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rmation behavior 資訊行為

布丁布丁吃布丁

Information behavior 資訊行為

image

Case, D. O. (2006). Information behavior.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0, 293.


1. 前言

  1. Information behavior 「資訊行為」的定義: “the totality of human behavior in relation to sources and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information use.” (Wilson, 2000)
    跟資訊來源與頻道相關的人類行為,包含主動與被動的資訊搜尋與使用。
  2. 涵蓋範圍:2001-2004
  3. 文獻來源:
    • 電子資料庫:Wilson’s Library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ull Text
    • 印刷與電子期刊:The 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 其他手動蒐集的相關主題出版品
  4. 收錄限制:
    • 排除特殊研究:特定領域(site-specific,如個人圖書館)、特定系統、特定服務(如只限於從家裡存取網路的方法)
    • 特別收錄網際網路使用研究:只含括使用多種來源的媒體與有所互動的情境下
    • 不收錄已經被探討過:資訊取用、搜尋行為、電子期刊使用、搜尋引擎

2. ARIST回顧資訊尋求(information seeking)的歷史

  1. 零星介紹 (1966-1978):在個別文章中提及「資訊尋求與使用」
  2. 綜合回顧 (1986-1990):Dervin & Nilan (1986)與Hewins (1990)
  3. 專業分化 (1990-2002):資訊系統、服務與技術;瀏覽、資訊守門員;搜尋行為心智模型、方法、情境
  4. 綜合回顧 (2002):Case(2002)回顧1990s之前的研究

3. Information Seekers by Occupation 研究對象

3-1. Scientists 科學家
  1. 通常都是對單一學科、觀察小樣本科學家的資訊蒐集行為
  2. 對於科學家的研究已經做很多了,沒特別新的發現
3-2. Engineers 工程師
  1. 對工程師的研究深度加深:Fidel & Green (2004)發現可取用性(accessibility)是影響工程師選擇資訊的主要因素
  2. 可取用性的定義又可有「節省時間」跟「熟悉程度」等不同的面向,引發其他研究深入探討
3-3. Scholars 學者
  1. 對不同領域的學者進行研究很常見,現在研究的取樣範圍也逐漸擴大:
    • Talja (2002)面試護理專家、歷史學家、文獻學者、環境科學家等不同人
    • "scholars define their research areas and disciplines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at collabo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re essential aspects of scholarship."
      發現學者透過社會互動定義研究領域與學科範圍,而且資訊分享是學術的基本
  2. 社會科學家、人文學者、音樂家等資訊行為也是頗受重視。
3-4. Managers 管理階層
  1. 描述資訊行為的詞彙:scanning (掃描=資訊尋求)、sense-making (意義建構)
  2. Choo (2001)建立企業組織中的資訊搜尋模型,包括需求、尋找、使用、組織策略以及外部情境
  3. Mackenzie (2003)發現管理者傾向於取用他們不需要的資訊,只為了加快決策的速度,因為他們覺得蒐集資訊可以長知識。
  4. Hirsh & Dinkelacker (2004) 發現節省時間、權威性與方便性是影響資源選擇的主因;即時、可依賴與熟悉程度則比較不重要。
3-5. 其他
  1. 律師:Wilkinson (2001)發現它們喜歡非正式與內部的資訊來源
  2. 看護:Cogdill(2003)發現看護人員需要常用藥物治療法與參考資源、看護病人的診斷書、規定手冊
  3. 醫院社會工作者(醫生與病人):Harrison, Hepworth與de Chazal (2004)發現他們常處於information poor (資訊貧窮),大多用口耳相談交換資訊,而非透過網路找尋有用資源

4. Information Seekers by Role 角色

4-1. The General Public 一般大眾
  1. 1970s與1980s幾個大規模的研究後,現在較少對一般大眾的研究。
  2. Pettigrew、Durrance與Unruh (2002)調查認為即使介面設計、組織、權威、即時、隱私等其他因素都很不佳,社區組織網路還是很有用
  3. 網際網路成為新興議題:Kaye & Johnson (2203)發現網際網路快要成為電視、廣播與雜誌的替代品。但Hektor(2003)指出網際網路只是各種管道的一種,而非唯一的來源
  4. Julien & Michels (2003)研究個人私密資訊行為,發現時間限制、動機、情境、起始事件類型、位置、資訊應用目的、資源類型都是影響的因素
4-2. Patients 病人
  1. 看護、病人對於健康資訊的需求與特殊的病人等研究越來越盛行
  2. Rees & Bath(2001)提出Monitoring/Blunting Scale (MBS):
    • Monitoring 監控:檢視環境潛在威脅
    • Blunting 遲鈍:忽略或使人遠離威脅資訊
  3. Warner & Procaccino (2004)研究大量女性,得到下資訊來源的取得順序:
    • 醫師;藥師或健康書籍;擁有相同病況的人;家人或朋友;護士或製藥商;網站;公共圖書館
  4. Baker(2004)發現末期病患需要資訊來面對臨終與死亡,但需求會反映在生理、情緒、精神、經濟等個人因素上
  5. 癌症病人的研究:Johnson、Andrewes與Allard(2001)提出一個研究癌症病患的癌症基因資訊尋求的模型
4-3. Students 學生
  1. 學生資訊行為研究眾多,幾乎都跟「學習」有所關連
  2. Gross & Saxton(2001)發現「imposed 強迫式」資訊行為模式:由一人(通常是老師)提出問題,另一人(通常是學生)幫忙解決。
  3. Whitmire (2003)發現學生對主題的認識方式影響他們如何選擇、尋找、評鑑資訊,以及辨識資源的權威性
  4. Henstrom (2003)分析五種影響資訊行為的個人內在認知面向:neuroticisim神經質、extraversion 個性外向、openness to experience 投入體驗、competitiveness 競爭性、conscientiousness 責任心
4-4. 其他角色:Hobbyists 特殊嗜好
  1. Hobbyist cooks烹飪嗜好者:Hartel (2003)
  2. 族譜研究者:Yekel (2004)、Duff & Johnson (2003)

5. Information Seekers by Demographic or Social Group 社會族群

5-1. Children and Youth 幼童與青年
  1. 研究從圖書或網路使用,擴大到探討孩童認知、學習與社交層面
  2. Cooper (2002)發現7歲幼童在圖書館找書是看封面而不注重內容
  3. Shenton & Dixon (2003)提出青年的資訊尋求模型,特別著重於來自周遭他人的資訊來源
    • Agosto & Hughes-Hassell 也發現朋友跟家人是青年優先的資訊來源
5-2. 其他族群
  1. Immigrants 移民者、the Poor 貧窮者、the Homeless 遊民、Women 女性、The Elderly 老年人

