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我一路走來的倫飛Stylebook 10D筆電

布丁布丁吃布丁

2 Comments

陪我一路走來的倫飛Stylebook 10D筆電

CameraZOOM-20111206230528751

最近在收拾行李的時候,發現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的倫飛Stylebook 10D筆電(以下簡稱10D)出現了亮線。

CameraZOOM-20111206230515432

左下角可以看到一條綠色的線,這是LCD螢幕老化、毀損的徵兆。也就是說,可能再過不久,這臺螢幕就無法正常運作了吧。

然而,看到這條亮線的時候,我並不覺得遺憾或是難過,而是強烈的感激之情。能陪我一路走到這邊,10D,我非常感謝你。


購入與使用

我在2006年初的時候在資訊展中購買了10D,當時候叫他「小外」,這個名稱沿用到現在,仍然是10D的電腦與硬碟分割區名稱。

購買的時候是大三要升大四時。因為用過12吋筆電之後,感受到筆電的優勢所在,所以也購入了10D。在筆電與行動裝置尚未流行的當時,我是少數幾個在上課時會使用筆電錄音、做筆記的學生。偶爾還會拿10D來用教室投影機拿來放動畫跟打電動,10吋的螢幕與小小的鍵盤卻有著多樣化的用途。

當時我是採桌機為主、筆電10D為輔的方式工作。但是因為桌機時常毀損、而且難以帶著到處走,所以到後來變成是以10D為主,螢幕、鍵盤、滑鼠都是為了10D而使用,桌機則是用遠端桌面來連線。桌機的用途變成網路服務與儲存裝置而已,主要的工作都是在10D進行。

0131_100354

我很早就習慣用延伸桌面操作電腦,不過到現在還是有些人對此感到陌生。這也是為什麼我非常喜歡多螢幕作業的關係,因為我一直都是用筆電螢幕、一般的螢幕這兩個螢幕在工作的。

重心的轉移

那時候我每天揹著10D到處跑,雖然沒有14吋筆電隨隨便便就超過3公斤這麼重,但至少也有2公斤的重量。一開始覺得還好,久了之後,還是會覺得挺吃力的。

另一方面,10D的效能並不高。玩玩簡單的遊戲雖然沒問題,但是玩起3D遊戲,如瑪奇,那就相當吃力。特別是瑪奇在後來越改越耗效能,到最後根本就沒辦法用10D去開瑪奇來玩,這讓我覺得十分無奈。

就算不論遊戲,10D的效能也沒辦法滿足我文件處理上的需求。儘管現在市面上標榜「文書機」的電腦,都是指效能較差、只能開開文件、開開網頁的電腦等級。但是對我來說,文書處理就是需要開啟多個視窗、網頁,甚至同時要做圖片擷取、處理與運作程式等工作,對於CPU與記憶體都有特別的要求。在購買10D時雖然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而加購到1G RAM,但是CPU跟硬碟效能不足,導致我的工作效率過差。這是在我研究所改用四核心的桌上型電腦時,才明顯感受到效能上的差距,因而我也逐漸將工作的重心從10D筆電轉移到桌機上。

研究所後期,10D已經是在宿舍、住宿的地方遠端連線回桌機的主要工具。我甚至已經不會帶著10D到處走,而是把它當作移動型桌機使用,類似Thin Client與小筆電的概念。現在10D每天就放在桌子上,等我晚上回來時開機,讓我連線回到遠端的桌機工作,用完之後就休眠,就這樣過著安穩的每一天。

毀損與維修

聊到這邊,我要在此告解,以表示對10D的懺悔。

由於我之前並不知道「待機」跟「休眠」的差別,也對筆電的電池認識不足,所以導致10D出現過幾次重大的毛病。

第一次是在大四的時候,電池突然蓄電力只剩下一半不到。這是因為我時常帶著電池充電、而且又常常用待機功能,所以電池就出問題了。而那時候再過幾天電池就過保固,還好緊急聯絡之後,總算是在過保之前把電池修好。

在某次與朋友的聊天中,我後來才搞清楚我用的是「待機」而不是「休眠」。「待機」狀態下需要電池提供電力,硬碟仍然在運轉,而我居然傻傻的在「待機」狀態下還把10D搬來搬去。

Windows XP預設並沒有開啟「休眠」而只有「待機」,必須要到控制臺的電源中打開休眠選項才能使用,而且必須指定特別的開關(例如按下電源就啟動「休眠」)或是從工作管理員中執行「休眠」指令,並不能從我們常用的「關機」選項中操控。Windows XP對筆電的設計實在是很不友善。

不過就算我知道要用「休眠」,卻也拯救不了10D硬碟發出的機械聲。而就在今年8月的時候,10D因為硬碟完全毀損,再也無法啟動。儘管我買了一顆二手的2.5吋硬碟,但是因為10D構造複雜讓我難以拆解更換,所以我選擇送到倫飛去維修。雖然過了保固,不過維修費650元,總算還是能夠接受的範圍。送回來之後,用Acronis True Image還原之前備份的映像檔,10D又成為稱職的遠端桌面連線裝置。

最後就是現在這次,LCD螢幕上的亮線。不過這是螢幕使用以久的正常老化現象,通常並不是人為因素的影響就是了。

這些大概就是這四年多來我使用10D發生的問題。撇去我不當使用的問題之外,10D總是盡力地扮演好它應有的角色,讓我十分地感激。

感謝10D,感謝倫飛

購買10D之前,我曾經擔心「倫飛」作為二線筆電廠牌的名聲。有道是「倫飛Twinhead,讓你一個頭兩個大」,之前購買倫飛的使用者通常對於他們的筆電評價都很差,不過這也算是低價位筆電所必須承擔的代價。

Stylebook 10D算是倫飛筆電中少數幾款較高價位的機型,而它也表現出相對應價位的應有表現。回想多年前帶著它四處奔跑,文書處理、玩遊戲、看動畫,不斷地挑戰它的效能極限,甚至是用錯誤的方式摧殘它,10D都只是默默地承擔我的任性。

同時,我也要感謝倫飛公司。作為二線的筆電廠商,倫飛在出了Stylebook 10D之後,不知為何逐漸淡出消費者筆電市場,至今連PChome購物都看不到倫飛的分類。但我仍要感謝倫飛,就算可能是最後一款一般消費者取向的筆電,我也要感謝你們出了Stylebook 10D這麼好的一款筆電。

時代遷移,取向轉型

10D的使用與沒落,對我來說,是一種行動裝置的轉型。

從一開始我接觸10D,逐漸以筆電為主要工作裝置。後來工作量越來越大,於是工作裝置又轉移回桌機。10D成為Thin Client、小筆電般的用途,只是拿來連線桌機的裝置。到現在,我出門已經不會帶著10D,而是以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為主。

10D筆電再小,它的續航力與重量仍然難以堪稱實用。

10D功能再多,只要懶得把它帶出去,就沒有任何意義。

唯一可取的是,同為Windows作業系統,它能稱職的扮演遠端桌面連線裝置。這是Android智慧型手機跟平板電腦都無法做到的事情──但我期待Android未來真的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就是了。

儘管現在10D已經不是我主要的工作伙伴,但它陪伴我的那些時光與回憶卻是無可取代。

謝謝10D陪我到現在。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你再陪我一陣子吧。

(more...)

