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MIT APP Inventor教程式的感想 / Thoughts about teaching APP

以MIT APP Inventor教程式的感想 / Thoughts about teaching APP

圖片1

最近因為因緣際會,我接了一個教國中生寫程式的任務,而我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MIT App Inventor 2來教APP。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這門家教課程只有上短短三次就結束了。不過這次的教學卻讓我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選擇以APP來教學的理由 / Why I select to teach make APP as programing

C++或Java是程式語言課程的基本教學內容,但老實說,我覺得學習程式的過程是乏味的。先別說光是佈置環境、編譯、執行等枯燥的動作會讓人覺得疲憊(實際上現在寫程式也一樣會盡力縮短這種編譯與執行的時間,而想辦法讓整個過程自動化),以傳統語言寫出來的入門內容也只有在命令列中單純的訊息輸入與輸出。相較於命令列,我還是覺得能夠看到具體的介面、能夠互動,才讓人有種「創造」程式的感覺。

minecraft-xboxoneedition

(Minecraft Will Be Used To Teach Kids To Code, http://www.ubergizmo.com/2015/06/minecraft-teach-kids-coding/)

「創造」是寫程式最大也是最終的樂趣。不管是寫一個能夠協助日常事務繁複工作的程式,還是寫一個能夠刺激感官的遊戲,它們都是程式。

而且更重要的是,相較於一般被認為是「創造」的藝術技藝來說,以程式來進行創造的成本極低:我們不用買畫具,不用擔心耗材,只需要一台普通的電腦,就能夠開始寫程式。
(備註:其實寫程式不用買很昂貴的電腦。就算電腦上插了一張萬把塊的顯示卡,對小程式來說也沒有什麼差別,所以買便宜電腦就好,貴的電腦很多時候是玩遊戲要用的而已。)

4659468857_7e06dc4fdb

但是傳統的程式語言課程很難讓人體會到「創造」的實體感,入門課程的內容也很難讓人有實用的感覺。舉例來說,能夠迴圈印出各種形狀的「*」,其實是表示程式邏輯有一定基礎的成果。但對很多學生來說,這很難被視為是平常會有用的技能。這跟目標用程式來解決各種問題的思維其實有很大的偏差。

因此,面對上面交待要教程式的任務,我不是教傳統的C++或Java,也不是教網頁(那也很不錯,可是要做到互動性很難),而是教APP。而且不是按照官方規定的原生型APP,是MIT麻省理工學院為了程式教學開發的MIT APP Inventor 2。

教材的選擇 / Select Teaching Material

學習寫程式或是學習APP,他們都是一種應用型的技能。比起了解程式所有的功能,我認為了解如何「做出目標程式」所需要的功能還來的重要。這不僅是我們教課的時間並不多,也是遵循了我之前的說法,能創造出結果才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

getImage

因此我在選擇教科書的時候也是用這個想法在挑選。最後選擇的是蔡宜坦老師在2014年撰寫的「超圖解! App Inventor 2手機程式設計教本」。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MIT APP Inventor 推出中文介面,這本書也有中文版的教學。但是我認為學程式本身也是一種英文學習(甚至可能是程式設計師唯一會的英文),這也當作課堂內容之一來教比較好。

這本書的組成包括了17個章節,除了序言之外,大部分章節都會實際作一個APP出來,這部分的確是我想要的。然而開始教了之後,才發現各章節內容都是先講解功能、再來說明APP的製作,這就跟我想要的有點落差。所以雖然最後我還是拿這本來教,但是教學內容則是再做調整就是。

課程與成果 / Lesson and result

由於教課的時間並不長。原本預定四堂課,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只剩下三堂課。我原本就不覺得能夠教完所有章節,實際上也沒那個必要,因為我的重點在於教程式的相關概念,像是變數、迴圈、事件,至於GPS、相機等只會用在手機上的功能就不是很重要。