6. Metatheory, Theory and Models 高層理論、理論與模型

  1. 帶入理論與高層理論的觀察研究,是從Fisher、Julien與Duggan (2000)、McKechnie (2002)等人開始
    • Ford (2004)注重研究的主題性;Abbott (2004)思考分類與檢索議題之間的關聯
    • Hjorland(2004)分析目標與主題對於資訊行為的相關性
  2. “context” or “situation”:Johnson (2003)與Cool(2001)都有寫過長篇回顧
  3. 資訊行為的模型與理論回顧:Pettigrew、Fidel與Bruce (2001),包含認知、社交、或多方面的
  4. ASIST出版的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favior (Fisher, Erdelez & McKechnie, 2005)描述超過70個資訊行為研究可用的理論
  5. Hall (2003)認為從其他領域借理論來用,例如Social Exchange Theory
  6. 各種理論與模型的分析:Jarvelin & Wilson (2003)

7. Methods 研究方法

  1. Wilson (2002)為研究方法分類:以觀察作為資料蒐集的根本方法,分成直接跟間接變項,然後將各方法分成民族誌觀察(ethnographic observation)、問卷調查、訪談等常見方法。
  2. Baker等人(2002)分析1993到2000共247篇人類資訊行為相關文章
    • 35%:訪談
    • 20%:問卷
    • 14%:觀察
    • 12%:內容分析
    • 其他19%:日記、交易記錄、焦點團體、放聲思考("think aloud" protocols)、二次分析( secondary analysis)、實驗測試、書目計量、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8. 結論

  1. 研究數量越來越多,包括個人與社群、情境與社會影響、個人資訊與描述的深度加深
  2. 研究朝向國際化、概念化;研究的典範也從靜態的需求與使用轉變成動態的個人與情境導向
  3. 資訊行為的分化與專業化,讓人對「資訊行為」的概念薄弱

感想

  • 這篇review的寫作模式觀察
    • 從定義、範圍、架構開始說明,然後一一從分類介紹研究;
    • 每一篇研究講述作者、研究對象與問題、提出重要的結論與發現;
    • 當多篇研究有共通點時,講述共同的趨勢;
    • 參考其他review作為分類各種研究的依據;
    • review研究也是重要的研究文章
  • 架構清楚,文章有條理,因此很容易就懂這篇文章要說什麼。
    • 但是因為感覺許多研究都很重要,反而讓人難以知道重點在哪裡

之前就一直很想好好讀ARIST的文章,不過實際上是到這時候才好好地讀。讀完之後獲益良多,真的是ARIST專出好文。

(more...)

浅析 OCLC 的 FRBR 作品聚集算法

布丁布丁吃布丁

浅析 OCLC 的 FRBR 作品聚集算法

image

张俊娥(2006)。浅析 OCLC 的 FRBR 作品聚集算法。大学图书馆学报24(006),66–69。


FRBR概念模型實體層次

image

FRBR 作品聚集算法

  • 書目記錄→作者 / 題名鍵 (author / title key),再來計算叢集
  • 步驟一:資料前處理:擷取與整理
    1. 準備權威對照 (Authority Mappings):利用LC的名稱權威檔 (LC Name Authority File)
    2. 建構權威鍵 (Constructing Authority Keys):從書目中抽取作者與題名資料
    3. 透過名稱權威檔過濾,統一作者與題名
  • 步驟二:建立作品集鍵(Work-Set Key),最終可產生以下四種形式:
    • 作者 / 題名
    • 統一題名
    • 題名 / 一個或多個作者
    • 題名 / OCLC控制號
  • 步驟三:以作品集鍵,建構叢集
    • 舉例來說,透過以上步驟,下列五筆作品集鍵都有相同題名,但不同作者:
      1. Title / Author A
      2. Title / Author A / Author B
      3. Title / Author B / Author C
      4. Title / Author C
      5. Title / Author D / Author E
    • 依據作者不同,可以分群成a b c d跟e兩群

感想

  • 與其說是分群演算法,不如說資料前處理的手續更為重要吧。
  • 意外的是,年代、出版地、出版者等其他有用的資料居然沒有納入考量,這樣的分群演算法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因為看了上一篇「Derivative bibliographic relationships」之後,想要找一下有沒有書目關連的相關技術研究。不過這篇有點像是演算法的中文說明版,倒不像是研究論文啊?

(more...)

Derivative bibliographic relationships: The work relationship in a global bibliographic database 全球書目資料庫(World Cat)中的作品關連分析

布丁布丁吃布丁

Derivative bibliographic relationships: The work relationship in a global bibliographic database 全球書目資料庫(World Cat)中的作品關連分析

image

Smiraglia, R. P., & Leazer, G. H. (1999). Derivative bibliographic relationships: The work relationship in a global bibliographic datab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0(6), 493–504.


1. 研究背景

  • 書目實體 (bibliographic entity):書目控制與檢索的核心單位。
    書目實體也包含兩類型的屬性:
    • 實體 (physical):尺寸、材質、傳輸模式(印刷品或磁帶等等)
    • 意義 (intellectual):標題、作者、出版細節。
  • 作品 (work):書目實體的意義內容。
    作品也包含兩類型的屬性:
    • 概念內容:主題
    • 語義內容:呈現方式,例如音樂的。
  • 作品與作品之間有所關連:例如不同出版社但是內容卻相同。
    • 提供作品關連,有助於使用者在目錄中找尋資料。

2. 文獻探討:書目家族的研究

  • Leazer (1993):作品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關聯網路。
  • Tillett (1991) 建立了書目關連的分類
    • 分析美國國會圖書館(LC)的目錄
    • 發現目錄中介於11.2%到19.4%的作品有延伸書目關連 (derivative bibliographic relationships)。
  • Smiraglia (1992, 1994) 繼續深入研究書目關連
    • 分析Georgetown University Library (GEORGE,OCLC目錄OLUC的一部分)與Research Libraries Information Network (RLIN)目錄
    • 發現49.9% (±4%)的作品有延伸書目關係
    • 書目家族中各別有1到127筆成員書目,平均為4.7筆。
    • 「延伸書目關係」(derivative bibliographic relationship):存在於一個新作品與其原始來源(始祖書目 progenitor),或是他的後繼書目(successor),或是包含這兩者的全新概念。
    • Smiraglia將延伸書目關係分類:
      • 同步延伸(simultaneous derivations):作品同時發佈成兩種版本,或是在很近的時間內發佈。
      • 後繼延伸(successive derivations):作品經過修改後發佈了後續的版本,或是由新的作者撰寫。
      • 翻譯
      • 擴大延伸(amplification):包括文字加上繪圖、音樂設定,或是評論、索引、注釋。
      • 擷取延伸(extraction):摘要、縮寫本、節錄。
      • 改寫延伸(adaptation):包括簡編、電影劇本、歌詞、音樂作品的改編、或是其他修改版本。
      • 演出延伸(performance):包括音樂與視訊的紀錄。

3. 研究問題

  1. WorldCat中有多少作品是書目家族的成員?
  2. WorldCat中每個書目家族有多少筆成員數量?有多少延伸關連?
  3. 書目特性(像是年代、格式、分類、學科領域等)跟延伸書目關連是否有相關?
    • 年代有統計顯著低度相關:書目家族成形通常都在始祖書目發表之後的近期間
    • 格式有統計顯著低度相關,但因為未能辨識的資料過多而有失準確。其中60%教科書(textbook)都有延伸作品,報告跟論文則比較少延伸作品
  4. 延伸書目關連的發生頻率為何?
  5. 每個書目家族中的關連複雜度為何?是否會隨著時間改變?

