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統計軟體R來看自由軟體與教育

從統計軟體R來看自由軟體與教育

unnamed
前幾天,實驗室的同事在講最近使用統計軟體R來做合作學習中參與者分群(clusting)的事情。分組結果如上圖所示,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群組,結果紫色小組的成員太多,「這是一個失敗的分群」她笑著說。看到這個分群結果,我也覺得很開心。但這不是基於分析結果還不滿意的自嘲,而是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未來的開端──一個用自由軟體改變所上教育的開始。


教育背後的商業化問題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曾說:「教育是社會正義,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機會。」許多人都認為教育應具備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學習的公平性,但是在電腦方面的教育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電腦教育與Office教學
office
舉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卻不見得察覺得到的例子:Microsoft Office,以及它底下的Word、Excel、Power Point。電腦概論的通識課程教導使用Office、老師要學生繳交報告Word、學生上台簡報要求使用Power Point。上課教Office、學校用Office,在許多人眼中,「Word」已經成為豐富文本(rich text)的代名詞,「ppt」也是簡報投影片的簡稱。
但是這樣教育背後的結果,不僅是被微軟所制約,導致Office版本升級時許多人倍感困擾,更嚴重的是,對於沒有經濟能力購買Office的學生來說,以Office作為電腦文書處理的教育內容,更是一種對貧窮學生的歧視。
買得起軟體就不是問題?
在課堂中教導學生使用某種軟體時,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老師,我在家裡的時候,或是畢業之後,如果要使用這軟體,那怎麼辦?」
1-CS6-Startup-Screen
若以Office為例,Office家用版一套$3999的價位在許多人眼中也許並不是很大的負擔。那我們換個角度,看影像處理課程教導Adobe Photoshop。這一套建議售價$39200的Adobe Photoshop CS6中文版 for Windows,你還會覺得這是貧窮學生應該負擔得起的價位嗎?
除了Office或Photoshop這種常見的商業軟體之外,在研究所課程中,我看到的是統計課程教導學生使用IBM SPSS(基本功能單機授權版9萬多,其他統計模組另外計算)、資料庫概論教Microsoft SQL Server(標準版不限個數約20萬)(以上價格參考自一通資採股份有限公司的決標結果,價格細節會時常改變),就連以「資訊自由」自詡的圖書館,都會在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生使用EndNote單機版1萬5)。
只能在學校使用的校園軟體
今天我們還在學校,還能在電腦教室中使用這些軟體,還能透過計算機中心提供的校園軟體下載或是雲端使用虛擬機器軟體(這點我真的要稱讚Critrix的強大),但是學生離開了校園回到家、畢業之後投入職場,從學生身分脫離之後,就失去了學校的支援與學生授權的優惠。而對於無力負擔起這些軟體高昂費用的學生來說,課堂所學的技能很容易變得毫無用武之地。我想,這應該不是我們教育中樂見的情景吧。
2012-08-03_101927
再以研究者與EndNote為例,許多研究生在學校接受以EndNote彙整研究書目以進行研究論文撰寫的訓練,EndNote可說是進行研究的基本工具。但研究生使用學校提供的EndNote,意味著離開學校之後就喪失了EndNote的支援。某方面來說,學校變相地認為研究生只有在學校中才做研究(才會用到EndNote),而畢業之後就不需要進行研究(不需要用EndNote)。若學校對於研究生的教育是培養研究人才,那麼我想上述的觀點應該會跟學校教育目標有著相當大的牴觸。
盜版不能解決問題,自由軟體才是終極之道
「老師,我在家中要用Photoshop做作業,我該怎麼辦?」面對學生這種問題,很多人選擇的解決方式是:提供非正式授權的軟體。這種檯面下違法的行為,在許多商業軟體教學課程中,卻已經變成了常態。或著更誇張一點,學生去補習班學習某個軟體的目的,就是從講師身上取得昂貴的軟體本身。
當然,作為一個軟體人,我並不贊成非正式授權與盜版軟體的盛行。這不僅是有損軟體製作者的智慧財產權,更會扭曲民眾對於智慧財產的觀念。
那麼不用盜版,難道要學生買正版嗎?要強迫學生購買那些價格破萬的昂貴軟體,才能進行課堂教學嗎?
答案是肯定的,用合理授權的正版軟體才是正確的途徑;但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有些授權正版軟體不必花錢購買,那就是自由軟體(freeware)。

自由軟體與教育

根據自由軟體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的定義:
自由軟體是一種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複製、研究、修改和分發的軟體。這方面的不受限制正是自由軟體最重要的本質,與自由軟體相對的是專有軟體(Proprietary Software)非自由軟體,也常被稱為私有軟體、封閉軟體。
儘管收費與否並非定義自由軟體的主要依據,但是大多數自由軟體所搭配的授權條款,如GPLBSD,都允許使用者免費使用這些軟體。自由軟體大多可從網際網路上直接下載,並且不收任何費用,也沒有繁雜的授權問題。
因此,若教學內容改以自由軟體為主軸,就可以避免學生離開學校之後就無法再繼續使用昂貴商業軟體的問題,更能夠讓學生確實學習到終身可用的技能。
教育可用的自由軟體
以上述所提到的商業軟體為例,其實他們都有可以替換的自由軟體可供使用。以下就文書處理軟體、影像處理軟體、資料庫軟體、書目管理軟體、統計軟體五種類型,以免費的自由軟體取代付費的商業軟體的作法,做一個概略的介紹。
文書處理軟體:LibreOffice
791px-LibreOffice_Writer_3.3
LibreOffice 是自由的辦公室套裝軟體(Libre為自由之意),可在 Windows、Linux、Macintosh 平臺上運行。本套裝軟體有六種應用程式供你製作文件、資料處理之用,包括:Writer 、Calc 、Impress、Draw、Math、Base。與其他商業軟體不同,本套裝軟體採用 LGPL3 授權,該授權方式賦予一般大眾自由使用、分享、散布本套裝軟體的權利。
LibreOffice是衍生自OpenOffice.org(OOo)的分歧版本,兩者除了維護者不同之外,主要功能都十分相似,很多地方可以互通。LibreOffice的介面設計仍相近於Office 2003以前的傳統介面,這可能會對於排斥Office 2007之後的Ribbon介面的使用者來說會是額外的加分。(雖然我個人還是覺得Ribbon介面真的不錯用啦,LibreOffice快看齊吧!)
以下表格我簡單地比較一下從Office對比到LibreOffice的功能,讓大家知道LibreOffice可以如何取代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LibreOffice
文書處理 Word Writer
試算表 Excel Calc
投影片 Power Point Impress
排版 Publisher Draw
數學公式 Word中的方程式工具 Math
資料庫 Access Base
影像處理軟體:GIMP
Gimp_2.4.3
GIMP是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GNU影像處理常式)的縮寫,是一套跨平台開放原始碼影像處理軟體,是遵循GNU授權條款發布的自由軟體,可以在GNU/LinuxMS WindowsMac OS X等平台下執行,能夠實作多種影像處理方面的要求,包括照片潤飾、影像合成和建立影像;此外。GIMP的原生檔案格式的副檔名是.xcf
其功能包括顏色與色盤、選擇與路徑工具(包含遮色片)、筆刷影像編輯與印章工具、圖層與不透明混合、濾鏡效果、還可以用外掛GAP(GIMP Animation Package)製作GIF動畫。
雖然操作介面看起來沒有Photoshop那樣時髦,但是工具按鈕卻比Photoshop好按許多,這點我覺得很不錯。
資料庫軟體:PostgreSQL與pgAdmin
pgadmin3_slony
PostgreSQL是自由的物件-關聯型資料庫伺服器(或是資料庫管理系統),在靈活的BSD-風格授權條款下發行。PostgreSQL具備企業級應用特性,也完整且高度相容ISO/ANSI SQL國際標準,其高可用性(HA)及數據儲存品質也可媲美Oracle、DB2等商業型資料庫管理系統。
作為關連性資料庫的學習對象來說,PostgreSQL甚至比缺乏子查詢交易(transcation)的MySQL更為適合。而且我還是得提醒大家,拿MySQL製作的商業產品賣錢時,請記得繳交授權費用。
一般大家對於PostgreSQL的垢病在於運作速度較慢,而且以企業應用級的PostgreSQL也較MySQL複雜許多。儘管如此,我還是十分推薦以PostgreSQL作為關聯式資料庫的教學內容。至於近年來興起的NoSQL,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書目管理軟體:Zotero
928-image-Zotero
Zotero是一個整理文獻的好工具。它不僅可供人免費使用,也可以讓人直接從網頁匯入書目資料,而且中文支援程度也比EndNote好上很多。Zotero可以以Firefox Add-on的形式安裝,也可以獨立安裝,並從Google Chrome、Safari等瀏覽器中匯入書目資料,非常方便。我在課堂上課的報告、論文撰寫時的參考文獻,全部都使用Zotero管理。
我製作了一張功能比較表,讓大家知道Zotero與傳統的資料夾整理文件、EndNote之間的差異:
資料夾 EndNote Zotero
儲存書目 難以格式化 手動建立
RIS檔案匯入
中文支援差
手動建立
RIS檔案匯入
網頁匯入
中文支援佳
保存檔案 難以建立檔案之間的關聯 可,還可以保存文獻的網頁
全文檢索 不可
整理方式 資料夾 分類、筆記 收集(=分類)、筆記、標籤
建立引文 不可 可,可擴充引文格式。國內知名度高,許多圖書館致力於這塊。 可,可擴充引文格式。
作業系統 不限制 Windows, Mac Windows, Mac, Linux
費用 免費 收費 免費
統計軟體:R
rcmdr
R語言,一種自由軟體程式語言與操作環境,主要用於統計分析、繪圖、資料探勘。R本來是由來自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開發(也因此稱為R),現在由「R開發核心團隊」負責開發。
R內建多種統計學及數字分析功能。R的功能也可以透過安裝套件(Packages,用戶撰寫的功能)增強。因為S的血緣,R比其他統計學或數學專用的編程語言有更強的物件導向(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功能。R的另一強項是繪圖功能,製圖解析度可達到印刷的需求,也可加入數學符號。
雖然R主要用於統計分析或者開發統計相關的軟體,但也有人用作矩陣計算。其分析速度可媲美專用於矩陣計算的自由軟體GNU Octave和商業軟體MATLAB。
但是R對於學生來說最大的門檻,在於其R的大多數操作是透過R語言進行,圖形操作介面並不若SPSS之類的方便操作。對此,R也有自由軟體R Studio這個整合開發環境可供使用,但是使用邏輯還是跟SPSS有所差異,很難說是可以直接用R取代SPSS。另一種方式是用類似Excel的LibreOffice Calc安裝R4Calc套件來操作R,但這部份仍有待深入研究。


結語:教給學生一個自由的未來

以付費的商業軟體作為教學的內容,會對於無力購買軟體的學生帶來困擾,不如教導學生使用免費的自由軟體,才能帶給學生終身受用的技能。本文介紹了取代商業軟體的五種自由軟體:以LibreOffice取代Microsoft Office、以GIMP取代Adobe Photoshop、以PostgreSQL取代Microsoft SQL Server、以Zotero取代EndNote、以R取代IBM SPSS,並附上簡單的介紹與教學資源,希望作為大家改以自由軟體進行教學的參考。
我國教育部也有一個部門「教育部自由軟體數位資源推廣服務中心」,以及國內重要的自由軟體中心「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值得一看),有許多相關資源可以從中取得。還有朝陽科技大學的洪朝貴副教授也針對的自由軟體應用在教育上有諸多貢獻。
我主張以自由軟體取代商業軟體也有一段期間,許多朋友都抱持著否定的意見。首先,對於自由軟體介面設計往往不比商業軟體美觀、好操作的這點來說,其實是關注人數多寡的問題。大部分自由軟體都是以開放原始碼形式,可供專業的程式設計師進行再製、改良,因此自由軟體的改良可以不受限商業公司的發展,而是藉由大量使用者的需求來鼓勵開發社群積極改善。若擅長資訊的老師有教學上的需求,甚至也可以自行動手開發外掛模組,讓自由軟體教學更為順利。
另一個否定的看法是,「若學生未來上班地點都使用Photoshop,那教GIMP有用嗎?」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電腦軟體教學不應該是微軟或Adobe的軟體訓練,而應該是教導學生一種「技能」,像是文書處理技能、電腦繪圖技能。上述我介紹的五種自由軟體,在操作介面上儘管都與商業軟體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核心的技能與邏輯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事實上,教學時也應該注重的是概念上的認識,而不是教導細節按鈕的點選順序而已。不然商業軟體升級之後,學生也一樣不知道怎麼操作。就像是Office 2003的傳統介面改到Office 2007的Ribbon介面,很多人都慌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熟悉GIMP而能夠做出媲美Photoshop的效果的話,也就是意味著可以用免費的自由軟體來取代昂貴的商業軟體,這對於經費成本精打細算的公司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我知道還是會有人問:「那些商業公司到底要怎麼賺錢呢?」其實賺錢的方式還是很多,不過我想這就不是我這篇想要探討的範圍了。
至少,我認為在教育上,不應該是以昂貴的商業軟體綁住學生的自由。因此,我一直夢想著可以用自由軟體的R或LibreOffice的Calc,來作為教研究生統計的使用工具,而讓研究生不再需要受限於必須使用SPSS才能計算獨立樣本t檢定之類的推論統計。看到實驗室的同事開始使用R來做資料分群,我感覺到我們所上的教育又埋下了一顆自由的種子,因而感到欣喜。
我相信,這種透過教育紮根在學生心中的自由種子,未來一定可以成為促進整體社會進步的自由果實! (more...)

管理理論與實務 / Chapter 1.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管理理論與實務 / Chapter 1.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mage

這是一篇課堂筆記。這一篇是應用於檔案館的管理學導論,作者介紹管理學的歷史以及應用到檔案館的實務作法,介紹了知識管理與時間管理的方法。

This is a course reading note. This article is an introduction of book “Managing archival & manuscript repositories”. History of management and the approaches for record-keeper management are considered.