2011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學位論文獎助活動

布丁布丁吃布丁

2011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學位論文獎助活動

image

2011年12月2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辦了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第五十二屆年會,並徵選優秀學位論文發表。感謝評審老師們的獨特眼光,我的論文「合作式閱讀標註之知識萃取機制研究」居然得獎了。於是當天活動最後的發表會,我就上去介紹我做的論文內容以及KALS知識標註學習系統。

演講的投影片如下:(SkyDrive下載)

演講時間只有10分鐘,所以我就輕鬆地介紹系統。沒想到其他人都像是要準備論文口試一樣地大陣仗,相較之下我就像是來亂的一樣。還好下台之後學會沒有要沒收我的得獎資格,真是萬幸。

另外很遺憾的是,這次仍然沒有錄音檔,就當做給現場聽的朋友們特別的禮物吧。不過事實上,我做投影片也的確不是給人讀的,而是搭配我講話與介紹的內容。這份投影片使用了許多動畫講解圖示的內容,光看印出來的投影片結果,比較難理解那些圖示的順序流程。所以還是建議下載投影片來看看吧,也許會比較清楚也說不定喔?

最後,能夠跟大家分享自己做的東西,實在是很開心。希望大家也秉持著分享的心態,一起多多交流交流吧。

(more...)

96年度圖書資訊學研究調查

布丁布丁吃布丁

96年度圖書資訊學研究調查

image

楊美華、陳冠穎(2006)。圖書資訊學研究。


楊老師分析96年圖資相關的研究類型與特性,並提出建議。講述範圍頗廣,我挑我感興趣的分析結果,記錄如下。

圖書資訊學專書出版情形

  • 個人出版:以文華圖書館管理出版者最多,代表圖資老師都去找文華出版。
  • 會議論文集:各大學都有舉辦數場研討會,缺了輔大與中興?
  • 研習手冊:全都是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出版。
  • 政府出版品:國家圖書館為大宗。
  • 其他:從考古題到筆記資料整理法都納入其中,總覺得這部份離學術比較遠,到底是如何定義圖書資訊學專書的範圍呢?

期刊論文

  • 期刊論文中以「圖書館業務」跟「資訊處理;資訊事業」所佔篇數最多。
  • 核心期刊:
    1. 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
    2. 圖書與資訊學刊
    3.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4. 檔案季刊
    5. 國家圖書館館刊
    6.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7. 佛教圖書館館刊
    8. 大學圖書館
    9. 圖書資訊學研究
    10. 檔案與微縮
    11.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
    12.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會訊
    13.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 但是部分核心期刊沒有論文,而「國文天地」刊登相關論文數量卻高達排行第五名。

研究計畫

  • 除了圖資系所的老師之外,也有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的陳祥老師跟高雄醫藥大學的陳冠年老師等非圖資系所的老師提出圖資相關研究計畫。
  • 在平均50萬的計畫核定金額中,黃慕萱老師的研究計畫高達75萬,究竟是為什麼呢?

圖書資訊學相關博碩士論文

  • 臺灣師範大學最多共29篇,輔仁大學其次共13篇,其他依序為臺灣大學12篇、政治大學10篇、中興大學與淡江大學各8篇,最少為世新大學2篇。
    • 師大跟輔大真是論文量產單位啊。
  • 令人感興趣的是96年非圖資系所發表相關論文高達43篇,多與圖書館為研究對象。這代表圖資科系很容易讓其他科系跨入研究。
  • 碩士論文上傳博碩士論文網的比例很低,只有4篇。
  • 研究主題以「讀者服務」最多,其次是「資訊科技與網路」,其他為「圖書館行政」、「版本目錄學」(資訊計量)、「技術服務」,最少為「檔案學」。
  • 圖書館為對象的研究類型來說,大學圖書館最多,學校圖書館其次,其他依序為公共圖書館、專門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研究較95年比例還高。

議題、討論

  • 國內期刊嚴重脫搞,令人傷心。這是值得研究的一塊題目啊,圖資人不想辦法鼓勵自己領域的研究期刊是不行的。
  • 灰色文獻徵集的方式應多申請ISBN並鼓勵公開查詢。
(more...)

The use of theory in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資訊科學中的理論調查

布丁布丁吃布丁

The use of theory in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資訊科學中的理論調查

image

Pettigrew, K. E., & McKechnie, L. E. F. (2001). The use of theory in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1), 62–73.


1. 研究背景與方法

作者認為學科之間的區別就是要有中心的知識,也就是屬於自己的理論基礎,用以處理研究問題、促進討論以及解釋研究結果。

If fields such as information science (IS) are to delineate their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and build a central body of knowledge, then they require their own theoretical bases for framing research problems, building arguments, and interpreting empirical results.