4. 研究方法

  1. 從WorldCat中隨機抽樣1000筆書目,從中篩選出477筆始祖書目
  2. 根據始祖書目,找尋WorldCat中其他的關聯書目,建構書目家族
  3. 記錄書目特性:年代、語言、出版地、格式、分類、媒體、學科領域
  4. SPSS分析

5. 研究結果

  • 樣本敘述:英文佔2/3、來自美國佔1/2、1960年代之後佔2/3、70%格式無法辨識、書本佔90%
  • 回答問題1:大約有30.2% ± 4.1%筆書目是書目家族的成員
  • 回答問題2:30.2%的家族只有2筆成員,平均3.54筆。69.8%的始祖書目沒有延伸作品
  • 回答問題3:與延伸書目關連有統計顯著相關的書目特性只有年代跟格式
    • 年代有統計顯著低度相關:書目家族成形通常都在始祖書目發表之後的近期間
    • 格式有統計顯著低度相關,但因為未能辨識的資料過多而有失準確。其中60%教科書(textbook)都有延伸作品,報告跟論文則比較少延伸作品
  • 回答問題4:由於音樂跟文學作品較多的關係,表演跟改編的關係也較常發生
  • 回答問題5:家族數量與關係複雜度呈現統計顯著的低度正相關

感想

  • 研究資料庫書目資料時,有太多變數是需要去克服。此篇遭遇到1.關連難以判斷;2. 格式與學科分類資料欠缺的問題,有部分分析結果並不是很漂亮。
  • 與其說這篇論文是在介紹書目關係分析方法,不如說是詳細探討WorldCat收錄的資料特性,並與前人比較。不禁讓人疑惑,如果我換了一個資料庫做研究,那看來又會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 WorldCat國際化後加入了各國書目,相信這時候再做書目關連分析會更有效果。

讀了一些歷史回顧型的文章之後,終於又接觸到實證型的研究論文,看著一堆數字跟表格,讀起來格外懷念。

(more...)

What is a collection? 什麼是「館藏」

布丁布丁吃布丁

What is a collection? 什麼是「館藏」

image

Lee, H. L. (2000). What is a colle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1(12), 1106–1113.


1. 前言

  • 隨著科技進步,WWW網際網路與數位資源改變了「館藏」的內容,因此作者嘗試擴大「館藏」(collection)的定義。

專有名詞

  • Collection / subcollection 館藏 / 子館藏
  • Collection developer 館藏發展者
  • Information 資訊(電腦方面)、圖資(圖書館方面)
  • intermediation / disintermediation 經過篩選的館藏目錄 / 所有資訊

2. 「館藏」的傳統定義

2-1. 明確性 (tangibility)
  • 實體物品:書本、手稿、叢書、政府出版品、手冊、目錄、報告、檔案、微縮片、穿孔卡片、電腦磁帶。
  • 現在館藏的概念已經從印刷資源擴大到非印刷品及電子資源,但是傳統印刷品的印象仍深深地影響著館員。
  • 發展館藏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使用者資訊需求。在此目的下需要考慮以下議題:
    • 使用者是如何看待館藏?
    • 館藏發展者是如何發展館藏?
    • 館藏如何協助資訊尋求行為?
2-2. 持有性 (ownership)
  • 持有性通常是館藏的範圍界線
    • 傳統定義中,館際互借不算是擁有館藏。
    • 館藏服務範圍之外的使用者往往都是二等公民
  • 持有性是否為館藏的必要條件?
    • 寄存也是館藏:美國公共圖書館有許多出版社寄存的書籍,不算圖書館擁有,但是館員跟讀者會將之視為館藏之一
    • 館藏發展政策考量:館際互借不在政策之中,但電子資料庫則是。
    • 可重複使用:館際互借的資源只能讓一人使用,電子資料庫可讓多人使用。
    • 「擁有」光碟資料庫,通常難以整合到OPAC。那比電子資料庫更難使用。
  • 作者認為,持有性不應該只是看擁有或沒擁有。出版者、館員、資安專家與使用者對持有的看法都不相同。而使用者只在意能否存取與方便性而已。
2-3. 使用者社群 (a user community)
  • an effective collection must be developed with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its community information needs (Curley & Broderick, 1985).
    有效的館藏是基於對社群資訊需求的明確認知之上。
  • 作者認為Yahoo網站分類就是樣樣通、樣樣鬆
2-4. 整合檢索機制 (a unified retrieval mechanism)
  • 資源往往是分散各地,因此需要一套整合的檢索機制來查詢四散的館藏。
  • 聯合目錄 (union catalog):將各個子館藏的資料縮減,成為可瀏覽的全部館藏。
  • 整合檢索機制的隱憂:找不到資料,但實際上有資料
    • 資料可能尚未轉換成機讀格式
    • 格式太特殊而無法編入OPAC
    • 網際網路的外連資料也沒有編入
  • 檢索機制的整合仍有待努力:使用者即使用OPAC,仍不免時常更換多個資料庫

3. 數位媒體對「館藏」定義的挑戰

3-1. 是否需要館藏目錄? (disintermediation)
  • 無限館藏 (finite collection):科技進步,使用者將有一天可以自行選擇資源,而不需依賴圖書館發展的館藏。
    • 會有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問題,因此還是需要發展優質的館藏 (intermediation)
  • 如何發展館藏?
    • 電腦在現代中仍有不少限制
    • 專家篩選與機構考量等仍是影響館藏發展的常見要素
3-2. 數位環境中的模糊界線
  • 超連結 (hypertext technology):如果編入館藏目錄的A資源,內有連結到B資源,那麼B資源是否算是館藏目錄的一部分?
  • 數位資源的易變動性,與傳統資源有很大的差別。

4. 對「館藏」的延伸概念

  • 主要概念架構
    • 以資訊尋求的觀點來看使用情境與互動
    • 以使用者為中心:使用者在意的是否能夠直接取用
4-1. 館藏發展者的觀點
  • 館藏發展政策:資訊資源的館藏發展應該是要有一套含括所有館藏相關要素的政策,包括使用社群定義、館藏範圍、格式、以及深度。
  • 關連:多個館藏之間彼此有所關連,而有些館藏是其他館藏的子集合。
  • 管理:館藏發展者專注於管理館藏及其子館藏,讓主要使用者能夠直接且方便地存取館藏資源。
  • 合作:同時,館藏發展者與其他資訊服務合作,擴大館藏內容,以協助使用者存取更廣泛的資源。
  • 多變性與分散性:館藏資源有多種形式,可能會是實體上被分割的或是擁有多個部分。
  • 整合檢索機制:所有資源應該有統一的檢索機制,以方便瀏覽與存取館藏。
4-2. 使用者的觀點
  • 館藏就是一個設計良好的整合檢索機制
    • 可取用沒有實體的數位資源
    • 可自訂館藏內容的排列,以滿足社群或個人的資訊需求
    • 可透過單一介面存取

5. 未來研究方向

  1. 確認館藏是一個資訊檢索的情境,而非一堆物件的組成。
  2. 考量使用者對於館藏的看法,而不只是館藏發展者而已。
  3. 資訊尋求行為成為重要議題:探討使用者如何與館藏互動。

感想

  • 有些技術問題隨著時代演進又有些不同。雖然作者用概念的方式分析,但結論還是很模糊。
  • 作者最後的結論是以「取用」的角度來定義「館藏」,但「取用」往往會受到法律的影響。從法律的角度深入分析資源本身的智慧財產權、使用權、擁有權等各種權益的範圍,比較不同時代各供應商販售實體與數位資源的方式,應該會對館藏有更具體的概念吧。

很多資訊系統也會用Collection這個詞喔,大家在翻譯時要考量情境做調整呢。

(more...)