書目 / Bibliography

Kurtz, M. J. (2004). Chapter 1.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Managing archival & manuscript repositories. Chicago: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cat.org/title/managing-archival-manuscript-repositories/oclc/55877810&referer=brief_results

筆記 / Note

1. Introduction [P.1]
  • 韋氏大字典對於管理的定義是:
    • The executive function of planning, coordinating, directing, controlling, and supervising any industrial or business project or activity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results.
      執行規劃、配置、指揮、控制與監督任何工業、商業計畫或是必須要有結果的活動
  • 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認為成功的組織必須要完成執行管理任務,並且持續聚焦於組織的核心任務上
  • 傳統的「指令與控制」(command-and-control)管理結構已經被認為是一種扼殺創造力的限制
  • 現代的管理者傾向於藉由訓練與引導來激勵同仁、減少正規的結構組織、激發他們的潛能。拋開死板的管理角色、任務以及責任之後,可以促進管理自身的創造力,並有益於終身職業發展
2. Modern Management [P.2]
  • 管理學發展已久,不論是巨大建築還是統治帝國都需要管理
  • 但是工業革命後,現代管理已經成為獨立學科
    • Peter Drucker所著的management有著詳盡的描述
  • 「合理的每日工作」(fair day’s work):Frederick W. Taylor是第一位知名的美國管理理論與實務學家
    • 藉由計算工人產出,改進員工的生產力與生產效率
    • 強調管理研究、訓練、問題解決,並使用科學、工程與可計量的標準來發展方法
  • 五大管理功能:Henri Fayol相信科學會管理可以用到工業生產之外
    • 規劃(planning)、組織(organizing)、預算(budgeting)、指揮(directing)、控制(controlling)
    • 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持續後續多年
  • 人類行為與心理學:Elton Mayo、Hugo Munsterberg以及Mary Parker Follett在1920s到1950s之間發表許多著作
    • 強調工人自治
    • 將工人視為群體,而非許多個人的集合
  • 從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哲學去拓展組織行為:
    • 人類關係學校孕育了許多管理理論學家:Abraham Maslow、Douglas McGregor、Chester Barnard以及早期的Peter Drucker
    • 這些理論學家將學校理論與社會實務作了很好的平衡
  • 近25年來(本書是2004年發表)又有許多新興管理學理論與作法
    • 脫離了經費預算原則,而更注重於深入了解組織的價值與維持組織的成功
    •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運作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s)、實務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 現代組織注重的是品質與消費者
    • 消費者期許(customer expectations)是影響所有商業與組織的主要「驅動力」(driver)
    • 消費者期許(customer needs)影響提供的服務,包含服務是否可用、需求品質、以及工作成員和單位的表現標準
  •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一種未確定的新興理論與實務
    • 是基於資訊與科學驅動的環境下,有效率地管理組織的知識,以達到組織的成功
    • William Saffady定義知識管理為:
      "systematic,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n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resources. It encompasses the creation, storage, arrangement, retrieval, and distribution of an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系統性、有效管理、利用組織知識資源。包含創造、儲存、安排、檢索與組織知識的傳播
    • 要達到知識管理的環境需要複雜的組織管理與專業技術,如下圖:

 

使用KM的能力

 

運作流程的辨識與分析
了解運作流程中的知識處理
了解情境的評估,以及知識與資訊的動態性
(Understanding the value context, and dynamics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知識的對應與流動
核心技能建立 (Core Competency Building)   持續性地專業與技術訓練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運作流程、部分與工作的實務經驗 (Business, sector, and work experience) 變更管理 組織技巧與能力 (Organizational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 通訊 > 團隊合作 > 諮商 (negotiation) > 說服 (persuasion) > 簡易化(Facillitation) > 教育訓練(Coaching) > 指導 (Mentoring) > 運作流程 (Business process)
利用ICT(資訊通訊技術)建立KM
了解社群與團隊的支援與功能
專案管理
資訊架構
文件、資訊管理與工作流程
容易理解的資訊管理原則
容易理解的發佈流程
了解科技機會(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專業的、技術的、技能的與教育
  • 實務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是於管理組織知識與發展策略的新興工具
    • groups of people who share a set of problems, or a passion about a topic, and who deepen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n the area by interacting on an on-going basis.
      一群人們分享問題、對於討論主題有所熱情、發揮他們的知識與專業
    • 管理者必須去支持這樣的社群,他們可能會在組織內各處運作,智利於分享知識與發展新的方法
  • 今日的管理者最好知道如何管理組諸的功能、如何激勵員工、如何讓管理的角色取得平衡。
  • 本書著重於檔案館員的管理技巧應用
3. The Archival Context [P.7]
  • 檔案館員也像其他組織一樣,需要進行可用資源的判斷(經費、人力、空間與設備),因此也需要進行管理
  • 檔案館員面對的是特殊的檔案環境(archival environment)
    • 大多數檔案館員只是掌管自己少部分的業務(有時甚至是只有自己的「lone arragner」)
    • 然而科技技術的演進讓檔案的產生、使用與保存造成巨大的影響
    • 提昇組織的價值與有效降低成本將成為重要的問題
  • 檔案管理者也有責任學習管理技巧,像是教育、訓練、在職經驗與激勵策略(motivation)
    • 檔案館員通常沒有受過管理的專業訓練
    • 然而管理者並非天生,也是要持續進修
    • 管理任務是高難度的、複雜的、而且也是影響檔案部門生存與否的關鍵
  • 本章最後羅列了有用的管理資源可供參考
4.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P.8]
  • 所有的管理者都是在某個管理系統下工作,而管理會有擁有不同的角色與責任
  • 規劃:管理同時也必須規劃短期、中期、長期的威脅與機會,並使用策略去提高運作潛力以達成組織目標
  • 訓練:管理者需要訓練員工、志工與其他跟組織互動的人,並抱持開放的心胸傾聽他人的聲音
  • 協調(coordination):讓人們在一起工作,並且在有限的時間與效率內專注於完成任務或計畫
資源↓ 功能→ 規劃 組織 協調 指揮 控制
經費 組織主要規劃(包含所有資源) 多年經費規劃 篩選、訓練、激勵 週期性的會計資料 預算
人力 招募 開會、撰寫聯絡事項 成效評估
工作 藍圖建設規劃 修復順序 管理記錄
  • 預算(budgeting):成功的組織預算規劃是讓組織達到既定目標
    • 報告或回饋相當重要,用於確保組織能符合目標
  • 組織文化(organization’s culture):管理風格
    • 韋氏字典的定義:
      a complex of typical behaviors or standardize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peculiar to a specific group, occupation, or profession, sex, age, or grade.
      一種複雜的行為類型或標準化的社會特色,適用於某個特定族群、職位或專業、性別、年齡或階級
    • 有些組織比較積極、創新,有些比較穩定,管理需要了解組織的文化以決定管理的方式
  • 資訊革命讓管理者必須要找出他們的定位
    • 現在越來越多人認為檔案的保存與取用是透過資訊系統,而非檔案館員
    • 資訊專業分野的影響也衝擊了圖書館員、檔案館員以及其他專業
5. Administrative Competence / 管理工作 [P.12]
  • 使用備忘(tickler)系統安排工作
  • 定期銷燬不使用的檔案
  • 使用科技工具(e-mail)減少作業量
  • 時常檢視決策伴隨的責任是否有助於或阻礙個人或組織的目標
6. Time Management [P.14]
  • 面臨有限時間的處理方式包括
    • 增加工作時間
    • 提高工作效率
    • 分派工作給他人
    • 終止無關組織目標的任務
  • 建立工作日誌(time log)
    • 記錄每天中,不同類型的工作內容以及持續時間
    • 以評估自己的工作內容是否符合個人與組織目標
7. Conclusion [P.15]
  • 檔案管理者也必須掌握組織、規劃、預算、員工教育等關鍵管理能力與責任。

心得

  • 讓讀者有基礎的管理學概念,本以為會跟檔案學有緊密結合,不過看起來跟學科領域的關聯不是這麼大。
  • 可以試著用管理學的方式來應用在檔案館進行研究如何?像是以問卷去制定KPI或KRI來評估工作績效之類的?
(more...)

圖資學的創新觀點:領域分析/ Toward a New Horizon in Information Science: Domain-Analysis

圖資學的創新觀點:領域分析/ Toward a New Horizon in Information Science: Domain-Analysis

image

這是一篇課堂閱讀筆記。這是圖資學主張領域分析(domain-analysis)的大師Birger Hjørland主打領域分析的一篇文章,他比較了圖資學與其他領域既有的理論與領域分析的差異,藉以強調領域分析的優勢。

This is a course reading note. Birger Hjørland, the pionee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used this article to promote the strength of his core theory “Domain Analysis”. In this article, Hjørland compared the existed theorie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with domain analysis to emphasize the value of domain analysis.


書目 / Bibliography

Hjorland, B., & Albrechtsen, H. (1995). Toward a New Horizon in Information Science: Domain-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6(6), 400-425.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ebscohost.com/login.aspx?direct=true&db=bth&AN=9507272578&lang=zh-tw&site=ehost-live

摘要 / Abstract

  • 這篇文章是一種綱領性(programmatic)的文章,用來說明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 簡稱IS)的新方法:領域分析(domain-analysis)。
  • 這個方法是社會學的分支,著重於透過言談社群(discourse communities)研究知識領域,展現出了IS全新視野。
  • 這篇文章同時也是一篇回顧型文章,描寫了多領域的敘述性研究,用以啟發理論上的觀點。
  • 文章的第一部分回顧了IS的研究,總結出IS作為社會科學而非單純的心理領域的基本觀點。此外也討論了此觀點的重要性以及局限性。
  • 文章的第二部分描述最近為了解知識的跨領域趨勢。其他上層領域,像是教育學研究、心理學、語言學、哲學來說,1990年代IS對於知識出現了一種重要的觀點。這種新的知識觀點強調知識具備社會性、生態性、以及內容導向性。這與1980年代那種更加正式、像電腦一樣的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 文章的第三部分比較領域分析與其他IS的處理方式,像是認知取向。
  • 文章最後的部份概述未來的重要問題,像是不同的知識領域如何影響不同主題的資訊價值。(how different knowledge-domians affect the informational value of different subject access points in data bases)。

筆記 / Note

1. IS的新趨勢:領域分析介紹:Introduction: Domain-Analysis as a New Front in Information Science [P.1]
  • 領域分析典範(domain-analytic paradigm)是資訊科學(informaiton science, IS)中了解知識的最佳方法。
  • 作法是把想法跟言談社群(discourse communities)當做是領域知識(knowledge-domains)來研究,也可視為是社會中不同群眾的一部分(society's division of labor)。
  • 社群的任務與其在社會中的角色反應在知識組織結構、合作模式、使用語言、傳播形式、資訊系統、相關標準上。
  • 因此應該用領域分析來看待個人的想法、知識、資訊需求以及主觀的相關標準。
2. 相關研究:Contributors and Predecessors to Domain-Analysis in IS [P.2]
2-1. 領域分析的貢獻者:Explicit and Latent Contributors to Domain-Analysis [P.2]
  • Patrick Wilson [P.2]:將傳播研究問題視為是一群專業知識之間的溝通,而不是個人與個人之間。這種方式強調專業資訊的是來自於整個群體,與個人無關。
  • Robert S. Taylor [P.2]:第一位在IS中進行心理研究,但最近研究改採領域知識導向(domain-oriented approach)
  • Tefko Saracevic [P.2]:嘗試找尋IS中關於知識的理論
  • Thomas J. Froehlich [P.3]:認為IS的基礎必須是基於社會認識論 (social epistemology)。而且IR的專家系統發展趨勢中,已經整合領域知識的模組。
  • Winograd and Flores [P.3]:研究表示理論與對知識的觀點如何影響IS的中心
  • Cool [P.3]:以符號互動(symbolic interaction)理論研究IR中的認知狀態(the status of coginition)
  • SIG: humanities or medicine [P.3]:人類學與醫學領域使用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但是很難對領域知識產生共通的原則,而且這些領域沒有理論可以描述資訊需求
2-2. IS中領域分析的先驅者:Predecessors to Domain-Analysis in IS [P.4]
  • Henry Evelyn Bliss [P.4]:相信可以找到主題領域(subject area)的基本架構,但是最終失敗了
  • S. R. Ranganathan [P.4]:基於基礎的分類發明了面向分類法(facet classfication),但很少人從領域分析的角度來看分類法
  • Tague-Sutcliffe and Sutcliffe: Bibliometric [P.4]:書目計量學可以揭露特定學科或學科之間的發表趨勢,但是要解釋這些趨勢需要基於更上層的社會學與哲學
  • Empirical User Surveys [P.5]:太多零碎的實徵研究,可是缺乏更深層的解釋。
  • 結論:跟上述研究比較之後可以發現,有別於1950年代後的IR傳統,領域分析是一種新方法,應該在已經被忽視的非常微觀(atomistic)、實證性(positivistic)的傳統上重新被重視
3. 各領域相關研究:Transdisciplinary Tendenci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Discourse Communities
教育學 educational research [P.5]
  • Alexander(1992)發現領域知識有助於調查研究,例如區別專家與新手、領域與策略知識間的互動、以及探索學習者的微觀概念
心理學 psychology [P.6]
  • 心理學朝向將個人的心智狀態視為社會結構,而時至今日,心理學依然相信大腦的機制與程序無法跟跟社會結構脫節
  • L.S. Vygotsky的著作也說功能性與實證性研究應該朝向社會化與現實主義的研究
  • Bauersfeld認為,不是從個別的主題,而是從社會功能中參與的形式來做研究。
  • Jean Piaget認為知識是基於孩童成長的程序
生物學 biology [P.7]
  • 資訊檢索是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中找尋資源的研究。此研究也可以適用心理學理論中的專門領域認知處理與感知,像是人物心智的生態機制、機制的調整以成為明確的任務(如社會建構)
  • 在機能主義與哲學典範來看,知識就像是一種自動適應的現象。
  • 感知知識的研究摘要
    1. 人類主要是一位行動者(actor)、在生物物理(bio-physical)、社會文化(socio-cultural)與充滿主觀性(subjective)的世界中生活。
    2. 在這三種世界中生活,必須基於人類的先備知識(a priori of human knowledge)
    3. 基於這先備知識,知識的建構是從結構良好的知識,以間接與直接從生活中影響的一種應用
    4. 當知識變成行動系統的一部分,知識就會內化成行動決策
    5. 知識與行動之間會持續互動,因此行動建立了知識,而經驗影響接下來的行動。
    6. 有價(value)知識、現實(factual)知識以及程序(procedural)知識這三種知識與內在行動決策彼此關連。
      - 擁有有價知識代表知道如何做到好的水準。
      - 擁有現實知識則可以從三種世界中確實獲得好處。
      - 擁有程序知識表示知識可以數藺用於特定行為中。
    7. 知識可以是內隱或外顯的。
      舉例來說,內隱知識是內在的知識、熟悉程度的知識。
      外顯的知識則是透過語言、科學發表與藝術呈現。
管理學 management [P.8]

