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資]通識兩岸民事期末報告

1月 05, 2006 , 0 Comments Edit Copy Download

與大綱略有不同,基本上是剪貼報告(汗)。聽說有到3千字就是。

台灣人移民大陸狀況之探討


//主題:台灣人移民大陸狀況之探討 之大綱
一、前言
//1.前言:概述現今移民狀況

早年因為國共兩岸對立局勢緊張,我們所聞所知均是「大陸同胞投靠自由來台」的單方面消息。現今中國大陸聲勢日漸高漲,在國際中的政治聲望和市場潛力皆已達到一定水準。反觀台灣,不僅國際地位受到打壓、經濟力量轉移大陸,甚至連國內政治紛紛擾擾,使得越來越多人搖頭嘆氣。兩岸情勢至今已大抵為定,即使台灣人民不言與口,心中仍知其與中國大陸差距日漸拉長,更別說是反攻大陸這種天方夜譚了。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近年以來報章雜誌皆不時有著產業遷移大陸的消息。隨著工作地點移動,不少台灣人也藉此移民至大陸。這份報告從歷史發展角度切入,探討兩岸移民情勢之背景,以及隨著時間而轉變的情況。

二、台灣人移民大陸的歷史

台灣是一個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方的一個小島嶼,因為地勢相近的緣故,在古早便已有動物遷徙的現象。地殼變動之後,台灣海峽將台灣與中國大陸分隔兩岸,是為後世所稱的「黑水溝」。即使如此,大洋的隔閡依然無法阻止移民者的意志,在史書上斷斷續續地記載了移民者的事蹟。

1. 相近的文化傳統-台灣漢化
/*
i.鄭成功開啟的漢化傳統
ii.清代台灣的移民潮
iii.渡台禁令解除後的台灣經營
*/

移民地區主要以東南方靠近台灣的閩澳沿海人民為主,早期便已有人跨過海峽來到台灣。明代的顏思齊、鄭芝龍時期是大陸移民去臺第一次的高潮。荷蘭強佔台灣時期,兩岸經濟活動發展很快。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台灣的閩粵移民迅速增加。移民來源主要有「軍事移民」和「民間移民」兩大部分。軍事移民是有組織進行,民間移民是因為鄭氏政權入臺後台灣進入全面開發時期,一方面需要勞動力,另一方面是移民到臺後謀生空間較大。

鄭氏集團回歸清朝後,迎來了移民赴臺的又一高潮。康熙皇帝統一台灣後,台灣地方官員一方面因為島內還有許多地方沒有開發,需要到大陸招募民眾;另一方面閩粵地區因為人口增加和土地集中更加嚴重,許多民眾只有通過海上貿易和出洋謀職謀生。因此,出現了「流民歸者如市」、「內地入籍者眾」赴臺移民潮。
大量的漢人移民台灣,加深了中國大陸與台灣的血緣關係。台灣的發展史,可以說本身就是兩岸人民共同生存、共同創造、共同奮鬥的歷史;無論是台灣人民,還是閩粵移民,都是中國人。是中國人建設了大陸,是中國人建設了台灣。

2. 日本殖民時期的愛國偷渡
/*
i.民族主義下臺人的選擇-抗日?保日?
ii.偷度發生頻繁的地區
*/

清末甲午戰爭戰敗,台灣淪落為日本殖民地。在日本愚民政策下的台灣,形成一種被日本封閉的型態,文獻上鮮少記載兩岸交流的事蹟。在日本殖民期間,仍然有許多對日抗爭事件,但終究慘澹收場。隨著清朝沒落、國民政府革命成功,西元1937年(民國26年)因盧溝橋事變,八年中日抗戰開始。要如何從日本殖民統治中掙脫出來,臺灣人民非常清楚,要靠中國大陸的抗日鬥爭勝利才能解決問題。所以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一批又一批地回到大陸來參加抗日鬥爭。大批臺灣青年歷盡艱辛回到大陸參加抗日鬥爭,成為日本殖民時期的愛國偷渡。

3. 白色恐怖時代的「投敵」問題
/*
i.對國民政府的破滅
ii.對岸的優勢分析
*/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最後帶著一百多萬軍民播遷來台,這一波成為台灣現代史上最龐大的政治移民潮,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實施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台灣國民政府大力鼓吹對岸人民「投靠自由」,反之也有不少「共匪」伺機「回歸祖國的懷抱」。1947年2月至5月間,在台灣發生官民衝突以及流血鎮壓的的二二八事件,厲行「白色恐怖」統治之下,部分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望破滅。「回家」是當時大陸移民的渴望,但時間拖得越長,回家的機會也就越渺茫。西元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政府公佈廢止《戡亂時期臺灣地區入境出境管理辦法》等三十種戒嚴時期法規,並發佈《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規定人民入出境需申請許可,隨後開放台灣地區人民到大陸觀光及探親政策。