全球經濟與國際電信網路

布丁布丁吃布丁

全球經濟與國際電信網路

image

伽摩利珀、尹宏毅(2008)。全球传播(第2版)。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

「全球經濟與國際電信網路」是「全球傳播」該書中的一篇論文喔。


現代以前的世界

  • 個人財物幾乎都是本地製造,只有貴重品才有運送
  • 難以分工、專業化

勞動分工

  • 促進專業化,提高產量
  • 缺點:相互依賴,要求協調與控制。在跨越地理空間時會發生嚴重問題
  • 需要現代通訊技術:勞動的全球分工與現代傳播技術之間有著複雜的關係

帝國主義

  • 13世紀,多極世界:國家力量中心是分散的、鬆散地結合
  • 14-15世紀,單極世界:英法等新帝國出現,幅員擴及全球
  • 新帝國與歷史早期舊帝國的差異:
    • 領地:舊帝國的領土相鄰,新帝國是遼闊與分散的
    • 剝削:舊帝國是掠奪與進貢,新帝國是商業手段(從殖民地取得原料、獨佔市場)
  • 製造殖民地結構性阻礙,阻止橫向關係
    • 大英帝國全球電報網路完全以倫敦為中心

電子帝國主義

全球傳媒流動
  • 背景:帝國主義時代結束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 殖民地獨立
    • 美國成為世界中心:以經濟跟文化為力量來源
  • 依賴關係:全球通訊依舊是以單一中心為主,缺少橫向連結
  • 文化入侵的爭論:偏向美國(中心)的文化(ex:電影)流向世界其他國家(邊緣地區)
    • (1970年代)反對單向流動,要求全球平衡
    • 美國反對:違背憲法第一修正案(言論自由保障)
      然而第一修正案僅保障佔有傳媒的大公司,而不是言論自由本身
越境數據流
  • 服務(會計、保險、廣告)仍侷限在本地範圍內
  • 服務型態改變:現代通訊技術
    • 實現跨空間、時間溝通交流,服務不必限制面對面
  • 美國成為全球商務活動指揮和控制中心
    • 製造生產業轉移到開發中國家
    • 美國當地投資研究開發、公司服務、管理以及其他協調和控制活動
  • 全球經濟中,自由貿易與自由傳播的不同觀點
    • 美國(贊成):自由貿易促進全球分工細化,自由傳播能夠協調全球不同地區的專業化部門
    • 開發中國家(質疑):自由貿易導致虛弱國家成為廉價原料與勞動力來源,造成永久依賴的處境;自由傳播削弱了國家主權

新興的網路結構

  • 傳統傳播技術:電視
    • 由上而下的方式:資訊源少、聽眾多,有利於集權化控制
  • 新興傳播邏輯:網際網路
    • 傳輸頻寬增加、成本下降,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傳播
  • 網際網路結構性不平等
    • 中心─邊緣關係:16%富裕國家人口擁有97%網際網路主機資源
    • 美國傳輸商主控國際線路費用,美國資料輸出量遠大於輸入量
    • 以美國為中心的線路已經成熟,橫向線路難以競爭

講到圖資的歷史,有很大的部份會跟電信牽扯在一起。原本我是想要讀「Communication and Empire: Media, Markets, and Globalization, 1860-1930」這本書,可是因為自己程度太差實在是看不懂,所以只好換這本書來看一看。傳播史也真是有夠大的了。

(more...)

Enhancing the Cultural Record: Recent Trends and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圖資學的歷史與趨勢

布丁布丁吃布丁

Enhancing the Cultural Record: Recent Trends and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圖資學的歷史與趨勢

image

Williams, R. V. (2009). Enhancing the Cultural Record: Recent Trends and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es & the Cultural Record, 44(3), 326–342.


Introduction

  • 整理文獻的三種方式:
    1. by review of recent trends in research and writing 回顧研究與著作
    2. by indications of topics of current interest to some of te most active researchers 活躍研究者的研究主題
    3. idenification of isssues that need to be explored in future research 探索未來發展
  •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T),涵蓋:
    1. 數位傳統研究、記憶研究、早期現代社會的文獻與資訊影響
    2. 電腦科學與電信

Trends in IST History

  • The Late 1960s to 1995:
    • 先驅者W. Boyd Rayward (1960s與1970s早期)
    • 越來越多研究者投注IST歷史:Pamela Richards (1980s)、Martha Hane Zachert & Williams, R. V. (1983)、Irene Farkas-Conn & Michael Buckland (1991)等
    • 相關領域:商業使用(Joanne Yates研究)與科技歷史(James Cortadau研究)
    • 統整:Geoffrey C. Bowker & Susan Leigh Starr; Buckland & Ziming Liu
  • 1995-2005:IST歷史成為重要議題且廣為人知的時期
    • 1990s末期三個重要研究:
      • Rayward (1996):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Some Reflections
        用來自6位不同歷史學家的史料來探討IST歷史
      • Micbael Buckland and Trudi Bellardo Hahn: JASIS探討IST歷史的特別議題,資料來自16篇由15位不同作者撰寫
      • Garfield Fellow: 1.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with IST pioneers; 2. organizing conferences
    • 1990s末期到2000s早期:英荷德各國研究者參與;科學與科技歷史家增加,少數圖書館歷史學家。
    • 1995~2005: 傳統歷史社群與科學與科技歷史學家更注意IST歷史

Recent and Current Historical Research in IST History

IST History Resear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 William Aspray: 女性在科技中的角色; 網際網路在美國商業的歷史
  • Geoffrey Bowker: memory practices(建立、記憶、知識遺忘) in geology (地質學), cybernetics (神經機械學), biodiversity (生物多樣性)
  • Micbael Buckland: Emanuel Coldberg(電子資訊檢索的權威)的主要書目
  • Colin Burke: IST歷史論文書目
  • Ron Day: The Modern Invention of Information (2001)
  • Trudi Bellardo Habn & Diane Barlow: 資訊科學的女性先驅者; 線上資料庫與資訊服務產業的回顧
  • W. Boyd Raywar: European modernism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 Dan Schiller: How to Think about Information (2007); 美國資通政策歷史
The European Historians of IST
  • 英國 Alistair Black: MI5(英國安全局軍情五處)與特殊圖書館的間諜情報研究
  • Thomas Hapke: 舉辦資訊系統的歷史與遺產研討會; European modernism(歐洲現代化)的著作
  • Dave Muddiman: 從後現代觀點來看現今資訊專業者; 20世紀早期的文獻研究領域
  • Toni Weller: 19世紀英文資訊社會

