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享受好天氣的高手
12月 03, 2007 3 Comments 日記 極短
發現享受好天氣的高手
相較於冷到不行的夜晚
最近白天的太陽真的是讓人心情舒爽的來源
看著友人竹竿的MSN上寫著「天気がいいから、散歩しましょう(因為是好天氣,一起去散步吧)」
我真是心有戚戚
巴不得把筆電帶到陽台,一邊做報告一邊曬太陽
也難怪古人會想把冬陽獻給皇帝,「野人獻曝」一番
不管待在皇宮裡面有多暖和,還是比不上太陽公公還來的舒服吧
日前在機車場停車的時候,發現到這隻貓正懶洋洋地趴在別人的機車上。
看看這表情,牠真是會享受這暖和的陽光
這種體驗生活樂趣的方法,我要像牠多多學習才是
(more...)第一次的計畫書口試旁聽
12月 02, 2007 0 Comments 政大圖檔 碩士畢業論文
第一次的計畫書口試旁聽
「這是我第一次口試耶,好緊張喔。」穿著全身套裝的學姊如此說的。
對於我來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計畫書口試的旁聽,也是一樣地緊張。
計畫書、口試與畢業
上週是我們所上的計畫書口試期。根據所上的規定,必須要通過計畫書口試之後六個月,才能作畢業論文口試。往前推算六個月,差不多就是這段期間。
所謂的計畫書,就是畢業論文的前面部份,包括了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相關文獻探討、研究方法說明。如果完成整個畢業論文的話,後面還會有研究結果、結論。這大概是一般論文的架構。
提計畫書的時候,通常尚未開始正式進行實驗(實作研究理論)。也就是說,實際進行實驗的期間只有數個月。
只要通過碩一暑假的資格考、或是擁有投登期刊論文的資歷,那麼就可以提出計畫書口試的申請。修完學分並通過口試之後,碩二就畢業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是政大圖檔所的特色,許多研究所,特別是文學院的,都必須要修完學分才能開始研究,因此最快也只能到碩三才能畢業。
開始進行研究,也就是提計畫書的方法,通常都是要與論文指導教授配合。每個老師的習慣都不太一樣,陳老師很早就會找學生進他的研究團隊,然後在每週一次的團體開會(通常是說meeting)中,逐漸找到論文題目的方向。
印象中,似乎是碩一下的時候開始找老師,然後碩二開始的時候決定指導教授的樣子,我忘有點了,大概是因為我在入學之前就已經跟了陳老師,所以我也不太在意。偶爾聽說了其他同學的狀況,通常頂多是只有幫老師做研究,也還不到談論論文題目的程度。
接著來聊聊決定論文題目方向的話題。之前有聽說「研究生抱怨老闆(指導教授)不給論文題目,害他不能畢業」這種事情,雖然你也可以想說是他研究能力不足,不過實際上的確很多學生的論文題目是指導教授決定的。以陳老師的說法是:「與其讓學生自行決定不成熟的題目,不如由老師來把持、決定。」
另一方面是教授很常拿學生的研究題目去提研究計畫,例如常聽到的國科會、什麼什麼計畫的。因此會統一研究團隊的題目朝幾個方向進行,屆與屆學生之間的題目會有繼承、延伸的關係。舉例來說,陳老師之前的學生在做無線網路定位的技術,之後的幾位學生也是將這技術做其他方面的研究。「你去study一下某學姊的東西」這種話,也常常可以在meeting的時候聽到。
有些研究生不太喜歡老師幫他指定題目,覺得沒有自由發揮的感覺。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樣做研究時通常比較能有足夠的資源與支援,最後比較快畢業。
Group Meeting
既然聊到這邊了,那接下來就講一下meeting。陳老師的meeting風格很特殊,至少我身邊的朋友還沒有這樣子的meeting方式。我們是每週一次的group meeting,陳老師的學生們,包括政大資科、政大圖檔、花師的學長、師大工教所與大學部的專題生等大約十來人,全都齊聚一堂,來做團體的開會。
