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資]圖書史951期末考題
1月 19, 2007 3 Comments 輔大圖資
[圖資]圖書史951期末考題
請搭配951圖書史期末考重點整理使用,命中率高達94%啊!
輔仁大學95-1圖書資訊系圖書史學期考試題
一、名詞解釋
- 三百千千
- 筱雲軒
- 台灣文庫
- 戴爾
- 司禮監
- 韋棣華
- 陳夢雷
- 琉璃廠
- 史籀篇
二、詳答題
- 西方印刷術傳入中國後對圖書產生的影響?
- 說明近代中國圖書館觀念發生的經過。
- 說明六十年來台灣圖書館專業教育在傳統時期與資訊時期的變化。
[圖資]系統分析951期末考題
1月 19, 2007 2 Comments 輔大圖資
[圖資]系統分析951期末考題
一、是非
- Foreign Key (外來鍵)與primary key(主鍵)一樣,都不可以是空值。
- 一個關係的元數(degree)是參與這個關係的實體的個數。
- 任何確定性關係的子實體通常是弱實體,因為它的識別取決於母實體的存在
- 實體的次型態是一種實體,它的實體範例繼承來自超型態的共同屬性,所以所有的次型態都是弱實體。
一、選擇題
- 以下哪一項不是正規化的目的?
- 除去重複資料
- 確保資料的相依關係
- 分割成數個不重複的資料表
- 全部資料不分類別集中在一起
- 當我們完成第二正規化後,已經除去哪些資料
- 重複的資料項
- 資料的部份功能相依
- 資料的遞移相依
- 所有異常的情況
- 以下哪一項目不是使用案例塑膜當中,「角色」的資料來源
- 一連串的相關步驟
- 使用者
- 職務
- 外部的系統和人員
- 以下為一部份的使用者案例表,將其轉換成DFD時:
角色 事件(或使用案例) 觸發因素 回應 行銷部門 建立一個新會員資格訂購計畫來吸引新會員 NEW MEMBER SUBSCRIPTION PROGRAM 產生SUBSCRIPTION PLAN CONFIRMATION
在資料庫建立AGREEMENT- 啟動事件的「角色」將成為DFD上的
- 處理
- 資料流
- 外部代理
- 資料儲存
- 「事件」將成為DFD上的
- 處理
- 資料流
- 外部代理
- 資料儲存
- 輸入或觸發因子將成為DFD上的
- 處理
- 資料流
- 外部代理
- 資料儲存
- 啟動事件的「角色」將成為DFD上的
二、簡答題
-
- 資料流和資料儲存之間的相異為何?
- 資料儲存和資料實體之間又有何相異之處?
- 資料實體和外部實體之間的相異之處為何?
- 資料流和控制流的差異?
- 何謂處理?寫出三種類型的邏輯處理。
- 請說明下圖的錯誤為何?
三、思考題
(一) 依以下資料敘述建立ERD
- 每一位教授可能會教授多個課程,每一課程均有唯一的課程編號及課程名稱
- 每名教授會隸屬於一位系主任管理,系主任是教授成員之一員
- 學生選修不同的課程,每位學生的資料有姓名、學號、選修學分
- 每位教授會指導多位學生,每位學生僅有一位指導教授
(二) 依七步驟將上述的ERD建立一個符合3NF的關聯式綱要
- 強實體
- 弱實體
- 1:1二元關係
- 1:N二元關係
- M:N二元關係
- 多值屬性
- 多元關係
[圖資]951圖書史期末考重點整理
1月 17, 2007 2 Comments 輔大圖資
[圖資]951圖書史期末考重點整理
沒考出來或是讀完之後被當掉請不要怪我QQ
2007.1.18 修改
編號與題型說明
- 這種有數字的編號類型,是名詞解釋
- 這種沒有數字的類型,是問答題
必考題(謎)
- 請舉出你對本學期圖書史印象較深刻的一個主題,並說明你的看法(讓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明代圖書
- 監本
明時由國子監出版之科舉考試應備經書、史書 - 經廠本
明時由司禮監出版之皇帝著作,主要是宣傳忠君思想,由宦官主持 - 藩刻
藩王爺們出版的圖書 - 永樂大典(必考)
明成祖時為朝廷編纂,為中國歷來篇幅最大的類書。按韻編字,每一字下先詳註音韻、意義、字形,再詳列出和該字有關的資料內容與出處 - 天一閣
明代唯一能保存至今的藏書家之藏書閣,收藏者為范欽
- 舉出明代圖書出版與傳播的三大類型態,並略加說明
明代是由官刻、坊刻、家刻三足鼎立- 官刻是由政府出版,有國子監、司禮監、藩府三種
- 坊刻則是商業出版,有店鋪、流動書販、市集等方式傳播
- 家刻是私人出版,以傳播為旨,不以營利為目的
清代圖書
- 四庫全書
清乾隆編成,分經史子集,每部書都有考訂校刊、撰寫摘要,為中國最大叢書 - 文淵閣