Future Needs in IST History Research

IST history researchers
  • Aspray: 整合多學科:IST歷史、科學科技歷史、通訊歷史、電腦歷史
  • Black: 描述詞彙研究
  • Buckland: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比較圖書館學)
  • Burke: "post-isms":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 Day: historiographical methods
  • Hahn: women pioneers in IST
  • Hapke: German Society of Documentation before and after National Socialism
  • Muddiman: early information ages (1920-1980)
  • Raywar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braries and museums
  • Schiller: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the military
  • Weiler: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information
Author’s views
  • 不能過分強調政府與非政府研究
  • 特殊圖書館的歷史,特別是醫學、醫學計量學
  • 國際機關、慈善機構與其他國際圖書館與資訊發展
  • 國際電信通訊公司與行政機構
  • 專業機構(SLA、ASIST、醫學圖書館聯盟等等)的歷史
  • 辨識不同的角色:informati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of the discipline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ass communications

這一篇只有17頁,可是講的是更大的歷史。所以很多歷史事件是有看沒有懂,需要再加油。

(mor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圖資學歷史

布丁布丁吃布丁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圖資學歷史

image

Rayward, W. B. (1985).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library history, 120–136.


前言

  • 論點:Librarianship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a more general information science. (Machlup & Mansfield)
  • Patrick Wilson: 沒有資訊科學,只有 “a Bibliographical R&D Community”
    作者認為,圖書資訊學應該有合適的學術特色
  • 歷史法分析: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

詞彙與翻譯

  • Information 資訊
  • Librarianship 圖書館事業
  • Bibliography 書目
  • Documentation 文獻學

Librarianship & bibliography (19世紀末)

  • 探討書本的歷史與文字載體
  • 1950s:書目的混沌時代
    • Paul Otlet: universal bibliographical repertory
    • Bibliographic control (1946)
    • Subject indexing

bibliography into documentation (1890s)

  • Universal Bibliographical Repertory by Belgians
    • the first faceted classification
    •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UDC)
  • Otlet引進詞彙 “documentation”: all aspects of the study of documents broadly conceived-books, periodicals, newspapers, bibliographies, administrative records of government, patents, industrial catalogs, indexes, abstracts, reviews-anything written or iconographic that could contribute to our sum of knowledge.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Bibliography: 有效率搜尋與降低成本

Watson Davis & microfilm 微縮片

  • 提倡利用microfilm保存並集中管理文獻
  • American Documentation Institute (ADI, 1937): 用微縮片管理科學文獻和館際互借──Bibliofilm Service
  • 提出Universal bibliography的具體方案 (1937)
  • 圖書館學校開始教授微縮片的技術與管理服務

True graduate education (1937)

  • Graduate Library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強調在圖書館實務問題中應用嚴謹的研究方法
  • “library science” 名稱確立

二次大戰的影響(1930s – 1940s)

  • 研究量大增,文獻傳播需求帶來資訊處理上的問題
  • 戰後,政府致力於鞏固科學與技術資訊,不僅資助研究進行,也關心研究結果傳播的效率
  • Machine-dominated 機器為主的研究
    • ADI轉變成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SIS),研究創新實驗機器
    • Machine-searching變成重要議題
    • Vannevar Bush "As We May Think" (1945)
    • Mechanical translation: 自動化語言翻譯

Documentation into information retrieval (1950s前期)

  • Wise and Perry (1950) "Multiple Coding and the Rapid Selector" : 討論檢索與分類,發展概念編碼
  • Perry (1950)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Machine Searching":
    • documentation methods
    • new kinds of terminological expression for searching (Boolean)
    • documents and bibliography 形容為 “units” of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correlation"
  • Calvin Mooers (1950) "Cod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the Rapid Selector": 確立 "information retrieval"
  • Perry and Kent (1957) "Documentation and lnformation Retrieval": 資訊檢索系統的模型,包含分類與索引系統

圖書館的轉型:不只是藏書

  • “Bibliographic Organization” (1950): 傳統圖書館會需要更多工具,像是電腦或機器
  • Louis Ridenour “Bibliography in an Age of Science”: 應結合閱讀室、討論室、交流中心
  • Margaret Egan (1952) “The Communication of Specialized Information”:
    • 科技文獻搜尋需求改變了書目記錄研究的形態
    • 政府與企業開始了解特殊資訊的價值

Information sciences (1950s末期 – 1960s)

    • 由於政府大量資助,各種研究專家與產業興盛
    • 資訊科學成為跨學科領域,包含數學、電腦技術、電子工程與其他學科
    • Air Force對資訊科學詞彙的定義
    • Information is encoded knowledge
    • Information sciences is comprised, therefore, of the bod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methodology and techniques necessary for the organization,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evaluation, ordering, filter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systems ... must provide for the gathering,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telligence data in restricted, tactical, and natural strategic contexts. . . . The predominant usefulness of futur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will be in aiding the human in ordering and filtering and interpreting extremely complex situations and to propose to him, or even make for him, decisions he could not arrive at rationally ....
  • 電腦成為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的銜接者
    • Online revoluti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 Modern theoret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
    • Bibliometrics
  • Machlup and Mansfield 定義 “information science” 用詞
    • 廣義:It stands for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information and may include all or any combination of the academic disciplines
    • 偏向電腦:"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偏向圖書館學:"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狹義:改善科技資訊的傳播、資訊服務與系統的應用研究
      • 科學家與學者的傳播模式
      • 文獻成長與分布
      • 資訊交換的研究方法
      • 資訊存取控制
      • 資訊系統與網路的塑模與模擬
      • 使用者資訊行為
      • 人因系統設計
    • "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

這篇文章並沒有分章節,而是直接一段一段地敘述整個歷史。上面的分節分項是我自己整理的部份,不過講起來還是頗為混亂,整理得不是很好啊。

(more...)

知識論

布丁布丁吃布丁

知識論

image

孫振靑(71)。知識論(初版)。臺北市:五南。


導論

  1. 「知識」包含三個意思:
    1. P是一件事實
    2. A相信P是一件事實
    3. A之所以相信P是一件事實,是有根據的。
  2. 「知識現象」三要素:
    1. 認知主體──自我
    2. 被認知的對象──客體
    3. 認知行為:包含肯定(是)
  3. 「知識論」描述性定義
    • 探求人類知識現象邏輯基礎,
    • 進而說明真卻知識的可能性本質及其範圍的一門學問。
  4. 「知識論」歷史
    • 先驅:亞里斯多德
    • 形成專門學問:康德
  5. 「知識論」是「形而上學」的基礎
  6. 研究知識的方法:折衷法
    • 找尋知識論起點:懷疑(笛卡兒)
    • 探討知識構成因素:批判(康德)