管理學中也可以找到許多領域特性的知識

語言學 linguistics [P.8]
  • 雖然語言學的主流是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但近幾年趨向研究特定領域的語言
  • 社會學對於知識的研究影響了語言學,並且強調知識的形成與社群與成員有密切的關係,而這個辯證的方法是來自語言、並受到特定學科的歷史影響
  • Nystrand & Wiemelt (1991) 認為對文字來說,應該不是只看文字本身,應該是注重作者欲傳達給讀者的交互作用
  • Putnam認為以結構性與認知性聚焦於大腦機制的研究,是無法解釋個人的知識結構
哲學 philosophy [P.9]
  • 科學中感性(經驗主義與實證主義)與思考(理性主義)所建立的真實是互相獨立。這個觀點是在強調個人知識不受文化傳統的影響。
  • Shapere提出了新的觀點,用來連結科學發展與其領域知識的關係。他的觀點對IS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表示領域知識的分類不可以與知識脫節
結論 Conclusion: Domain-Analysis as an Alternative to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P.10]
  • 獨立論研究法(methdological individualism, MI)是將知識是為個人心智狀態,而群體論研究法(methodological collectivism, MC)則是視知識為社會與文化的過程或產物
  • 對我們IS領域來說,重點在於知識領域、學科,而非個人
4. Domain-Analysis Compared to Other Theories In IS 領域分析與其他IS理論比較 [P.10]
- 實體典範與認知典範:the physical paradigm and the cognitive paradigm [P.10]
  • Ellis舉出兩種IS的典範:實體典範(physical pparadigm)與認知典範(cognitivie paradigm)
  • 物理典範又稱為系統驅動典範(systems-driven paradigm),主要關注在技術面,而非使用者與資訊。作者認為這不是IS應有的理論。
  • 作者認為IS的特色就是在於領域特性的研究方式
- 四種研究典範:Debat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Studying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P.11]
  • 1993年ASIS年會的研究中舉出了四種典範
  • 資訊物件典範 object paradigm [P.11]
    • 研究如何最佳化資訊物件本身
    • 但是建置資訊系統時不可能不考慮人類知識的偏向,因此需要領域特性的研究方法
  • 傳播典範(人與人互動)communication paradigm [P.11]
    • 研究人們如何建構問題、並產生問題的答案
    • 但還是過於聚焦於個人身上,而不是研究知識領域
  • 行為典範(人與資訊來源互動)與認知典範(人的內在思維) behavioristic approach and cognitivistic approach [P.12]
    • 行為典範是研究人與資訊來源的互動
    • 認知典範是研究人們的想法,以模仿這些思維過程
    • 兩種方法都需要一些新的方法,像是社會認知或領域分析
- 內在心理鷹架 intrapsychological framework [P.12]
  • 一般研究都不希望IS研究使用者行為,而是想要找出共通的原則
  • 使用者內在知識的應用可能包含某些客觀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不見得只反映出使用者的主觀認知
  • 因此IS在設計資訊系統時應該能夠反映出使用者對於知識與資訊的主觀認知,而不是客觀的真實
  • 而認知性的研究方法(cognitivist approach)將會成為一種原則,讓IS不再注重資料庫的內容或是主流分類法等等,而是關切資訊系統的使用者介面
- 詮釋學:Hermeneutics [P.12]
  • 跟追求客觀的自然科學相比,詮釋學是主觀、軟性、也是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是IS應該前進的方向
  • 作者認為IS需要脫離之前描述的那些觀念,進入更加全面的理論,結合文化知識到資訊系統中
- 資訊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P.13]
  • 統計與機率的檢索 Statistical and Probalistic Retrieval [P.14]
    • 這種方法跟電腦語言技術(computational linguistic techniques),也就是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相關,用計算詞彙分布來統計文字,以進行結構與字義上的分析。
    • 若單看詞彙,他已經脫離了詞彙所在的知識領域。所以這種作法不能理解文字整體所要傳達的訊息或目的。
  • 認知使用者塑模 Cognitive User Modeling [P.15]
    • 這種作法的假設是說,應該有種模型可以描述使用者(或是他們的資訊需求),再根據這些模型來提供對應的文件。
      ※ 布丁注:舉例來說,就像是政大首頁進來,會區分「在校學生」、「校友」等不同模型
    • 一般的資訊系統通常是根據專家的認知結構來建立模型,但使用者各個都不一樣,因此資訊系統應該反映的是領域知識、而非使用者
      ※布丁注:「在校學生」的資訊架構只是找學生代表來設計,卻忽視了每位學生的差異性
  • 專家中介系統 Expert Intermediary Systems [P.15]
    • 產生AI與專家系統包含了某部分的知識
    • IR中專家系統已經關注領域知識(domain-knowledge)一段時間,並且結合某種程度使用者的領域知識
    • 在AI處理領域知識的作法中很少關注哲學或社會學的知識或語言
    • 電腦科學追求共識,忽略不一樣的地方。LIS考慮的是如何將最合適的知識交給使用者
    • 很少研究探討領域知識與IS中一般IR之間的互動,而這可能可以用專家系統來進行探討
  • 超文本系統 Associations, Relations, and Hypertext (with Citation-Based Retrieval Techniques) [P.16]
    • 超文本(hypertext)的理論基礎來自於Vannevar Busch提到的機器「MEMEX」,可以在不同文件或物件之間建立連結
    • 然而,這只是一個技術,不是一項理論性的研究方法,如領域分析。
    • 領域分析可以將知識的特性以區塊看待(modularity),而知識的自治權(autonomy)與文字細節則是散佈在言談(discourse)中。這個對於知識的理論影響了超文本系統。
    • 但是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討論知識區塊化,因此應該設計不同領域的超文本系統實驗來驗證
5. 研究舉例:Examples and Content of Domain-Analytic Problems with Proposals for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Program [P.18]
  • 在IR中,領域共通(domain-general)與特定領域(domain-specific)的原則與策略之間的關連就是IS,然而很少研究探討這個問題
  • 舉例來說,引用文章的動作是某人的選擇,會受到他的寫作目的或所在學科的影響,因此可以針對不同學科之間取用不同主題的資訊價值,或是從另一種主觀觀點來再次分析
  • 包括圖書館員與資訊科學家在內,大多數人都開始意識到特定領域的知識在IR中扮演了主流的角色
5-1. 理論建立: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P.18]
  • 資訊科學家的主要挑戰在於我們需要在電子資訊系統上添增更多主題資訊
  • IS領域應該提供一般性知識中的典範、方法論、知識產生的趨勢,以及從歷史、社會、組織、政策等大環境下底下的知識。如此資訊的價值會高過他們本身。
5-2. 研究議題: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P.19]
  • 聯合國文教組織製作的資訊生產者與使用者傳播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producers and users of information)
    image
    • 誰是這些使用者團體的資訊生產者?有多少人?
    • 領域中的傳播管道是什麼?
    • 有多大部分的傳播使用不同管道?
    • 管道何時建立?
    • 可以發展出一套模式嗎?
  • 比較領域差異以探討不同的模式
    • 單一領域或跨領域之間(例如實證主義、結構主義或詮釋學)如果可以找到不同學派或趨勢的話,這些不同的方法如何影響資訊系統?
  • 不同領域使用語言的差異研究
    • 這個領域使用的標題形式、引用模式是什麼?
    • 而這樣子在IR中的標題、主題詞彙、敘述與引用代表了什麼資訊價值?
    • 在某領域中有哪些重要的跨領域趨勢與概念?
- 結語 [P.20]
  • IS應該提供不同領域特定的手冊,以及所有主流領域的期刊,提供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學生與使用者使用。
  • 領域分析研究方式是從簡單易發現的問題到複雜的理論問題都能處理,每一次你發現IR或是某個領域知識組織的問題而嘗試想要研究時,你就是在使用領域分析!

心得 / Thoughts

  • 閱讀Birger Hjørland這篇文章時,必須把握一個核心概念:領域分析至上。
    文章中呈現以下規律性:
    1. 講到一個典範
    2. 定義典範、引用文章
    3. 介紹此典範的相關研究者
    4. 這典範相較於領域分析的優劣(大部分時候Hjørland會說不如領域分析)
    5. 引用文章支持4的論點
    6. 小結:領域分析才是最好的方法
  • 因此在上述的核心概念中,我們閱讀Hjørland的文章時應保持的態度是:
    • Hjørland講到的其他典範,要小心不見得客觀
      某方面來說,Hjørland其實只是想要抓一些相關的理論當領域分析的墊腳石而已
    • Hjørland的邏輯性跟批判性很強,這是閱讀本文中最值得學習的地方。特別是要凸顯研究重要性時,Hjørland的寫作方式非常值得參考。
    • 因為Hjørland介紹太多領域典範,有些跟領域分析相關、有些沒有相關,而且文章結構不明確,反而容易讓讀者失去焦點、搞不懂什麼才是領域分析。
      下次要拿其他典範來當墊腳石之前,一定要先清楚敘述自己的研究重點喔。
(more...)

LIS百科全書的「資訊行為」 /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Encyclopedia of LIS

LIS百科全書的「資訊行為」 /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Encyclopedia of LIS

image

這是一篇課堂筆記。圖資學大師Bates在圖書資訊學百科全書中撰寫了「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條目,介紹資訊行為的源流、理論模型與研究範疇。

This is a course reading note. Professer Maricai J. Bates wrote “Information Behavior” entry in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3rd ed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history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lated thoeries and models, and the topic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書目 / Bibliography

Bates, M. J. (2009).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Third Edition (pp. 2381-2391). Taylor & Francis. Retrieved from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1/E-ELIS3-120043263

摘要 / Abstract

  • “Information behavior” is the currently preferred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e many ways in which human beings interact with information, in particular,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seek and utilize information.
    「資訊行為」是現在的流行詞彙,用來描述許多人類與資訊的互動方式,特別是資訊的搜尋與使用。
  • 本篇從最近50到60年廣義的資訊尋求行為開始回顧,歸納主要的研究貢獻、以及指示現在的研究方向。