Lesson 1. 貓叫 / Cat meows

第一堂課教的是事件與聲音播放的應用。

image

第一個範例就是貓叫聲啦,點下畫面的貓就會叫一聲「喵」。這個簡單的程式是APP Inventor的範例,在Google Play上也可以下載。

unnamed

基於對停車場的守護神:薑黃喵的敬仰,我也做了另一個薑黃喵的變體版本:換一張薑黃喵的照片上去。

image

之後我們做了小鋼琴的APP,點下指定的琴鍵發出聲音,而琴鍵在點下去時會更換圖片,這也是課本的教學內容。

Lesson 2-1. 溫度轉換 / Temperature Convert

這堂課是要教基本的運算式與邏輯判斷的應用。

image

這是一個攝氏轉華氏的應用,最後我們還加入了Slider (拉條)來輸入攝氏溫度。

Lesson 2-2. 畫圖 / Drawing

這堂課則是教Drawing and Animation中的Canvas應用。

image

可以選擇顏色、擦拭、繪畫的種類、清除版面,並將畫圖存檔後利用Share的功能傳到其他APP上,例如在Facebook上發言。

Lesson 3. 擲骰子 / Dice

這次的課程是教陣列與從陣列中取出隨機變數。

image

我們先做一個陣列,決定晚餐要吃什麼,然後隨機取出結果來抽籤。抽籤時用到了加速感應器(AccelerometerSensor),讓抽籤感覺比較有趣。

image

這個則是用骰子來抽籤,再應用之前教的邏輯判斷數字大小,搭配聲音播放結果。因為是最後一堂課,所以我加入了之前教的功能,可惜實際上沒能教到這裡就下課了。


APP Inventor的優點與侷限 /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 of APP Inventor

在這幾堂課的教下來,第一個感覺是驚訝於APP Inventor的容易上手。

image

這並不只是在講APP Inventor是用拖拉元件跟拼圖就能組成一個APP的製作方法,而他的環境部屬也一樣地簡單。

要開始使用APP Inventor,我們要做的事情只有:

  1. 開啟Google Chome瀏覽器,用Google帳號登入APP Inventor:http://ai2.appinventor.mit.edu/
  2. 手機上安裝MIT AI2 Compainon: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edu.mit.appinventor.aicompanion3
  3. 開始製作APP,並用Connect中的AI Companion跟手機上的AI2 Companion配對,就可以看到成果。

照正規製作Android的方法,大概要下載超過2GB的檔案,然後要花上1個小時左右來安裝、設定,非常麻煩。APP Inventor將這些繁雜的環境部屬工作降到最低,實在是令人讚歎。

功能限制 / Limitation of Functions

image

但是APP Inventor的限制也很明顯,就是我們除了APP Inventor提供的功能之外,幾乎很難使用其他的功能。

舉例來說,本來我想要用APP Inventor來開發複雜的網路應用程式。一般而言我們都會需要用關聯式資料庫在背後儲存複雜的資料,但是APP Inventor的網路資料庫TinyWebDB只能做到儲存值、取出值兩種動作,而不能像執行SQL一樣的複雜指令。這就會讓實際應用有很多限制。

11753290_10204702104220221_219577884213920244_n

另一個限制就是APP Inventor的解析度是固定的。就算是在尺寸比較大的平板電腦上,他的解析度也會拉大到跟手機一樣。這就很難做到類似RWD的設計。

雖然APP Inventor很容易上手,但是要拿來開發正式的APP,還是要先三思啊。


結論:教程式果然很難 / Conclusion: It is difficult to teach programming

我在這短短的三次課程中以MIT APP Inventor教了程式的概念。但實際上我覺得成果並不是很理想。這最大的原因在於我仍然沒有把握程式教學的精髓,因此很難有效率地把程式的概念教給學生。

我們在寫程式時,大部分的概念都已經是固定成熟了,就像是騎腳踏車、游泳一樣地自然,通常不會去深入思考自己到底怎麼去理解這件事情的。

image

以「迴圈」為例,for的概念在限定條件下重複固定的步驟,對懂得人來說很簡單,但是對不懂的人來說,這種非線性的敘述是很難理解的事情。我一時間也沒能好好地把這個概念講得很清楚。

儘管很多細節沒能帶好,但是APP Inventor透過簡單的步驟就有成果展現,符合我對程式學習的目標。看到學生玩著自己做的APP,然後再加上我教的功能,讓APP變得更多功能,而從中找到寫程式的樂趣,這就是我覺得寫程式最令人開心的地方。

未來如果又要教寫程式,我想我會繼續使用MIT APP Inventor,然後再把概念的部分講得更清楚吧。

(more...)