meeting的流程大致上是,老師先報告他最近的事情與研究的方向,然後接下來有要報告的學生上去報告,正在進行研究或計畫的通常會報告進度,沒有的話則挑個最近在研究、閱讀的文獻上去報告(就是paper study啦)。報告的頻率大概是每隔週一次,也就是說每次大概都有四、五個人上去報告。每次meeting的時間短則三小時、長則甚至到五個多小時都有。
一開始我也很不適應這種meeting方式,不過後來就習慣了,當作一門自由的課堂上課。group meeting的好處常常可以聽到其他人的研究進度,這也是學姊計畫書口試的時候,大部分內容都是我聽過的原因。
其他老師的meeting風格不至相同。大部分是會分成單獨meeting與團體meeting,與老師一對一的時候是討論畢業論文,團體的時候則是paper study。可以的話,以後也想多多接觸不同的meeting風格,看看不同教授指導學生的風貌,似乎也是不錯的。
計畫書口試
好,講了這麼久,終於回到計畫書口試上了。
上週我去旁聽同樣是陳老師指導的學姊的計畫書口試。大概從上個月開始,老師每週都要讓他們提計畫書的人上去報告,一路撰寫、修改。撰寫完計畫書之後會送至計劃書審核委員的手上,通常是要在一週之前送到,然後到計畫書口試當天正式審核。
圖檔所計畫書口試時會找三位口試審核委員(簡稱口委),一位是論文指導教授、一位是所上教授、另一位則是相關領域的校外教授,規定中寫到至少要一位是校外的。除了報告的學生、口委之外,還要有至少一位學生負責記錄、錄音,輔大圖資的學長姐還會動用攝影機,以便之後修改計畫書時不會忘記。(在這邊我要說聲抱歉,我那時候真的以為是去旁聽的,結果什麼都沒帶,也都亂記一通orz)
計畫書口試過程大概兩個小時左右,學生報告時間約20分鐘,接下來由口委對計畫書內容提問。報告的內容就如之前提到的計畫書內容,以投影片的方式做介紹。口委對計畫書的提問,英文叫做challenge,比較接近質問、懷疑、要求的意思,而不是單純的不懂發問。
提問的過程是整個審核的重點,老師們提問的要點有很多,從研究題目是否明確、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資料分析方式是否能夠驗證研究假設、對於模稜兩可的名詞要求清楚的解釋、到計畫書的書面格式都會一一檢視。
學生能不能提出令口委滿意的回答,則是審核是否能夠通過的關鍵。如果是一些明顯的缺失、未補足的資料,只要事後補完即可的話,那是比較好的狀況。棘手的問題,我覺得是針對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核心的質問,這意思就好像口委認為你「這個研究從根本上出了問題」的感覺。
能夠給提問一個清楚的解釋、或是臨時加上補足的方式,當然是最好的。不過再怎麼充足的準備,我想還是很難避免被問到啞口無言的時候。這也是老師跟學生層級上面的差距,老師考慮的程度與細節往往是學生沒有注意到的,這時候就可以看出老師的厲害之處。
有時候口委會提供修改的建議,另外也可能是因為學姊的論文題目是指導教授給了很多意見的緣故,老師也會幫忙回答(英文稱為cover,掩護的感覺)、總結提問,老師緊張的程度我看應該不輸給被質問的研究生吧。
不過那時候指導老師到沒提出什麼問題,我想應該是在meeting的時候也問的夠多的原因。
旁聽的學生同時也擔任紀錄,紀錄也就是修改計畫書的重點筆記,所以口委提問的內容、建議、當時決定的修改方式,都是需要紀錄的。(別像我這樣兩手空空的過去聽啊orz)
在討論了一段時間之後,最後要決定計畫書是否通過。圖檔所的方式只有三種:未通過、通過但需要修改、通過不需要修改。圖檔所除了在職生沒辦法這麼快決定題目之外,幾乎所有的碩二學生幾乎都在這時候提出了計畫書口試申請,而似乎很少在計畫書階段不通過的案例。但這不代表審核過程並不嚴謹,應該是歸功於用功的學生跟認真的指導教授們吧。
最後提到當天的場佈跟餐點。口試時除了正式的服裝、完整的書面資料及筆記用空白紙以及報告用的電腦設備之外,通常還會有餐點與飲料。