筆記 / Note

1. INFORMATION [P.2]
  • 資訊(information)是資訊行為研究的廣義詞
  • 一般來說,是涵括人們與周遭事物的互動中,會讓人們留下印象(impression)的事物──也就是對於人們儲存知識的添增、改變
  • 資訊行為在不同領域的研究著眼點不同
    • “we are always looking for the red thread of information in the social texture of people’s lives”
      我們都在找尋在人們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紅線資訊」。
    • 在傳播領域,著重的是傳播流程與對人們的影響
    • 在圖資領域,我們研究的是資訊傳播的服務(service of informaiton trasfer),關注如何促進資訊傳播的效率。
    • 我們問人們接收資訊時偏好使用什麼既有途徑或新的方式與科技技術
  • 資訊行為研究著重於與資訊相關的行為
    • 並不是傳播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或是科技對社會影響的研究
2. HISTORY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P.3]
重要發展
  • 使用者導向
    • 1876年,Samuel Green鼓勵圖書館員去了解讀者(mingle freely),並用各種方式幫助讀者(help them in every way)
    • 20世紀中期,S.R. Ranganathan的圖書館五律著重讀者(oriented to the library user)
  • 1930年代,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研究所博士班中,許多人深入研究此領域
    • Dougles Waples研究讀者偏好
    • Bernard Berelson分析公共圖書館的使用
  • 二次大戰期間,政府致力於改善資訊傳播技術
    • 1948與1959年有許多重要研討會,發表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由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舉行的the 21-report series “Project on Scientific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Psychology”
    • Garvey等人的跨領域研究
    • 其他還Derek de Solla Price、Diana Crane、A.J. Meadows
  • 使用名詞的轉變
    • 早年研究資訊行為稱為「使用研究」(use studies),意思是研究「資訊的尋求與蒐集」(information seeking and gathering) 或著是「資訊的需求與使用」(information needs and uses)
    • 逐漸地演變成「資訊尋求研究」(information-seeking research),涵括所有人們與資訊的互動
    • 1990年代,「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取代資訊尋求行為,直到今日仍普遍使用
  • 1960到1970年代,美國政府主持許多大規模的社會研究
    • 分析種族、性別、經濟貧窮對於資訊尋求的影響
  • 1960與1970年代後期,北美圖書資訊學校開始教授資訊行為
    • 針對各種族群使用者,研究資訊相關的行為
    • 1973年的「我國資訊服務需求」研討會發表許多研究成果:針對科學、農業、商業、勞工、生物醫學、藝術、社會服務等等不同的人進行研究
  • 1970年代,大規模研究針對社會科學領域
  • 1990年代,跨領域研究逐漸被重視,特別是Carole Palmer的研究
  • 2000年代,Kari與Hartel發現人們的資訊行為是基於自我實現(fulfillment and self-realization)
  • 之後數10年中,研究擴展到其他領域,如健康科學、法律與商業
理論與模型
  • 1981年,Tom Wilson提出資訊尋求模型
  • 1982年,Belkin等人提出“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ASK),強調多種資訊需求
  • Kuhlthau的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模型,用於進行研究計畫撰寫的問題檢索
  • Bates的「採莓論」(berrypicking),這邊找找那邊找找,用來描述大多數人的資訊需求
  • 1986年Dervin與Nilan更加注意資訊動機(motivation)與需求
    • Dervin提出「意義建構論」(sensemaking)來解釋人們日常資訊尋求與使用的行為,擴大了資訊行為研究觀點
    • 在這之後,LIS學校更加關注「使用研究」研究議題。許多論文都以資訊行為作為研究主題。
  • 研究者開始擴展資訊行為研究,以社會科學的方式建立理論典範,像是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建構式學習(social constructionist)以及民族誌技術(ethnographic techniques)
  • 1996年,「資訊尋求情境」(Information Seeking in Context, ISIC)在歐洲逐漸受到重視
    • 認識讀者背景情境,可以了解人們如何接收與形塑資訊
    • 結合許多社會科學與人類學的理論與哲學觀點:Ellis的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 approach)、Talja的言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等等
    • 同時,傳統科學與工程方法也持續發展:Fidel與Pejtersen的Cognitive Work Analysis Framework、Sandstrom的科學家分析法、Nicholas的記錄分析(transaction log analysis)
  • 2002年,Donald Case出版第一本資訊尋求的書籍,叫做「Look for information」。現在這本書已經推出在2012年推出第三版了。(應該是可以當做資格考的指定教材啦)
  • ISIC研究跨越國際,除了美國之外,還有United Kingdom、Ireland、Scandinavia、Finland、Australian
  • 最近,Savolainen提出新名詞「資訊實務」(information practice)
    • 因為資訊行為主要跟認知觀點相關
    • 資訊實務是基於社會建構論
    • “information practice accentuates the continuity and habitualization of activities affected and shaped by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資訊實務著重於受到社會與文化因素影響的連續性與習以為常的活動
  • 近年來Barbara Wildemuth與Karen Fisher在ASIST成立的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Information Behavior (SIG-USE)相當活躍
3. INFORMATION SEARCHING VS. INFORMATION SEEKING 資訊搜尋與資訊尋求的差別 [P.5]
  • 上述定義主要是在講資訊尋求
  • 資訊搜尋(information searching)是一門獨立研究搜尋本身的領域(the art of searching itself)
    • 當人們在紙本或線上資源中進行搜尋時,會遭遇到大量問題,也需要許多技巧,才能成功地搜尋到想要的文獻。
4. ROLE OF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P.5]
  • 資訊科學另一方面來說就是隨著資訊發展而演進,為了了解人們在新興資訊的行為而研究
    • 舉例來說,人們基於最小努力原則,而在網路上搜尋答案
  • 電腦的發展影響資訊行為研究
    • 早期電腦僅用於MARC編目與COM cats (computer output microfiche catalogs)
    • 跟早期卡片目錄相比,電腦目錄可以方便製作副本查閱,節省大量時間
    • 1960與1970年代出現線上目錄,1980年代早期發展蓬勃,成為第一個大量使用者使用的資訊檢索系統
    • 接下來10-15年間,許多LIS研究致力於改善系統設計以改進取用
  • 接著,有四項資訊相關的變革出現
  • 變革1:資訊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 1950年代之後,各種形式的自動化索引與檢索實驗出現
    • 1990年代大量網頁搜尋引擎出現,如Alta Vista與Google
  • 變革2:線上資料庫(online database searching)
    • 1970年代早期,線上資料庫可透過電話線傳送資料
    • 昂貴的線上資料庫檢索需要複雜技巧與訓練
      成為LIS教育主要內容
  • 變革3:網際網路(World Wide Web)
    • 全世界都可以取得資訊(相較於早期的網路是只有區域網路)
    • 對於資訊科技與資訊來源有重大的影響
  • 變革4: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ies)
    • 1990年代的數位圖書館先導計畫(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建立數位圖書館典藏文字與圖片資訊,提供人們線上取用資源
    • 數位圖書館有能力可以典藏大量資訊,讓人得以對一手資源的儲存與使用進行創新實驗
  • 1970年代之間的使用者研究集中於線上目錄與線上資料庫
    • 1990年代之後,IR研究者開始關注使用者
    • Salton的SMART系統
    • Jarvelin與Ingwersen提出的”User-Oriented and Cognitive Model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 人機介面研究興起(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 HCI)
    • LIS跟HCI沒有什麼交集
    • HCI研究者傾向於發現通用的原則,而不限定於特定的應用場域,包括資訊尋求
    • LIS的圖書館情境太過特殊,難以容易讓其他領域深入理解
5. RANGE OF TOPIC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P.7]
  • 資訊行為的研究要從以前的研究來看
  • 1940與1950年代,資訊尋求與蒐集研究主要著重在各種形式的資訊來源──書本、期刊、手冊等等、各種機關與服務
    • 多少本書?多少參考問題?讀者社經地位分布為何?
  • 1960年代之後研究擴展到結合多種資訊來源
    • 研究發現人們的資訊來源是朋友與同事,Menzel發現科學家注重這種流程
    • 早期最小努力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理論影響甚鉅,但後來研究發現人們著種資訊的品質,而從朋友或同事而來的資訊可確保一定品質
  • 人們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尋找資訊」
    •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研究著重於發展資訊檢索技巧,以協助他們解決各階段的問題
  • 1960年代,研究者開始處理更複雜的社會文化情境
    • Partrick Wilson的cognitive authority認知權威(人們從自身經驗與來自他人資訊建構知識)
    • Julie Hurd的圖書館設計對於資訊使用模式影響等等
  • 1980年代與1990年代,研究擴大到一些少見議題
    • Elfreda Chatmanu研究守衛、女性與受刑人
    • Cheryl Metoyer-Duranw探究社區與社會之間的資訊流動
    • 許多研究嘗試深入受虐婦幼議題
  • 資訊行為模型
    • Carol Kuhlthau的 Information Search rocess (ISP),幫助人們進行研究與撰寫報告
    • David Ellis的學術資訊尋求實徵模型
    • Brenda Dervin的意義建構論影響許多資訊行為研究
  • 1990與2000年代,ISIC社群盛行,對物理、社會、技術等不同環境進行研究
    • Karen Fisher發展的information grounds,由人們分享資訊來建立整體社會環境
  • 許多研究針對孩童資訊行為檢索:Virginia Walter、Joanne Silverstein、Ciaran Trace等
  • 最近幾年,研究更為深入與偏向實務操作(practice):Kling與McKim的後網站線上檢索、Peiling Wang研究者引用研究、Ann Bishop與Lisa Covi研究人們與資訊架構的互動
6. CONCLUSIONS [P.9]
  • information behavior better within social contexts and as integrated with cultural practices and values.
  • 資訊行為最好與社會情境結合,以整合文化行為與價值
    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心得
  • 注意這篇是2009年發表的,Bates很厲害,整理得非常有條理,容易閱讀。有心的話可以繼續整理直到2014的研究。
  • 同學除了需要記憶整體發展的方向之外(各時期的研究重點,要包含時間跟議題),也要注意Bates一直重複提到的David Ellis與Carol Kuhlthau等人喔。
(more...)

檔案館員輔助之共筆討論應用神入歷史教學──以中國近代女性歷史通識課程為例 / Historical Empathy Teaching with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Archiver Supporting: A Chinese Women History Literacy Course

檔案館員輔助之共筆討論應用神入歷史教學──以中國近代女性歷史通識課程為例 / Historical Empathy Teaching with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Archiver Supporting: A Chinese Women History Literacy Course

image

這是一篇期末報告。我在歷史課程常用的神入歷史教學法中規劃一套融入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學習與史料、檔案素養的概念,作為數位史料檔案的一種應用。

This is a course final report. I integrated asynchron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archiver supporting to historical empathy teaching course to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primary source and archival literacy. This is a outreach approach for digital historical archive.


摘要 / Abstract

為了改進歷史課程中講課背誦的授課方式,本計畫欲發展一著重批判思考能力培養之歷史課程,以神入歷史(historical empathy)為授課核心,納入數位學習的非同步合作共筆與討論教學方式,再為了讓學生能有效使用一手史料資源,本計畫也將檔案素養的教學加入課程內容中,教導學生檔案學的概念、檔案資源的所在位置、以及解讀檔案史料所需具備的檔案編排描述能力。文中敘述了實驗架構、規劃課程的大綱與評估的方式,並提出進行此研究的預期困難與成效。

報告下載 / Report Download

期末報告時是先跟大家報告投影片,然後再做成書面報告。書面報告完整度比較高。

心得 / Thought

由於以下內文很長,所以我先把心得寫在這邊。

這一份算是以研究計劃書的方式來寫。當然,作為歷史教學來說還不甚成熟,但我想應該是可以作為神入歷史教學的起點。至於系統部分,可以使用Moodle來架設,難度不高。

原本是希望做檔案史料閱讀應用於歷史課程中,但是目前歷史課程還不能接受像我們實驗室這麼複雜的數位學習方式,所以只好簡單化成現在這份報告的樣子。即使如此,我想這也可以對歷史課程能有些不一樣的感受了吧。

 

那麼,以下就是報告的內文囉。


報告內文 / Report Full Text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歷史教學是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最佳場所。廖羽晨(2009)認為歷史教學不僅只是史實知識的建構,更著重於歷史解釋、價值判斷等批判思考的能力訓練。歷史史實的建構是來自於後人分析歸納的史實觀點與評鑑,由於歷史學者的角度與立場各有差異,對於史實的描述往往是百家爭鳴、各自表述。因此歷史教育者必須引導學生實際面對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針對史料以及後人的詮釋進行批判思考,訓練學生從史料分析中提出贊成與反對的理由,並進行合理的詮釋與批判思考的辯證。

批判思考能力是我國九年一貫教育明訂的具體目標。教育部在民國97年發佈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即包括「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指示歷史教育者應引導學生反省歷史知識的客觀性與主觀性等不同角度(教育部,2008)。王文景與洪美齡(2007)也認為大專院校歷史通識應該要建立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念與多元價值判斷的包容力,不讓思維受限於公認的「正統」歷史。教學上必須破除制式歷史思考的限制,鼓勵學生主動進行找尋、閱讀相關歷史與接觸史料,在自由探索歷史文本的過程中重新激發被紙筆考試壓抑的樂趣。學生可透過深入閱讀以了解歷史的來龍去脈、跨大觀察歷史角度的眼界,便能有效延伸歷史課程的學習內容,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

于友西(2006)提出新世紀的歷史教學八個重點:

  1. 確立培養完人的教育思想。
  2.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高水準的自學能力,在學習歷史知識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 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4. 通過歷史教材本身的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先進歷史人物高尚的思想、品德、人格、能力和價值觀。
  5. 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改進課堂教學。
  6. 進一步改進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工作。
  7. 將電腦引入教學,並使學生成為應用電腦的主體。
  8. 要引導學生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並把它變為終生的追求。

其中王文景與洪美齡(2007)也認為應該在大學歷史通識課程中透過專題式歷史重建過程,訓練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發掘疑點、探究歷史真相與歸納分析史料等研究方法。

Tompson(1984)將歷史教育歸納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基於歷史學的概念,讓學生將一手史料與歷史分析的二手史料作為證據,使學生重構歷史的情境;第二種是根據學生對實際歷史情境的理解與反應,強調學生進行歷史思維與歷史理解的分析。Tompson強調歷史教育應該聚焦在教導學生接觸、探究歷史過程以及獲得知識的方法,歷史中哪些的事件等史實則是其次。莊德仁(2009)也認為歷史教育應該著重於教導學生認識「歷史如何形成」。英國的歷史教育相當重視學生對歷史知識性質的理解,特別是對歷史資料與歷史知識之間關係的理解(Thompson, 1984)。因此,Dickinson等人(1984)強調「新歷史科」核心和獨特之處,即是鼓勵學生最好能夠以一手史料為證據,並在歷史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系統性的批判性思考,將自己置於歷史人物的位置上來思考人類的過去,促進其認知和情感等重要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對於歷史的想像與神入(empathy)的層次。

典藏這些相關歷史一手史料的重責大任,是檔案館與檔案館員的職責範圍。記錄著歷史社會發展真實記錄的檔案資料被保存在國家檔案館或歷史檔案機構中,而且過去僅供內部人員檢調使用的限制,也隨著檔案法的公布及行政資訊公開法規的施行,朝向主動開放與提供服務的方向邁進。近年來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推動下,珍貴的檔案史料也陸續以數位典藏的形式供人輕易地調閱取用。除了臺灣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檔案管理局」建置用於查詢行政機關現行文書的「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與國家檔案目錄的「國家檔案資訊網」之外,臺灣故宮博物院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明清檔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國史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民國後與日治時期檔案,許多可透過網路檢索的檔案資訊系統皆已陸續上線。(林巧敏,2013)為打破傳統學生與教師對於歷史課程僅止於「背誦」死知識而難以學習、與現實脫節、缺乏實用價值等錯誤概念(王心美,2010),發展強調批判思考的創新歷史教學,並結合檔案史料的教育應用,是歷史教育者與檔案館員應該共同追求的目標。

然而,儘管歷史教育研究者主張引導學生對史料進行蒐集、分析、解讀、歸納以達到批判思考的層次,但是在教學實務上卻是困難重重。在現今國民教育的歷史課程與大學通識課程授課時數日漸縮減的情況下,教師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教授學生對於史料的批判思考,而僅能針對歷史史實與歷史思維層面進行講解。即使是大學高等教育中,檔案史料的課程也只會安排在大三、大四等大學生涯後期的研究方法課程中,學生才能有機會認識如何解讀史料(Nimer & Daines III, 2012)。即使我國大多數歷史系所的授課內容中教師會對檔案史料的來源進行介紹,但也缺乏有效利用一手史料的解讀能力與檔案素養。對於無法了解史料解讀方式的大多數學生來說,史料僅是傳達史料表面呈現出來的訊息,而無法察覺史料背後的權威性與內容的可信度。因此當史料之間呈現的表面資訊產生衝突時,會對學生帶來處理上的困難。(潘怡伶,2008)

另一方面,由於檔案史料內容形式差異甚大、檔案保存典藏單位由各機構分別管理,即使是具備基礎檔案素養的人來說,在找尋合適的檔案史料上需要花費相當大量的時間。在取得史料之後,對於史料進行深入的解讀批判,以及依據檔案進行史實的合理推理,一樣需要許多時間進行醞釀、思考。要如何在授課時數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史料的蒐集以及有效的批判思考,是目前歷史教育與檔案應用上亟需克服的重要議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為了改進歷史課程中講課背誦的授課方式,本研究欲發展一著重批判思考能力培養之歷史課程,以神入歷史(historical empathy)為授課核心。本研究的神入歷史教學方式係在課堂中介紹歷史史實與相關史料資源,培養學生歷史知識的基礎;再引導學生在課後進行相關歷史與史料的探索、整理、歸納,要求學生必須基於對於史料的批判思考為基礎,以模擬當代記者進行採訪報導的方式完成神入歷史報告。在神入歷史報告的撰寫活動上,本研究納入數位學習的非同步合作共筆與討論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在課後有較充裕的時間進行神入歷史報告的準備,而合作式分組也能夠激勵學生以多元角度解釋史實,透過同儕學習史料查檢與解釋歷史的能力,以線上共筆的方式合作完成神入歷史的報告內容,可進一步促進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有效提昇。最後為了讓學生能有效使用一手史料資源,本研究也將檔案素養的教學加入課程內容中,教導學生檔案學的概念、檔案資源的所在位置、以及解讀檔案史料所需具備的檔案編排描述能力。並在學生進行神入歷史報告中,安排檔案館員於線上提供檔案史料的參考服務,引導學生有效找尋史料資源的正確位置,以及輔助學生對於史料進行深入的批判思考。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的神入歷史教學設計如圖 1所示,即使在歷史教學活動中以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為核心,採用神入歷史教學法進行,納入檔案素養的教學內容,並搭配非同步共筆合作討論與檔案館員的參考諮詢來完成神入歷史報告。

image
圖 1 神入歷史教學研究設計圖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欲發展一將批判思考能力視為核心、以神入歷史教學法之歷史課程,並融合非同步共筆討論機制與檔案素養教學和檔案館員參考諮詢,引導學生在課程活動中對於史料與歷史詮釋進行有效的批判思考,促進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顯著提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研究必須克服以下四個問題:

一、如何設計基於批判思考能力歷史課程?

