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資]目錄學 932期中考考題

4月 17, 2006 0 Comments Edit Copy Download

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
圖書資訊學系 目錄學 期中考題


問答題:

一、試述《中經》、《新簿》、《晉元帝書目》、《隋書經籍志》四種書目類例的傳承關係,並闡述四部法形成之源流。

自兩漢以降,迄於魏晉,典籍漸多。魏秘書郎鄭默,始制《中經》,晉秘書監,更著《新簿》,皆以四部別之。甲部以紀六藝(經),乙部以紀諸子(子),丙部以紀史事(史),丁部以紀詩賦(集)。不過那時候還沒有類別的稱呼,而皆用甲乙丙丁紀其順序而已。及晉著作郎李充,撰為《晉元帝書目》。然其與荀勗新簿異者,一則李充易新簿乙丙圖書之次,而以乙部紀史、丙部紀子,是其時雖無經史子集之名,而甲乙丙丁以既經史子集圖書之次第則定矣;二則以李充之「沒略眾篇之名」推之,則荀書中,四部之下,尚有小類,亦有類目之名,可以知之。阮孝緒之七錄其內篇所分,隋志承之,而「經、史、子、集」這四個類別的名字終於訂定,所以四部分類法是從隋志開始才正式確立的。

  1. 魏 鄭默《中經》傳到 晉 荀《新簿》:
    1. 《中經》開四部法編排之端倪
    2. 皆以甲乙丙丁四部別之,經子史集之名尚未確立
  2. 晉 李充《晉元帝書目》:
    1. 易其乙丙,經史子集次第定矣
    2. 四庫之法,鄭默、荀開其端,李充定其次序
  3. 《隋書經籍志》:承繼七錄,而經史子集之類名出焉,方始正式確立也

二、試述《群書四部錄》、《古今書錄》、《舊唐書經籍志》之關係,並說明《新唐書藝文志》的特色。

唐玄宗開元三年,詔弘文館學士元行沖撰成《群書四部錄》奏上。每書多有解題,每類亦有小序,然經安史之亂,圖書散亡殆盡,目錄亦已不傳。

然《群書四部錄》成書過於倉促,體例事理,均有未安。毋煚乃即以《群書四部錄》為本,針對缺失,加以增刪,而成《古今書錄》四十卷。較之《群書四部錄》,份量雖僅及五分之一,然著錄圖書種數,則與之相當。蓋刪卻各書之序跋,而撮其要旨,以為簡明之體解也。《古今書錄》大約亡於北宋末年,然而所撰修之《舊唐書經籍志》,即本於《古今書錄》而來,故於《舊唐志》中,猶可窺見毋煚《古今書錄》之面貌也。

《舊唐書經籍志》二卷,劉撰,是《舊唐書經籍志》本於《古今書錄》,而刪其小序及書下小注,故遂簡略古今書錄四十卷為二卷也。

方之漢代,則《群書四部錄》、《古今書錄》、《舊唐書經籍志》之關係,即《別錄》、《七略》、《漢書藝文志》三者之關係也。

  1. 唐 元行沖《群書四部錄》:每書多有題解、每類亦有小序。散於安史之亂。
  2. 毋煚《古今書錄》:承群書四部錄。刪卻各書序跋、撮其要旨、以為簡明題解也。亡於北宋末年。
  3. 劉熙《舊唐書經籍志》:本於古今書錄。刪其小序及輸下小注。
  4. 其關係即漢 劉向《別錄》、其子劉歆《七略》、班固《漢書藝文志》三者之關係也。

《新唐書藝文志》四卷,歐陽修撰,此志乃係根據《舊唐書經籍志》,另加著錄唐代學者自撰之書,故是書所著錄者,可謂鉅矣。《新唐志》之分類如下:甲部經錄、乙部史錄、丙部子錄、丁部集類。《新唐志》每類後無小序、每部後無大序,與《舊唐志》同。《新唐志》經部分為十一類,較《舊唐志》少一詁訓類,如爾雅等書,均列於小學類之首。《新唐志》易《舊唐志》之事纇為類書,於經脈上冠「明堂」二字。《新唐志》於每一類目之中,分「著錄」與「不著錄」兩項,「著錄」指《古今書錄》原有之書,「不著錄」指《新唐志》所增之唐人著作,此一分別,頗為清晰,亦甚可取。

  1. 唐 歐陽修《新唐書藝文志》
  2. 根據《舊唐書經籍志》,加著唐代學者自撰之書
  3. 以經史子集四部別之
  4. 與《舊唐志》之異同
    1. 無小序、無大序,同《舊唐志》
    2. 經部分為十一類,較《舊唐志》少一詁訓類
      →爾雅等書,列於小學類之首
    3. 易《舊唐志》事類類書,冠明堂經脈之上
  5. 「著錄」與「不著錄」:
    1. 著錄指《古今書錄》原有之書
    2. 不著錄指所增之唐人著作

三、試述我國「史志」、「官簿」、「私錄」的特色,請舉各一例說明之。

  • 「史志」:
    1. 反應著述成果、學術源流之大體
    2. 不必詳述各書內容,著者生平亦可參見列傳
    3. 例:《漢書藝文志》開正史藝文志之先河
  • 「官簿」:
    1. 目錄之書,有奉帝王詔令而修撰
    2. 例:《四庫提要總目》
      1. 經史子集四部
      2. 每一書下有詳明之提要(解題),每類之前有小序,每部之前有總序
        (書→提要、類→小序、部→總序)
      3. 在現存目錄書中,實為體制最完整而份量最龐大之代表也。
  • 「私錄」:
    1. 為閱讀與治學所需,學者均好私人藏書
    2. 宋齊之後私錄興起,七分法體系已起變革
    3. 例:《七志》
      1. 不限當時收藏、重視當代著錄
      2. 開創書目提要新體例:
        1. 各書傳有敘錄、偏重著者生平介紹
        2. 變敘之名,從傳之實」:改變敘錄體之名稱,而確實地作為傳記之用
      3. 均有條例(小序),相當於《七略》的「輯略」
      4. 實為九分法:
        1. 上承《七略》六分遺規
        2. 增「圖譜志」而成七分法
        3. 又附道佛二部,實為九分

四、解釋以下《七錄》序文之意義:

王以「六藝」之稱,不足以標榜經目,改為「經典」,今則從之,故序經典錄,為內篇之一。
劉王並以眾史合於春秋,劉氏之世,史書甚寡,附見春秋,誠得其例,今眾家記傳,倍於經典,猶從此志,實為繁蕪,且七略詩賦,不從六藝詩部,蓋尤其書既多,所以別為一略,今依擬斯例,分出眾史,序記傳錄,為內篇第二。

王儉認為「六藝略」沒有辦法將圖書經目加以標示清楚,所以將「六藝略」改為「經典」,而此以後為編制之法,故編為小序經典錄,為內篇之一。

劉氏父子王檢將眾多史書合編於「春秋」。在劉氏父子之世代,史書所存不多,所以將其附錄於「春秋」,尚可得知其書目。而今世史書為多家所記傳,數量多於經典,卻仍這樣做,實在是多餘的作法。而且七略的詩賦並不列於六藝詩部之下,是因為其書數量之多,所以分開來列為一略。現在依照這個例子,分出家史,序紀傳錄,作為為內篇中的第二篇。


答案參考資料

  1. 中國目錄史 / 胡楚生著
  2. 91屆張學姐

上述答案仍有許多不完整的地方,請幫忙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