每個研究生準備的餐點都不太一樣,有的是水果、有的是麵包餐盒(很多種麵包的那種),遇到正餐的時刻,還會有便當。我聽過有人準備了沒剝的荔枝,好像不是很方便吃的感覺。實際上,好像口委們都不會在當場吃這些餐點,大部分會在口試之後帶走。我想這可能是所辦常常有食物可以吃的原因之一。
飲料是必備的,因為講話講這麼久口會渴。一般是泡茶,楊老師常提醒學生有外賓來要泡咖啡,能準備的多周全就盡量準備吧。
儘管計畫書口試的過程著重的是研究的內容,但這些服裝與場佈就像是誠意的展現一樣,我覺得也是很重要的。
過程中就算是旁聽的我常常為學姊捏一把冷汗。最後結果,當然也是過啦。
學姊在口試之後放鬆地說了一句話:「我大概接下來一個月之內都不會碰這些東西了。」不過我想,實際上應該很難吧(笑)。
參與口試計畫書的經驗相當有趣且珍貴,今天是學姊口試,明年可就換我們這屆的人在台上了。
同時我也再次體驗到了自己程度上的不足。聽到口委們提出那些切入核心的問題,我會同時思考自己要怎樣才能跟他們一樣看得這麼深、表達的這麼清楚。當然,很多是我未能達到境界,只能繼續加油囉。
題外話,平常穿著樸素的學長姐們,在這段期間都變身成為西裝帥哥跟套裝美女,真讓人耳目一新呢。
(more...)DSpace觀摩──崑山科技大學機構典藏
11月 30, 2007 0 Comments 政大圖檔 輔大圖資
DSpace觀摩──崑山科技大學機構典藏
- 崑山科技大學圖書資訊館數位典藏系統 http://203.71.37.206:8080/dspace/
蒐藏內容:出版品、專題演講、數位學習教材、活動照片、研討會資料、結案報告及技術報告、其他。
看看日期瀏覽,到目前為止,崑山大學的系統已經有3268筆資料,最早的資料是1993年12月,最新的資料為2007年11月21日(如果2008那個當成系統外修改之外不算的話),這時間間隔超過了10年,讓人覺得可能有修改到系統資料。但是不管怎麼說,這資料量的確是蠻可觀的。
來看看item-display頁面,這版面還真的很令人懷念。崑山大學也沒有做太多修改,甚至是metadata欄位都是用原始的DC。handle代碼也是原始的123456789,但這比較是系統的問題。
我發現到他們有另外加上「查閱點閱次數」的功能,有些頁面點越甚至超過三千多,使用率看來不低喔。
來看看他們的社群&合集,崑山大學裡面所有科系大概都列在裡面了吧。「將全校的研究、文獻都典藏起來,供全校或外校使用」,機構典藏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囉。
崑山機構典藏說明的介紹頗為詳細,就像是DSpace的中文說明書一樣,雖然中文翻譯用詞可能跟我的習慣不太一樣啦。
崑山大學是直接使用DSpace原生的功能進行機構典藏架設,其實這也是我在做計劃時的一個缺憾──大部分令人驚豔的功能都是另外修改DSpace才能達到的。看到崑山大學這樣做的時候,難免開始懷念起DSpace的原貌,這在我們的計畫中已經看不太出來了。
其實我本來是聽說輔大也在用DSpace作機構典藏,所以想要去觀摩看看。但目前為止似乎仍在開發中,暫時也看不到要拿什麼出來講好。
-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系 DSpace機構典藏系統 http://dspace.wikispaces.com/
- DSpace系統網址 http://lit184.lacc.fju.edu.tw:8180/dspace/
(與上面的系統說明擷取頁面不太一樣,可能因為還在開發中的緣故)
第二人生 Second Life簡介
11月 29, 2007 2 Comments 政大圖檔
第二人生 Second Life簡介
第二人生廣告介紹,來源自第二人生網站。
第二人生(Second Life,縮寫為SL)是一款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這個虛擬世界裡面有什麼?全立體的人物、豐富擬真的互動,還不只這樣──只要是你想到的,你都可以動手把它「做」出來!