  • 很多人都覺得Information Science (IS)缺少好的理論(theory),而作者想要調查IS研究中使用理論的狀況。

2. 研究方法

2-1. 內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

為了了解IS研究中使用理論的狀況

  • 調查1993年到1998年以下六個期刊中的1160篇文章:
    1.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IP&M; six issues per year)
    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JASIS; 10 issues per year for 1993–1995; 12 issues per year for 1996 and 1997; 14 issues for 1998)
    3.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JDOC; quarterly)
    4.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JELIS; quarterly)
    5.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LISR; quarterly)
    6. Library Quarterly (LQ; quarterly)
  • 在研究中使用「理論」的操作型定義:
    • 考慮到作者在研究內文敘述中使用到的「研究」,包括應用到理論建構與提出新的理論,或是使用一些關鍵字來敘述概念、觀點或作法,像是「概念」、「框架」、「扎根」等。
      Consider a "theory" as identified if the author(s) describes it as such in the article (applicable to established or proposed theories) or uses such key terms as "conceptual" (including its variations, e.g., conceptualization), "framework," "grounded," or "underpinnings" to describe an idea/view or approach as such.
內容分析結果
  • 1160篇中有396篇(34.1%)使用了理論,從中可以找出1083篇理論。平均每篇文章包含0.93篇理論。以LQ期刊中的平均每篇文章中所用理論最多。
  • 1083篇理論中大概可以分辨出180篇理論是來自於IS作者。粗略來說,280來自社會學家、80篇來自科學、超過40篇來自人文學。
  • 不同文章類型平均使用理論的情況:general (概論) 2.59、information behavior (1.99)、information policy (1.94)
2-2. 引用分析 Citation analysis

為了了解IS的理論對各種研究的影響,以及IS研究是如何被其他領域影響。

  • 調查ISI的三種引文索引資料庫:SCI、SSCI、AHCI。
引用分析結果
  • 從內容分析中發現最常見的理論為: (理論的內容參考自維基百科資訊心理學,我額外幫理論做了分類)
    • 資訊需求:
      • Belkin, Oddy & Brook’s Anomalous States of Knowledge 混沌知識說:試圖思索資訊需求發生的最初起點,人們在尋找資訊的初期時對於想要的是什麼,往往無法清楚表達,正處於知識渾沌或異常的狀況。
      • Dervin’s Sense Making 意識建構:個人對於已經知道的與所需要知道的事物之間有差距,所以要去尋找資訊,產生該資訊對個人的意義。Dervin用「狀況-差距-使用/幫助」來描述上述的的歷程。
      • Bates’ Berry Picking 採莓模式:說明檢索過程應是漸進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不同的問題概念,而人們會去對應與定義什麼是有用的資訊與資源。
      • Taylor's Information Needs and Negotiation需求層次
      • 內藏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概念模糊
      • 開始意識時期:可意識資訊的需求,但未必能明確用語言文字清楚描述
      • 能用語言文字清楚描述
      • 妥協後的需求
    • 資訊尋求模式:
      • Kuhlthau's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 資訊搜尋的六個階段:開始→選擇→探索→成形→收集→發表。
      • Ellis's Information Seeking 資訊尋求行為策略:資訊尋求行為是由八個特色組成:
        image
      • Ingwerson's Cognitive IR Theory 認知檢索理論:使用者與資訊檢索系統互動時,會發生使用者的認知空間(cognitive space)與資訊檢索系統的資訊空間(information space)的多層次互動過程,以此提出資訊檢索互動之認知模式。
    • 資訊檢索:
      • Salton's Vector Space Model 向量空間模型:搜尋時,輸入的檢索詞也被轉換成跟文件相關的向量(vector)。這個模型假設,文件和搜尋詞的相關程度,可以經由比較每個文件(向量)和檢索詞(向量)的夾角偏差程度而得知,並可計算餘弦得知。
        FileVector space model
    • 相關:
      • Scahmber, Eisenberg & Nilan’s theory of relevance:早期對於相關的深入研究,但尚未成功達成定義相關的目標。
      • Wilson's Situation Relevance 情境相關:所謂的情境是資訊需求者所看到的情境,而非其他任何人由任意觀點所看到的情境,因此判定情境相關的先決條件,必須先了解並描述資訊需求者個人所處之情境。
      • Harter's Psychological Relevance 心理相關:相關並不是指「關於某主題」,而是一些互相關聯的主題、加強或減弱個人認知的信念、或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事情之觀點比較容易被習慣稱為相關。
  • 用IS理論搜尋,找到2098次引用。
  • 79.9%都被IS期刊所引用,其他的主要是由科學、社會科學領域引用。
  • 其中被引用最多的是Dervin與Salton兩位作者,共有918次(43.8%),而他們也是其他學科引用最多的作者。

3. 未來研究

  • 本研究分析中發現資料並不乾淨,未來需要確實的分析。
  • 不同期刊與時間的分析。
  • 深入研究作者是如何使用理論。
  • 探討建構理論的IS研究者是從哪些領域而來的。

感想

  • 本篇確實找出許多令人感興趣的「理論」,而這些理論是我們圖資人必須要知道的內容。
  • 作者未來研究中提到探討圖資理論源頭的這點很有趣,是會讓人感興趣的主題。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用這種內容分析與引文分析的方法,套用到不同領域上,那又是一篇令人感興趣的研究論文。

不同年代做起來結果都不一樣,研究者使用的理論與典範的轉移,都是很值得探討的題目。

(more...)

As we may think 誠如我們的想像

布丁布丁吃布丁

As we may think 誠如我們的想像

image

Bush, V. (1945). As we may think. The Atlantic Monthly (July 1945).

資訊科學與圖書資訊領域的學生都聽過Bush與As we may think,不過我到現在才真正地開始讀這篇的內容。由於Bush寫作用詞有些不是很好懂,我同時參考了李博阳的翻譯()(),雖然有些語句不是很通順,但是很能幫助我們了解Bush要表達的意思,中英對照閱讀起來也算是勉強能懂。


前言

Now, as peace approaches, one asks where they will find objectives worthy of their best.

  • 作者係以當時的科學技術為基礎,提出關於儲存、輸入、檢索、取用資訊的未來想像。
  • 本文分成8個部分,每一部分談論數個主題。

I. 資訊檢索的需求

  • 科學家難以掌握數以萬計的研究成果,能夠記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
    The investigator is staggered by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thousands of other workers - conclusions which he cannot find time to grasp, much less to remember, as they appear.
    • 科學家花費大量時間在閱讀上。
      If the aggregate time spent in writing scholarly works and in reading them could be evaluated, the ratio between these amounts of time might well be startling.
    • 我們難以在大量無意義無結果的研究中,找出真正重要的成果。
      ... as truly significant attainments become lost in the mass of the inconsequential.
  • 這個時代已經可以生產高度可靠、便宜的複雜機器,而我們可以從此獲得些啟發。
    The world has arrived at an age of cheap complex devices of great reliability; and something is bound to come of it.