不拆書的自烹PDF電子書:免費軟體Scan Tailor的方案 / How to convert scanned pages into PDF with Scan Tailor and freewares

不拆書的自烹PDF電子書:免費軟體Scan Tailor的方案 / How to convert scanned pages into PDF with Scan Tailor and freewares

image

將書本掃描圖檔做成電子書的時候,左右頁面的切割、角度的轉正等問題總是令人難以處理,而如何做成PDF也是一個問題。我找了許多方法之後,歸納出1. 掃描書本、2. 以Scan Tailor裁切與轉正、3. 以XnView MP修正圖片、4. 以Bullzip PDF Printer製作PDF、5. 以PDF-XChange Editor為PDF加入OCR、6. 以ORPALIS PDF Reducer縮減PDF檔案大小,透過共6個步驟與免費軟體來製作電子書的做法。

(more...)

使用電信預付卡的日子:我們真的需要吃到飽的流量嗎?

布丁布丁吃布丁

使用電信預付卡的日子:我們真的需要吃到飽的流量嗎?

pablo (2)

最近用手機的電信預付卡(prepaid SIM card)的時候有感而發,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些日常的想法。


手機使用的需求

最近因為之前手機的租約到期,我得想想之後下一個方案是什麼。手機的方案雖然會大家的業務跟習慣而有所不同,但是行動上網卻幾乎已經是現在智慧型手機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

我自己也是一樣,扣去熱線優惠不算,每個月基本上都很難打電話打超過月租費折抵的上限。這主要是因為自己還是學生,跟外界的聯絡方式大多透過網路,因此電話就真的不是這麼少打。而行動上網的部分呢?由於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或有Wi-Fi的地方(特別是校園無線網路漫遊服務),之前使用學生方案的每月上限5GB流量也幾乎沒有用完過。就算是走在外面時是用網路收音機聽串流音樂,大概能用到3GB都很難得了。

方案的選擇:預付卡的考量

對於這樣的我來說,顯然現在各家電信業者主打的學生方案對我而言都多到形同浪費。然而一般人選用的月租型方案,要嘛就是偏重於行動語言通話與簡訊的優惠費率,對行動上網較貴;要嘛就是用量為1GB或2GB的行動網路,可是語音通話完全要另外付。至於有行動網路又有行動語音折抵的這種方案大多都在七百元以上,窮學生如我暫時不納入考量範圍。

在幾經研究之後,最後我選擇的是一個被大家排除在外的方案:預付卡,也就是中華電信的如意卡

學生打卡省錢包專案

預付卡的意思就是先付費,然後付多少就打多少。由於語音跟網路的費用都比月租型來得昂貴許多,一般都不被大家列入考量。但是這個學生方案卻隱藏著月租型沒有的優惠:預付1200,4個月之內有699元的行動通話,以及20GB的3G行動網路。換句話說,大概就是每個月400元可以用175元的行動通話跟5GB行動網路,而且用不完的量直接挪到下一個月,不會造成浪費。

學生打卡省錢包方案的概要如下:

  • 資費類型:學生打卡省錢包
  • 費用:$1,399
  • 內含語音通話費:$699
  • 內含數據傳輸量:20GB
  • 使用效期:120天 (連續2,880小時或申租傳輸量用罄)
  • 適用對象:3G預付(如意)卡、4G行動預付卡(我申請時還沒有4G行動預付卡)

另外預付卡專案沒有提及,但很重要的如意卡資費方案費率資訊如下:(3G為例,4G較為便宜)

  • 網內:0.09元/秒
  • 網外&市話:0.1036元/秒
  • 簡訊:1.4803元/封

受惠於成熟的電信業務,手機從月租型更換成預付卡,只需要臨櫃更換SIM卡,門號依然可以保留。但是預付卡若半年為儲值,則門號會被撤銷,這是使用上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

昂貴的行動語音

比較要注意的是,預付卡的行動語言費率比一般月租型高很多,網內一秒費用是0.09元。以一個月175元的用量來說,大概只能打32.4分鍾。若是以3G相近費率的月租383元方案來看,行動語音的費率是0.07元,因此175元可以打41.7分鐘,相差了快9分鐘。