第一章 意識論:探討知識的可能性

  • 意識:人們對於自己和自己的內在行為的自覺
  • 意識的分類
    1. 直接(伴隨意識、直觀):
      • 對於當下的內在行為及行為主體的自覺或理會
      • 直接意識:模糊不清
    2. 反省:
      • 對於內在行為及主體進行反思,也能夠對直接意識加以反思
      • 反省意識:自絕地、刻意地、集中地→完成的意識
      • 必須透過表象或概念的媒介
  • 意識的對象:意識場
    • 意識自身、感覺、概念、判斷、情感、記憶、變化、持續、物、存在、有、自我、外界的物體、運動、延積,等等

第二章 感性論(知覺論):感知外界

  • 感性:
    • 認知:溝通內心與外界的橋樑
    • 對象:有形的物體
    • 方式:直接認知,直觀
    • 形成:物性知識的材料
  • 感性官能分類
    • 外感官:視官、聽官、味官、嗅官、觸官
    • 內感官:綜合感、想像力、估價感、感覺記憶
  • 「感覺」性質
    • 感覺是由客觀的原料與感官的模式互相配合而成
    • 構成感覺表象的要素,除了原料之外,還有感官的先天模式
    • 感覺表象事由主體根據客觀原料而形成的
    • 物體界的特徵:延積(空間)、運動(時間)、各種不同的性質

第三章 悟性論:(一)概念論

  • 普遍概念:
    • 涉類的概念:一類中的一切個體和每一個體
    • 普遍名詞:做為那一類中每一個體的謂詞
    • 根據意識的見證,我們具有普遍名詞,也具有普遍概念
  • 概念的內容取決於事物中的通性
    • 傳統實在論的主張事物中含有通性
    • 悟性偷過感性「抽得」事物的通性而構成概念的內容
  • 概念指涉:
    • 現象
    • 客觀實在
  • 普遍概念的探討議題
    • 「有」:本體論
    • 「動因」:指一個存在之物,以其自己的動作影響到另一物
    • 補足普遍概念不足:直觀體悟(理智的同情)、神祕經驗

第四章 悟性論:(二)原理論

  • 原理:比較普遍的判斷
  • 原理形成要素:
    • 後天的材料:概念所涉指的性質
    • 先天的模式:悟性的邏輯規律
  • 常見原理:
    • 不矛盾原理(第一原理):有,從有的方面看,不能是無。
    • 因果原理:一切事件的發生皆有原因
    • 齊一原理:宇宙結構為:每一個事件皆可被是為某一普遍法則(自然法則)的實例

第五章 理性論

  • 理性:根據原理,並依照其他邏輯法則而加以推演,以獲得新的知識
  • 演繹推理:根據原理或普遍判斷彼此的蘊含關係而推得特殊的結論
  • 歸納推理:依據因果原理和齊一原理,由特殊事件而獲得普遍結論的推理活動。

第六章 真理論

  • 真理
    • 本體的:萬物的真實無妄及其可知性
    • 邏輯的:建基於事實的判斷
  • 明顯性:真理的最後判準
    • 有一客觀事物或事實清晰地呈現在我面前
    • 我清晰地看出萊納是一個客觀事物或事實
  • 確定性:使我們對於明顯的真理予以堅定不疑的承認
  • 不明顯的判斷
    • 持有意見:支持判斷的理由比較強
    • 懷疑:正反兩方理由不相上下

第七章 權威論

  • 權威:
    • 我們之相信他人報告的理由或動機
    • 他人提供的報告稱為「證言」,提供報告的人稱為「證人」
  • 權威的分類
    • 社會性的:管轄權或倫理權
    • 邏輯性的:證人的權威
  • 信:指一個人因為某種適當的能力,能夠使別人給以理智的同意
    • 證人的知識
    • 證人的誠實

第八章 科學論

  • 科學知識的特徵
    • 它以某些理由或原因為基礎
    • 有系統,其研究對象具有一定的範圍
    • 具有一定的研究方法
  • 科學的分類
    • 普遍的:稱為哲學
    • 特殊的:以特殊對象為研究的目標。
      • 實在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
      • 理想科學:以比較抽象的概念為對象
  • 科學使用的推理
    • 理想科學:演繹法
    • 自然科學:歸納法
    • 人文科學:歸納法,但較難確定

結論:形而上學

  • 哲學:
    • 解答普遍問題、說明特殊科學依據的原理;研究天地間最高或最後原理的學問
    • 分類:物、人、神
  • 形而上學:
    • 一般的:超越屬性、有的本質、可能與現行、自立體與依附體、因與果
    • 特殊的:宇宙論、心理學、自然神學

感想

  • 科學研究,特別是社會科學,任何議題都會與知識論有所關連
  • 知識論有助於強化論文的理論根據與論述方法
  • 在圖資領域研究中,應預設知識論的正確性,並進一步發展出應用理論

在閱讀的時候,會覺得很有邏輯。可惜我記憶力太差,讀完之後就會忘記這之間的邏輯是怎麼推導而來的了 OTL

(more...)

An Interdisciplinary Lexicon 跨學科詞彙

布丁布丁吃布丁

An Interdisciplinary Lexicon 跨學科詞彙

image

Klein, J. T. (1990). 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定義Interdisciplinary的方法

  1. 從舉例來定義,指定它是什麼型態
  2. 從動機來定義,解釋為什麼它會發生
  3. 從互動原則來定義,展示學科之間是如何互動
  4. 從專有名詞階層來定義,用特定詞彙來區別整合的層級

作者以專有名詞階層的區別來說明interdisciplinary:

  1. Multidisciplinary:多學科
  2. Interdisciplinary:跨學科
  3. Transdisciplinary:整合學科

Multidisciplinary / Interdisciplinary的區別

  1. Multidisciplinary:指多個並列的學科
  2. Multidisciplinary與教育、研究
    • Joseph Kockelmans認為西方近代教育實質上都是Multidisciplinary,而該詞彙並非用來敘述研究情境
    • “Multidisciplinary” 的研究通常是專案中 ”自然發生的答案”
  3. 區別multidisciplinarity跟interdisciplinarity的例子:
    • 費城社會歷史計畫 (Philadelphia Social History Project, PSHP)
      • 關於19世紀各國首都的都市化與工業化造成人口差異的合作研究
      • 發展歷經合作(collaborative)、multidisciplinary到interdisciplinarity等不同階段
    • Apollo Project:目的是制定操作性詞彙,類似癌症研究計畫

Interdisciplinary / Transdisciplinary的區別

  1. Interdisciplinary的4種互動方式
    • 借用:例如統計工具等研究方法
    • 解決問題
    • 增加研究議題或方法的穩定性
    • Interdiscipline的新興議題
  2. Transdisciplinary
    • 為了處理更全面性的範圍與願景
    • Miller解釋:是一種概念性的框架,跨越了多個狹窄的學科範圍,包含了多個不同學科處理的議題
  3. Ryszard Wasniowski以Wroclaw大學的未來研究中心(Futures Research Centre, FRC)為例:
    • Multidisciplinarity:多學科獨立運作
      image
    • Pluridisciplinarity:參考不同學科的文獻
      image
    • Crossdisciplinarity:單方向的獨立運作發展到極致
      image
    • Interdisciplinary:利用不同學科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分成1.實務層級; 2.科學層級
      image
    • Transdisciplinarity:多層結構組織,包含廣泛目標。分成1. 政策決定層級;2. 規劃層級;3. 實務層級;4. 科學層級
      image
    • 未來研究做為Transdisciplinary研究的架構圖:
      image
      1. 超級系統:transdisciplinary方案
      2. 系統:interdisciplinary方案
      3. 應用問題:學科導向
      4. 基本問題:學科導向
  4. Sverre Sjolander的發展interdisciplinary計畫10個階段
    1. 參與者做各自的事情
    2. 參與者注意到各自的不足
    3. 參與者開始退到抽象層次,尚未到實務階段
    4. 定義問題,規範技術詞彙
    5. 參與者集中討論
    6. 參與者建立起共同的隱語
    7. 參與者發現它們浪費時間而沒有實際產出
    8. 參與者反省造成如此現象的原因
    9. 參與者知道目標
    10. 參與者真正開始產出