II. 儲存與壓縮技術

  • 現在儲存資料通常是用書寫或拍照,其次是印刷;但也可用膠卷、唱片與磁帶上。
    Today we make the record conventionally by writing and photography, followed by printing; but we also record on film, on wax disks, and on magnetic wires.
  • 作者介紹乾燥攝影技術(dry photography)並對它該影像儲存能力寄予厚望。而儲存技術發展到最後的化學膠卷將會取代目前的螢光幕畫面。
    Use chemically treated film in place of the glowing screen, allow the apparatus to transmit one picture rather than a succession, and a rapid camera for dry photography results.
  • 光學投影與微縮攝影的成果出現在微縮膠卷技術上,而且具備發展潛力。
    The combination of optical projection and photographic reduction is already producing some results in microfilm for scholarly purposes, and the potentialities are highly suggestive.

III. 可由機器輔助的輸入與計算工作

  • 未來作者是否可以不再使用手寫或打字,而直接用錄音的方式記錄資料呢?
    Will the author of the future cease writing by hand or typewriter and talk directly to the record?
  • 研究者在資料的蒐集與觀察過程中還要做很多事情,像是從既有記錄中抽取重複的資料、將結果加入記錄中。
    Between the collection of data and observations, the extraction of parallel material from the existing record, and the final insertion of new material into the general body of the common record.
    前者是不可或缺的創造性思考,而後者則是可由機械輔助的重複性思考。
    Creative thought and essentially repetitive thought are very different things. For the latter there are, and may be, powerful mechanical aids.
  • 作者認為未來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將會有更高的速度,可以直接以卡片或膠卷輸入指令進行操作並獲得計算結果,供未來進一步的使用。
    They (the advanced arithmetical machines) will be controlled by a control card or film, they will select their own data and manipulate 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ctions thus inserted, they will perform complex arithmetical computations at exceedingly high speeds, and they will record results in such form as to be readily available for distribution or for later further manipulation.

IV. 複雜計算應由機器處理

  • 如果我們要更深入了解實體世界,那就不應該受限於計算處理過程。
    If scientific reasoning were limited to the logical processes of arithmetic, we should not get far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world.
  • 研究者應該減少重複計算既有的數位公式,而將腦力投注在其他地方。
    Relief must be secured from laborious detailed manipulation of higher mathematics as well, if the users of it are to free their brains for something more than repetitive detailed transform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established rules.
    因此,作者猜想未來會有更多供科學家使用的高等數學機器出現。
    For this reason there will come more machines to handle advanced mathematics for the scientist.

V. 機器協助資料篩選 Selection

  • 現在我們可以快速增加資料,但卻很難找到想要的資料。
    Thus far we seem to be worse off than before - for we can enormously extend the record; yet even in its present bulk we can hardly consult it.
    這涉及到人類獲取知識進行傳承的過程,而這主要的動作就是篩選。
    …it involves the entire process by which man profits by his inheritance of acquired knowledge. The prime action of use is selection…
  • 作者介紹以乾燥攝影技術製成的卡片作為資料文本,並組成快速篩選機器,以協助身分核對、購物交易等任務。
    • 並提到卡片可以縮影處理與利用光電管、磁性點等方式改進。

VI. 記憶擴大機 Memex

  • 篩選的問題通常是來自於索引是由系統給定。
    基於人類思維模式,篩選應該是透過聯想,而非固定的索引。
    Selection by association, rather than by indexing, may yet be mechanized.
  • Memex 記憶擴大機:個人儲存所有資料與通訊的設備,可以快速並靈活地存取資料。它是人類記憶的擴大裝置。
    A memex is a device in which an individual stores all his books, records, and communications, and which is mechanized so that it may be consulted with exceeding speed and flexibility. It is an enlarged intimate supplement to his memory.
    • 外表有著半透明的螢幕、鍵盤、按鈕、操作桿組成的書桌。
    • 遠端操作以微縮膠卷保存的儲存裝置。
    • 可進行檢索、瀏覽、閱讀、筆記。

VII. 關聯索引:軌跡 Trail

  • Memex第一步應該要做的是關聯式索引:把兩件條目連結在一起,讓使用者可從一件條目直接選擇到另一條。
    If affords an immediate step, however, to associative indexing, the basic idea of which is a provision whereby any item may be caused at will to select immediately and automatically another. This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memex. The process of tying two items together is the important thing.
  • 各種條目的結合就像是一本新書,而這些條目更組成了無數的軌跡。
    It is exactly as though the physical items had been gathered together to form a new book. It is more than this, for any item can be joined into numerous trails.
    • 使用者可以在幾十本相關書籍和文章中連結大量條目,形成自己的興趣軌跡。
      He has dozens of possibly pertinent books and articles in his memex. … Next, in a history, he finds another pertinent item, and ties the two together. ... Thus he builds a trail of his interest through the maze of materials available to him.

VIII-1. 關聯軌跡網路的用途

  • 大量的關聯軌跡組成了全新的百科全書,並投入到Memex中擴大應用。
    Wholly new forms of encyclopedias will appear, ready-made with a mesh of associative trails running through them, ready to be dropped into the memex and there amplified.
    • 化學家瀏覽化學相關文獻的時候,可以透過軌跡找到化合物詳細資料,並從軌跡週邊得到化合物的物理與化學特性。
      The chemist, struggling with the synthesis of an organic compound, has all the chemical literature before him in his laboratory, with trails following the analogies of compounds, and side trails to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behavior.
    • 大師留給後人的不僅僅只是資料記錄,還包括他建立的知識鷹架。
      The inheritance from the master becomes, not only his additions to the world's record, but for his disciples the entire scaffolding by which they were erected

VIII-2. 資訊接收方式的未來

  • 人們接受資訊的方式往往透過感官處理,未來是否有更直接的接收方式?
  • 未來資訊可能可以透過電子脈衝訊號直接輸入頭腦,給人帶來閱讀筆墨記錄的訊息。
    With a couple of electrodes on the skull the encephalograph now produces pen-and-ink traces which bear some relation to the electrical phenomena going on in the brain itself.
    • 而記錄本身就變得難以定義。(註:因為需要資訊時就可以直接傳送到大腦,不需要實際上的紙筆載體。)
      True, the record is unintelligible, except as it points out certain gross misfunctioning of the cerebral mechanism…
  • 人們可以活得更開心:在事情不重要的時候選擇忘掉他們,然後在事情變得重要時馬上取得這些資訊。
    His excursion may be more enjoyable if he can reacquire the privilege of forgetting the manifold things he does not need to have immediately at hand, with some assurance that he can find them again if they prove important.