歷史與發展
2002年,RealNetworks公司前CTO Philip Rosedaled中的Linden實驗室開發出了LindenWordl測試版本並上線運作,這是第二人生的前身。
2003年,第二人生的beta測試版本公開測試。到2007年3月26日為止,第二人生已經有五百萬用戶註冊。
表一:第二人生在2006年8月到2007年3月線上居民與全部居民的統計趨勢表,來源自Guido Lang。
2007年2月時,線上居民最高可達到三萬五千人在線上,該圖表的作者 Guido Lang預測在2008年3月時將可以達到15萬同時上線人數與二千五百萬的總人數。
第二人生的社群之一:夢國,來源自第二人生網站。
第二人生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也組成了各自的社群,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大陸創立的夢國(Anshe Chung)與中國第二人生(3Immersions)。
第二人生至今版本最新是1.18.3.5,在Windows、MAC OS X、Linux上均可執行。
特色導覽
居民與虛擬化身
圖一:第二人生的外觀(Appernce)編輯介面,來源自JunChen。
在第二人生裡面的人不喜歡被稱為玩家(Player),而是稱為居民(Residents),人們在第二人生虛擬世界中以虛擬化身(Avatars)的形象出現在別人面前。
改變虛擬化身的方法是簡單且直接的,你可以使用遊戲提供的函式庫(Library)來改變性別、穿著、皮膚圖騰等各種物理屬性。虛擬化身也有各種不同的動作可供使用,像是鞠躬、鼓掌、大笑或是展現你的肌肉。除了遊戲提供的函式庫之外,還可以使用別人開發的物件,讓你的虛擬化身擁有無限可能,甚至就像下圖的怪獸一樣。
圖二:第二人生虛擬刑事案件的怪物,來源自YouTube。
交談
第二人生裡面可透過鍵盤輸入與語音交談,交談又分成區域交談(local chat)與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就是大家熟知的IM)。
區域交談就跟我們現實生活跟人聊天一樣,平常居民可以「聽」到25公尺內的聊天內容,也可以用「喊」的讓100公呎的居民聽到,或用「低語」跟靠近你10公呎的居明講話。
即時通訊可以選擇指定你的朋友或是一群人來傳送訊息,沒有距離限制。
從1.18.2.1版之後,第二人生加入了語音通話的功能,就跟許多線上多人連線世界所使用的main grid技術一樣,都是來自於Vivox的。
移動、飛行與瞬間移動
第二人生的移動方式是用方向鍵,你可以操控虛擬化身跳躍,還可以浮在空中用飛行(fly)的方式移動。只是停止飛行(stop fly)的時候,你將會看到你的虛擬化身驚慌失措地一屁股摔到地上(當然,不會損HP,第二人生也沒有HP的屬性設定)。
另一種移動方式是瞬間移動(Teleport,縮寫為TP),你可以透過地圖搜尋直接移動到任何目的地。虛擬化身可以在原處設定個人地標(LM),以便隨時回到原處。第二人生有著SLURL的功能,可結合網頁瀏覽器得知在第二人生的位置。
經濟與不動產
在第二人生裡面的貨幣叫做Linden dollar,一般縮寫為L$。L$可以實際與美元兌換,第二人生網站市場資料顯示,2007年11月26日的最大兌換率為1:276,換算成台幣與L$大約是1:8.54。
在第二人生的虛擬世界交易居民所創造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務是很常見的事情,有些居民可以在這種經濟體系下每個月獲得幾百甚至幾千美元不等的淨收入,但大部分居民頂多收支平衡。根據Popular Science的計算,第二人生的國民生產總額(GDP)已達6400萬美元。
圖八:土地拍賣,圖片來自於第二人生網站。
收費使用者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512平方公尺之內不另外收費,土地每月收取5到295美元不等。有些土地是「私人領域(Private Estate)」,這些土地歸屬居民而不是Linden,而且通常有契約限制使用,例如不能進行商業活動或是另外轉售。
創造和著作權
第二人生的特色在於大部分的物品不是由Linden實驗室創造,而是由居民創造──就如你看到的,你也可以來製作屬於你的物件。
第二人生提供了一套3D建模的工具,只要熟悉工具操作,任何居民都可以建造虛擬建築、風景、交通工具、家具、機器等等,而這些東西可以使用、交換、出售,也是第二人生中經濟活動的主要來源。基本函式庫裡面有許多動畫、聲音,可讓居民製作出各種「動作」。除此之外,只要支付費用,居民也可以上傳自製的圖像、聲音檔案。第二人生會負責保護該物品創造者對物品的著作權。
透過一種專用的程式語言Linden Script Language(縮寫為LSL),還可以為物品加上許多自動的行為。簡單的如自動打開的門,進階的甚至有Svarga島上的人工生命實驗,這是包括雲、雨、陽光、鳥、樹和花的完整生態系統。
此外,第二人生可與麥克風、網路攝影機結合,讓虛擬世界裡面的居民聽到來自現實世界的音樂演奏或演講。也可以在第二人生播放音樂,讓其他人一同聆聽。
社群與活動
商業公司
圖十一:IBM虛擬資料中心,來源自YouTube。
第二人生當中真實存在著由居民組成的公司。有些公司是原生於第二人生,專門在二人生裡面提供服務或虛擬物品為產品;有些是公司主要在現實生活,但是也會在第二人生當中設有分部。