Screenshot_2015-06-29-11-29-56

一般月租型的使用者應該跟我很像,雖然每次都笑說自己電話也沒打幾通,但是要說自己到底打了多少,應給是沒有人會去細算。可是用預付卡的時候,每次打完電話都會收到一封簡訊,告知我現在通話費用跟剩餘金額。雖然可以明確知道自己用量多少,可是看著額度越來越少,其實還是倍感壓力。

以行動網路取代行動語音

xone_home_left_logo

既然行動網路的流量大大多於我的需求,所以我想這時我應該多多利用網路電話來連絡人。一般的LINE或是FB等即時通訊工具大多要求對方也要同時上線才能聯絡,我覺得這是變相要求大家都必須上網的不禮貌行為。所以我選擇使用Xone,這是用行動網路打一般語音電話的好工具,而且免費版本每通可以免費打三分鐘,每個月最多可以打一百分鐘。

但是XONE聲音小、容易斷線的問題也是相當明顯的。而且打給未安裝XONE的人的時候,來電一律顯示為070開頭。雖然也不至於真的變成詐騙集團,但是這跟來電號碼未顯示也是差不多的意思。電腦玩物在很久以前就比較過XONE跟Google Hangout,後者則是較為便宜的網路電話,但是使用時還是要收費,因此沒有列我的考量。

如果是在網路良好的環境,要打市話做業務詢問或預約的電話,我還真的蠻推薦XONE。因為一般手機打市話其實比打網內手機貴。不過用行動網路的時候打XONE效果就很差,不盡人意。

兩個月之後的使用心得

就這樣子,我辦了預付卡,行動網路照平常一樣開啟,網路收音機繼續聽、YouTube也繼續看,沒特別的事情就打網路電話XONE跟LINE,重要的朋友聯絡則是打語音通訊。

Screenshot_2015-06-29-11-19-52

跟電話每一通就有一封簡訊統計不同,網路流量在手機上會每個月重新計算。光看手機並無法明確得知自己到底用了多少流量,必須打0928-000-539如意卡客服去詢問。

結果這兩個月以來,我的行動網路只用了不到3GB,而行動語音從簡訊可以得知,甚至只用了不到40元。

 

我赫然意識到,我太高估了我自己的用量!

 

所以這次我安心地開啟行動網路分享熱點,在搭車的期間一邊查詢各種資訊、一邊撰寫這篇blog的草稿。我撰寫blog的時候總是很需要網路查詢,就跟寫報告一樣。另外也多虧手機電池夠力,我才能安心地這樣開啟熱點。

要說用到現在最大的問題嘛……大概是沒有熱線吧。預付卡也不能使用加50元多一門熱線的我的熱線方案,常常有固定業務聯絡時,這樣花費挺高的。

我會需要行動網路流量吃到飽嗎?

聊完我用預付卡的經驗,現在我們再回到網路流量吃到飽的議題上。

我的用量能夠如此之省,學校網路的支持絕對是一大因素,也就是平常使用的是不計流量的有線網路 (搞不懂為什麼連無線基地台卻依然被我算成有線網路的同學,下學期來修我開的電腦網路……啊,沒開了orz )。

以家庭來看,除了中華電信ADSL之外,也有老式的Cable Modem,或是台灣大哥大最近在推的4G家速上網熱點分享(兒童版唐伯虎點秋香廣告真是可愛)等眾多方案可以選擇。

雖然我家裡的Cable Modem雖然連遠端桌面都十分不給力,但是開開網頁什麼的的確是堪用。而且我通常都選擇跑去7-11使用速度更快的7-Wifi中華電信的Cht Wifi,還可以吹吹冷氣也不錯。(在此數落一下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 Wifi,我去過好幾家,連線狀況都很差,我猜可能是無限基地台AP選得太差吧)

總之現階段使用預付卡學生方案應該是還好,未來有需要的話,反正四個月之後更換也沒有解約金的顧慮。對於主要使用網路的學生來說,這不失為一個平衡的選擇。

最重要的其實只是告訴大家一件事情而已:我現在打電話很貴orz

(more...)