感想

  • 本篇綜合了許多當時實際的科學進展以及部分作者對未來的想像,而這些想像至今仍有許多是我們想要前進的目標。這究竟是預言、還是這是一個影響全世界的計畫起端呢?
  • 我特別喜歡關聯軌跡的那個想法,至今這仍然是很熱門且令人感興趣的研究議題。
  • 本文夾雜大量攝影、化學、生物技術專有用詞,作者提出的想法有些是對現有技術的改進建議,有些是用用譬喻、想像的方式來想像未來,實在是很不好讀。一些技術細節的部份我就略過了,因為現在應該會有更好的作法就是。

讀完之後,才真的有種自己是在做資訊科學的感覺,也算是一種個人的成就吧。

(more...)

認識研究倫理

布丁布丁吃布丁

認識研究倫理

image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


作者分析教育研究學者、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APA)、美國公共意見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簡稱AAPOR)、美國聯邦衛生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簡稱HHS)、以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簡稱SUNY/Buffalo)所訂的研究倫理準則,將研究倫理歸納為以下四大項:

(一)研究設計之初,審慎考慮人性尊嚴的研究價值

  • 在形成研究問題時,要以同時以科學研究價值與人性尊嚴作為衡量研究價值的標準。
  • 如果兩者發生衝突,要確定研究的結果對於當事人母群,有重要的直接,間接的助益。

(二)研究實施的過程,遵守意願、安全、私密、誠信的原則

  • 研究實施時,要直接向當事人或其監護人告知研究的性質,並尊重其參與的意願。
  • 在研究過程則要確實考慮是否會響研究對象的身心問題,並應維持在「最低傷害可能」的範圍之內。如超過此一範圍,必須慎重考慮並以書面方式告知研究對象。
  • 另外,不呈現個別的研究資料,也不洩露研究者身分。
  • 同時,不得欺騙研究對象,但如確屬不可避免,必須於事後予以委婉補救、說明。

(三)客觀、正確分析及報導研究結果

  • 研究進行時要採用最適當的分析方法,針對蒐集到的所有資料進行分析,不可刻意選擇或捨去實際的資料。
  • 分析之後,客觀詮釋資料所代表的意義,並詳實報導分析的結果,不可刻意隱瞞或遺漏,客觀呈現研究結果。

(四)尊重智慧財產,分享智慧財產

  • 報導的資料要確實正確無誤,如在出版後發現有報導錯誤情形,應補救更正。
  • 投稿時,依據參與研究者的貢獻程度,給予適當的排名,或誌謝。
  • 同時不得重複使用以發表過的原始資料,或一稿多投。發表之後,原始資紏要保持一定的期限,以供科學性、驗證性查考。

林老師總結得很漂亮,我就直接拿來筆記了。(遮臉

(more...)

Ethics 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如何教倫理

布丁布丁吃布丁

Ethics 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如何教倫理

image

Carbo, T. (2008). Ethics 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47(3-4), 5–25.

這邊講的倫理是決策者考量選擇的倫理喔。倫理的種類真是多呢。


研究背景:Of course!

  • 作者在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匹茲堡大學)的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LIS)教授Information Ethics (簡稱IE)的個案研究。
    • 從1986年開始
  • 學生來自不同科系(圖書館或管理科系)、不同學歷(博士生、研究生、大學生)、不同語言(包括非英文)、不同文化背景(來自28個國家)
  • 課程的設計:
    1.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ethics.
    2. The necessary steps and tools for facing up to and resolving a moral dilemma and making a decision.
    3. Understanding ethical issues in our field.
  • Ethics倫理的定義:Ethics is the art and science that seeks to bring sensitivity and method to the discernment of moral values and action.

倫理概念介紹

  • 基本概念
    • Human rights人權
    • Codes of ethics 倫理議題
    • Intellectual property 智慧財產權
  • The initial assignment
    • U.N.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 Martin Luther King’s “I Have a Dream” speech.
    • To write a short paper on the Fundamental Moral Experience.

倫理決策的方法

  • 作者回顧了許多人提出的方法 (framework),包括Woodward (1990)、O’Boyle (2002)、Gerald Ottoson (1988)的商業模型、John Hammond等人的(1998)隱藏陷阱、Dr. Christine Altenburger的倫理原則、以及Richard Paul與Linda Elder (2004)提出的決策守則。
  • Paul and Elder’s Guide:8個具有邏輯的倫理問題,大多同學都認為有效。
    1. Purpose 目的: considering an individual's rights and needs as well as those of others;
    2. key ethical question(s) 主要倫理問題;
    3. information need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回答問題需要的資訊;
    4.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to guide thinking 引導思考的概念與原則;
    5. main assumptions used 使用的主要假設;
    6. points of view of all stakeholders 相關人士的觀點;
    7. main inferences/conclusions 主要推論/結論: what are the alternatives, are all being considered, etc.; and
    8. implications 影響: for self and others, including consequences, questions of harm/good, etc.

未來發展

  • 未來需要找尋更好的模型
  • 教學上需要提供給學生更多回饋、討論,引導學生反思所學是很重要的事情

感想

  • 很多人往往都是在意外之中升為管理職,管理職就要負起決策的責任,而這卻是一般教學中沒有教導大家的課題。決策背負著責任,決策需要方法,決策也需要練習。由於圖資工作常常會影響大眾,所以這也是很重要的課程。
  • 調查圖資界管理職是否擁有足夠的專業素養,似乎也是不錯的研究題目。圖書館行政管理也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喔。

文中有很多部分都在講教學上的困難,只有少部分是在講決策的框架。其實這是很偏教學的一篇論文。然後作者很喜歡講「of course」,讀起來非常口語化。

(more...)

Academic dishonesty, plagiarism included, in the digital age 學生抄襲

布丁布丁吃布丁

Academic dishonesty, plagiarism included, in the digital age 學生抄襲

image

Ercegovac, Z., & Richardson, J. V. (2004). Academic dishonesty, plagiarism included, in the digital age: A literature review.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65(4), 301.

這是在講教育方面的資訊倫理喔。


1. 前言

  1. 關鍵字:ethical, moral 道德或倫理上的;academic misconduct 學術不端行為;Academic dishonesty學術欺瞞;, plagiarism 抄襲
  2.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中,取用資訊雖然相當方便,但是卻造成更容易抄襲的問題:cut-and-paste
  3. 為了處理這個問題,作者想要知道孩童、青少年與大學生不同階段處理倫理問題的能力,並找尋更有效的教學工具以處理不同學生層級上的道德問題。
  4. 文獻搜尋範圍
    • 關鍵字:抄襲相關詞彙 + 網路相關詞彙 + 年齡分組相關詞彙
    • 年份:1997~2002 (涉及1996到2003早期)
  5. 抄襲的定義:
    •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韋氏字典: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s of another author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m as one's own.”
    • The Council of Writing Program Administrators (CWPA): a deliberate use of "someone else’s language, ideas, or other original (not common-knowledge) material without acknowledging its source."