圖十二:IBM SOA Hub,來源自YouTube。
應用後者的公司也包括了赫赫有名的電腦大廠IBM。IBM在第二人生裡面提供了虛擬世界的店面,不同於傳統的網頁平面呈現,居民彷彿就像在逛真的店面一樣,可以查詢資料,也能直接購買。IBM甚至在裡面徵人,不僅接受履歷表的投寄,甚至還進行了虛擬面試。IBM於今年年初在第二人生裡面開設了IBM SOA Hub,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意指服務導向架構,特色是服務可輕易地重複利用,包括傳送到第二人生裡面,訪客便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SOA資料,像是影片、文件與簡報。IBM SOA Hub貫徹了IBM對虛擬世界的永續經營。
教育
圖十三:哈佛大學法學院聽課,來源自紐約時報。
近來許多大學把第二人生當成他們的虛擬教室,包括了哈佛(Harvard)、Pepperdine、Elon大學、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Ball State、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AFEKA Tel-Aviv Academic College of Engineering。根據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第二人生的管理員對此表示歡迎,也出售了100塊教育專用土地。
Rebecca Nesson,任教於哈佛大學的一位老師,在2006年中把她「合法研究(Legal Studies)」的課程帶進第二人生裡。「一般來說,不論遠距教學課程多好,你和你的學生之間還是會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她說:「第二人生確實縮小了那個隔閡。現在我和我的學生可以在固定授課時間之外,還可以擁有更多非正式的時間在一起了」。
德州大學Autin分校的研究員Joe Sanchez評估了第二人生應用在教育中的質性分析,發現當學生克服了第二人生在技術與操作介面上的困難,他們將「表現出一種對社交式學習活動的偏愛,並因在學習過程中和其他人互相交流而獲得很大樂趣。」
圖書館
圖片十四:第二人生中的圖書館,來源自YouTube。
第二人生當中各式各樣的人都有,當然,也包括了圖書館員。
部落客ted在他的Blog中列舉了幾位館員。Beth Gallaway是第二人生裡200多位貢獻時間、精力提供服務的圖書館員之一,她分享了已在第二人生提供的服務如:建立虛擬典藏、參考服務、展覽、讀書會、授課、作者訪談......等,這一切都是在虛擬世界中進行的。
Beth Gallaway每週二小時的服務內容包括了歡迎訪客、做簡短的介紹、並回答一些問題。其中有一半的問題是來自好奇的圖書館員、教育者、及學生,但另一半的人似乎是第二人生上的居民,他們就如同在真實的世界一樣,遇到了問題就到圖書館找答案。他們想要知道如何操作或設定第二人生,雖然他們可以直接詢問開發第二人生的 Linden實驗室管理人員,但因某些原因,他們就是會到第二人生圖書館來詢問。
圖十五:PLCMC罰款與繳費機器,來源自Flickr。
不少圖書館嘗試將他們的服務擴展到第二人生裡面。美國夏洛特市與Mecklenburg County公共圖書館(The Public Library of Charlotte & Mecklenburg County,PLCMC)將他們的罰款繳費機器設置在第二人生,只要是PLCMC的讀者,都可以透過這台機器查詢自己的逾期發款,並匯兌成L$繳交。特別的是,這台機器是由幾位青少年寫成的。
Stephen Abram,在2007年2月的SirsiDynix OneSource中強調第二人生會是一個重要並值得關注的發展。這與年紀或世代無關,重點在於體驗(experience)。他想到圖書館能在第二人生當中提供的服務,這列表剛好湊齊了26個英文字,包括:
-
科學中心
-
藝廊
-
讀書會(Book Talks)
-
邀請作者(Authors as visitors and as events)
-
擔任出版者
-
神秘的城堡(A mystery castle)
-
科幻小說與奇幻館藏(A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collection)
-
資訊素養與圖書館研究技巧課程
-
巨大的戲院
-
訓練與教育空間
-
健康資訊中心
-
醫學圖書館
-
可進入的書本(A walk-in book)
-
遊戲
-
資料庫搜尋,就像免費的生物醫藥論文搜尋引擎PubMed。
-
TechSoup,好吧,我真的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
教育課程
-
試用OCLC資料庫
-
從事政治活動
-
程式寫作聚會
-
葡萄酒與起司聚會(當然,是虛擬的食物)
-
期刊雜誌
-
舞蹈
-
作者們的討論會,包括書本與藝術
-
跟當地及全球的人交談
以及 -
書本
Abram認為圖書館除了實體的建築及館藏外,也有網站的架設,現在則要有第三種存在方式了,那就是在第二人生上。
門檻
如果要踏入第二人生,除了知道去他的網站上下載客戶端執行程式之外,還需要知道些什麼呢?