以機構身份管理其他研究者的著作:ORCID的信任託管功能 / Manage Researchers’ ORCID Profile by Organization: Trusted Parties

布丁布丁吃布丁

以機構身份管理其他研究者的著作:ORCID的信任託管功能 / Manage Researchers’ ORCID Profile by Organization: Trusted Parties

2015-06-26_154836

我們知道要使用程式自動同步ORCID資訊時,需要付費成為會員才能使用會員API。但如果是手動在網頁上更新資訊,這倒是只要使用信任託管的者功能即可,不用付費加入會員。


為什麼需要信任託管功能? / Why should we need to update profile by trusted parties?

image

除了自行維護ORCID的作者頁面之外,另一種方式是在自己的帳號設定中新增信任的對象,讓信任對象有權可以管理你的個人頁面、新增作品。比起前一種方式,我們更應該採用採用信任託管的功能來維護作者的資料,理由主要有兩項:

節省時間 / Saving time

第一個角度是方便性。雖然ORCID更新作者資訊已經不是很複雜了,可是對日理萬機的研究者來說,與其花時間研究如何從Scopus匯入資料到ORCID,不如專心撰寫發表到國際期刊的論文。因此更新著作目錄這等雜務,一般會交由助理或是圖書館等單位來進行。比起直接把ORCID的密碼交給其他人,不如善用ORCID的信任託管功能。

權威控管 / Controlled by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

image

我們雖然相信人性本善、大家都是好人,但是作者在新增資料時難免有誤植、搞錯的現象。如果未來ORCID要作為書目計量分析對象,作為獎金、排名的依據,更得要極力避免作者自行隨意新增錯誤資料,只是為了衝高文章數量。

因此,作者新增的著作不應該是由作者自行維護,而是要由機構單位審核通過、出版社確認接受與刊登,這樣才能新增到ORCID上,這樣才能維護ORCID作為研究者目錄的權威性。


如何使用信任託管功能? / How to use trusted parties?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明如何使用信任託管功能。這功能並不難操作,主要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要操作的對象都不太一樣。

STEP 1. 以機構申請ORCID帳號 / Register Organization ORCID Account

image

註冊ORCID只需要30秒,裡面需要填寫的資料至少包括:

  • First name
  • Email
  • Password

2015-06-26_161036

然後ORCID會發一封信到你的信箱去做確認。點選「Verify your email address」確認即可。

會員訂閱的單位 / Membership Organization ORCID

雖然大部分的ORCID都是代表研究者本身,不過也有ORCID是以機構為名建立的:

image

臺大醫學院圖書館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image

從API取得的資訊來看,臺大醫學院圖書館的建立方式是「website」,而如果個人直接建立的話則會是「direct」。

我搜尋一下各大學的機構,雖然從ORCID頁面上都看不出差異,但是不少大學都是以website的方式建立。推測就是ORCID的訂閱會員資格的功能。

個人建立的單位 / Organization ORCID by User

 

image

印度的JAYPEE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則是裡面少數幾個以個人身份建立的機構ORCID。跟其他訂閱會員的機構不同,他們甚至在自己的ORCID頁面上增加了許多資訊。

從單純的ORCID網頁來看,其實是分不太出來訂閱會員跟個人建立的機構之間有何差別。也許我們可以直接用個人身份來申請一個以機構為名的ORCID即可,未來轉換成訂閱會員時則再來研究即可。

STEP 2. 作者新增信任託管對象 / Add trusted partied at Account Settings

接下來我們要以作者的身份登入

image

從作者的登入之後,在「ACCOUNT SETTINGS」中可以看到信任託管的設定,我們可以在此新增或移除信任託管的對象。不過信任機構(Trusted organization)沒辦法讓作者手動新增,但是信任個人帳號(trusted individuals)卻可以手動新增。推測前者的新增就是要訂閱會員之後,以Member API來新增才行。

