,我額外幫理論做了分類)
    • 資訊需求:
      • Belkin, Oddy & Brook’s Anomalous States of Knowledge 混沌知識說:試圖思索資訊需求發生的最初起點,人們在尋找資訊的初期時對於想要的是什麼,往往無法清楚表達,正處於知識渾沌或異常的狀況。
      • Dervin’s Sense Making 意識建構:個人對於已經知道的與所需要知道的事物之間有差距,所以要去尋找資訊,產生該資訊對個人的意義。Dervin用「狀況-差距-使用/幫助」來描述上述的的歷程。
      • Bates’ Berry Picking 採莓模式:說明檢索過程應是漸進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不同的問題概念,而人們會去對應與定義什麼是有用的資訊與資源。
      • Taylor's Information Needs and Negotiation需求層次
      • 內藏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概念模糊
      • 開始意識時期:可意識資訊的需求,但未必能明確用語言文字清楚描述
      • 能用語言文字清楚描述
      • 妥協後的需求
    • 資訊尋求模式:
      • Kuhlthau's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 資訊搜尋的六個階段:開始→選擇→探索→成形→收集→發表。
      • Ellis's Information Seeking 資訊尋求行為策略:資訊尋求行為是由八個特色組成:
        image
      • Ingwerson's Cognitive IR Theory 認知檢索理論:使用者與資訊檢索系統互動時,會發生使用者的認知空間(cognitive space)與資訊檢索系統的資訊空間(information space)的多層次互動過程,以此提出資訊檢索互動之認知模式。
    • 資訊檢索:
      • Salton's Vector Space Model 向量空間模型:搜尋時,輸入的檢索詞也被轉換成跟文件相關的向量(vector)。這個模型假設,文件和搜尋詞的相關程度,可以經由比較每個文件(向量)和檢索詞(向量)的夾角偏差程度而得知,並可計算餘弦得知。
        FileVector space model
    • 相關:
      • Scahmber, Eisenberg & Nilan’s theory of relevance:早期對於相關的深入研究,但尚未成功達成定義相關的目標。
      • Wilson's Situation Relevance 情境相關:所謂的情境是資訊需求者所看到的情境,而非其他任何人由任意觀點所看到的情境,因此判定情境相關的先決條件,必須先了解並描述資訊需求者個人所處之情境。
      • Harter's Psychological Relevance 心理相關:相關並不是指「關於某主題」,而是一些互相關聯的主題、加強或減弱個人認知的信念、或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事情之觀點比較容易被習慣稱為相關。
  • 用IS理論搜尋,找到2098次引用。
  • 79.9%都被IS期刊所引用,其他的主要是由科學、社會科學領域引用。
  • 其中被引用最多的是Dervin與Salton兩位作者,共有918次(43.8%),而他們也是其他學科引用最多的作者。

3. 未來研究

  • 本研究分析中發現資料並不乾淨,未來需要確實的分析。
  • 不同期刊與時間的分析。
  • 深入研究作者是如何使用理論。
  • 探討建構理論的IS研究者是從哪些領域而來的。

感想

  • 本篇確實找出許多令人感興趣的「理論」,而這些理論是我們圖資人必須要知道的內容。
  • 作者未來研究中提到探討圖資理論源頭的這點很有趣,是會讓人感興趣的主題。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用這種內容分析與引文分析的方法,套用到不同領域上,那又是一篇令人感興趣的研究論文。

不同年代做起來結果都不一樣,研究者使用的理論與典範的轉移,都是很值得探討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