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ademic dishonesty, plagiarism included, in the digital age 學生抄襲

image

Ercegovac, Z., & Richardson, J. V. (2004). Academic dishonesty, plagiarism included, in the digital age: A literature review.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65(4), 301.

這是在講教育方面的資訊倫理喔。


1. 前言

  1. 關鍵字:ethical, moral 道德或倫理上的;academic misconduct 學術不端行為;Academic dishonesty學術欺瞞;, plagiarism 抄襲
  2.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中,取用資訊雖然相當方便,但是卻造成更容易抄襲的問題:cut-and-paste
  3. 為了處理這個問題,作者想要知道孩童、青少年與大學生不同階段處理倫理問題的能力,並找尋更有效的教學工具以處理不同學生層級上的道德問題。
  4. 文獻搜尋範圍
    • 關鍵字:抄襲相關詞彙 + 網路相關詞彙 + 年齡分組相關詞彙
    • 年份:1997~2002 (涉及1996到2003早期)
  5. 抄襲的定義:
    •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韋氏字典: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s of another author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m as one's own.”
    • The Council of Writing Program Administrators (CWPA): a deliberate use of "someone else’s language, ideas, or other original (not common-knowledge) material without acknowledging its source."

2. 文獻回顧

2-1. 校園中的抄襲狀況:屢見不鮮
  1. “The State of Americans” 報告中顯示1969年中有58.3%高中生的作業是抄別人的,1989年提高到97.5%。
  2. Roberts, Anderson & Yanish調查了422位大四生,其中91.7%承認做過學術不正的行為。
  3. John Crace調查美國明尼蘇達洲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有1/3的人抄襲、22%的人處理資料很不仔細、15%的人偶爾會搞錯資料。
2-2. 如何降低抄襲發生?
  1. 消極的作法:
    • 事後檢查作業有沒有抄襲 (Michael Bugeja)
    • 用軟體檢查,像是EVE、WordCHECK (Gaines)
  2. 積極的作法:
    • 教導學生抄襲的概念,告訴他們抄襲引發的道德問題 (Harris)
    • 教師設計作業的方式要有所巧思,降低學生抄襲的機會 (Whiteman & Gordon)
2-3. 教職員對於抄襲的看法
  1. 教職員通常相信自己有責任降低抄襲發生,但事實上有86%的教職員對於抄襲的嚴重問題並沒有認知。大多數教職員也沒有受過如何處理抄襲問題的相關訓練。
  2. Kay D. Johnston: "it occurs because students do it if they won't 'get caught' and being caught by their peers is not problematic."
    如果學生知道他們不會被抓,或是被抓也沒差的話,抄襲就會發生
2-4. 抄襲通常發生在什麼樣的情況中
2-4-1. 與抄襲相關的社會因素
  1. Similarly、Ashworth等人:缺乏信任、在學校中被孤立、大型班級、合作式學習、不了解抄襲的意涵
  2. Kibler:環境因素中包含著不嚴謹的考試規劃、懲罰方式、教學方式、學校風氣、以及「好像會被抓」。
  3. Fred Schab:害怕低分以及來自父母的壓力
2-4-2. 與抄襲相關的個人因素
  1. 早期研究多在討論性別、學級、年齡、GPA成績、學科等因素上,發現男生、商學與科學科系比較容易發生抄襲。
  2. 抄襲的理由:時間壓力、想拿高分、因為每個人都在做、幫助朋友、懶惰。
  3. 不同的文化差異也會影響到學生對於「借」跟「擁有」的價值觀。
  4. Kohlberg研究分辨出三種不同型態的道德發展:未習慣道德(避免犯錯)、習慣道德(保持己律)、熟悉道德(律人律己)

結論:未來發展

  • 應該要為青少年、大學生跟成年人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並探討不同的研究議題。

感想

  • 雖然這樣說很不好意思,但其實我的學習真的是一路抄上來的。寫程式一定是從模仿開始,模仿別人如何寫作、透過抄襲一步一步地了解對方的思維,然後最後才能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所以某種程度上我是不反對抄襲,但是我反對的是教師出了只需要抄襲就能完成的作業。
  • 不論是圖資還是資訊界都強調資訊的透通,在資訊更容易取得的時代中,我們更需要注重著作權、學術倫理等價值觀教育。讓人們懂得如何善用工具,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工具本身,我覺得這是比較積極的作法。
  • 比起學生抄襲這件事情,我比較好奇研究者抄襲的情況,頗有學術界的白色巨塔的感覺。
  • 老實說這篇回顧不是寫得很好,架構很亂,整理文獻的方式跟ARIST相比之下比較沒條理,再加油。

老實說自己並不是很喜歡這種議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