仿照天一閣樣式,藏第一部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現存台北故宮 - 琉璃廠
清代北京書坊集中地帶,形成固定的書市和文化活動場所,是清代最大的圖書出版消費中心 - 陸心源
清代藏書家,建有皕宋樓 - 皕宋樓
清代藏書家陸心源之藏書閣 - 古今圖書集成
清代陳夢雷編纂,分類編排的代表性類書 - 武英殿修書處
康熙時設立,負責出版皇帝著書及朝廷書籍,稱「殿本」
- 請敘述清代圖書的社會性角色與功能
- 方志、家譜與叢書的大量出版,圖書成為顯現人們社會關係的一種角色。
- 聖諭宣講與善書的流行,聖諭內容以口語傳播,善書勸人為善
蒙學圖書
- 三字經
生於宋代元初,一般認為是宋代王應麟撰,之後七百年間最著名蒙學圖書。
約一千字左右,形式上押韻易記;內容有人性教育、常識倫理、學習內容、歷史事件、歷代名人;文字富啟發性,詞義含感情 (押韻易記、內容廣泛、文字啟發、詞義感人) - 百家姓
成書於五代末宋初,
共計約四百餘姓氏,形式採四言體,句句押韻順口好記,但連串沒有意義 - 千字文
梁朝周興嗣編撰,是隋唐時期最通行的蒙學識字教材。
共一千常用字且不重複,四言體,編排連貫富於意義,整齊押運便於頌讀 - 千家詩
宋朝劉克莊選輯唐宋兩朝詩人作品,經明朝人刪增註解。
內容包括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七言律詩 - 三百千千
明清兩代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四部最重要的蒙學圖書 - 弟子規
清代李毓秀編撰,為清代中葉以後流行蒙學圖書之一。
內容指示學童日常生活之行為規範,全篇每句三字共約千字,句句押韻,文字簡單,不避重複 - 唐詩三百首
清代孫洙編,全書八卷,收錄膾炙人口的詩體。因篇幅過多,難以取代千家詩地位,讀者大多是成人
三字經 | 百家姓 | 千字文 | 千家詩 | |
---|---|---|---|---|
出生朝代 | 宋末元初 | 五代末宋初 | 梁 | 宋 |
作者 | 王應麟 | 周興嗣 | 劉克莊 | |
體裁字數 | 三言體,押韻,千餘字 | 四言體,押韻 四百家餘姓氏 |
四言體,押韻,千字常用不重複 | 五言七言詩體 |
內容 | 押韻易記、內容廣泛、文字啟發、詞語感人 | 串連沒有意義 | 編排連貫富於意義,句句押韻易於頌讀 | 唐宋詩人作品,明人增刪註解 |
西方印刷術傳入中國的經過與影響
- punch、matrix
歐洲活字先鑿刻鋼質陽文字範(punch),翻製成銅質陰文字模(matrix),再從字模鑄出鉛質活字 (鋼→銅→鉛) - Robert Morrison (必考)
第一位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找尋替代木刻的印刷方法來出版傳教書刊 - stereotype
鑄版 - Samuel Dyer
傳教士戴爾,在南洋打造中文的陽文鋼質字範,翻製成陰文銅質字模,再鑄出鉛字 - 英華書院、美華書館
鴉片戰爭後,西方印刷術進入中國,鑄造中文活字的書院 - 墨海書館
鴉片戰爭後,倫敦傳教會在上海開設,具備印刷機與科學圖書期刊
- 西方印刷術傳入中國後對圖書產生些什麼影響?
- 改變中國圖書的形制
圖書版面簡化,板框欄線消失,頁數取代葉數,紙張雙面印刷,體積開數縮小,線裝變平裝、精裝,平置圖書變抽架 - 促成報紙雜誌的產生
刻板印刷速度較慢,因此傳統上中國並無可及時反應時事的期刊報紙,但西方印刷術排版迅速印刷快,因此促成報紙雜誌興起 - 產生近代化的出版業
因鉛印或石印通常不留版,所以印量大,為避免積壓空間所以講究行銷,出版者開始化被動為主動 - 印刷與出版的民主化
西方印刷術大量而快速,成本低而售價便宜,內容新奇、有圖為伴,吸引大眾讀者
- 改變中國圖書的形制
二十世紀前期(1900-1949)中國的圖書
- 韋棣華(Mary E. Wood)
在二十世紀前期的中國,第一位引進圖書館學的美國傳教士
- 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的圖書類別有哪些?
(教書、白話、翻譯、古籍、期刊)- 學校的教科書:民國成立後,學制改變,需要新的教科書
- 白話民眾讀物:因為白話文運動、教育部提倡、平民教育興起,促成白話文讀物出版
- 世界文學翻譯本:介紹外國文學,積極翻譯外國小說
- 古籍叢書:民國政府未整理,整理工作為民間出版社所取代,保存大量文獻
- 期刊:綜合性雜誌居多,特色是壽命短暫
- 中國近代圖書館觀念的發生原因有哪些?