感想

  1. 如果要策劃跨學科的大計劃,那麼就了解跨學科的運作方式是很重要的
  2. 藉由了解組織間學科互動程度高低,也有助於理解學科分類架構的由來

之後課堂中也會提到很多跨學科的概念,現在在回頭看這篇,會讓我覺得定義跨學科層級的目的常常會隨著研究目的而有所改變吧。

倒是最後的跨學科計畫頗有合作式學習的味道,真微妙。

(more...)

Community Practice: an alternative vision of the network society 社群實踐

布丁布丁吃布丁

Community Practice: an alternative vision of the network society 社群實踐

image

Day, P., & Schuler, D. (2004). Community practice in the network society: local action/global interaction. Routledge.


名詞對應

  • 社會 society
  • 社群 community
  • 網路 network
  • 資訊通訊科技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s

前言

  1. 社會(society):從階層式與基於分類的工業社會權威架構轉變成為網路社會架構。
    我們需要注意:
    • 主要的網路社會理論
    • 切合現代社會的實踐社群架構
    • 社會經濟情境(socio-economic context)
  2. 資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s):做為網路社會的基礎,加速社會發展
  3. Castell的流動空間(space of flows)理論強調科技工具的重要性
  4. Dijk(1999):網路社會之所以是一種社會,是因為社會與媒體網路形成了它的原本組織模式與最重要的架構

資訊社會的起源

理論觀點
  1. Duff等人(1996):1960年代的日本是現代資訊社會哲學的發源地
  2. Daniel Bell (1973):三個相關的社會現象
  3. 電腦的威力
  4. 理論知識的集中成為新科技、經濟成長、社會階層組織的經緯
  5. 新社會經濟規律的新興議題
  6. Bell的後工業主義(post-industrialism)與資訊社會理論,成為現在網路社群理論的根源
政策觀點
  1. Bell的理論影響了1970/80年代的西方決策者的思想
    • NII的Vice-President Al Gore:用資訊高速公路比喻廣泛的社會經濟通訊潛力
    • 歐洲的第一框架計畫(First Framework Programme,1984-1987):發展歐洲的資訊技術
  2. 美國:
    • 國家資訊建設(National informaiotn infrastructure, NII)
    • 資訊建設工作小組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ask Force¸IITF):利用ICT增進美國經濟競爭力、降低管理成本、促進政府運作效率與責任
  3. 歐洲:
    • 資訊社會政策(Information Society)
    • Delors發展白皮書(1993):建立跨歐洲的高品質網路

ICTs如何串連資訊社會

  1. 網路社會中的「技術-經濟決定論」(techno-economic determinism)
  2. Freeman (1994)藉由指出 選擇主要目標背後的最大化利益 以及 資本主義經濟的新技術採用,概念化了技術決定論以及「專業知識」

了解社群

  1. Butcher (1993):社群公共政策議題可以從三個層面來探討
    1. 敘述性的社群 (descriptive community)
      • 指涉一種具有歸屬感、共同感團體或人際網路
      • 分成地理社群與利益社群
    2. 價值的社群 (community as value)
      • 除了地理或利益社群概念之外,還包含特定價值:團結、參與、凝聚力
      • 奠基於社群主義
    3. 活動的社群 (active community)
      • 社群也是社會和政治活動的基礎
      • 公共政策制定係以促進社群的力量與能力為目標

社群政策的框架

  1. 了解並符合社群需求
  2. 在活動的社群團體與組織中運作
  3. 基於一到多種社群價值
  4. 排好社群需求的優先順序
  5. 穩定與讚揚文化的差異
  6. 反映社群自治和社群活動責任目標的承諾

社群實踐 (community practice)

  1. 社群實踐是一種鼓勵促進社群規劃、建立與維護社群健全運作的方法
  2. 社群實踐的要素:
    • 維持社群工作者持續參與
    • 越來越多專業人員在工作中利用社群的力量
    • 社群團體自己本身的自我管理
    • 藉由嘗試改善管理服務,鼓勵社群使用與參與服務的規劃與提供
  3. 社群實踐的方法:
    • 社群服務
    • 社群發展
    • 社群行動

本書架構

  1. 網路社會 – 議題與危機
  2. 社群實踐的現況
  3. 新興社群技術研究議題

感想

  1. 了解資訊社會與網路社群的由來與定義,有助於探討政策規劃的研究
  2. ICTs促進網路社會發展的理論可作為資訊技術應用研究的基礎

現在回頭看一下當初自己寫的內容,我還是覺得,自己當時根本就搞不懂自己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吧……

(more...)

論文閱讀筆記心得

布丁布丁吃布丁

論文閱讀筆記心得

image

這是在剛開學時跟大家分享的一份投影片,內容關於paper study時的note撰寫方法。

剛上研究所時,大家對於paper study這件事情都會相當恐慌。大學時別說是英文論文,大概就連中文論文都不太看。可是一上研究所,就得要強迫自己閱讀英文的論文。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而事實上這也的確能夠增長英文閱讀能力,提昇吸收資訊的速度。

一般來說,paper study並不是看小說、雜誌,看看笑笑就過去,而是要將看到的東西經過整理、消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未來撰寫論文的時候,就是要仰賴大量的閱讀與有技巧的整理。

以下是這份投影片的內容:(SkyDrive備份)

這份投影片裡面介紹到兩樣工具:

至於note到底要怎麼寫會比較好呢?老實講,讀到現在我也沒個準則。大致上只要能夠跟別人說明、能跟未來的自己說明,那應該就足夠。

接下來我會將最近閱讀的note一篇一篇放上來,希望促進閱讀知識的分享與交換。有些寫得很差或寫錯的地方,歡迎大家多多批評指教。

(more...)