2. 文獻回顧

2-1. 校園中的抄襲狀況:屢見不鮮
  1. “The State of Americans” 報告中顯示1969年中有58.3%高中生的作業是抄別人的,1989年提高到97.5%。
  2. Roberts, Anderson & Yanish調查了422位大四生,其中91.7%承認做過學術不正的行為。
  3. John Crace調查美國明尼蘇達洲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有1/3的人抄襲、22%的人處理資料很不仔細、15%的人偶爾會搞錯資料。
2-2. 如何降低抄襲發生?
  1. 消極的作法:
    • 事後檢查作業有沒有抄襲 (Michael Bugeja)
    • 用軟體檢查,像是EVE、WordCHECK (Gaines)
  2. 積極的作法:
    • 教導學生抄襲的概念,告訴他們抄襲引發的道德問題 (Harris)
    • 教師設計作業的方式要有所巧思,降低學生抄襲的機會 (Whiteman & Gordon)
2-3. 教職員對於抄襲的看法
  1. 教職員通常相信自己有責任降低抄襲發生,但事實上有86%的教職員對於抄襲的嚴重問題並沒有認知。大多數教職員也沒有受過如何處理抄襲問題的相關訓練。
  2. Kay D. Johnston: "it occurs because students do it if they won't 'get caught' and being caught by their peers is not problematic."
    如果學生知道他們不會被抓,或是被抓也沒差的話,抄襲就會發生
2-4. 抄襲通常發生在什麼樣的情況中
2-4-1. 與抄襲相關的社會因素
  1. Similarly、Ashworth等人:缺乏信任、在學校中被孤立、大型班級、合作式學習、不了解抄襲的意涵
  2. Kibler:環境因素中包含著不嚴謹的考試規劃、懲罰方式、教學方式、學校風氣、以及「好像會被抓」。
  3. Fred Schab:害怕低分以及來自父母的壓力
2-4-2. 與抄襲相關的個人因素
  1. 早期研究多在討論性別、學級、年齡、GPA成績、學科等因素上,發現男生、商學與科學科系比較容易發生抄襲。
  2. 抄襲的理由:時間壓力、想拿高分、因為每個人都在做、幫助朋友、懶惰。
  3. 不同的文化差異也會影響到學生對於「借」跟「擁有」的價值觀。
  4. Kohlberg研究分辨出三種不同型態的道德發展:未習慣道德(避免犯錯)、習慣道德(保持己律)、熟悉道德(律人律己)

結論:未來發展

  • 應該要為青少年、大學生跟成年人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並探討不同的研究議題。

感想

  • 雖然這樣說很不好意思,但其實我的學習真的是一路抄上來的。寫程式一定是從模仿開始,模仿別人如何寫作、透過抄襲一步一步地了解對方的思維,然後最後才能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所以某種程度上我是不反對抄襲,但是我反對的是教師出了只需要抄襲就能完成的作業。
  • 不論是圖資還是資訊界都強調資訊的透通,在資訊更容易取得的時代中,我們更需要注重著作權、學術倫理等價值觀教育。讓人們懂得如何善用工具,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工具本身,我覺得這是比較積極的作法。
  • 比起學生抄襲這件事情,我比較好奇研究者抄襲的情況,頗有學術界的白色巨塔的感覺。
  • 老實說這篇回顧不是寫得很好,架構很亂,整理文獻的方式跟ARIST相比之下比較沒條理,再加油。

老實說自己並不是很喜歡這種議題啊。

(more...)

ICTs and political life 資訊科技與民主政治

布丁布丁吃布丁

ICTs and political life 資訊科技與民主政治

image

Robbin, A., Courtright, C., & Davis, L. (2004). ICTs and political life.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8(1), 410–482.


1. Introduction

  • 目標:協助讀者從ICTs與政治文化、機構與行為的研究中,辨識虛無與真實、粗略與更真實的假設。
  • 回顧範圍:1990s到2002年之間重要的英文研究
    • 撇開政治經濟面的議題
  • 文章架構:民主政治理論基礎(17p)→ICTs對政治影響的分類(7p)→回顧相關研究(25p)

2. Theory and Concepts

2-1-1.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TCs)
  • 電子通訊技術:e-mail、virtual forums and communication 網路論壇、real-time online events 線上會議、Web sites、digital libraries、archives、databases,以及相關支援設施。
  • ICTs的特色:ICTs provide two-way channels for those who seek or receive information and also permit many-to-many communications. 提供一般大眾創造與傳播資訊的機會。
2-1-2. How ICTs Frame Political Life
  •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科技決定論):Bellamy & Taylor (1998)總結關於ICTs用在governance(統治)上的看法:
    • 樂觀:科技烏托邦論 optimistic (technological utopianism)
    • 悲觀:科技反烏托邦論 pessimistic (technological dystopianism)
  • Co-evolution 科技與社會共進化論:ICTs as socio-technical interaction networks, not tools or objects that can be analyzed separately from their users (Kling, 2000a, 2000b).
2-2. Normative Democratic Theory (What Ought to Be) and Concepts 正規的民主理論與概念

We can only comprehend how technology affects democracy when we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 and nature of democracy itself (Barber, 2001, p. 1)

當我們了解民主的本質的時候,我們才能理解科技怎樣影響民主。

Democracy 民主的定義非常混亂

  • a "starting point, the ideal of a political system" (Cardoso, 2001, p. 5).
  • Democracy's central virtues are participation (參與), citizenship (公民權利與義務), and political activity (政治活動) (Barber, 1984).

