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順序檢定:滯後序列分析 / Behavior Analysis: Lag Sequential Analysis

行為順序檢定:滯後序列分析 / Behavior Analysis: Lag Sequential Analysis

image

這是巨量資料探勘與統計應用課程的投影片「行為順序檢定:序列分析」。本單元是屬於系列課程中的「資料檢定級」的最後一個單元,處理資料類型也是在行為的「類別」類型資料,使用的分析技術就是以前我常常提到的滯後序列探勘(lag sequential analysis)。滯後序列分析是延伸前一單元列聯表的檢定方式,但是不像卡方統計量是用於檢定整體列聯表,它使用Allison與Liker(1982)的調整後殘差計算方式來做細格檢定。雖然資料類型都以列聯表呈現,不過計算方法可是差很多的喔。跟以前我介紹滯後序列分析的內容相比,這次不僅採用比較嚴謹的Allison與Liker的計算方法,還加入了相關係數Yule'Q的計算,並直接用jsPlumb畫出了事件轉移圖。本單元使用我所開發的滯後序列分析計算器來作計算,包含兩個實作學習單跟一份測驗,供同學邊看邊練習。

(more...)

類別變項的相關檢定:卡方獨立性檢定 / Correlations with Categorical Variables: Chi-Square Test of Independence

類別變項的相關檢定:卡方獨立性檢定 / Correlations with Categorical Variables: Chi-Square Test of Independence

image

這是巨量資料探勘與統計應用課程的投影片「類別變項的相關檢定:卡方獨立性檢定」。本單元是屬於系列課程中的「資料檢定級」中的第三個單元,處理資料類型是「類別」類型的資料,可以檢測出兩兩類別資料之間的關係。本單元要講的分析技術是推論統計的卡方獨立性檢定(Chi-Square Test of Independence),相當適合質性研究所蒐集的類別資料或行為分析。本單元的分析工具是我額外開發的「卡方獨立性檢定計算器」,在投影片裡面還談到了隱含在卡方檢定之後的陷阱:辛普森詭論(Simpson's paradox)。這個單元包含了四個實作學習單,供同學邊看邊練習。

(more...)

連續變項的相關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 Bivariate Correlation Analysis: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連續變項的相關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 Bivariate Correlation Analysis: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mage

這是巨量資料探勘與統計應用課程的投影片「連續變項的相關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本單元是屬於系列課程中的「資料檢定級」的第二個單元,處理資料類型是分析兩兩「連續」資料之間的關係。本單元將會教同學推論統計另外一個很常見的分析技術: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它可以用來檢測兩個連續變項之間的相關程度與相關的方向。本單元使用我撰寫的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計算器,並不需要同學用手算。這個單元包含了二個實作學習單跟一份測驗,供同學邊看邊練習。

(more...)

連續變項的差異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 / Tes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Means: Independent t-test

連續變項的差異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 / Tes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Means: Independent t-test

image

這是巨量資料探勘與統計應用課程的投影片「連續變項的差異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本單元是屬於系列課程中的「資料檢定級」的第一個單元,處理資料類型是從「類別」分類的「連續」資料。本單元主要教的是推論統計最常見的分析技術:獨立樣本t檢定,可以用來檢測兩組不同樣本的平均值是否有顯著差異。t檢定是由健力士的統計學家William Sealy Gosset博士發表的經典分析方法。在喝健力士啤酒的時候,可別忘了統計的t檢定喔。本單元使用了R-Web跟我撰寫的獨立樣本t檢定計算器,並不需要同學用手算。這個單元包含了二個實作學習單,供同學邊看邊練習。

(more...)

資料檢定級導論: 從數學到統計 / Inferential Statistics: An Introduction

資料檢定級導論: 從數學到統計 / Inferential Statistics: An Introduction

image

這是巨量資料探勘與統計應用課程的投影片「資料檢定級導論: 從數學到統計」。本單元是屬於系列課程中的「資料檢定級」,是銜接「資料敘述級」之後下一個階段的導言課程。許多人學習統計時,都知道統計分成敘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推論統計(inferential statistics),前者很好理解,但為何需要推論統計?而這兩者又跟高中以前學的數學有什麼不一樣呢?

要理解推論統計,必須要先理解母體模型的概念。我們手邊看到的資料,在推論統計的框架中,它僅僅只是眾多樣本中的一次抽樣。因此我們在比較不同的樣本群時,注重的不是樣本的層次,而是樣本背後代表的母體模型。樣本對應到母體模型所計算出的檢定統計量,以及此檢定統計量可能出現的機率,才是推論統計的思維。

老實說,這個概念很難懂。因此我試著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這套思維,並在之中強調「檢定統計量」的核心概念,希望能讓同學比較容易理解推論統計的運作方式。因為本篇只是導言,並沒有任何練習內容或測驗。

(more...)

最佳化問題:規劃求解 / Optimization Problem: Solver

最佳化問題:規劃求解 / Optimization Problem: Solver

image

這是巨量資料探勘與統計應用課程的投影片「最佳化問題:規劃求解」。本單元雖然被歸類系列課程中的「資料敘述級」,但其實它跟其他的資料分析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規劃求解會直接給你明確的答案。在本單元中,處理資料類型為「連續」類型。

「規劃求解」是屬於「最佳化問題」領域中的技術。雖然同樣是處理數字,但「最佳化問題」並非「統計」,而跟「資料探勘」領域比較相近。在大部分資料探勘的工具裡,要解決的問題比較明確、使用者較難以自行控制。而許多資料探勘介紹的基因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又是「最佳化問題」中的進階技術,一般使用者難以輕易上手。所以我這個單元介紹的是「最佳化問題」中比較基礎的「規劃求解」。

「工廠在有限的物料跟時間內,要選擇生產多少產品,才能賺到最多利潤?」或者是「圖書館有10萬元經費,不同讀者想看不同類型的書,要怎麼買才能在有限經費內滿足讀者需求?」像是這些問題,都可以用規劃求解來找出答案。本單元利用Google試算表Solver來實作規劃求解,學生不用自己動手算喔。這個單元包含了三個實作學習單,供同學邊看邊練習。

(more...)

AI能夠告訴你未來?用Weka實作多變項時間序列預測 /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with Weka

布丁布丁吃布丁

AI能夠告訴你未來?用Weka實作多變項時間序列預測 /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with Weka

image

這是本學期我在政大圖檔所專題討論課程中介紹的內容,主題是「用Weka實作多變項時間序列預測」。傳統的時間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著重於以統計為主的ARIMA模型,分析過程著重於模型的選擇與判斷,一般僅以時間變項進行預測。Weka則是從資料探勘中迴歸(regression)的角度來實作時間序列預測(time series forecasting),使用的預測演算法可以是線性迴歸(Linear Regression)、類神經網路預測(MultilayerPerceptron)、或支持向量機迴歸(SMOreg),甚至可以加入疊加變項(overlay),就能實作多變項的時間序列預測。

本文除了放上我在專題演講的投影片之外,也將使用Weka進行時間序列預測的做法整理出來,供大家一步一步操作、學習。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