image

我來新增一個信任的ORCID對象看看,這個是陳志銘老師的ORCID:「0000-0002-7088-5516」。

image

找到對象後按下「Add」。

image

輸入我的密碼以完成確認。

image

我的信任清單就多了陳老師了。

2015-06-26_164430

這時候被設定為信任託管的對象會收到一封電子郵件,標示有人委託他託管ORCID。

這樣子信任託管就設定完成了。

STEP 3. 以機構修改信任託管對象 / Update Profile by Trusted Parties

接下來再回到機構的身份,這裡我架設我的ORCID是要管理陳志銘老師的機構,並已經為老師的ORCID做好了STEP 2的信任託管設定。

image

登入ORCID之後,會看到自己的帳號底下多一個「Switch Account」的按鈕。

image

可以以此切換成研究者。

image

接下來我就能更新研究者的資料了,操作方式如同更新自己的履歷頁面一樣。


結語:以信任託管維護履歷 / Conclusion: Manage Profile with Trusted Parties

從本文可以看到,即使是免費的個人帳號,也可以幫其他研究者維護著作履歷。因此就長期來看,我們是可以用機構申請的ORCID就能幫全校所有師生來維護履歷,或著說,必須經過審核之後才能由學校新增著作清單,以維持作者著作清單的權威性。

雖然本文的重點在於維護著作目錄上,但是註冊ORCID依然是一件不容易克服的事情。儘管註冊時只需要輸入三個欄位,然後信箱確認一下即可,但是如果要將機構加入信任託管對象,那就會是一個更麻煩的工程。

基於這個理由,為了大量註冊教職員師生的ORCID,訂閱基本會員、一年付5,000美金打8折,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CREATE ORCID RECORDS: BATCH CREATE」這篇說明中卻寫著研究者得在8天之內點選信箱、確認註冊,這樣才能生效。大量建置的方法也許並沒有我們預想中的這麼自動,一切都有待進一步謹慎的評估,並非付錢就能解決一切……除了付錢請人做之外。

(more...)

令人意外!ORCID目前並沒有自動跟資料庫同步 / Suprise! ORCID could not sync to Dabatase

布丁布丁吃布丁

令人意外!ORCID目前並沒有自動跟資料庫同步 / Suprise! ORCID could not sync to Dabatase

image

我們期望ORCID是一個研究者單一識別目錄,而可以以此修正各資料庫上同名同姓的識別問題,以及可以在作者發表新的著作時自動同步回ORCID。但是在最近的研究中,意外地發現ORCID並沒有做到「自動的同步」這件事情。


陳志銘老師的例子 / Case of Prof. Chih-Ming Chen

image

在引文索引資料庫Scopus上,國立政治大學的陳志銘老師一直苦於自己的著作被誤認為是國立中興大學的陳志銘老師。中興的陳老師有兩百五十幾篇著作,裡面有六十幾篇都是政大陳老師的文章。

知道ORCID可以協助作者來修正資料庫上同名同姓的問題時,政大陳老師很高興地請下面的人協助來做文章與作者對應動作,老師稱此動作「binding」。

柯皓仁老師推廣ORCID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寫了一篇文章教導大家如何「以Scopus鏈結ORCID」。大致上的步驟如下:

  1. 搜尋作者:我們先搜尋陳志銘老師的英文名稱「Chen, Chih-ming」。
  2. 選擇作者:很遺憾的是Scopus找不到政治大學的陳老師,原因是因為原本在Scopus上陳老師只有一篇文章,因此不會被列到Scopus中。這件事情在與Scopus客服多次來往之後,經由客服找到陳志銘老師的AuthorId之後,才能直接連到陳志銘老師的個人頁面。
  3. 在個人頁面上,增加到ORCID:這時候會開啟ORCID的登入畫面,需要輸入ORCID帳號密碼後登入。
  4. 再次選擇作者:這是為了要找尋文章的先前準備。
  5. 選擇偏好使用的作者名稱
  6. 選擇要加入的文章,或是額外搜尋Scopus原本沒有列入的文章。
  7. 檢視文章對應的結果
  8. 將結果送到Scopus的Author ID:請Scopus的工作人員協助修正文章與作者的對應,需要7個工作天
  9. 匯出著作清單到ORCID:介面中是「Send my publication list」按鈕,這個用意就是匯出到ORCID。

image

由於卡在找不到陳老師的AuthorID這個節骨眼上,所以整個匯入與辨識動作花了不少時間。陳老師在Scopus上60篇的文章用了兩個工作天才彙整完成,不過必須要等7個工作天之後,Scopus上才能正確顯示之前手動辨識的資料。

Scopus的資料並沒有同步到ORCID / Scopus would not sync to ORCID automatically

看到Scopus上正確顯示自己的60篇文章資料,陳老師很是高興啊。可是當我們打開ORCID資料時赫然發現到:

image

著作竟然只有1篇!