(介紹→出國→改革)- 鴉片戰爭的刺激,「師夷長技以制夷」,介紹英美圖書館
- 自強運動的影響,出國記載各國圖書館情形
- 維新運動的啟發,維新改革派跟在華西人介紹制度、擬定辦法
- 說明二十世紀初年上海一帶產生專業作家的因素
(讀者市場、迅速低廉、批評時政)- 市場因素:上海人口多、識字率高,所以有許多讀者人口
- 技術因素:西式印刷術生產迅速價格低廉,使上海出版事業大為發展
- 社會因素:清廷腐敗且外患頻來,知識份子藉寫作批評時政抒發己見
台灣的圖書 - 明清與日據時期
- 松雲軒
清代台灣第一個圖書出版地,(店主盧耀昆,出版約50部書,多為佛書) - 呂炳南、筱雲軒
清代台灣私人藏書最多的人,約兩萬冊,藏書處稱筱雲軒 - 千金譜
做人學徒者的識字書,可識千餘字、列貨物名,為將來記帳之用 - 台灣文庫 (必考)
日治時期,台灣第一所近代圖書館,(服務在台日人) - 台灣總督府圖書館
日治初期,台灣唯一大型圖書館 - 台北帝國大學圖書館
日治中期所建,為現今台大圖書館
- 說明清代台灣圖書生產和傳播的三個途徑
- 大陸進口:知識性、文學性、通俗讀物或戲文
- 本地刻印:自大陸招工來台,如方志,後有工匠居住台灣,生產曆書、佛經、三字經等,主要集中台南
- 西式鉛字活刷:19世紀晚期傳入,在台南印書傳教
台灣的圖書 - 1945到現在
- 口袋本
光復後,由文星叢刊引進,每日之四十開本小冊 - 連鎖書店
1980年代出現,使得書店力量大於出版社,引進暢銷排行榜,使讀者轉為商品消費者 - 圖書館法
2001年制訂,規定圖書館分為國家、公共、大專院校、中小學和專門五類。國圖為全國出版品法定送存機關,以完整保存台灣出版文獻
- 請舉出五十餘年來,圖書館專業教育的變革
- 傳統時期
- 大學部:先由師大社教系先創立圖書館組,第一個設系為台大圖書館學系,其後世新、輔仁、淡江亦創相關系所學科
- 研究所:先由文化大學史學所設圖書博物組,第一個研究所為台大設圖書館學研究所
- 資訊時期:數量增加、更改系名、調整課程
- 大學部:世新改制,玄奘設圖書資訊系
- 研究所:台大設博士班,碩士班增淡江、輔仁、政大、中興、世新、師大六校
- 傳統時期
傳統時期 | 資訊時期 | |
---|---|---|
大學部 |
|
|
研究所 |
|
增設淡江、輔仁、政大、中興、世新、師大六校 |
博士班 | 台大設博士班 |
[圖資]951系統分析期末考第七章習題參考答案
1月 16, 2007 0 Comments 輔大圖資
[圖資]951系統分析期末考第七章習題參考答案
完成!感謝各位同學幫忙!跟前面兩章一起合起來就是這次的考試範圍:第八章、第九章
Ch.7
- 定義使用案例,並舉出一個例子。
- 使用案例是指一連串有相關動作的步驟(或是劇本),包括自動或手動的動作,是為了完成一件任務
- 例如「送出訂單來處理」
- 定義角色,並舉出一個例子。
- 角色表示需要與系統互動、以交換資訊的任何事物
- 角色可以是使用者、職務、外部的系統和人員
- 例如「顧客」(送出訂單的角色)
- 定義角色的四種型態。
- 主要業務角色:主要關係人,主要從使用案例的執行取得資料
- 主要系統角色:直接與系統互動的關係人,以啟動或驅動業務或系統事件
- 外部服務角色:是一個關係人,負責回應從使用案例發出的要求
- 外部接收角色:不是主要角色的關係人,但從使用案例中接收資料
- 定義時間事件。
- 時間事件是被時間觸發的系統事件
- 例如幾日或幾點系統會自動執行某事件。
- 啟動時間事件的角色是什麼?
(不會考啦)
時間事件的啟動角色即是「時間」 - 定義在使用案例圖上,各種型態關係?
- Association關連:一角色與一使用案例之間有所互動的關係
- Extends延伸(用「抽取」、「簡化」會更好理解):從更複雜的使用案例其抽出的步驟所組成的使用案例,以簡化案例原形並延伸其功能
- Uses使用 (or includes包含):一個使用其他使用案例功能的使用案例
- Depends On相依:一種使用案例關係具體說明其他使用案例必須在當前使用案例前完成的其他使用案例。類似前置事件,沒有A就不能有B,有A才能執行B的意思
- Inheritance繼承:一種使用案例關係當兩個或以上的角色分享相同的行為,也就是他們可以啟動相同的使用案例,那麼最好將這個相同的行為分離成為更高一層的行為,提供多個使用案例繼承使用,以便減少系統中重複性的溝通。
- 建立需求使用案例模型,所需的步驟是什麼?
(可能會考)
- 確認業務角色(business actors)
- 確認業務使用案例(business use cases)
- 建構使用案例模型圖(use-case model diagram)
- 製作業務需求使用案例說明文件
- 確認角色的各種來源是什麼?你應該要問什麼問題?