根據政府教科書的分類,民主可以分成substantive democracy跟procedural democracy兩種:

Substantive Democracy 意識上的民主
  1. Substantive democratic theory "focuses on the substance of government policies" (Janda, Berry, & Goldman, 1995, p. 37).
    • Principles of civil liberties 公民自由原則: guarantees of freedom of behavior
    • civil rights 公民權益: "powers or privileges that government may not arbitrarily deny to individuals"
  2. 意識型態的討論有所侷限: "political ideology of the theorist tends to explain what democracy really requires in substantive policies,"
    • assessments about the information "haves and have nots".
Procedural Democracy 程序上的民主
  1.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s of procedural democracy that concern political processes.
  2. 理想的民主有以下四個原則:
    1. 參與審議:extensive participation in deliberations about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by members of a political community,
    2. 政治平等:reasonable political equality,
    3. 遵守規則:general adherence to majority rule, and
    4. 選舉義務:accountability of elected public officials to the electorate

程序民主依照參與的方式不同,又可分成兩種類型:直接民主與代議民主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直接民主
  • 政治哲學家Jean Jacques Rousseau(盧梭): "general will of the people" 人民的普遍意志
  • 強勢民主 Strong democracy connects individuals as "competent and responsible" (擁有能力與責任的人民) citizens to their communities, individuals "who define their interests in terms of their communities" to "find an expression of self that encompasses both individuality and sociability" through "civic edu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Barber, 1984, pp. xv-xvii).
  • 政治行為:
    •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engagement (全民參與), which Janda et al. (1995, p. 216) define as "actions of private citizens by which they seek to influence or to support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and
    • public deliberation (公開審議) to affect public policy "through [reasoned] debate, discussion and persuasion" as "a normative ideal and test for democratic legitimacy" (Bohman, 1996, pp. 2,3).
  • 限制:只能用在地方層級,無法用於國家等級。
    it was impractical for the large task of creating democracy at a national level and unrealistic in large, complex societies and with a "physically dispersed electorate" (Stromer-Galley, 2000a, p. 45)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代議民主
  •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由一群人來管理眾人
    • 表現型態包括Pluralism (多位元首)與Corporatism (政府組織,或interest groups 黨派)
    • 少數菁英擁有較多資源與保護
  • 質疑:Privatization and reliance on the private for-profit and nonprofit sectors have fostered the new consumer paradigm of public management (Bellamy & Taylor, 1998; Fountain, 2001a, 2001b) and reduced accountability to the citizenry.
  • 大多數民眾並沒有參與政治的意願與能力:Large numbers of people do not participate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or civic life; civic engagement and trust have declined; and most people lack the necessary political skills and resources, such as time and money, are not well informed about political issues, and have low levels of interest in politics.
  • crisis of democracy (民主的危機):民主理論與實務運作上的差距。開發中的國家特別明顯。

為了避免民主的危機,西方社會倡導civil society公民社會來對抗代議民主

Civil Society 公民社會
  • 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係:Civil society is the realm of "organized social life" of "citizens acting collectively in the public sphere" that mediat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sphere (individuals, family life, market) (Diamond, 1994, p. 5).
    • 延伸成為governance(統治)的概念,作為國家決策的民主型態、政策與經濟交流的系統(如EU歐盟)
  • A reinvigorated civil society公民社會的復甦:倡導公民參與的政治社群、反對政治。這些概念傾向於支持ICTs。
  • 公民社會的概念:Encarnacibn (2002, pp. 120-121) 概述三種方式
    • 對抗高壓政權的口號:as a "slogan" to mobilize against oppressive regimes;
    • 描述社會現象的名詞:a "quasi-scientific term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certain social phenomena or social organization at the macro-level”; and
    • 上述兩種用法的準則:a normative or prescriptive ideal of an ethical order, which fuses the first two uses.
  • 問題:
    • 西方社會與非西方社會基於不同的政治型態、歷史等情境
    • 希望有純志願者、非政府、非利益團體參與,但通常都會牽扯政治立場
    • 公民社會真的能促進民主嗎?當團體發生衝突時,公民社會將變得脆弱

Encarncion (2002) 認為公民社會概念上的缺陷,造成理論與實務使用上的限制。

Governance Theory 全民監督理論
  • Governance has become a "catch all for any set of recommendations that seeks to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the state to govern" (Reilly, 2002a, online) and reflects ongoing debates about substantive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to ensure inclusion in decision making.
  • 1990s年代時西方的討論從"government 政府" 轉移到了 "governance 監督" 上,並成為21世紀早期的新興議題
    • 融合代議民主,成為public administration’ role in governing the state (全民監督政府的角色)
    • 為了達到全民監督,專家找尋deliberation-promoting tactics促進公開審議的策略
    • 黨派成為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民眾對於全民監督的信任:In th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model, interest groups act as intermediaries that promote trust among citizens and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very least, promote trust among participating organizations (Oberg, 2002);
  • 全民監督的質疑論:公開政府資訊真的對於提昇民主有幫助嗎?

3. E-Political Lift 數位政治生活

  • 政治生活應用ICTs的方法
    • 理想的審議民主:to reclaim the ideals of participatory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糾正代議民主的錯誤to correct the failures of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and
    • 重新定義政府關係 to redefine the governanc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governments
  • ICTs的特色:透過網路改善通訊、降低成本
    • 民眾可以更簡單與頻繁地交流
    • 可以跟地方層級的候選人溝通,也可以跟國家級的決策制定者溝通

以下分成三類:E-government、E-governance與E-democracy

3-1. E-Government (Digital Government, Teledemocracy)
  • 透過ICTs促進全民監督:The use of the terms e-government and digital government is most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state governance, referring to the modernization effort by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rough ICTs designed to "support the efforts t o transform [reinvent] the oper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Pardo, 2000, online; see also Garson, 2000)
  • Consumer democracy 消費者民主:the renewal of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 "an explicit democratic value to consumerist initiatives by emphasizing the need to empower users as direct stakeholders in the material outcom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llamy & Taylor, 1998, p. 91)
3-2. E-Governance (Digital Governance)
  • the e-governance literature focuses on government infrastructure modernization and customer services.
  • E-governance focuses on how demands are aggregated; the 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citizen relationships; the role that the state plays in mediating the competing interests; and how ICT "structures or channels will be used to aggregate demands and used to respond to demands" (Reilly, 2002a, online).
3-3. E-Democracy (Teledemocracy, Digital Democracy, Cyberdemocracy)
  • 作為電子溝通的工具:E-democracy is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electronic channels fo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 政府與組織:between government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civil society;
    • 政府與公民:between government and citizen, whether mediated by institutions in the civil society or directly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 組織之間:between organizations in the civil society;
    • 組織與公民:between these organizations and citizens; and
    • 公民之間:between citizens as they engage in political life
  • 虛擬政治系統 E-democracy implies a networked, interactive, transparent “Virtual political system