(雖然截圖是2篇,但1篇是我的測試,並不是真的老師的文章)

這一篇是當初老師在Scopus正確對應到老師資料的那一篇文章,我們之前先用上述步驟把這篇匯入到ORCID。但是過了7個工作天之後正確對應的其他59篇卻沒有自動匯入到ORCID。

這讓我們心中冒出了一個巨大的問號:難道Scoups的「增加到ORCID」功能,實際上不會自動增加嗎?

因此這就讓我開始想從不同角度來測試看看ORCID與Scopus資料庫之間的同步能做到什麼程度。


臺大醫學院詹老師的案例 / Case of Prof Chan

image

讓我們來看看臺大醫學院AcademicHub中詹老師的情況。臺大的AcademicHub以與ORCID自動同步的強大功能聞名於圖書館界,讓不少人為之嚮往。而從這個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詹老師的著作總共收錄了20篇。

2015-06-25_210329

連到詹老師的ORCID個人頁面,也可以看到這20篇著作。這可是跟香港大學學術庫只是在作者欄位記錄ORCID ID,可是著作幾乎沒有同步到ORCID是不同層次的境界啊!

ORCID的清單上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都跟Scopus相連結,因此我們再來進一步看看Scopus上詹老師的AuthorID頁面。

image

著作竟然是21篇

image

比較ORCID上的著作跟Scopus新增的結果,新的著作是2014年10月發表的文章:

image

比對該篇文章的內容,的確是臺大詹老師的著作沒錯。我推測可能是因為詹老師發表時有登錄ORCID,但是我找不到他發表這篇文章的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使用的投稿系統CTSNet有使用ORCID的相關資訊就是了。

文章發表到今日已經過了8個月,儘管仍然可能有處理延後等可能性在,但從這個結果來看,Scopus很有可能不會同步資料回到ORCID。


ORCID可以同步到Scopus去嗎? / Is it possible to snyc publications from ORCID to Scoups?

剛剛我們看到了柯老師教我們如何從Scopus匯入資料到ORCID,但是老實說上面幾個步驟下來還是有點麻煩,而且怎麼看都像是在幫Scopus維護資料,而甚至修正後的資料也不太像會回到ORCID。

那麼我們能不能逆向思維:藉由在ORCID上維護正確的著作目錄,來修正Scopus上的辨識作者錯誤的問題?這也是我們一直在追求作者權威控制的最終目的,讓我們來試試看這個功能是不是能夠正常運作。

image

這一篇是我的著作,但很遺憾的是,這篇文章被誤認為是嘉義大學的Chen, Yongting

image

讓我在ORCID上用手動的方式詳細地新增這筆資料到我的Works中,甚至連DOI「10.1108/02640471211241681」都填進去了。

image

結果Scopus上這篇文章依然是在嘉義大學的Chen, Yongting底下,沒有立即自動更新。

錯誤記錄在ORCID上的測試 / How about to add a work but I am not author?

ORCID可以手動新增著作這點,看起來並不像會跟Scopus一樣,會請人花一段時間來審核,而是像是Facebook一樣可以自行新增。於是我們就做了另一個測試:如果在ORCID上故意輸入錯誤的著作文章,而仍然是作者同名同姓的話,那會有什麼結果?

image

這一篇文章雖然不是我的著作,但裡面有另一位真正是嘉義大學Chen, Youg-Ting的作者姓名。

2015-06-26_014759

由於上面輸入了DOI無效,這次我特別從該篇文章的網址找出Scopus Identifier (EID):「2-s2.0-84923949778」來記錄看看。

結果Scopus依然不會同步更新。

文章記錄的來源 / Who add your work?

image

新增的時候,ORCID會記錄新增資料的來源者是誰。如果是我自己新增的記錄,就會記錄我的名字;如果是用上述方式來自於Scopus匯入的資料,就會有Source: Scopus to ORCID的記錄。也許這會是辨識這筆資料到底是否是由權威單位新增的重要欄位,但這也意味著由ORCID並不鼓勵作者自行在ORCID頁面上新增著作,因為作者可能會自己亂寫,就跟我這個測試一樣。


學術出版與ORCID的整合程度 / Is publisher already for ORCID?