來源有 :- 系統脈絡圖表
- 現存系統文件與使用者手冊
- 專案會議備忘錄
- 現存需求文件
- 工作說明書或專案綱領
- 對系統提供輸入的是何人或何物?
- 接收系統輸出的是何人或何物?
- 有其他系統需要連接(interface)嗎?
- 有沒有在預定時間會自動啟動的事件?
- 誰來維護系統的的資料?
- 確認案例的使用來源是什麼?你應該要問什麼問題?
當要確認使用案例時,問以下問題:- 角色的主要任務為何?
- 角色需要從系統中得到什麼資訊?
- 角色要提供什麼資訊給系統?
- 系統需要告知角色任何改變或是發生的事件嗎?
- 角色必須告知系統任何改變或是發生的事件嗎?
- 一個使用案例不同的文字敘述部分是什麼?定義每一個部分。
- 基苯描述
- Author作者:撰寫使用案例的人
- Date日期:使用案例最後一次修改的日期
- Version版本: 使用案例目前的版本
- Use-case name使用案例名稱:使用案例的目標或名稱(以動詞開頭)
- Use-case type使用案例型態:說明使用案例為文件要求或為系統分析或為系統設計而寫
- Use-case ID使用案例編號:使用案例的獨有編號
- Priority優先序:以高、中、低表示使用案例的重要性
- Source來源:觸發使用案例的人或事件
- Primary business actor主要業務角色:主要是從使用案例的執行中取得資料的關係人
- Other participating actors其他參與角色:其他參與使用案例的角色
- Interested stakeholders利益關係人:任何在製作或操作系統上有關係的人,跟角色不同的是,利益關係人著重在於從使用案例的目標中取得資料
- Description描述:描述業務事件或方案
- References參考文獻:紀錄參考過的文獻,以方便查詢
- 事件的使用案例
- Precondition前置條件:使用案例可以執行前,系統狀態必須符合的條件限制
- Trigger觸發因素:啟動使用案例執行的事件
- Typical Course of Events事件標準過程:描述案例從開始到結束的主要步驟
- Alternate Courses替代過程:描述事件標準過程以外的情形
- Conclusion 結束:說明使用案例何時是成功地結束
- Postcondition後置條件:使用案例成功結束後,系統的狀態符合的條件限制
- Business rules業務規則:使用案例必須遵守的策略或過程
- Implementation constraints and specifications實作限制與規格:可能影響使用案例的非功能性需求
- Assumptions假設:發展使用案例時的所做的假設
- Open issues未定問題:使用案例完成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 基苯描述
- 定義使用案例的優先順序與時程時,專案經理使用哪些工具?
訂立使用案例發展優先順序與時程表的工具有:- 使用案例評等
- 優先順序表
- 使用案例相依關係圖
- 列出建立一個使用案例相依關係圖的好處。
- 以圖形描述系統事件與其狀態,可加強對系統功能的了解。
- 有助於辨別任務使用案例。
- 藉由描述哪一案例較為緊急,幫助促進專案管理。
[圖資]951系統分析期末考第九章習題參考答案
1月 16, 2007 0 Comments 輔大圖資
[圖資]951系統分析期末考第九章習題參考答案
我得感謝我的同學,他的筆記整理真的幫了很大的忙,讓我能夠理解之後再補強或用自己的話重新寫過。
Ch.9
- 在邏輯模塑和實體模塑之間有何不同?為何在系統分析中邏輯模塑較為重要?
- 邏輯模型為企業需求提供說明文件以顯示系統是什麼或執行什麼,它們是與實作(實際運作的方式)無關的;也就是說,它們描述系統與任何的技術實作無關
- 實體模型不只顯示系統是什麼或做什麼,還顯示系統如何實地運作與實作的技術。它們和實作有關,因為他們反映出選擇使用哪種技術來實作,以及這個選擇所遭遇到的限制。
邏輯模型比實體模型還好的原因在於
- 邏輯模型不會受限於實作系統的方法
- 因為我們有可能太注重在技術細節反而會忽略功能上的要求,邏輯模型可以減少功能要求被遺漏掉的風險。
- 邏輯模型可以作為不需要技術化、或是低技術層面,僅需邏輯理解的語言,來與最終使用者來交談。
- 何謂系統化思維,而流程模型如何表現出系統化思維?
- 系統化思維,就是用正規化的理論與概念,來解決系統問題
- 資料流程圖(一種流程模型)是系統化思維的技術。他由 1. 解釋如何組織系統、2. 系統如何運作,來表現出系統化思維
- 在資料流程圖中有哪四個符號?