歷史課程設計上必須考量到史實知識的傳授與學生進行批判思考的兩種授課內容。僅有史實知識的傳授,課程設計會流於傳統背誦授課的形式;過重於批判思考的教學活動,學生也會因為缺乏穩固的知識基礎而無法有效基於史料進行歷史的批判思考(Thompson, 1984)。因此在課程設計上,一方面必須考量知識授課與學生活動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要在授課課程中不斷鼓勵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引導學生活用課堂授課的歷史知識以進行神入歷史報告。而報告活動中,本研究也應用學習單教學法,讓學生建立進行結構式的批判思考學習鷹架(scaffolding),以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二、如何在歷史課程中進行神入歷史教學?

一如王心美(2010)對於我國歷史教育的觀察一樣,歷史教育的教師與學生對歷史課程大多仍停留在單方面講課的保守形式。儘管不斷有歷史學者強調歷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但是要將課程重心從知識傳授轉移到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批判思考上,對教師與學生來說仍然會有相當高的門檻。神入歷史教學法在歐美國家被視為有效引導學生進入歷史情境、思考歷史的歷史教學方式(戴旭澤,2013),但是在我國除了少數研究案例採用神入歷史進行教學之外,大部分歷史課程的進行仍未能熟悉神入歷史教學的方式。因此本研究在歷史課程的設計上,必須謹慎設計神入歷史報告的教學活動,以免因為學生對報告進行方式不熟悉而導致外在認知負荷的增生,反而對學生帶來學習上額外的負擔。

三、如何在歷史課程中融合非同步共筆討論機制?

為了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史料的搜尋、整理、歸納、分析與史實的推理,本研究欲讓學生採用數位學習中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的方式完成神入歷史報告。儘管在科學教育中結合數位學習的方式進行科技輔助教學活動,但在歷史教育上應用數位學習的課程仍多只在小規模實驗中進行,對大部分教師與學生來說可能較難立即適應數位學習的形式。有鑑於此,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選擇上,盡量選擇具備足夠資訊素養的大專院校學生進行實驗,以確保學習活動中學生較能夠較容易進入數位學習的情境,順利進行非同步共筆討論的神入歷史報告。

三、如何在歷史課程中結合檔案素養的教學?

為了引導學生基於史料進行批判思考,歷史課程中必須教授學生正確認識檔案史料,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檔案素養。然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如何安排歷史知識的授課與檔案素養的教學之間比例,是本研究在設計歷史課程中另一個必須考量的重要議題。

檔案素養的教學內容必須讓學生能夠對史料進行有效的查檢、取用以及解讀,但是又得兼顧歷史知識的教學內容,本研究必須在有限的授課時間中規劃合理的教學比例。儘管如此,課堂授課的內容不論再長,往往不能滿足學生在獨自進行神入歷史報告時對於史料蒐集、檢索、解釋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也規劃以檔案館員輔助學生進行神入歷史報告,提供檔案史料資源的參考服務,讓學生有效進行檔案史料的使用。

四、如何驗證本研究發展之歷史教學課程的學習成效?

儘管本研究在規劃歷史課程時,將會參考批判思考教學、神入歷史教學法、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模式以及檔案素養教學的相關研究來進行規劃、設計,然而此歷史課程在實際教學中是否真的能夠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成效提升,則必須經過嚴謹的研究設計來證實。

本研究將採準實驗設計的方式,將應用於歷史教學中的非同步共筆討論機制、檔案素養教學與檔案館員參考諮詢的支援視為研究者所操弄的自變項,並將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的數量與正確性、學習動機、學生討論過程的知識建構層次視為依變項,同時也得將學生的歷史與檔案領域的先備知識,以及學生對於電腦操作熟悉程度的資訊素養等背景變項納入考量,讓本研究能從多面向仔細地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嚴謹、客觀的研究方法證實歷史教學課程的有效性。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批判思考能力

根據Paul (2003)的定義,批判思考係基於透過產生、觀察、體驗、反思、推理、溝通等方式獲得的資訊上,進行技巧性的概念化、應用、分析、歸納與評估,以此為原則所進行一系列的智能活動,是屬於教育目標分類認知領域中的高層次認知能力(張玉成,1993)。本研究發展的歷史課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基於對於史料批判思考的基礎,以非同步共筆討論的方式進行神入歷史報告的撰寫。因此學生的批判思考歷程可由神入歷史報告與史料批判思考學習單中看到具體的學習成果,而本研究也將以史料引用的正確性、報告陳述流暢性、史料引證推理合理性等三個面向來分析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觀察學生在歷史學習活動中批判思考能力是否有所提昇。

二、神入歷史

神入歷史(Historical Empathy)係一種推理式的想像法,透過仔細研究與運用具體的史料證據,嘗試進入歷史當時人物的心中,以當時人物的立場看待歷史事件、做出符合當時情境的推測與猜測,以進一步體會當時時空背景感受的思考方式。(Foster, 2001; 張元,1999;戴旭澤,2013)。本研究將神入歷史的方式融入歷史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想像自己是歷史當代中的記者,並基於史料證據的批判思考,對該時空背景中的歷史事件以第三人稱的客觀觀點撰寫合理的新聞報導。

三、非同步共筆討論

本研究所指的非同步共筆討論包含了兩個概念,一是非同步討論(asynchronous discussion forum),另一個概念是共筆。非同步討論是一種數位學習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數位學習平台的線上論壇中以文字進行交談、回應,而論壇將會記錄所有學生討論的身分、時間以及討論的文字內容。非同步的形式是讓學生可以在自己合適的時間參與線上的討論,不必強制所有學生都得同時進行即時討論。非同步討論常常會用於強化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教學目標上(Black, 2005)。共筆為Wiki共筆平台的簡稱,在Cowan等人(2009)的定義中,Wiki共筆平台係允許學生使用Wiki標記語言或簡單的文本編輯功能,在線上進行文件的建立、編輯和修改,也可以使用Wiki標記語言插入超連結或圖片,並允許許多學生非同步地在同一份文件上參與內容的建置與修改。本研究的神入歷史報告活動將會部分以Wiki共筆的形式,請學生在線上合作完成報告的內容。

四、檔案與史料、檔案素養

檔案(archive)廣義的定義包括公文書與私文書兩種。公文書係指由政府機關因業務所產生的文書,包括紙本、照片、微縮片、錄音資料、電腦數位媒體各種不同媒體的文書檔案;私文書則是指非由政府機關所產生的文書,包括由個人、家庭、私人單位、私人團體等不同來源產生的地契、日記、書信、照片、訃聞、喜帖、帳單、收據等等(薛理桂,1998)。檔案內容資訊發展過程為自然產生,故內容具有真實性與權威性,能夠反映國家社會發展的真實記錄,也是歷史研究者的一手史料來源(林巧敏,2013)。檔案素養係指藉由檔案專業學會或檔案館的使用指導後,讓學生能夠對於檔案館典藏情形的認識與檔案史料的運用能力。檔案素養的養成有助於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過程中,對史料進行有效率的找尋與使用(薛理桂,2007)。本研究中將檔案視為研究歷史之一手史料的證據,故在名詞使用上,檔案與史料將會依照不同理論角度來使用。從歷史教育的角度下稱之為史料或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而從檔案學的角度則是稱之為檔案。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發展一強調批判思考能力培養、應用神入歷史教學法之歷史課程,並結合非同步共筆討論機制與檔案素養教學、檔案館員輔助合作,以促進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有效提昇。因此,本研究必須就歷史教育中的批判思考教學、神入歷史教學法、非同步共筆討論以及檔案素養教學這四個面向進行文獻探討,以了解過去研究進行的方式。

第一節 批判思考教學

批判思考的定義眾說紛紜,但大致上各家學者皆認為批判思考是一種理性智慧的表現。根據Dobbs (2011)的定義,批判思考係基於透過產生、觀察、體驗、反思、推理、溝通等方式獲得的資訊上,進行技巧性的概念化、應用、分析、歸納與評估,以此為原則所進行一系列的智能活動,是屬於教育目標分類認知領域中的高層次認知能力(張玉成,1993)。

在歷史教學中,批判思考的教學法與課堂講課之間是為互補的關係,而非取代傳統教學的作法。根據張玉成(1993)的定義,批判思考係強調在傳統教學的過程中,留意運用技巧或變化策略,以啟發學生的批判思考並彌補講課教學的缺失。儘管兩種教學方式可互補應用,但是批判思考與傳統教學仍然具有不同哲學理論上的差異。傳統教學是屬於古典教育理論的行為學派,教授歷史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讓學生接受對於史實資料的刺激,以此建立學生認識歷史,主要採用背誦與練習的試誤方式進行學習;然而批判思考則是屬於認知學派,強調學習的知識本身是在於學生內在心理歷程,學習的原則必須考量學生的內在動機,講求理解的重要性,教學內容應為一系列知識建構的歷程。

Beyer等人(1995)將批判思考的指導原則歸納為以下八項:

  1. 驗證事實的可信度;
  2. 來源的可靠程度;
  3. 察覺史料來源資料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偏見(bias);
  4. 辨識未證實的假設;
  5. 辨識含糊不清或是模稜兩可的論述;
  6. 認識邏輯上的不一致,以及理由上謬論(fallacies);
  7. 辨別有保證以及沒保證的論點;
  8. 決定論點的強度。

根據張玉成(1993)的分析,批判思考的教學目標可以歸納為以下二十項特質:

  1. 妥切把握事物間關係;
  2. 洞悉問題的關鍵;
  3. 區辨主要與次要因素之別;
  4. 瞭解作者之動機目的、哲學觀點及表達技巧;
  5. 鑑別所下定義是否得當;
  6. 評析內容有無離題;
  7. 檢視所述內容有無矛盾、不妥之處;
  8. 客觀審查來自權威者或單位的主張或資訊;
  9. 明辨事實、意見及宣傳之不同;
  10. 重視言論主張有無適當事例佐證;
  11. 嚴格區分事例價值:支持、反對、或與假設無關;
  12. 檢視是否依據前提推論;
  13. 辨認結論是否周延貫達,抑或以偏概全;
  14. 明確區分有關與無關資料或因子;
  15. 有效掌握自變項與依變項;
  16. 發現文中假定內容;
  17. 正確設定評判標準或條件;
  18. 對言行對錯的評判;
  19. 對意見偏好的選擇;
  20. 對事物愛惡的鑑賞。

Robyns (2001) 更進一步地分析歷史學者對於史料的批判思考進行方式,將批判思考歸納為兩種類別:內部批判與外部批判(internal and external criticism)。外部批判(external criticism)是為了驗證史料基於檔案理論上的權威性,必須考量以下四個問題:史料是哪裡撰寫的?史料是何時撰寫?史料是為何撰寫的?史料是由誰撰寫的?內部批判(internal criticism)則是著重於史料閱讀與解釋的歷程,舉例來說,內部批判必須考量的問題有:史料的真實與字面上的意義是什麼?可以察覺到史料作者論點中的偏見嗎?可以證實史料作者的結論的真實性嗎?需要其他的資料來輔助理解這份史料嗎?