收費
帳號類型 | 基本 | 進階 | 白金 |
自訂虛擬化身 | O | O | O |
創造物品 | O | O | O |
擁有土地 | X | X | O |
註冊獎勵 | L$250 | X | L$1000 |
每週津貼 | X | X | L$300/周 |
客戶服務 | 基本 | 基本 | 白金 |
消費 | 免費 | 9.95美元 |
三種方式:
|
表二:第二人生帳號與收費表格,來源自第二人生網站。
第二人生裡面的帳號分成三種:「基本帳號」與「進階帳號(Additional Basic)」與「白金帳號(Premium)」收費帳號,其差別可以參考表二。每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多個帳號,但第二個之後的帳號需要註冊並繳交費用。
第二人生大部分功能是免費的,需要繳交費用的服務大多數是來自於居民提供或創造, 價格也不是Linden實驗室決定的。
在第二人生中獲得L$的方法,除了跟居民交易之外,也可以藉由付費購買更高級的帳號服務以獲得津貼。
系統需求與網路負荷
Windows系統 | 基本需求 | 建議需求 |
網路連線 | Cable或是DSL | |
作業系統 | 2000、XP或Vista | XP或Vista |
CPU | Pentium III 800MHz
AMD Athlon以上 |
1.5GHz(XP)
2GHz(Vista) 32位元(x86)以上 |
記憶體 | 512MB以上 | 1GB以上 |
顯示卡 |
XP/2000:
Vista:
|
Nvidia顯示卡(6700到8800系列)
|
表三:第二人生的Windows系統要求表,來源自第二人生網站。
對於文書處理用或是舊一點的電腦來說,第二人生在執行上可能不見得能夠很順暢,這點可以藉由調整偏好設定(Preference),關閉特效來改進效能。
第二人生的客戶端執行程式很小,1.18.2.1版僅有32.8MB,系統需求也沒有要求硬碟空間。相較之下,魔獸世界2.3.0版本即要求要保留6GB的硬碟空間。這是因為第二人生的物件幾乎都是線上即時下載並計算後呈現,網路不通順的情況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整顯示地圖上的建築物。
結語
圖十七:第二人生的Moo名片,來源自Moo.com。
第二人生一般是被歸類為是一種線上遊戲(On-line Game,縮寫為OLG),與台灣常見的OLG,如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仙境傳說(Ragnarok Online)等遊戲卻有很大的差別。第二人生著重社交功能,特別在於發展人際關係,也繁衍出龐大的社群與經濟活動,這正是第二人生主要的特色。
儘管與魔獸世界從2004年到2007年7月已經超過九百萬位玩家的數量相比,第二人生的註冊人數並不算什麼,在台灣也鮮少聽過有人在第二人生中有何驚人的作為。但就如部落客Mr. 6所說的,第二人生能把握「努力地將『大手』移除」的精神,相信在未來必能作到「就像Windows、eBay、Yahoo一樣,成為一個人們日常生活的沿伸,而不只是和日常生活無關的休閒遊戲。」
最後,本文以引用知名部落客Jedi的話作結:
「是甚麼力量,讓 SL 如此有別於其他虛擬社群平台呢?