圓角矩形將被執行的處理或工作-
正方形表示外部代理,亦即系統的邊界。簡單來說,就是正方形再過去的工作就不干我系統的事了。
一端開放的方塊代表資料儲存,有時稱為檔案或資料庫。-
箭頭表示資料流,或是流入處理的輸入與從處理流出的輸出。
- 何謂處理?寫出三種類型的邏輯處理。
- 處理是在流入的資料流或條件上所做的工作,或對它們的回應。
- 三種邏輯處理類型:
- 功能:是企業(當做「系統」會比較容易理解)中一套相關的和持續進行的活動
- 事件:就是把原本一連串的工作,依照邏輯概念區分成一個一個的事件。事件的概念比較抽象,為詳細區分,每個事件都被一個單獨的實體來處理。例如:對「大學生考前準備」的功能來說,可能有「讀書」、「作筆記」、「抄筆記」、「作小抄」、「放棄不唸」等數個事件。
- 基本處理:基本處理也是事件的一種,是為了完成對事件的回應所需之個別的詳細的活動或工作。基本處理是跟著物件在跑的,特定的物件通常跟著特定的基本處理。例如對於日期物件來說,就會有「檢查日期是否有效」、「日期由早到晚排序」、「日期由晚到早排序」等等。
- 何謂處理流程分解?在流程模塑中扮演何種角色?
- 處理流程分解,顧名思義,就是把大系統分解成比較小的子系統,直到整個系統可以被分解成便於管理的一群一群子系統集合為止
- 分解可以讓你將一個系統依照邏輯概念分割成子系統,讓人容易理解、便於溝通和設計
- 結構化英文在流程模塑中的目的為何?
- 結構化英文是一種語言和句法,具備了程式設計的結構與邏輯化概念,跟一般的自然英文比較起來更為嚴謹、具有格式
- 結構化英文的目的是用來定義處理模型中,基本處理的邏輯。就是用比程式語言還白話的方式來講程式啦
- 結構化英文的基本架構為何?
- 敘述:簡單的 陳述性的句子之順序,亦即一個句子接著一個句子。
- 是非:一個條件或判斷結構,定義一個處理在明確說明的條件下必須執行不同的步驟。相對於程式語言的if...else...
- 重複:反覆或重複的結構,定義一組步驟應該根據某些指定的條件反覆地執行。相對於程式語言的for、while
- 在策略和決策表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
- 策略是在企業中的一組監督處理流程將如何完成的規範,策略是決策的基礎。
- 決策表的功用是可以使策略和其他複雜的條件組合之說明書正規化。
- 策略只訂定概要跟方向;決策表將細節說明清楚
- 決策表的構成要素為何?
條件→規則→行動- 條件標籤:描述影響決策或策略的條件或因素。
- 行動標籤:以敘述形式描述可能的策略行動或決策。
- 規則:描述在特定的條件組合下將採取哪一個行動。
- 資料流和資料儲存之間的相異之處為何?資料儲存和資料實體之間又有何相異之處?資料實體和外部實體之間相異之處為何?
- 資料流(data flow)是移動中的資料,資料儲存(data store)是資料處於靜止狀態。
- 相異
:
- 資料流需要:輸入→流程→輸出。
- 資料儲存是資料的「庫存」
- 資料儲存跟資料實體的差別在於,資料實體是一個概念性的集合,例如「學生」,資料儲存則是紀錄一筆一筆資料,例如「布丁」、「傻殿」、「甲哥」
- 資料實體與外部實體的差別在於專案範圍內與範圍外,資料實體可受專案控制、外部實體則不在專案控制之內
- 說明資料流和控制流之間的差異。
- 資料流(data flow)表示「處理」的輸入或輸出
- 控制流表示觸發一個處理的條件或非資料的事件。
- 何謂資料節約?
- 簡化資料流的工作內容,要求資料流指接受「處理」所需的資料
- 有時稱「資料挨餓」(starving the processes)
- 資料結構基本架構為何?
資料流的內容叫做資料結構,它定義了資料流中每個資料實例的組織。資料結構的基本架構有以下三種:- 循序:一組一個接一個出現的資料屬性
- 選擇:從一組屬性中選擇一個或多個屬性
- 重覆:一個或多個屬性的重覆
- 說明企業處理模型和應用處理模型之間的差異。
- 企業處理模型專指商業範圍及函數(職責、功能),是說明給老闆看的
- 應用處理模型是系統或應用程式的流程模塑,是給程式設計師設計時看的
- 在調查和研究階段,分析師收集量的樣本,包括說明文件、表單和報告。解釋這些樣本如何證實對流程模塑是有用的。
- 說明文件、表單和報告等樣本,是用來作為流程模塑的基礎
- 因為製作系統時,會將企業流程與使用需求結合在一起,由此可証
- 何謂事件分割?