基於上述批判思考的教學原則與對於史料的解讀方法,本研究將具此擬定史料批判思考學習單以引導學生有效使用史料,並且將該原則歸納為對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的量化評分準則,以利後續以統計檢定進行資料分析。

第二節 神入歷史教學

神入歷史應用在歷史教學上,是引導學生對於具體史料證據進行仔細的研究,並運用史料嘗試進入當時歷史中的時空背景,想像自己是歷史中的人物,以當時的情景看待歷史事件,並以史料證據做出合理的推理與猜測,最後學生將感受思考的結果以多種形式呈現。神入歷史教學法被視為改善傳統為人詬病的歷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把自己置於歷史人物的處境,思考人過去的生活環境,進而促近期認知和情感等重要方面的發展(吳翎君,2003)。

然而,英國自1972年推動「SCHP13-16」計畫應用神入歷史教學方式後,卻引發教育上相當大的爭議。例如對於神入在想像力、同情與投射之間的迷思;連歷史學家對史料解讀都需要經過長年訓練,學生又是否具備足夠能力處理史料;對於過往歷史抱持同情的態度,是否可能助長文化相對主義(cultural relativism)的氾濫;從後現代主義的角度來看,以神入歷史去認知過去恐怕難以進行等各種質疑。(黃琇玲,2006)

對此,Foster(2001)則嘗試釐清神入歷史的定義,針對教學上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總歸來說,Foster認為神入歷史基本上不應涉及想像、認同與同情,而是對於過去人們行動的理解,以及對於歷史脈絡的全盤了解來進行。為此,神入歷史需要多元的證據和觀點,並藉由學生檢視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運用史料證據來解釋歷史,並嘗試產出暫時性的結論。其中,為了避免學生憑空想像,基於史料的批判思考,是神入歷史教學是否能夠成功的重要關鍵。

Shemit (1984)在神入歷史的教學上,提供了一套進入神入的過程與目標。如圖 2所展示的神入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同時基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藉由對於史料的考證上進行合理的推測。在年齡層較低的學童進行神入歷史教學時,教師必須提供更多的引導支援,學童才能順利進行神入歷史活動。相較於學童,年齡層較高的大專學生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的先備知識與價值觀也較為成熟,在神入教學上較能夠輕易進入狀況。

image 

圖 2 神入歷史流程圖
Note: “Beauty and the philosopher: Empathy in history and classroom,” Shemilt, D.,1984, in A. K. Dickinson, P. J. Lee, & P. J. Rogers (Eds.), Learning history. London; Exeter, N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Foster (2001)也歸納了神入歷史必備的六項要素,包含時代、事件、歷史、史料證據、觀點與態度,以下分項介紹之:

  1. 時代:以至高的角度了解整個時代中重要的關鍵事件、人物、政治、文化、價值觀、信仰等。
  2. 事件:對於所要探討的歷史事件,能了解事件發展的經過與結果。
  3. 人物:了解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性格、價值觀等。對於探討的事件,能夠了解歷史人物行為的結果與影響。
  4. 史料證據:理解史料證據的內容,解釋史料證據,有多元的證據,了解各項證據背後所隱含的立場與觀點,盡量使用證據解釋。
  5. 觀點:要能了解不同證據背後所隱含的觀點以及自己的觀點為何。
  6. 態度:試著以歷史人物的立場思考。

本研究將Foster所歸納的神入歷史的六項要素,設計成神入歷史報告學習單,引導學生系統地進行神入歷史報告,並激勵學生重視史料證據的批判思考。

在神入歷史的教學實務上,Shemilt (1984) 建議採用角色扮演來引導學生進行神入歷史的情境,例如扮演當代採訪事件的記者、飾演歷史人物進行歷史事件的戲劇(戴旭澤,2013),或是基於歷史人物的情境脈絡撰寫家書(張元,1999)。Brooks (2008) 在分析神入歷史的寫作報告中,發現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的撰寫方式對於學生的意義有所差異。第一人稱的撰寫方式能夠引導學生站在前人的立場進行思考,而第三人稱的書寫方式則是促進學生在史料證據上的正確引用,並以客觀的角度審視歷史人物與事件。因此本研究將基於Brooks的研究結果,將神入歷史報告活動設計聚焦於第三人稱的形式,以達到激勵學生進行基於史料上批判思考的研究目的。

第三節 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學習

一、合作學習與團體討論

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學習是基於團體歷程與合作學習的理論。團體歷程(group processes)係共同工作以解決共同問題之方法(Michaelis, 1988)。發展團體歷程的技巧可廣泛應用於任何學生合作學習小組中,技巧包括社交測量法、組織委員會、進行團體討論、團體計畫、團體行動、團體評鑑等。團體乃民主團體歷程整體中的部分,有效團體歷程重視和諧進步性質,要融合各小組成員的相關經驗,才能達到整體小組的共同成長。

其中朱敬先(1986)歸納團體討論(group discussion)的特色。討論乃民主團體活動之一項最有價值之技巧,對有效認清目標、計畫及評價即為重要。討論可提供發展團體意識之實質機會,讓學生在社會學習中從事不同經驗,體會團體生活中正面的鼓勵與負面的批判,注意共同問題、疑問及興趣,共享觀念、表達意見、選舉領袖、分配責任、尊重他人權力等。因此,團體討論是為民主教育中極為重要的技巧。在神入歷史教學上,學生在蒐集史料之後參與辯論,可以促使學生體認到過去與現在的不同,進而提昇神入歷史的層次(Jensen, 2008)。

二、非同步合作討論

現代教學的形式已經從傳統的教室擴展到應用數位資訊科技進行遠距教學,而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是以非同步教學進行授課。非同步遠距教學環境下,學生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時間、彈性地控制學習進度與步調,教師可將教學活動的重心聚焦於學生身上,而自己扮演的是引導的角色。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轉變成以自我導向的主動式學習(黃武元、王錦裕、賴國賓,2002)。

其中遠距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最重要的即是非同步合作討論。非同步合作討論係基於網路討論區進行合作式討論,討論區不僅是讓學生之間有機會交流,也可以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非同步交流。當學生在討論區上閱讀、發表意見後,可以針對議題或是其他人的意見進行回覆,讓小組成員有溝通互動的場域。透過討論進行社會建構才能建立共同的知識體系(Hiltz, 1995)。Guiller等人(2008)認為以電腦輔助的非同步討論更能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以支援學生在合作討論之前有充裕時間進行思考、準備相關討論議題所需資訊再參與討論,進而能夠促進學生更勇於表達不同於他人的觀點或想法。

三、Wiki共筆

除了非同步合作討論之外,共筆也是非同步遠距教學的一種教學技巧。共筆為Wiki共筆平台的簡稱,在Cowan等人(2009)的定義中,Wiki共筆平台係允許學生使用Wiki標記語言或簡單的文本編輯功能,在線上進行文件的建立、編輯和修改,也可以使用Wiki標記語言插入超連結或圖片,並允許許多學生非同步地在同一份文件上參與內容的建置與修改。

Wiki的用詞來源為夏威夷語「wiki」,而第一個建置建置Wiki共筆平台的系統設計師將之稱為「Wiki Wiki Web」,取「Wiki」的「快速穿梭」含意,可讓眾多學生能夠快速創見何共享資源的一個合作平台。Wiki共筆平台的操作門檻低,學生可在網路線上便可直接對網站進行內容的建置與編輯,不需要受限於單一平台管理者的控制(Cummings & Barton, 2008; Noveck, 2009)。參考Orlof與Rahman對於Wiki共筆的分析,將Wiki共筆應用於教育上則具備以下特色:

  1. Wiki共筆講求合作參與,能夠用於合作學習的情境;
  2. 學生能夠編輯現有的內容,也是Wiki共筆的主要貢獻者,亦即平等給予學生發言機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3. Wiki共筆的成功決定於學生的參與度,可利用合作學習中團體討論的技巧激勵學生參與Wiki共筆。
第四節 史料與檔案素養教學

歷史教育不光是針對史實知識的傳遞,教導學生對於史料的批判思考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歷史教育與史料的關係相當密切。史料大致上可分成一手史料與二手史料兩種類別。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為記載歷史證據的原始資料,係為史料生產者的主觀概念,具有多種形式類型,而一手史料可由檔案概念的角度進行分析(Robyns, 2001);相對的,一手史料經由歷史學者的蒐集、分析、詮釋、歸納之後所發表的歷史研究,即稱為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然而根據Robyns (2001)的觀察,大部分歷史系的大學生對於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的認知薄弱,也鮮少碰觸一手史料。反之,大部分教導學生使用的都是歷史學者詮釋撰寫的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為了建立學生基於史料證據上進行批判思考的能力,歷史教育必須加深學生對於一手史料的認識。

為了順利使用一手史料進行歷史詮釋與分析,Yakel與Torres(2003)提出了一套檔案使用專家模型(User Expertise in Archives Model)敘述使用一手史料的必備知識。如圖 3所示,該模型包括了對於該主題熟識程度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對於一手史料進行詮釋與分析的人文素養(artifactual literacy)以及對於檔案原則、理論與實務認知的檔案素養(archival intelligence)。歷史教育主要著力於領域知識與人素養的傳授,而檔案素養的建立則需借助檔案館員(archivist)的力量。

image 

圖 3 檔案使用專家模型

Note: “AI: Archival Intelligence and User Expertise,” Yakel, E., & Torres, D., 2003, American Archivist, 66(1), 51-78. Retrieved from http://archivists.metapress.com/content/Q022H85PN51N5800

檔案素養的核心概念及是檔案。檔案(archive)廣義的定義包括公文書與私文書兩種。公文書係指由政府機關因業務所產生的文書,包括紙本、照片、為縮片、錄音資料、電腦數位媒體各種不同媒體的文書檔案;私文書則是指非由政府機關所產生的文書,包括由個人、家庭、私人單位、私人團體等不同來源產生的地契、日記、書信、照片、訃聞、喜帖、帳單、收據等等(薛理桂,1998)。檔案內容資訊發展過程為自然產生,故內容具有真實性與權威性,能夠反映國家社會發展的真實記錄,也是歷史研究者的一手史料來源(林巧敏,2013)。檔案素養係指藉由檔案專業學會或檔案館的使用指導後,讓學生能夠對於檔案館典藏情形的認識與檔案史料的運用能力。檔案素養的養成有助於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過程中,對史料進行有效率的找尋與使用(薛理桂,2007)。

由於歷史教育中,大部分學生僅有在大學三、四年級才有機會在研究方法課程中認識一手史料檔案,在這之前均缺乏對於史料進行批判思考的學習機會(Robyns, 2001)。因此許多研究嘗試在歷史課程中結合檔案素養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更有效使用史料檔案進行歷史學習。Robyns (2001)在歷史課程中安排兩位歷史較學者、一位圖書館參考館員與一位檔案館員,將史料檔案的批判思考結合到授課內容中。課程中,學生要解讀一封由密西根著名作家John Voelker所撰寫的信件,學生必須從史料上僅有的署名與日期資訊,並藉由小組討論中檔案館員的在旁協助,結合其他歷史資料,例如Voelker的傳記,來解讀該信的準確時間與地點,據此學生可進一步了解信中所講的歷史時空背景與Voelker論點上的謬誤。Dobbs(2011)運用史料進行歷史地理(historical geography)的教學,藉由引導學生比較歷史過去的地理環境與物換星移後現代景物的滄海桑田,強調史料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關聯。Nimer與Danies III (2012)更是致力於在大學中開設完整的檔案素養教學課程,以協助學生有效使用檔案資源。其教授的課程大綱如表 1所示,含括檔案學理論概念、檔案館與檔案館員的專業以及各種類型的檔案介紹。而課程中Nimer與Danies III也融合非同步合作討論的教學方法,利用部落格(blog)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

表 1 檔案與檔案研究課程大綱
  1. 介紹:原始與二次史料
  2. 檔案的特性
  3. 檔案的來源
  4. 檔案的由來
  5. 檔案排列
  6. 檔案描述
  7. 檔案保存
  8. 檔案服務
  9. 檔案的社會角色
  10. 檔案的歷史 
  11. 數位檔案
  12. 辨識檔案史料的研究策略
  13. 利用圖書館工具找尋檔案
  14. 利用檔案找尋工具
  15. 檔案的取用
  16. 檔案的專業
  17. 發展專業檔案館員   
  18. 政府檔案
  19. 日記
  20. 書信
  21. 印刷檔案
  22. 驗證檔案真實性:仿真本
  23. 古文書與手寫文字分析
  24. 印章學、音樂學、紋章學
Note: “Teaching Undergraduates to Think Archivally,” Nimer, C. L., & Daines III, J. G., 2012, Journal of Archival Organization, 10(1), 4-44. doi:10.1080/15332748.2012.680418

根據上述史料定義與檔案素養教學應用相關文獻,本研究可據此將檔案素養教學與歷史課程進行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能掌握檔案素養的概念,以有效針對史料檔案進行批判思考。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欲發展一以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為核心,採用神入歷史教學法進行的歷史課程,納入檔案素養的教學內容,並搭配非同步共筆合作討論與檔案館員的參考諮詢來完成神入歷史報告。基於相關文獻探討的歸納,本研究欲以準實驗研究法來驗證此歷史課程,藉由嚴謹地定義自變項、依變項與背景變項,透過統計檢定來證明此歷史課程的學習成效。以下將介紹本研究欲採用之研究設計架構、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研究工具、資料分析與實驗進行的流程。

第一節 研究設計架構

為了證實本研究發展之歷史教學能夠促進學生之學習成效,本研究欲將歷史課程以準實驗研究法進行,將本研究所關注之研究變項分成自變項、依變項與背景變項三種類型,以下一一說明各個研究變項的定義。

一、自變項

本研究欲將應用於歷史教學中的非同步共筆討論機制(簡稱共筆討論機制)、檔案素養教學與檔案館員參考諮詢(簡稱為檔案教學與諮詢)的支援視為研究者所操弄的自變項。為了檢視共筆討論機制、檔案教學與諮詢兩個自變項對於歷史課程的影響,本研究將實驗設計區分成三個階段,各階段採用不同的自變項,以此檢視自變項的操弄對於依變項的影響。

二、依變項

本研究欲將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的數量與正確性、學生討論過程的知識建構層次與學習動機視為依變項。批判思考能力係指學生在歷史課程中主要的學習成效參考,可透過神入歷史報告與史料批判學習單的作業將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外顯化(externalization),再藉由本研究制定的批判思考評分準則,將質性的文字報告轉換成量化的評分,以便進行後續的統計檢定;史料引證的數量與正確性係指學生在進行神入歷史報告所引證的史料數量,然而考量到檔案素養可能會影響史料使用的正確性,本研究也將史料引證的正確性納入觀察依變項中;知識建構層次係指學生在進行非同步合作討論時的討論深度,可預期本研究發展之歷史課程能有效激勵學生進行歷史史料的批判思考,以合作學習的形式促進知識建構層次上的提升;最後學習動機則是觀察學生對於歷史課程的重要價值、是否能夠成功學習的預期、以及對於課程內容認同與否的情感等三方面認知因素。可透過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各階段學習動機的變化。

三、背景變項

由於本研究係以歷史主題領域的授課,也加入檔案素養的教學內容,並結合數位學習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歷史領域、檔案領域先備知識的高低,以及資訊素養有所差異的學生,可能會對依變項有顯著影響。歷史與檔案領域的先備知識係指對於歷史研究與檔案素養的熟悉程度,熟悉歷史研究的學生可能較能夠解讀史料,熟悉檔案素養的學生則能夠準確地引證史料,因此將會對學生造成學習任務太過簡單的天花板效應(ceiling effect),本研究將藉由評量問卷來了解學生在歷史與檔案領域知識的高低;資訊素養係指對於電腦操作的熟悉程度,缺乏資訊素養的學生恐怕無法順利進行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的教學活動,因此同樣必須確保學生的資訊素養達到一定水準。

四、研究假設與研究架構

根據以上自變項、依變項與背景變項的設定,可以進一步擬定本研究的研究假設。

(一) 共筆討論機制是否有效促進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知識建構層次、學習動機之顯著提升?

