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數位典藏國際會議 第一天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在2008年3月18日(二)到20日(四)舉辦了 數位典藏國際會議 。雖然說我們在報名截止日期之前知道這消息,但是要報名的時候,卻早就已經人滿截止了。一樣由於時間不足的緣故,我只參與了第一天上午的會議,議程如下:

  • 09:00-10:30 Opening Ceremony & Keynote Speech
  • 11:00-12:30 NDAP Overview Session

當天來到會場時,樓下會議廳已經客滿,只好移至樓上另一間簡報室旁聽,用遠端播放樓下看到的畫面,可惜畫面實在是很模糊。而且也無法聽到同步口譯,借了一台機器卻什麼也收不到。我們就連文件都沒拿到的情況下來聽這場國際(代表大家都講英文、投影片也都是英文)的會議。


第一場由Deanna B. Marcum開場的「Opening Ceremony & Keynote Speech」,講述了數位典藏帶來的好處、方向、作法。像是要挑選值得典藏的事物,確保一定權限之下,使用者可以取用、瀏覽,並能夠重回原件帶給人的感覺。

她也提到了一點:「more preservation, more $$$」,數位典藏除了提供學術研究作為基礎之外,還可以帶來無限的商機。

在演講的過程當中,她提到了相當多看起來像是數位典藏相關的網站,像是 Digital Preservation Network 、Preservation Amarican Creative (美國國會圖書館內)、 Digital Library FederatonCLOCKSS (出版者跟圖書館員非營利保存數位資料網站,用MediaWiki建成),可惜大部分的網站來不及紀錄,也再次讓我再次嚴重體認到英文聽力與閱讀速度太慢的弱點。

最後,她講到:「數位典藏需要國家人民共同累積知識,單一機構是難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緊接著下一場由Lewis Lancaster講解的「Digital Data in the Humanities」。他說台灣到處都是值得保存的人文相關資源,同時也提到幾個議題:lack of coding standard (缺乏Metadata共同標準)、No local preservation strategy (沒有保存的政策)、Lack of Interoperability (缺乏共同使用)。又提到Reference service as guide to overcome obstacles (參考服務有如指引人通過障礙賽跑),只是意義有點難以理解。

※ 經黃元鶴老師指正,「參考服務可做為一導引(或指引)去克服障礙」應該是比較貼切的翻譯

然後他提到建造數位圖書館,需要找到許多足以支撐的元件。他說用When, Why, Where來取代Named Time Periods,總稱為一個「Event (事件)」,下一代的搜尋引擎必定是基於「Event」,像是誰、時間、作了什麼事情,將所有元件整合起來而成為一個Event,這才是研究在做的事情。

圖書館員把館藏當成Objects(物件),而我們應該要將書籍的內容抽取出來,放入metadata,而成為「Event」。然後他舉例一個魚類的數位典藏,他說這是一個Event,不只是只有魚類的圖片,還包含了他在哪裡被拍照(catched,被捕捉?)等其他資訊,所以他是一個Event。

他接下來講到的搜尋引擎改良法,用一個簡單的循環鏈:S-A-B-C-D-C-B-A-L可以擷取出有意義的文字,但是作法光聽是難以理解的。


介紹台灣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的成果,主講者展示了一個鳥類叫聲與照片的播放平台,有點華麗到像是孩童讀物的感覺。後面陸續有許多台灣的研究者上來研講,提到數位典藏帶來的四種衝擊:文化、學術、社會-經濟、教育,以及多重數位應用加值的概念。

在「Initiating a Public Culture Network in Taiwan: Next Step for Taiwan Digital Archives Expansive Project(加入台灣公共文化網路:台灣數位典藏擴大計畫的下一步)」的議題中提到了「整合」、「擴大」、「品質」三循環。整合,意思是將不同的資料結合結合在一起,例如將蘭嶼、飛魚、達悟族等不同的資料結合成一個整合的知識。為了達到整合,需要整合六種不同的領域,像是生物與自然、文獻學等。擴大,就是公開整選計畫、民間典藏內容。而最後品質則是確保典藏物件具備一定的水準,就如許多研討會討論過品質上的問題,包括照片原件、metadata等設計。

接著「The Project of Academic and Social Promotiions and Applications for Diigital archives & E-Learning (PASPA)」跟「Culture Heritage in the 21st Century: A New Paradgm for Collaboration」實在是難以理解,聽完之後就回所上繼續忙碌了。


上面這個就是英雄到二樓就無用武之地的口譯耳機,由於是使用紅外線傳輸(對,居然不是用無線電波),所以隔了一個天花板的二樓會議廳自然是接收不到。

由於最後幾乎是鴨子聽雷的狀況,我跟同學就聊起了「國際會議」這回事。通常冠上「國際」兩個字,代表著就是「英文演講」、「英文簡報」、「英文論文集」,這場會議還很貼心地提供了口譯機。但是奇怪的是,明明是發表我國的研究成果,來聽的也是我國的學者,我們卻要迎合外國人來用英文溝通,讓我好幾次想對著投影螢幕上的我國講者大喊:「阿鬼,你還是說中文吧!」

考量到現實的種種,其實外國學者也不僅只有來自英語國家,我們全部研究人員都只是在追求一種共通的交談語言,以便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英文只是工具,就跟禮儀一樣,是目前普遍的溝通方式而已。

不管怎麼說,每次去聽國際研討會,都還是只能嘆息聽力太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