- 依照「事件」來「分割」系統
- 事件分割根據業務事件和事件的回應,將系統分解成數個子系統
- 寫出三種不同類型的企業事件名稱,並說明他們。
- 外部事件:
- 由外部代理來啟動。
- 當事件發生,就有一個系統的輸入資料流發生。
- 例如,對於「訂單」來說,事件「客戶下訂單」就是從外部代理「客戶」而來的輸入資料流「下訂單」
- 時間事件:
- 以時間基礎來觸發處理,或是偶發的事情。
- 當事件發生,就有一個輸入控制流發生。
- 例如事件「1月結束」
- 狀態事件:
- 根據系統從一種狀態轉為另一種狀態,或條件的變化來觸發處理。
- 如同時間事件,輸入狀態將繪製成輸入控制流
- 例如系統有一個紀錄狀態的flag,在每一段時間內系統會檢查該flag有沒有改變,有改變的話就執行狀態事件
- 外部事件有點像是手動發生,而時間則是自動發生,狀態事件需先手動改變狀態才能自動發生
- 外部事件:
- 說明用來建構應用系統處理模型的工作。
任務需要使用新式建構分析來建構出流程模塑: (好好背下來吧,考出來的機會應該很大)- 用環境關聯資料流程圖(context data flow diagram)定義專案範疇
- 用功能分解圖(function decomposition diagram)建立模型結構
- 用使用案例(use cases)定義事件(events)
- 每個事件繪製事件資料流程圖(event data flow diagram)
- 將事件結合成系統資料流程圖
- 將複雜的事件繪製原始事件(primitive)資料流程圖
- 定義資料流的資料結構,以及定義適當的原始事件(primitive)與基本處理邏輯
[圖資]951系統分析期末考第八章習題參考答案
1月 16, 2007 0 Comments 輔大圖資
[圖資]951系統分析期末考第八章習題參考答案
課本的解答寫得跟課本本身一樣令人吐血,所以我重寫了很多部份,讓答案本身更好懂。希望可以幫得上同學的忙。
Ch.8
- 區別邏輯和實體模型。對於架構業務需求,為什麼邏輯模型比較好?寫出三個理由?
- 邏輯模型為企業需求提供說明文件以顯示系統是什麼或執行什麼,它們是與實作(實際運作的方式)無關的;也就是說,它們描述系統與任何的技術實作無關
- 實體模型不只顯示系統是什麼或做什麼,還顯示系統如何實地運作與實作的技術。它們和實作有關,因為他們反映出選擇使用哪種技術來實作,以及這個選擇所遭遇到的限制。
- 邏輯模型比實體模型還好的原因在於
- 邏輯模型不會受限於實作系統的方法
- 因為我們有可能太注重在技術細節反而會忽略功能上的要求,邏輯模型可以減少功能要求被遺漏掉的風險。
- 邏輯模型可以作為不需要技術化、或是低技術層面,僅需邏輯理解的語言,來與最終使用者來交談。
- 什麼是資料模塑?他最後建立的資料模型稱為什麼?
- 資料模塑是一種技術,用來組織系統、和以文件說明來系統資料。資料模塑有時稱為資料庫模塑,因為資料模型通常最後會實作成為資料庫。
- 資料模塑最後建立的資料模型稱為實體關係圖(ERD—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它由資料所描述的實體和關係的觀點來描述資料。
- 什麼是實體?實體的五個類型是什麼?
- 實體是關於業務必須儲存的資料之一些事項
- 類型為:人、地、事件、物、概
- 區別實體和實體範例。為什麼我們不嘗試建立實體範例模型。
- 所謂實體,請看上一題。實體範例是指實體當中的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可以代表實體中每一項資料的情況。
例如「大學」實體中可能有許多資料,例如包含了「輔仁大學」、「台灣大學」等等,但為了說明方便,而使用「輔仁大學」作為實體範例。 - 為什麼我們是建立實體模型而不是實體範例模型呢?實體範例僅能代表實體中的各項資料,但是在建立模型時,我們選擇使用實體這個集合與概念,在說明與邏輯分析上會較為方便
- 所謂實體,請看上一題。實體範例是指實體當中的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可以代表實體中每一項資料的情況。
- 什麼是屬性?什麼是復合屬性?各舉出一個例子。
- 對於特定的實體範例,我們想要儲存的有關資料稱為屬性,屬性是實體描述性的特性或特徵。
例如對於「員工」實體來說,「身分證字號」、「薪資」等特徵就是他的屬性。 - 有些屬性因為具有共通點,因此有時候會將多種屬性結合成一個屬性的資料。
學生的屬性「名字」就是一個複合屬性,因為他個別是由「姓」和「名」所組成的
- 對於特定的實體範例,我們想要儲存的有關資料稱為屬性,屬性是實體描述性的特性或特徵。
- 就屬性而言,值域的三個觀點是什麼?
- 資料型態:定義哪種資料型態可以儲存在這個屬性中。
- 值域:定義該屬性可接受的合理值。
- 預設值:如果使用者沒有設定資料的時候,所使用的預設資料。
- 以月份來說,資料型態是數字,值域是1到12,預設值可以是1或12之間任何的數字。
- 區別替代鍵、主鍵和候選鍵。他們每一個都可能是結合鍵嗎?
- 候選鍵是實體範例中,可能成為主鍵的屬性。候選鍵可能可以是單一屬性或是結合鍵
- 主鍵的特色是用來識別各個實體範例之用,主鍵資料不會重複、每個實體範例的主鍵皆不同以作區分
- 沒有被挑選為主鍵的任一候選鍵稱為替代鍵,或稱為次要鍵
- 三種鍵都有可能成為結合鍵
- 結合鍵是為了識別各個實體範例,而結合了數個屬性所組成的。
- 例如對於圖書館館藏來說,單有「分類號」可能不夠,因為同個分類中還會有許多書、會難以識別,因此加上「作者號」、「複本號」等等屬性,結合而成「索書號」這個結合鍵。
- 什麼是分組條件?為什麼他很重要?