首先要探討共筆討論機制對於依變項的影響。可以預期加入共筆討論機制之後,由於學生可以較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史料的蒐集、分析、歸納,因此不僅史料引證的數量、正確性以及知識建構層次會有所提昇,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達到批判思考能力的顯著提昇。

(二) 檔案教學與諮詢是否有效促進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合作討論深度、學習動機之顯著提升?

再來探討檔案教學與諮詢對於依變項的影響。可以預期學生在授課中具備基礎的檔案素養後,可以更有效地應用史料到神入歷史報告中,讓史料引證的數量、正確性的上升,進而達到批判思考能力的提升;也可能連帶促進有系統地討論,達到知識建構層次的提升;而在學生具有檔案素養知識後,可能會對歷史教學有所改觀,帶動學習動機的增加。

(三) 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背景知識低成就之學生,比起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領域高成就的學生,是否較能夠透過共筆討論機制、檔案教學與諮詢顯著提升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知識建構層次、學習動機?

本研究假設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背景知識較高、亦即歷史與檔案高成就的學生,由於天花板效應的關係,最後的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數量與正確性、知識建構層次與學習動機恐怕會受到天花板板效應的影響,會與歷史與檔案低成就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學習成效。因此本研究擬將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依照成就高低將學生分組,以更進一步檢視自變項對依變項之間的影響。

(四) 資訊素養較高之學生,比起資訊素養較低的學生,是否較能夠透過共筆討論機和檔案教學與諮詢顯著提升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知識建構層次、學習動機?

本研究假設資訊素養較低的學生對於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的教學方式較難以適應,會與資訊素養較高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學習成效結果。因此本研究擬將資訊素養依照程度高低將學生分組,以更進一步檢視自變項對依變項之間的影響。

根據以上的研究變項設定以及研究假設的擬定,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將如圖 4所示。

image 

圖 4 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為了驗證本研究發展之歷史課程對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以實際課堂活動進行實驗觀察、蒐集數據資料、驗證研究假設,以證實此歷史課程有助於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知識建構層次與學習動機等學習成效的顯著提升。

本研究準實驗設計中的單組三階段設計方式,操弄共筆討論機制、檔案教學與諮詢兩種自變項,以觀察學生在不同自變項中對於依變項之影響。實驗為一學期完整課程,配合大專院校一學期的平均週數,共進行18週。本研究的三階段設計如表 2所示,第一階段僅以歷史課程授課、搭配神入歷史報告與史料批判思考學習單作為輔助,為期6週;第二階段則是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下,加入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機制,讓學生能夠在線上進行討論,並透過共筆合作完成神入歷史報告,時間長度一樣是6週;最後第三階段一樣是基於第二階段的基礎下,再加入檔案素養教學內容,並且提供檔案館員參考資源支援學生進行神入歷史報告的進行,依然是為期6週。

表 2 歷史課程三階段規劃表

階段 共筆討論機制 檔案教學諮詢 授課週數
第一階段 6
第二階段 6
第三階段 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擬將大專院校學生(亦即大專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在大學通識課程中實施本研究發展之歷史課程。與神入歷史相關研究中主要針對中小學童有所不同,本研究採用大學生的原因係基於大專學生具備較為成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應具備一定程度的資料蒐集、分析能力,有助於豐富神入歷史的報告內容;而大專學生通常也具備較高的資訊素養能力,對於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的數位學習模式應較容易上手。由於大專學生具備適合神入歷史教學與遠距學習的特質,可降低授課時額外引導規劃,故本研究選擇大專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參與歷史通識課程中的大專學生視為研究對象,並將學生依照二至三人為單位進行分組。團體分組採用異質性分組,依照學院、科系、年級將學生分散到不同組別,盡可能使人文相關科系的學生與理工相關科系的學生相互組合,以達到合作學習討論中的多元觀點的目的。研究對象學生人數以30人以上為佳,以達到統計上的大樣本條件。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由於通識課程選課學生難以控制,可能有些修課學生早已具備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的背景知識,因此在課堂學習中會發生天花板效應,無法看出學習成效的提升。故本研究將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納入背景變項的考量,以區分出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讓資料分析能夠更為周延。

第四節 研究工具

一、「中國近代女性歷史」歷史課程

本研究欲發展一歷史課程係以「中國近代女性歷史」做為授課主題。本課程係參考既有歷史課程、史料數位資料庫與檔案課程進行規劃。最後擬定課程共17週。以下說明本歷史課程的規劃設計。

(一) 課程設計參考依據

本研究欲發展之歷史課程係參考臺灣通識網中,陳曉慧(2010)所發展的歷史通識課程「歷史中的女性圖像」。該課程的主旨係藉由不同議題來重新發現歷史用女性的多樣面貌與風采,每週以不同議題來談論中國各時期的女性情境,著重在歷史長流中對於女性的觀點分析。課程中除了歷史知識的介紹外,也會介紹同學大量的相關資源,開拓學生自我探索的機會。

01 

圖 5 臺灣通識網之歷史中的女性圖像
註:「歷史中的女性圖像」,陳曉慧,2010,臺灣通識網課程資料庫。上網日期:2014年1月8日,檢自:http://get.aca.ntu.edu.tw/getcdb/handle/getcdb/239027?tb=4

在相關史料資源方面,「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中發展了大量中國從明清、日治、民初的數位檔案典藏,例如「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網址:http://herhistory.ith.sinica.edu.tw/Index.html)、「清領到日治時期臺灣女性相關檔案」(網址:http://archives.ith.sinica.edu.tw/node/4827)等,可結合到歷史課程中,成為授課使用的相關史料。

02 

圖 6 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
註:「流轉年華 - 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上網日期:2014年1月8日,檢自:http://herhistory.ith.sinica.edu.tw/Index.html

檔案素養教學課程方面,本研究欲邀請國內唯一檔案學教學研究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的薛理桂教授進行合作,將所上課程之「檔案學導論」內容中,選擇適合檔案入門學習者的檔案定義、理論、編排描述等概念,融入歷史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並欲邀請在檔案機構工作的實務檔案館員加入本研究團隊,請檔案館員於課堂中教授檔案素養知識,而課後則是為學生進行神入歷史報告提供參考諮詢的服務。

(二) 課程規劃

本研究欲規劃一大學歷史通識課程「中國近代女性歷史」。本課程係以臺灣通識網的「歷史中的女性圖像」作為課程主軸,加入相關數位檔案典藏的資源介紹以及檔案素養的教學內容,時間為一學期共18週,符合大專院校一學期的平均週數。

課程內容比例安排上,歷史知識的授課為10週,含一週專題演講,主要在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進行教授;檔案素養的授課為5週,在第三階段進行教授;學生報告共3周,為每一階段最後一週進行,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我學習完成的神入歷史報告成果。

本課程的課程大綱如表 3所示,分成三階段,每階段包含6週課程,共18週。每一階段開始前第一週課程會進行該階段的神入歷史報告主題說明、該階段所使用的共筆討論機制或檔案館員的參考諮詢支援,讓學生在該階段開始時便可開始進行神入歷史報告。同時每階段第一週課程也會進行學習動機調查問卷,以了解學生在每一階段學習動機的變化。而每一階段結束前最後一週則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神入歷史報告的成果。

表 3 歷史課程「中國近代女性歷史」課程大綱

教學階段 課程大綱
第一階段

1. 課程介紹

2. 歷史與性別

3. 中國女性地位

4. 清末:五四、外國思想下的女性

5. 民初:臺灣的童養媳

6. *第一階段報告

第二階段

7. 日治:日治時期的女性教育

8. 抗戰:受難者家屬女性的人生

9. 演講活動:女性研究者

10. 臺灣:原住民的婦女

11. 近代:女性文藝追尋之路

12. *第二階段報告

第三階段

13. **檔案學緒論

14. **檔案資源介紹

15. **檔案編排

16. **檔案描述

17. **檔案調閱使用

18. *第三階段報告

註:

* 學生進行神入歷史報告的課堂分享

** 檔案素養課程

二、神入歷史報告學習單

本研究將神入歷史教學法融入歷史課程中,以學習單的形式引導學生有效進行神入歷史報告。在神入歷史報告中,學生必須扮演穿越時空的記者,對歷史當代的事件進行採訪報導。報導內容採第三人稱敘述,必須涵括時代、地點、事件與史料引證。每一份神入歷史報告至少要引證小組人數以上的史料,若小組人數為2人,則必須引證2份以上;若小組人數為3人,則必須引證3份以上的史料。

神入歷史報告的主題每一階段依照授課進度有所不同,學生必須與小組成員討論,從限定主題中擇一進行報告。第一階段的主題以第四週的「清末:五四、外國思想下的女性」與第五週的「民初:臺灣的童養媳」為主;第二階段則是第七週的「日治:日治時期的女性教育」與第八週的「抗戰:受難者家屬女性的人生」為主;第三階段為第10週的「臺灣:原住民的婦女」與第11週的「近代:女性文藝追尋之路」為主。考量到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與自由發揮的研究目的,在此並不限定學生報告的具體主題。即使不同組別的學生選擇以相同的史料進行神入歷史報告,也會因為詮釋方式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觀點結果。藉此彼此報告結果的課堂分享,可促進學生彼此之間批判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史料批判學習單

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有效使用史料作為神入歷史報告的引證證據,本研究將修改Robyns (2001)設計的史料分析學習單(document analysis worksheet)製作史料批判學習單。學生在引證史料時必須回答史料批判學習單的內容,該學習單中含括考量史料來源權威性的外部批判,以及史料對於神入歷史報告有效性的內部批判兩種類型,各類型四個問題,總共八個問題。

表 4 史料批判學習單

外部批判

內部批判

  1. 史料是哪裡撰寫的?
  2. 史料是何時撰寫?
  3. 史料是為何撰寫的?
  4. 史料是由誰撰寫的?

5. 史料的真實與字面上的意義是什麼?

6. 史料中作者論點存有偏見嗎?

7. 史料作者結論的真實性要如何證實呢?

8. 需要其他的資料來輔助理解這份史料嗎?

四、神入歷史數位學習系統

本研究在歷史課程中輔以數位學習的教學方式,採用課程管理系統(Course Management System)中著名的開放原始碼系統Moodle為基礎(網址:http://moodle.tw/)。Moodle本身具備多項功能,本研究將利用Moodle的模組功能,調整成適合本研究的神入歷史數位學習系統。

本系統如圖 7涵括了帳戶模組、問卷調查模組、報告上傳模組、合作討論模組、報告共筆模組、史料批判模組、館員諮詢模組。帳戶模組可供教師、學生以對應的身分登入系統,教師可安排學生的分組成員;問卷調查模組可作為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的背景知識評量工具,以及學習動機的調查工具;檔案上傳模組可供第一階段無共筆機制中繳交神入歷史報告的管道;合作討論模組與報告共筆模組可供第二階段進行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之用;不論是使用檔案上傳模組或檔案共筆模組繳交報告,學生都必須以神入歷史學習單的架構進行撰寫;史料批判模組則是要求學生在繳交報告時必須同時上傳史料證據,並填寫史料批判學習單;館員諮詢模組則是獨立一個非同步討論區,讓所有同學以非同步的形式對館員提出問題。

隨著實驗流程的進行,本系統的模組功能會依照各階段進行調整。其中第一階段無特別機制,僅要求學生以報告上傳模組與史料批判模組進行神入歷史報告;第二階段則關閉檔案上傳模組,改以合作討論模組與報告共筆模組的組合進行神入歷史報告的撰寫,學生一樣得透過史料批判模組上傳引證的史料並填寫史料批判學習單;第三階段開放館員諮詢模組,讓檔案館員在此提供檔案參考諮詢的服務,支援學生能更有效利用史料進行神入歷史報告。

image 

圖 7 神入歷史數位學習系統架構圖

註: * 第一階段開放,第二階段起關閉 / ** 第二階段起開放 / *** 第三階段起開放

五、學習動機問卷

本研究的學習動機問卷擬修改自劉政宏等人(2005)發展的國小學生學習動機問卷。該研究的問卷設計共32題,採李克特五點量表,由學生按其自身認知作答非常符合、符合、沒意見、不符合、非常不符合。該研究將學習動機界定為「引起並為學生自發從事課業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而將學習動機問卷則是區分為「價值」、「預期」與「情感」三個部分,各別檢定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價值成分涉及學生對課業學習之重要性與效用性認知,Cronbach α為0.88;預期成分涉及學生對課業學習能否成功的預期,Cronbach α為0.89;情感成分涉及學生對課業學習工作之正負面情感反應,Cronbach α為0.92。而且價值、預期、情感三成分之間無多元迴歸的關係,可見各成分皆有其重要性,故本研究採用此問卷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然而,該研究問卷設計為國小六年級階段的學生為對象,若要應用在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大學生身上,則還需要針對用詞上進行調整。

六、歷史與檔案領域知識測驗卷

為了解選修本研究之大學歷史通識課程學生的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背景知識,在實驗開始第一週前必須針對學生的領域知識進行前測。前測主要使用的工具是歷史與檔案領域知識測驗卷,用以檢驗學生課程開始之前所擁有的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背景知識。測驗卷的出題來源為本研究課程中的教學內容,採四選一選擇題的形式,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各10題。題目的擬定會交由授課教師與檔案館員協助,以確保題目具有專家效度。

七、資訊素養問卷

本研究對於學生之資訊素養調查將修改周苡靖等人(2004)發展的教師資訊素養問卷。該研究調查雲林縣北港鎮國民小學學童之資訊素養,問卷包含基本資料與國民小學學生資訊素養能力量表。後者為李克特四點量表,由受試者按其自身認知作答完全同意、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完全不同意。該研究之資訊素養包括發現問題的能力、尋求資訊的能力、檢索資訊的能力、使用資訊的能力、綜合資訊的能力、評估分享資訊的能力等六個向度,共31題。調查結果統計顯示Cronbach α內部一致性係數為0.93,顯示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本研究會將此問卷轉換成適合大學生的用語之後再用來作為資訊素養的調查工具。

第五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操弄之自變項為非同步共筆討論機制的有無、檔案素養教學與檔案館員參考諮詢支援的有無,欲觀察之依變項包括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的數量與正確性、非同步合作討論的知識建構層次以及學習動機,背景變項則是包括歷史領域、檔案領域之背景知識和資訊素養。以下說明各變項之間的分析方法。