ORCID在我的期望中,一直以為是一個能夠自動記錄作者著作的有力工具。照理來說,當研究者投稿到期刊時,如果一併記錄了ORCID,那麼就應該可以自動記錄到ORCID的著作目錄中。

image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是一個已經從學術傳播的源頭支持ORCID,可以看到這篇「台灣圖書資訊學期刊論文之文內引用錯誤研究」的作者都已經標示了ORCID ID。

image

但是回到作者的ORCID頁面,我們可以注意到這篇文章仍然是作者手動自行增加的記錄,而不是由機構或其他單位自動新增的結果。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這本期刊是被收錄在EBSCO Host,而不是Scopus。但是EBSCO Host中我找不到如何用ORCID來搜尋作者的方法,在該資料庫中依然是用名字在串聯作者。


在Scopus上無法搜尋ORCID / Could not search ORCID on Scopus

image

在這段過程中,我們發現另一個意外的問題。儘管我們幫陳志銘老師在Scopus的AuthorID正確地對應到ORCID,可是卻沒辦法用Scopus作者搜尋陳志銘老師的ORCID「0000-0002-7088-5516」。

image

另一方面,詹老師的ORCID「0000-0003-3410-605X」甚至連搜尋都無法使用,這可能是因為Scopus以為ORCID只有數字,而「X」卻是在數字範圍之外的錯誤資料。

image

但是我另外搜尋林老師的ORCID「0000-0002-4894-8031」時,Scopus就能夠正確地顯示結果出來。

這也是令我們感到意外的問題,也可能是Scopus目前對於ORCID的整合也尚未成熟吧?


結語:ORCID尚未良好地整合到資料庫 / Conclusion: ORCID is not integrated to database automatically

如果暫時不考慮資料彙集可能是排程或延後進行的問題,那麼根據以上測試的結果我們可以獲得以下結論:

  1. Scopus會收錄作者新發表的文章,並對應到Scopus Author ID作者的著作目錄中。(但不確定這是不是因為ORCID的關係)
  2. Scopus新增的文章不會自動同步到ORCID。
  3. ORCID手動新增的文章不會自動同步到Scopus。不論是對是錯,或是資料是否完整。
  4. Scopus的Author ID即使記錄了ORCID,依然無法全面使用ORCID來搜尋作者。

比較令人困擾的是2跟3無法自動同步的這點。因此以下我跟大家討論一下,看看未來ORCID是否會做到這種程度的可能性。

Scopus可能自動同步到ORCID嗎? / Will Scopus sync to ORCID?

有一種說法是:ORCID是非營利機構,Scopus是盈利企業,所以盈利企業應該不會平白無故貢獻自己辛苦整理的書目資料給ORCID。也就是說,看起來這件事情不太可能。

當然,我們相信在圖書館工作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無悔付出的好人,也許有朝一日Scopus良心發現,可能會有所改善。

ORCID可能自動同步到Scopus嗎? / Will ORCID sync to Scopus嗎?

同樣地也有一種說法:ORCID是站在開放的角度,但是Scopus則是盈利事業。因此要一個非營利單位來修改賣錢系統上的資料,也一樣不太可能。

不過在談ORCID到底能不能同步到Scopus的這件事情之前,我想應該要先解決ORCID自行建置的著作目錄可能不具權威性,也就是作者自行亂建錯誤資料的問題。審查資料的正確性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這是一個非營利單位ORCID可能負荷的了的工作嗎?我內心充滿質疑。

ORCID是一個可信賴的目錄嗎? / Is ORCID an authoritative directory?

從上面的討論看下來,目前的ORCID只能說是一個開放資料交換的目錄,有提供現在流行的RESTful API。然而,ORCID尚未有良好的權威控管,也沒有全自動地跟其他資料庫之間整合,以維護作者資料的正確性。

ORCID要做到廣納百川、成為最終大家參考、分析的權威目錄,可能還得要先克服前面的眾多問題。到底是否值得在ORCID維護自己的著作目錄,我認為可能還要再觀望一陣子比較好。

image

題外話,在Google學術搜尋上維護我的著作目錄如何呢?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