- 分組條件是屬性的一種,他的值域僅在一定範圍中,用各個不同的值來將實體範例分組。
例如用「性別」屬性作為分組條件,值可能有「男」或「女」;用「月份」作為分組條件,值可能有「1」到「12」。 - 分組條件在統計資料上特別有用,因為可以明確地區分出不同組別之間的關係。
可以用上面的例子來想想看分出「男」或「女」對於未來的資料整理有什麼幫助。
- 分組條件是屬性的一種,他的值域僅在一定範圍中,用各個不同的值來將實體範例分組。
- 什麼是關係?為什麼關係對確認和描述實體是重要的?什麼是非特定關係?
- 實體與實體之間,會因為有些工作要作(就是業務)啦,而有所關聯。這種關聯叫做關係
- 關係可以確認與描述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邏輯關係,例如「學生」與「系所」之間就有「就讀」的關係。
- 非特定關係(或稱多對多關係)是指在這個關係中,一個實體的每一個實體範例而言,會與另一個實體的多個實體範例有所關聯(有點饒舌)。反過來說,特定關係的意思就是對一個實體中的每一個實體範例而言,他只會與另一個實體中的其中一個實體範例有關係。
- 說明基數和元數之區別。
- 基數的意思是說
- 在某個關係中,實體A有多少個實體範例,可以與實體B的單一個實體範例有所關聯。而這個多少個只看最大最小,只有0(沒有關聯)、1(特定關聯)、n(多數關聯)三種可能。
- 關係是雙向的,上面是講實體A關聯到實體B,也有實體B關聯到實體A的可能,因此兩邊都得把基數定義清楚
- 因為懶得解釋了,所以我貼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圖吧,括弧裡面的就是基數:
- 元數就是幾元關係,就是有多少個實體與這個關係有所牽扯
- 基數的意思是說
- 什麼是遞迴關係?舉出例子。
- 關係存在於同一個實體當中的不同實體範例,稱為遞迴關係。
- 例如「人」實體而言,有個屬性叫做「配偶」。A的配偶屬性與B有所關聯,表示A的配偶為B。而A跟B都是在「人」這個實體裡面,這樣子的關係稱為遞迴關係。
- 什麼是關聯實體?它在三元關係中扮演什麼角色?在消除非特定關係中它扮演什麼角色?
- 關聯實體的特色,在於它是由多個實體的主鍵來組成它的主鍵。反過來說,這種主鍵也是一種結合鍵,個別由多個實體的主鍵來組成。
- 由上可知,在三元關係(也就是與三個實體有所關聯)中,關聯實體因為是拿取每一個實體的主鍵來用,所以是「連結」角色
- 所謂非特定關係,是指實體範例與實體範例中沒有明確地特定關聯,請回頭看看9.3。為了讓實體與實體之間能夠有特定關聯,首先就要把能夠識別各個實體範例的主鍵取出來,並將每個實體的主鍵結合在一起,便能達到消除非特定關係的目的。這就是關聯實體在消除非特定關係中扮演的「連結」角色
- 確定性關係和非確定性關係有何不同?
- 兩者的不同在於子實體當中有無母實體的主鍵
- 有母實體主鍵的是確定性關係;沒有的是非確定關係,非確定關係的實體擁有獨立的主鍵,與母實體無關
- 因為主鍵可以識別實體範例,區別出各個實體範例。所以主鍵的繼承、分享可以用來確定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關係
- 什麼是「弱實體」?
任何確定性關係中的子實體通常稱為弱實體(weak entity),因為它的識別取決於母實體的存在。 - 外鍵在實作關係時扮演什麼角色?
- 把從母實體的主鍵,借過來成為子實體的一個屬性,該屬性稱為外鍵。
- 反過來說,子實體的外鍵,可以對照到母實體的主鍵,也就是母實體的特定實體範例
- 說明超型態和次型態之區別?
- 請用物件導向的概念來看,也就是繼承的概念。
- 超型態跟次型態是種相對的概念
- 超型態是指較廣泛層面的實體、次型態是指較特定層面的實體。這是兩者個區別。
- 超型態所具備的屬性,可以被次型態繼承利用,並加入次型態特定的屬性及變化
- 舉例來說,「人類」與「學生」、「教職員」是超型態與次型態的關係。在「人類」所擁有的「名字」、「性別」等屬性,皆可被「學生」、「教職員」繼承使用
- 使用超型態與次型態的概念,可強化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邏輯關聯,並減少重覆設定屬性的工作,以達到具備共通性的方法。這種方法稱之為一般化(generalization)。
- 簡單描述可以解決非特定關係的三種可能方法。
(這推論太過複雜了,就背吧)- 在實體間插入多個關聯實體,可解決的理由請看12.3
- 將非特定關係以關聯實體與兩個一對多關係取代
- 將關係分割,例如分割成兩個一對多關係
- 什麼是一般化?它的價值是什麼?