筆者認為前述『與真實世界掛勾』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任何社群的本質還是這些活在真實世界的「人」。
線上世界祇不過是打破某種藩籬之後的投影而已,並不會改變「人」身為「人」的本質;
因此正視這種關連,並且利用了這種關連的 SL ,有助於拉近真實世界中人們的距離,進而能夠促進在 SL 中的互動,形成正向循環。」
圖表列表:
- 表一:第二人生在2006年8月到2007年3月線上居民與全部居民的統計趨勢表,統計圖表來自Guido Lang,http://secondliferesearch.blogspot.com/2007/03/second-life-residents-statistics.html。
- 表二:第二人生帳號與收費表格,來源自第二人生網站,Membership Plans,2007年11月,http://secondlife.com/whatis/plans.php。
- 表三:第二人生的Windows系統要求表,來源自第二人生網站,System Requirements,2007年11月,http://secondlife.com/corporate/sysreqs.php。
- 圖一:第二人生的外觀(Appernce)編輯介面,JunChen,http://www.junchenwu.com/2006/10/second_life_overview.html。
- 圖二:第二人生虛擬刑事案件的怪物,CSI: NY Second Life Virtual Experience [Zuiker],http://www.secondlifevideo.com/item/P49CDGGQ9LB55TCD。
- 圖三:鍵盤輸入講話中,來源自遊戲畫面擷取,2007年11月。
- 圖四、圖五:即時通訊介面,來源同上。
- 圖六:飛行中,來源同圖三。
- 圖七:地圖介面,來源同圖三。
- 圖八:土地拍賣,圖片來自於第二人生網站。
- 圖九:大陸人撰寫的教學看版,來源同圖三。
- 圖十:製作工具的介面,來源同圖三。
- 圖十一:IBM虛擬資料中心,來源擷取自YouTube,IBM's Virtual Data Center in Second Life,http://www.youtube.com/watch?v=j65RkMS9EGY。
- 圖十二:IBM SOA Hub,來源自YouTube,IMPACT in Second Life,http://www.youtube.com/watch?v=Twmk1AKrpkg。
- 圖十三:哈佛大學法學院聽課,來源自紐約時報,The Ultimate Distance Learning,http://www.nytimes.com/2007/01/07/education/edlife/07innovation.html?_r=1&oref=slogin。
- 圖十四:第二人生中的圖書館,來源自YouTube,Librarians of Second Life: Part 2,http://www.youtube.com/watch?v=SYHcXsaQdv4。
- 圖十五:PLCMC罰款與繳費機器,圖片來自於Flickr,Teens make Fine paying machine in Teen Second Life,http://www.flickr.com/photos/hblowers/1881593902/。
- 圖十六:尚未讀取完成的建築物,來源同圖三。
- 圖十七:第二人生的Moo名片,來源自Moo.com,http://www.moo.com/secondlife/。
參考資料:
-
Blizzard Entertainment - Press Release, http://www.blizzard.co.uk/press/070724.shtml.
- IBM 軟體之友 - 當 SOA 遇見 Second Life - Taiwan,http://www-07.ibm.com/software/tw/sf/hn/7th_soa_secondlife.html。
- Jedi,Second Life 的社群觀點, Jedi's BLOG,2006,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5532.html#entry。
-
Lagorio, Christine. "The Ultimate Distance Learning", New York Times , 2007-01-07. Retrieved on 2007-02-14.
-
Mr. 6,Second Life 的虛擬世界大探險,2006,http://mr6.cc/?p=453。
-
Moondoor.com.cn,Second Life系統硬體要求規格,2007,http://www.moondoor.com.cn/?action-viewnews-itemid-265。
-
Rob Flickenger, MOO Second Life cards, Hacker Friendly, http://hackerfriendly.com/wp/2007/03/09/moo-second-life-cards/.
-
Second Life: Your World. Your Imagination. http://secondlife.com/.
-
Second Lif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cond_Life.
-
Second Life Wiki, http://wiki.secondlife.com/wiki/.
-
SiC,Game Not Over,My Blog,http://www.voidland.com/blog/article.asp?id=74。
-
Stephen Abram, SirsiDynix: Rev Up Your Avatars - Future Libraries' Third Presence in Second Life, http://www.imakenews.com/sirsi/e_article000739028.cfm?x=b90f6Sf,b2rpPgSw.
-
ted,再談 Second Life 上的圖書館,Library Views 圖書館觀點,2007,http://libraryviews.blogsome.com/2007/03/23/496/。
-
Your Second Life is Ready - Popular Science, http://www.popsci.com/popsci/technology/7ba1af8f3812d010vgnvcm1000004eecbccdrcrd.html.
-
吳雋辰,Second Life體驗,2006,http://www.junchenwu.com/2006/10/second_life_overview.htm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