書籍掃圖裁切工具:PSP Comic Converter

布丁布丁吃布丁

書籍掃圖裁切工具:PSP Comic Converter

image

最近在整理書籍掃描檔案,並為書籍製作文字辨識OCR。如果是雙頁書籍,那麼OCR的結果通常不太好。這時候我需要一個可以將雙頁書籍切割成左右兩頁、各別成為獨立檔案的工具,找了半天,最後找到的是這個PSP Comic Converter。


下載與開啟

該軟體不用安裝,下載解壓縮後就是一個PSP Comic Converter.exe,直接開啟之後畫面如下:

image

使用步驟

操作上很簡單,右邊按鈕一個一個按就是了。我直接敘述步驟:

  1. 選擇來源目錄:指定你要準備要分割的圖片目錄。
  2. 選擇目標目錄:指定PSP Comic Converter分割完成之後儲存分割結果的目錄。
  3. 讀出文件列表:確認來源目錄的檔案。
  4. 參數設置: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選項,下面再細講。
  5. 開始轉換:執行切割動作。
參數設置

image

點開「參數設置」的功能,上圖就是他的對話視窗。

儘管裡面有許多可以調整的參數,不過最重要的是「頁面順序」。如果是橫書,通常順序是「1|2」;而如果是直書,順序則是「2|1」,這會影響到切割之後的檔案順序。當你在做大量圖片處理時,這個功能格外地重要,可以省下許多力氣手動調整檔案順序。

切割結果

1026 宇凡c 005

上圖是雙頁書籍的圖片檔案。

00000001 00000001d

上面兩張圖則是切割的結果。


小結

一開始我先找了一下手邊常用的FastStone Image Viewer等軟體,意外的是都沒有批次切割的功能。最後找到的PSP Comic Converter,光看名字還真是想不到他也可以這樣用。只能說為了看漫畫,社群的力量也是很強大的。

(more...)

Proxmox VE用備份(vzdump)與還原(restore)複製虛擬機器 (clone Virtual Machine)

布丁布丁吃布丁

Proxmox VE用備份(vzdump)與還原(restore)複製虛擬機器 (clone Virtual Machine)

image

Proxmox VE是一套開放原始碼的虛擬機器環境,他同時使用了OpenVZ容器虛擬化與KVM全虛擬化兩種技術,可以根據需求選用不同的方式來建立虛擬機器。

本篇要介紹虛擬機器的複製方式,這包括了備份(匯出)與還原(匯入)的指令。依照使用的技術不同,OpenVZ與KVM都必須使用各自的指令。


為什麼需要複製虛擬機器?

有時候,我們建立好一個提供了完整服務的虛擬機器。現在有另一群人想要把這個虛擬機器的內容進行修改,可是又想要保留原有的虛擬機器。這時候你就需要複製功能。

或著是說,你想要建立一個Proxmox VE沒有提供的虛擬應用樣板,作為其他應用的基礎。例如具備XAMPP環境的作業系統。這樣就可以省下每次都要從空的作業系統中安裝XAMPP的手續,讓後面的人更容易從XAMPP架設網站。

在我上一篇介紹Proxmox VE的虛擬應用樣板中有提到,OpenVZ必須要從特定的樣板中建立虛擬機器,而要建立一個虛擬應用樣板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相較之下,用複製的方式從原有的虛擬機器建立另一個虛擬機器,這方法就容易多了。

在了解了背景需求之後,以下再來介紹複製的方法。

複製虛擬機器的步驟

在Proxmox VE複製虛擬機器的步驟,我個人看來是有三步:1. 準備來源虛擬機器、2. 備份(匯出)、3. 還原(匯入)、4. 設定新建立的虛擬機器。以下介紹各步驟的作法。

1. 準備來源虛擬機器

image

在進行複製之前,你必須先準備一台虛擬機器。

你需要注意的設定有兩點:

  1. VMID:這台虛擬機器的ID。
  2. 虛擬化技術:OpenVZ容器虛擬化技術或是KVM全虛擬化技術。

要注意的是,OpenVZ跟KVM的操作方式都有一些不同,請依據你使用的技術選擇正確的指令。

image

確定了你要備份的虛擬機器之後,請先將該虛擬機器關機,以便進行接下來的備份動作。

2. 備份(匯出)虛擬機器

儘管Proxmox VE有提供排程備份的功能,但在這邊我們選擇使用指令列的方式來進行備份。

2011-11-19_180900 ssh - mask

在Proxmox VE安裝完成之後,我們就可以用SSH連進去。我通常使用的SSH連線軟體是PieTTY,預設連接埠22,登入帳號是root與安裝時使用的密碼。

現在要開始執行備份的指令。假設你的虛擬機器的VMID是165,暫存目錄擺在「/tmp」底下,不論是OpenVZ還是KVM,備份的執行指令如下:

proxmox:~# vzdump --dumpdir /tmp --compress 165

備份需要花點時間等待,請耐心等候吧。

image

備份完成之後,就會顯示上述訊息。備份VM 165總共花了7分鐘,備份檔案大小為1.54GB,備份檔案的路徑為「/tmp/vzdump-qemu-165-2011_11_19-18_36_22.tgz」。請記得備份檔的路徑,待會還原時會再使用。

因為我這個VM 165是Windows XP系統,所以備份起來檔案頗大。如果是OpenVZ的話,基本的作業系統通常不會超過300MB。

2011-11-19_194353 download backup - mask

如果有需要的話,你也可以在/tmp目錄中下載該備份檔喔。

3. 還原(匯入)虛擬機器

接下來的步驟中,就要依照該虛擬機器使用的技術,選擇相對應的還原指令了。

以KVM為例,剛剛的備份檔的路徑為「/tmp/vzdump-qemu-165-2011_11_19-18_36_22.tgz」,如果你想要以此建立一臺新的虛擬機器,VMID編號為170(編號必須為100~999之間,而且此編號不能先被佔用喔),那麼請使用qmrestore指令:

proxmox:~# qmrestore /tmp/vzdump-qemu-165-2011_11_19-18_36_22.tgz 170

如果你剛剛備份的是OpenVZ檔案,則檔案的名稱會有所不同(雖然依然是用vzdump指令)。假如現在有個OpenVZ備份檔的路徑為「/tmp/vzdump-openvz-350-2011_10_28-02_25_51.tgz」,你想要以此建立一臺新的虛擬機器,VMID編號為170,那麼請使用vzrestore指令:

proxmox:~# vzrestore /tmp/vzdump-openvz-350-2011_10_28-02_25_51.tgz 170

2011-11-19_200227 qmrestore - mask

還原指令執行時,會出現上圖的訊息,這是以qmrestore還原KVM備份檔的結果。

2011-11-19_200613 list

還原成功之後,你就可以在Proxmox VE網頁管理介面看到該虛擬機器了。

4. 設定新建立的虛擬機器

image

設定完成之後,你最好先調整一下其他參數再來使用,特別是網路IP的設定、Hostname主機名稱等等。以免直接開啟新建立的虛擬機器時,造成與來源的虛擬機器相衝的問題喔。

image

設定好之後就開啟來使用吧,這又是一個跟來源一樣的Windows XP虛擬機器囉。


結語

用複製的方式建立虛擬機器有幾個缺點,像是管理者密碼不能在建立時供人自訂(但還是可以建立完之後再修改,如上述的第四步驟)、虛擬機器的備註(Notes)與網路等各種設定都會被複製過去,讓人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機器。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只是在組織內部複製虛擬機器而不需要供外界使用的話,保持相同的帳號與密碼,說不定這樣還比較方便管理呢。

有時間的話,我也想建立真正的「虛擬應用樣板」。但那就改天再說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