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behavior 資訊行為
Information behavior 資訊行為
Case, D. O. (2006). Information behavior.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0, 293.
1. 前言
- Information behavior 「資訊行為」的定義: “the totality of human behavior in relation to sources and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information use.” (Wilson, 2000)
跟資訊來源與頻道相關的人類行為,包含主動與被動的資訊搜尋與使用。 - 涵蓋範圍:2001-2004
- 文獻來源:
- 電子資料庫:Wilson’s Library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ull Text
- 印刷與電子期刊:The 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 其他手動蒐集的相關主題出版品
- 收錄限制:
- 排除特殊研究:特定領域(site-specific,如個人圖書館)、特定系統、特定服務(如只限於從家裡存取網路的方法)
- 特別收錄網際網路使用研究:只含括使用多種來源的媒體與有所互動的情境下
- 不收錄已經被探討過:資訊取用、搜尋行為、電子期刊使用、搜尋引擎
2. ARIST回顧資訊尋求(information seeking)的歷史
- 零星介紹 (1966-1978):在個別文章中提及「資訊尋求與使用」
- 綜合回顧 (1986-1990):Dervin & Nilan (1986)與Hewins (1990)
- 專業分化 (1990-2002):資訊系統、服務與技術;瀏覽、資訊守門員;搜尋行為心智模型、方法、情境
- 綜合回顧 (2002):Case(2002)回顧1990s之前的研究
3. Information Seekers by Occupation 研究對象
3-1. Scientists 科學家
- 通常都是對單一學科、觀察小樣本科學家的資訊蒐集行為
- 對於科學家的研究已經做很多了,沒特別新的發現
3-2. Engineers 工程師
- 對工程師的研究深度加深:Fidel & Green (2004)發現可取用性(accessibility)是影響工程師選擇資訊的主要因素
- 可取用性的定義又可有「節省時間」跟「熟悉程度」等不同的面向,引發其他研究深入探討
3-3. Scholars 學者
- 對不同領域的學者進行研究很常見,現在研究的取樣範圍也逐漸擴大:
- Talja (2002)面試護理專家、歷史學家、文獻學者、環境科學家等不同人
- "scholars define their research areas and disciplines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at collabo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re essential aspects of scholarship."
發現學者透過社會互動定義研究領域與學科範圍,而且資訊分享是學術的基本 - 社會科學家、人文學者、音樂家等資訊行為也是頗受重視。
3-4. Managers 管理階層
- 描述資訊行為的詞彙:scanning (掃描=資訊尋求)、sense-making (意義建構)
- Choo (2001)建立企業組織中的資訊搜尋模型,包括需求、尋找、使用、組織策略以及外部情境
- Mackenzie (2003)發現管理者傾向於取用他們不需要的資訊,只為了加快決策的速度,因為他們覺得蒐集資訊可以長知識。
- Hirsh & Dinkelacker (2004) 發現節省時間、權威性與方便性是影響資源選擇的主因;即時、可依賴與熟悉程度則比較不重要。
3-5. 其他
- 律師:Wilkinson (2001)發現它們喜歡非正式與內部的資訊來源
- 看護:Cogdill(2003)發現看護人員需要常用藥物治療法與參考資源、看護病人的診斷書、規定手冊
- 醫院社會工作者(醫生與病人):Harrison, Hepworth與de Chazal (2004)發現他們常處於information poor (資訊貧窮),大多用口耳相談交換資訊,而非透過網路找尋有用資源
4. Information Seekers by Role 角色
4-1. The General Public 一般大眾
- 1970s與1980s幾個大規模的研究後,現在較少對一般大眾的研究。
- Pettigrew、Durrance與Unruh (2002)調查認為即使介面設計、組織、權威、即時、隱私等其他因素都很不佳,社區組織網路還是很有用
- 網際網路成為新興議題:Kaye & Johnson (2203)發現網際網路快要成為電視、廣播與雜誌的替代品。但Hektor(2003)指出網際網路只是各種管道的一種,而非唯一的來源
- Julien & Michels (2003)研究個人私密資訊行為,發現時間限制、動機、情境、起始事件類型、位置、資訊應用目的、資源類型都是影響的因素
4-2. Patients 病人