- 一般化是一種技術。他找出了數個實體(次實體)中的共同屬性,並且合成這群實體當中的實體型態(超實體)。
- 一般化的價值在於調查和發現實體共通性
- 說明企業資料模型和應用系統資料模型之區別。
- 企業資料模型:通常只定義最基本的實體,沒有鍵值或屬性的定義。可以包含或不包含關係。假如關係被包含在內,他們許多將是非特定的。通常儲存在公司貯藏庫
- 應用系統資料模型:個別資訊系統的資料模型
- 企業資料模型較不明確、不特定,是用來說明的;應用系統資料模型則是實作時使用的,需要明確的定義
- 解釋用來建構應用系統資料模型的工作。
- 找尋實體:列出在系統中可以或可能需要用資料描述的基本實體
- 建立環境關聯資料模型(Context Data Model):依此建立專案範疇。如果之前有做的話,那麼需要修正後再使用
- 繪製以鍵為基礎的資料模型(Key-based Data Model):這模型將消除非特定關係,加入關連實體,並加入主鍵和替代鍵。也將包括精確的基數和任何的一般化階層架構。
- 建構完全屬性的資料模型(Fully Attributed Data Model):加入所有其他的敘述性屬性和分組條件。每一個屬性以資料型態、值域和預設值定義並存入貯藏庫。(貯藏庫中的模型有時候稱為完全描述的資料模型。)
- 正規化(Normalized Model):以一種過程來分析所完成的資料模型之適用性和彈性。最後稱為正規化的資料模型(Normalized Data Model)。
- 說明資料模塑和資料分析之區別。
- 資料模塑:是一種程序,他將原本只是概念的專案或專案的階段,轉換成可閱讀的模型
- 資料分析:是一種程序,他分析資料模型,將它重新設計成更為簡單、沒有重複、具備彈性而且可以調整的資料庫。常用的分析技術叫做正規化
- 舉出好的資料模型的三種特性。
- 特定的、不複雜的:描述任何特定實體的資料屬性應該只描述這個實體。
- 沒有重複的:這表示每個資料屬性除了外鍵,描述最多一個實體
- 有彈性可調整的:在缺乏這種標準的情況下,盡可能的讓資料模型是應用獨立的,以促使資料庫結構可以被擴大或修改而不影響現行的程式。
- 列出並簡單地描述正規化的三個步驟。
(這網頁的敘述非常簡單易懂,下面只列出參考答案)- 第一正規式:一個屬性中只擁有一個值
- 第二正規式:非主鍵資料對主鍵資料有完全依賴關係
- 第三正規式:非主鍵之欄位沒有完全的依賴關係
- 什麼是衍生屬性?舉例說明。
- 衍生屬性:是其值可以由其他屬性的值計算而得,或由其他屬性的值經邏輯推論而得。
- 例如:有了生日的屬性可以推算出衍生屬性:年齡。
- 什麼是遞移依賴性?在哪一個正規化期間解決遞移依賴性?舉出遞移依賴性的例子。
- 當非鍵屬性依賴於另一個非鍵屬性時,就存在遞移依賴性。
- 只有在第三正規式中那些沒有結合鍵的實體上進行。
- 例子:
Stu_no(學號) City ZIP 75312 台中市 400 75524 高雄市 800 75302 高雄縣 830 可是因為ZIP是依賴於City,而不是完全依賴於Stu_no。如果要新增一個City及其ZIP時,變成非得增加一個學生才能操作。或著是資料中沒有住在台中City的學生,那麼台中市的City跟ZIP資料就會有跟著消失的危險
因此改成《C1》 Stu_no City 75312 台中市 75524 高雄市 75302 高雄縣 《C2》 City ZIP 台中市 400 高雄市 800 高雄縣 830 可解決下列問題
- 無法單獨新增一筆縣市資料
- 無法單獨刪除一筆學生資料
- 解釋以檢查來單化模型的意義。
- 簡單來說,就是把抽象的資料庫中各個資料表畫成模型,並依照正規化的步驟一一檢查。單化的意思是簡單化、讓資料表變得更不複雜
- 因為設計大型資料庫時,每個人可能只作單一的資料表,因此有時會忽略考量自己與他人負責之資料表之間的關連。
到了整合的時候,便需要將繪成模型來輔助檢查的步驟
- CRUD代表哪些動詞的首字母?
- C=建立
- R=讀取
- U=更新或修改
- D=刪除、徹銷
- 資料對地點CRUD表如何補充說明資料模型?
- 所謂的「資料對地點CRUD表(data-to-location-CRUD matrix)」是指將該資料庫與該系統結合時,系統的哪個部份會與資料表相關、以及該部份可以控制資料表的權限說明。CRUD四項權限請看上一題。
- 本來「訂單」只是一個單純的資料表,但是在系統當中,他可能會與「客戶訂購」、「商人檢查」等系統相關的功能作結合。而該表可以說明「客戶訂購」對於「訂單」資料表的權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