中國大陸方面:西元1949年,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成功地戰勝了國民黨及其政府和軍隊,取得了中國大陸的政權,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之後歷經了大躍進(1958年至1960年)、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等諸多政治運動,。直到鄧小平再次上台,中國大陸進入了改革開放時期,經濟能力突飛猛進。至今二十多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9.5%,成爲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

4. 改革開放後的移民現象
/*
i.新移民動機-經濟
ii.移民區域簡介
*/

1979年元旦中國大陸在「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出兩岸應該立即「通商、通郵、通航」,是為三通。中華民國政府雖在1987年11月開放「大陸探親」,解嚴之後也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但依舊拒絕三通。至於以合法方式直接往來兩岸之始,則是2001年1月1日的小三通,來往廈門與金門的客船開辦。此外,臺灣移民大陸的趨勢也連年上升。目前,在上海定居的臺胞已超過30萬人。

陳世耀在紅藍綠之辨當中為移民現況說了一段話:「大陸移民對中共政府的認同和支持度在增加中是事實,傳統僑社或早期來自台灣的移民,態度也從反共漸歸中性,或對中共政績和今日的中國有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認同,投資、參訪中國都增加,這也是事實。」

/*
3.移民大陸所面臨的問題
A)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偏差印象
i.大陸人排台
ii.台灣對大陸的次等印象
B)就職求薪上所遭遇的問題
C)生活環境落差與物價差異
D)法令規定
*/

三、移民大陸意願探討
/*
A)移民拉力 – 大陸的優勢
B)移民推力 – 台灣的劣勢
*/

臺灣《天下》雜誌的調查顯示,由於對當前臺灣的政治和經濟情況失望,約有1/4的臺灣民眾想移民。選擇移民美國和加拿大的占43.3%,選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占21.5%,中國大陸排在第三位,占8.7%。對此,臺灣《工商時報》發表社論說,從兩岸近幾年發展的情況來看,大陸位元列臺灣移民第三選擇可以說是實至名歸。首先,大陸與臺灣同文同種,風俗人情也相去不遠,對不諳英文及西方習俗的族群而言,中國大陸作為移民或終老地點十分理想;其次,大陸物價低廉,一樣的所得,在大陸的購買力可能是臺灣的3—4倍或更高,移民者的生活可以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再者,大陸一般民眾使用的公共設施還算齊全,如果移民者經濟能力許可,生活或就學絕對可以比在臺灣舒服。另外,大陸的自然景觀和古跡景點相當豐富,生活調劑或人生安排可以更多姿多彩。

這家雜誌還指出,台政局動盪、股市下跌,企業經營風險增高,失業率上升,37%的臺灣民眾對未來感到悲觀,這個比例是8年來最高的,而且悲觀的比例首次超過了樂觀(34.5%)比例。同時,高達50%的臺灣民眾還認為,未來一年自己的經濟情況會變壞,比去年的24%增加一倍。這次調查顯示,「政黨惡鬥」已取代「黑金政治」成為臺灣人民覺得住在臺灣最不光彩的事。

四、結論

以往的歷史總是寫著中國大陸人民來台的拓荒事蹟,也許是因為我所在的位置是台灣,也或許是當時台灣較適合居住人。但是台灣發展至今,雖不能說了無成就,但是對岸卻也有著相當大的潛力及吸引力,使得移民至大陸的情況也屢見不顯。

歸功於資訊開放流通,這份報告參考了不少中國大陸的文獻,使這份報告能夠用與我們平常鮮少接觸的觀點來觀看移民。這份報告的用意並非鼓舞移民大陸,而是希望藉由看清對岸優勢及台灣劣勢之所在,來督促、糾正台灣政府和人民,使得我們大家的故鄉‧台灣更加美好。

五、參考資料
‧  CHINA 中國網 「渡海移民的艱辛」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ta/439085.htm
‧[台声]不屈的民族魂——写在《台湾往事》公映之际
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4409458/A5226858.html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历年大事记(公元1895-1945年)
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6866/A100697.html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紅藍綠之辨 / 陳世耀 http://www.tangben.com/WYluntan/News/tt0713.htm
‧網路文摘 「台灣人願移民大陸」  http://www.people.com.cn/digest/200012/22/xw12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