一、質性資料編碼

本研究欲探討的變項中,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的正確性、非同步合作討論的知識建構層次係屬於質性資料。本研究欲採用評分與編碼的方式,將質性資料轉換成量化的數據。為了確保研究上的信度,本研究的評分與編碼一律以研究者和教師兩個人各自進行,再統計兩人分析結果之Kappa信度。當信度足夠時再進行下一步驟,否則必須修正評分準則或是討論編碼的歸類。

對於批判思考能力這個研究變項,本研究將擬定批判思考評分準則,請教師與研究者兩人同時針對神入歷史報告與史料批判學習單進行評分,評分面向包括史料引證的正確性、報告陳述的流暢性、史料引證推理的合理性三項,滿分10分。

對於史料引證正確性之研究變項,將依照史料批判學習單所規範之外部批判與內部批判共8個問題為主,請教師與研究者兩人同時針對學生引證史料之行為進行評分,滿分10分。必須注意的是,由於神入歷史報告與史料批判學習單係以小組為單位繳交,故評分結果將會對應到該組各成員學生身上。

對於知識建構層次的部份,本研究將採用Gunawardena等人(1997)發展之知識建構層次編碼表(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許多研究皆採用該編碼表作為線上討論之知識建構層次的分析工具。該編碼表如表 5所示,係將線上討論的層次分成六種,各別包括C1 資訊的分享與比較;C2 發現與探索參與者之間的不一致;C3 協商意涵與共同建構知識;C4 驗證與修正已存在的經驗與知識;C5 同意與運用新建構的知識;C6 其他不相關的事情。本研究將邀請教師與研究者共同合作為非同步合作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編碼,再分析出各階段間各組知識建構層次的變化。

表 5 知識建構層次編碼表
編碼 階段 運作
C1 資訊的分享/比較 陳述觀察或意見;陳述同意參與者
C2 發現與探索參與者之間的不一致 辨識不一致的意見;詢問與回答問題以釐清不一致地情況
C3 協商意涵/共同建構知識 協商字辭的意涵;協商各種意見的相關重要性
C4 驗證與修正已存在的經驗與知識 驗證提出的新知識、認知架構、個人經驗與其他資源相對照
C5 同意/運用新建構的知識 總結一致的意見與陳述認知,以展現新的知識建構
C6 其他 討論跟知識建構不相關的事
Note: "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 Gunawardena, C. N., Lowe, C. A., & Anderson, T., 1997,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7(4), 397-431. doi:10.2190/7MQV-X9UJ-C7Q3-NRAG

二、量化統計分析

本研究將採用推論統計來驗證研究假設的有效性。批判思考能力、史料引證數量與正確性、學習動機將取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每位學生的資料,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分析;非同步合作討論之知識建構層次係從第二階段才開始蒐集資料,故取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每位學生的知識建構層次分析結果,進行成對樣本t檢定。

再來加入背景變項進行分析。首先將歷史領域、檔案領域背景知識各別取其排名低到高的前三分之一人數,視為歷史領域低成就組與檔案領域低成就組,再各別分析其自變項對於依變項的影響;接著再將資訊素養排名由高到底取其前三分之一人數,視為資訊素養較高的學生,再分析其自變項對於依變項的影響。

第六節 實驗流程

綜合本章所述,本研究的實驗流程如圖 8所述,完整實驗時間為一學期。以下以週為單位敘述各週進行之流程:

  • 第1週 課程介紹:介紹本學期「中國近代女性歷史」之課程內容,並說明第一階段神入歷史報告的作法。最後再進行歷史領域與檔案領域知識測驗以及學習動機評量。
  • 第2週至第5週 歷史課程:各週主題為「歷史與性別」、「中國女性地位」、「清末:五四、外國思想下的女性」、「民初:臺灣的童養媳」。
  • 第6週 第一階段報告:讓學生進行第一階段神入歷史報告課堂分享。最後再進行第二階段神入歷史報告的說明,並進行第二次學習動機的問卷調查。
  • 第7週至第11週 歷史授課:各週主題為「日治:日治時期的女性教育」、「抗戰:受難者家屬女性的人生」、「演講活動:女性研究者」、「臺灣:原住民的婦女」、「近代:女性文藝追尋之路」。
  • 第12週 第二階段報告:讓學生進行第二階段神入歷史報告課堂分享。最後再進行第三階段神入歷史報告的說明,並進行第三次學習動機的問卷調查。
  • 第13週至第17週 檔案素養授課:各週主題為「檔案學緒論」、「檔案資源介紹」、「檔案編排」、「檔案描述」、「檔案調閱使用」。
  • 第18週 第三階段報告:讓學生進行第三階段神入歷史報告課堂分享。至此完成整個實驗流程。

image 

圖 8 實驗流程圖

第四章 預期困難、成效與未來發展

由於本研究仍在計畫草稿中,尚未開始正式進行。故此章將敘述本研究預期進行時會遭遇的困難、預期的成效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一節 預期困難

本研究欲發展一以「中國近代女性歷史」為主題的大學歷史通識課程,以批判思考能力為核心,結合神入歷史教學法、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以及檔案素養教學與檔案館員參考諮詢支援。本歷史課程進行實際執行時可能會遇到來自學生、教師與檔案館員三方面的困難。對於學生來說,由於我國傳統歷史教育仍以被動聽課為主,學生可能較難適應要求主動學習的神入歷史教學法;對於教師與檔案館員來說,在授課內容比例上需要經過雙方專家一番協調,不一定會按照本研究規劃的課程大綱進行。在協調時務必注意得以學生為重心,考量學生在進行神入歷史報告時所需要的歷史知識與檔案素養,而非單方面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而教師、學生與檔案館員可能皆對於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這種數位學習的教學型態較不熟悉,研究者必須謹慎對教學方式有較為詳細的指導。

第二節 預期成效

一、對於學生的預期成效

對於學生來說,可預期本研究的歷史課程將會讓學生對於傳統的歷史課程有所改觀。神入歷史的教學方式可讓學生從被動聽課轉換為主動理解歷史,而擁有檔案素養的學生更加能夠使用一手史料來嘗試詮釋有別於其他人的獨特歷史觀點。特別是藉由神入歷史的報告活動,學生有機會撰寫出一般史實沒有撰寫的觀點,甚至顛覆大家視為常識的史實。這種翻轉史實的樂趣與歷史電玩遊戲(如三國誌)類似,相信學生可以在神入歷史報告中展現令人意外的研究成果。而主動學習的樂趣輔以有效的史料詮釋、分析與歸納,可養成學生終身學習的技能與態度,讓學生在面對未來任何事件時,都可以用客觀的角度評價事物,並大膽地提出假設。

二、對於歷史教師的預期成效

對於歷史教師來說,本研究結合非同步遠距數位學習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課後進行神入歷史報告的討論與撰寫,因此教師得以更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授課。另一方面,本研究的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透過神入歷史報告來呈現自己對於授課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有很多教會可以接收來自學生的回饋,藉此改進授課內容或授課的方式。而且學生所撰寫的神入歷史報告也能夠帶給教師不同觀點的刺激,讓多元想法豐富課程內涵。

三、對於檔案館員的預期成效

對於檔案館員來說,本研究鼓勵學生以檔案史料進行神入歷史教學活動,可讓檔案館資源開拓創新的應用途徑,有效利用檔案資源。在課堂中融合檔案素養教學與檔案館員參考諮詢服務的支援,也可提昇學生對於檔案素養的認識,加深檔案館員的重要性。而檔案館員在授課與參考諮詢服務的過程中,可以近距離傾聽一手史料的使用者──也就是這些學生們的需求與回饋,藉此可以確實瞭解檔案館典藏的改進方向,讓檔案服務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發展一以批判思考能力為核心、結合神入歷史教學法、非同步合作共筆討論、檔案素養教學與檔案館員參考諮詢支援的大學歷史通識課程「中國近代女性歷史」,若研究結果能夠順利證實此課程能夠促進學生之學習成效的提昇,則未來可朝以下方向進行深入研究。

首先是課程方面,以麻省理工學院(MIT)為首所興起的開放課程(open courseware)風潮,讓全球各大學逐漸提供更多開放的教育資源。而英美等國的檔案素養較我國進步,數位檔案資源更是豐富。本研究以臺灣通識網的開放課程結合中國歷史的數位檔案典藏進行課程設計,未來可以嘗試結合西洋世界史與相對應的數位檔案資源,發展其他主題的歷史課程。

另一方面,在教學策略上,學生的內在認知也是值得研究的一環。像是學生在找尋史料時的資訊焦慮、整理史料時所陷入的資訊過載,後續研究可以試著以後設認知監控的教學策略,利用心智圖將學生進行報告的過程進行以結構化呈現,讓學生了解自己對於史料尋求與解讀上是否朝向課程要求的方向前進。

此外,歷史課程結合數位學習之後,也讓教學方式增加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以分析學生引證的史料內容,設計機制輔助學生更有效找尋適合的檔案史料;或是藉由合作式數位標註共讀機制,讓學生可以一起在數位史料上進行標註、討論,以促進批判思考能力的提昇;也可以納入同儕互評機制,更加強調批判思考的機會。

本研究嘗試以「中國近代女性歷史」為主題發展的歷史課程只是一個雛型,希望藉由更多的嘗試與謹慎的評估,促進歷史教育的進步,也讓檔案資源能夠更深植人心。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英文文獻
    • Beyer, B. K., Phi Delta Kappa,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1995). Critical thinking. Bloomington, Ind.: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 Black, A. (2005). The Use of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Creating a Text of Talk.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5(1), 5-24. Retrieved from http://editlib.org/p/5993
    • Brooks, S. (2008). Displaying historical empathy: What impact can a writing assignment have. Social Stud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3(2), 130–146. Retrieved from http://www.socstrpr.org/files/Vol%203/Issue%202%20-%20Summer,%202008/Action%20Research/3.2.8.pdf
    • Cowan, B. R., Vigentini, L., & Jack, M. A. (2009).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Experience on Wiki Anxiety and Wiki Usability: An Online Study. In Proceedings of the 23rd British HCI Group Annual Conference on People and Computers: Celebrating People and Technology (pp. 175–183). Swinton, UK, UK: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Retrieved from 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1671011.1671032
    • Cummings, R. E., & Barton, M. (2008). Wiki writ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Ann Arbor: Digital Culture Books, an imprint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d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y.
    • Dickinson, A. K., Lee, P. J., & Rogers, P. J. (1984). Learning history. London; Exeter, N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 Dobbs, G. R. (2011). Archival Materials and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Historical GIS. Journal for the Society of North Carolina Archivists, 9(1), 2-14.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ebscohost.com/login.aspx?direct=true&db=lih&AN=70270330&lang=zh-tw&site=ehost-live
    • Foster, S. J. (2001). Historical Empathy in Theory and Practice:Some Final thoughts. In O. L. Davis, E. A. Yeager, & S. J. Foster (Eds.), Historical empathy and perspective tak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Guiller, J., Durndell, A., & Ross, A. (2008). Peer interac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Face-to-face or online discussi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8(2), 187-200. doi:10.1016/j.learninstruc.2007.03.001
    • Gunawardena, C. N., Lowe, C. A., & Anderson, T. (1997). 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7(4), 397-431. doi:10.2190/7MQV-X9UJ-C7Q3-NRAG
    • Hiltz, S. R. (1995). Teaching in a Virtual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1(2), 185-198. Retrieved from http://editlib.org/p/15158
    • Jensen, J. (2008). Developing historical empathy through debate: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Social Stud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3(1), 55–66. Retrieved from http://www.socstrpr.org/files/Vol%203/Issue%201%20-%20Spring,%202008/Action%20Research/3.1.4.pdf
    • Michaelis, J. U. (1988). Social studies for children: a guide to basic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Nimer, C. L., & Daines III, J. G. (2012). Teaching Undergraduates to Think Archivally. Journal of Archival Organization, 10(1), 4-44. doi:10.1080/15332748.2012.680418
    • Noveck, B. S. (2009). Wiki government how technology can make government better, democracy stronger, and citizens more powerful.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public.eblib.com/EBLPublic/PublicView.do?ptiID=472728
    • Paul, R. (2003). Defining critical thinking. Center for Critical Think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criticalthinking.org/University/defining.htm
    • Robyns, M. (2001). The Archivist as Educator: Integra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to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Instruction. American Archivist, 64(2), 363-384. Retrieved from http://archivists.metapress.com/content/Q4742X2324J10457
    • Shemilt, D. (1984). Beauty and the philosopher: Empathy in history and classroom. In A. K. Dickinson, P. J. Lee, & P. J. Rogers (Eds.), Learning history. London; Exeter, N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 Thompson, D. (1984). Understanding the past: procedures and content. In A. K. Dickinson, P. J. Lee, & P. J. Rogers (Eds.), Learning history. London; Exeter, N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cat.org/title/learning-history/oclc/10591981&referer=brief_results
    • Yakel, E., & Torres, D. (2003). AI: Archival Intelligence and User Expertise. American Archivist, 66(1), 51-78. Retrieved from http://archivists.metapress.com/content/Q022H85PN51N5800
    (more...)

    推廣服務的必要性探討 / The marketing context. Outreach: luxury or necessity?

    推廣服務的必要性探討 / The marketing context. Outreach: luxury or necessity?

    image

    這是一篇課堂閱讀筆記。作者先探討推廣的定義與必要性,然後再描述他的檔案巡迴展活動。

    This is a course reading note. Author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outreach. Some outreach approaches like archive roadshow are also considered.


    書目 / Bibliography

    Weir, C. (2004). The marketing context. Outreach: luxury or necessity?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 25(1), 71-77. doi:10.1080/0037981042000199160

    摘要 / Abstract

    • 許多檔案服務開始用各種形式進行推廣活動(outreach)。
    • 這可以是一張描述開放時間與基本服務的小傳單,或是建立一個推廣活動的網站。
    • 基於經費來源的關係,越來越多地區與國家的檔案館需要更加貼近讀者,並且找出未來的趨勢議題,像是社群(social inclusion)以及「學習和取用」。而這些計畫常常需要某種程度的推廣活動。
    • 本篇文章是基於作者在南安普敦(Southampton)2003檔案學會(Society of Archivists)研討會發表的論文,探討推廣活動是否是檔案服務的職責,或只是經費與消磨職員時間的累贅。
    • 本文章也探討如何使用行銷技術去為現在與未來的推廣加值。

    筆記 / Note

    寫起來有點亂,不是很好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