- 看護、病人對於健康資訊的需求與特殊的病人等研究越來越盛行
- Rees & Bath(2001)提出Monitoring/Blunting Scale (MBS):
- Monitoring 監控:檢視環境潛在威脅
- Blunting 遲鈍:忽略或使人遠離威脅資訊
- Warner & Procaccino (2004)研究大量女性,得到下資訊來源的取得順序:
- 醫師;藥師或健康書籍;擁有相同病況的人;家人或朋友;護士或製藥商;網站;公共圖書館
- Baker(2004)發現末期病患需要資訊來面對臨終與死亡,但需求會反映在生理、情緒、精神、經濟等個人因素上
- 癌症病人的研究:Johnson、Andrewes與Allard(2001)提出一個研究癌症病患的癌症基因資訊尋求的模型
4-3. Students 學生
- 學生資訊行為研究眾多,幾乎都跟「學習」有所關連
- Gross & Saxton(2001)發現「imposed 強迫式」資訊行為模式:由一人(通常是老師)提出問題,另一人(通常是學生)幫忙解決。
- Whitmire (2003)發現學生對主題的認識方式影響他們如何選擇、尋找、評鑑資訊,以及辨識資源的權威性
- Henstrom (2003)分析五種影響資訊行為的個人內在認知面向:neuroticisim神經質、extraversion 個性外向、openness to experience 投入體驗、competitiveness 競爭性、conscientiousness 責任心
4-4. 其他角色:Hobbyists 特殊嗜好
- Hobbyist cooks烹飪嗜好者:Hartel (2003)
- 族譜研究者:Yekel (2004)、Duff & Johnson (2003)
5. Information Seekers by Demographic or Social Group 社會族群
5-1. Children and Youth 幼童與青年
- 研究從圖書或網路使用,擴大到探討孩童認知、學習與社交層面
- Cooper (2002)發現7歲幼童在圖書館找書是看封面而不注重內容
- Shenton & Dixon (2003)提出青年的資訊尋求模型,特別著重於來自周遭他人的資訊來源
- Agosto & Hughes-Hassell 也發現朋友跟家人是青年優先的資訊來源
5-2. 其他族群
- Immigrants 移民者、the Poor 貧窮者、the Homeless 遊民、Women 女性、The Elderly 老年人
6. Metatheory, Theory and Models 高層理論、理論與模型
- 帶入理論與高層理論的觀察研究,是從Fisher、Julien與Duggan (2000)、McKechnie (2002)等人開始
- Ford (2004)注重研究的主題性;Abbott (2004)思考分類與檢索議題之間的關聯
- Hjorland(2004)分析目標與主題對於資訊行為的相關性
- “context” or “situation”:Johnson (2003)與Cool(2001)都有寫過長篇回顧
- 資訊行為的模型與理論回顧:Pettigrew、Fidel與Bruce (2001),包含認知、社交、或多方面的
- ASIST出版的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favior (Fisher, Erdelez & McKechnie, 2005)描述超過70個資訊行為研究可用的理論
- Hall (2003)認為從其他領域借理論來用,例如Social Exchange Theory
- 各種理論與模型的分析:Jarvelin & Wilson (2003)
7. Methods 研究方法
- Wilson (2002)為研究方法分類:以觀察作為資料蒐集的根本方法,分成直接跟間接變項,然後將各方法分成民族誌觀察(ethnographic observation)、問卷調查、訪談等常見方法。
- Baker等人(2002)分析1993到2000共247篇人類資訊行為相關文章
- 35%:訪談
- 20%:問卷
- 14%:觀察
- 12%:內容分析
- 其他19%:日記、交易記錄、焦點團體、放聲思考("think aloud" protocols)、二次分析( secondary analysis)、實驗測試、書目計量、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8. 結論
- 研究數量越來越多,包括個人與社群、情境與社會影響、個人資訊與描述的深度加深
- 研究朝向國際化、概念化;研究的典範也從靜態的需求與使用轉變成動態的個人與情境導向
- 資訊行為的分化與專業化,讓人對「資訊行為」的概念薄弱
感想
- 這篇review的寫作模式觀察
- 從定義、範圍、架構開始說明,然後一一從分類介紹研究;
- 每一篇研究講述作者、研究對象與問題、提出重要的結論與發現;
- 當多篇研究有共通點時,講述共同的趨勢;
- 參考其他review作為分類各種研究的依據;
- review研究也是重要的研究文章
- 架構清楚,文章有條理,因此很容易就懂這篇文章要說什麼。
- 但是因為感覺許多研究都很重要,反而讓人難以知道重點在哪裡
之前就一直很想好好讀ARIST的文章,不過實際上是到這時候才好好地讀。讀完之後獲益良多,真的是ARIST專出好文。
(mor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