4. Review of Research on E-Government, E-Governance, and E-Democracy

4-1. 從ICTs的應用方式分類
E-Government 數位政府
  • 範圍: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citizen or between government and groups in the civil society and
    • the subject of the article is government's role as service provider and the citizen's or group's role as consumer of these services in the context of government's responsiveness and accountability
  • 網站比較研究類型
    • 在美國,大部分都是e-government研究,並限於網站評估:檢驗網站是否能夠成為滿足市民資訊取用與線上洽公需求的one-stop shops
    • 國家、地方政府、聯邦政府的網站是否是消費者導向customer-oriented或efficiency-driven paradigm 有效率的結構 (Ho, 2002)
    • 大型國際研究:比較多個國家的網站服務。
      • Accentrue (2001)比較22國家網站,分類三種數位政府:1. 最低層次線上消息、2. 與人民互動、3. 可線上繳稅
      • West (2002)比較198國家的1197個網站的資訊可用度、服務提供與公開取用性,發現最好的國家包括臺灣、南韓、加拿大、美國等。
    • 最大型的跨國際研究:the United Nations Online Network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Finance (2002)研究169個國家
      • 有32國家有使用類似e-government的網站
      • 有64國家強調呈現:時常更新、提供有用資訊、網站連結
      • 有57國家提供互動功能:線上論壇與討論區
      • 有17國家提供隱私安全交易:包含記錄與付款功能
    • 個別單一國家的研究較少
  • 公民使用e-government的觀點:研究數量較少,但還是有重要的研究。
    • Larsen & Rainie 發現美國2002年早期有58%成年人使用政府網站來獲取資訊或洽公,比起前兩年的數量都還多上很多。
    • Taylor Nelson Sofres (2001)調查27國家共29077個受訪者,發現1/5最近有在政府網站搜尋資訊;9%下載過表單;6%用過線上金流交易;過半使用者對線上使用交易與個人資訊抱持不信任態度。
  • 網站變革:唯一一篇co-evolution的研究
    • Marchionini (2002)長期研究美國勞工統計局的網站,發現網站越來越好用、有組織化,而使用者也越來越多元並對網站期望越深
  • 質疑與批評:許多研究認為e-government受限於行政、財政、技術、法律挑戰等問題
    • Musso & Weare (2000)認為大多數網站只有表面上經營公民關係,少數網站提供資訊與通訊管道,而這無法促進民主政治。
    • 人們不能理解其價值:the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in Norris, 2001) also conclude that the potential for political government-citizen interactions online is usually unrealized, with priority given to information provision, citizen-as-consumer transactions, and business-government transactions instead of interactions with citizens.
    • 落後國家中,人們不期待ICT協助政治,而特別容易受到批評
E-Governance
  • 範圍: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citizens in the context of administrative rule making, policy, or similar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procedures surrounding Internet voting.
  • Openness 開放度,政府組織資訊的透明化:
    • La Porte, Demchak, & de Jong, 2002 研究15國家,發現開放度與民眾互動之間有低度相關,但卻找不到其他外部變項。他們認為開放性是一種「unique aspec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ICT的錯誤應用:
    • 許多國家傾向將ICTs作為top-down(由上而下)的資訊傳播與方便的選舉工具,而取代了政府與民眾的交流。
    • 然而,美國政黨網站的互動有增加的趨勢。 (Stromer-Galley, 2000b, p. 112)
  • 使用者觀點:
    • Kohut & Rainie (2000) 發現美國2000年有18%民眾在線上尋找選舉新聞資訊,民眾觀看新聞網站比候選人跟政黨網站還多。
  • 網路投票研究:
    • 美國仍在網路投票的實驗階段,大多都是mock vote偽票問題。
    • 因此興起了資料安全、隱私、投票者認證、不平等的近用以及公民動機等研究議題。
E-Democracy
  • 範圍:
    • civic engagement with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or public deliberation among citizens
    • the substance of government policies or services is specifically the focus of public discussion.
  • ICTs無用論
    • 儘管許多研究都發現有e-democracy,但更多研究指出了問題:
      • 不平等取用 lack of universal access to e-democracy tools,
      • 缺乏互動 lack of sufficient interactivity built into Web sites,
      • 低參與度 low levels of civic interest and engagement, and
      • 不禮貌 incivility.
    • 都市自發計畫:建立雙向溝通與公開討論的線上平台 (Bryan, 1998)
      • broad-based participation is still lacking and
      • will depend more on promoting civic education and motivation than on the availability of ICTs and Web sites
    • 許多研究者都發現線上公開審議是uncivil(野蠻的)且fragmented(破碎的),而且只有少數網站鼓勵民眾參與政治討論。
  • 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的關係
    • Larsen & Rainie (2002)發現有6800萬人拜訪美國網站,1/3使用網站聯絡政府官員,1/5參與線上演講活動。
    • Coles (2000, 2001, 2003)每年的研究發現使用網際網路去理解政治的情況逐年增加。
  •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998) 發現在網路使用與公民政治參與有相關,但不知因果關係
    • 不平等的ICTs取用:Norris (2002)認為ICTs傾向於加劇於積極參與政治或消極迴避之間的鴻溝。
    • Wilhelm (2000)指出ICTs應用於民主的四個挑戰:
      1. 近用障礙:barriers to entry into the public sphere,
      2. 能力不平等:unequal ability of people to share in the public sphere,
      3. 科技破壞民主決策的危機:the potential for the "rhythms and speeds" of technology t o undermine democratic decision making, and
      4. 不明顯的公共空間: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public sphere under the pressures of market forces that suppress or eliminate citizen entry
  • 線上政治論壇 online political forums 影響地方政府
    • 提供年輕人能夠持續討論政治、建立他們自己「國會」的空間
    • Klein (1999)發現線上論壇的確能克服許多面對面會議的障礙,並促進市民結合為一個小型的當地社群而影響政府。
    • Kinder (2002)跨國地方政府調查,發現歐洲城市有一定程度的市民透過ICT參與地方決策,包括線上投票、市民活動與會議。
    • Gronlund (2003)長期調查瑞士鄉鎮,發現有各種形式的線上民主:開放式論壇、線上廣播、聊天室、市民提案、市民代表委員會、議題討論會議與投票。
  • 開發中國家的限制
    • Abbott (2001)研究發現中國與馬來西亞普遍缺乏ICT的取用能力 (limited ICT acces),新加坡則是政府限制公開審議 (government attitudes)
    • 同時還有反民主團體阻止政府使用線上活動。
4-2.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Role of ICT in E-Government, E-Governance, and E-Democracy
  • 樂觀派:ICTs Will Increase Government Efficiency, Improve Governance, or Enhance Democracy
  • 中立派(ICTs需要規劃):ICTs Have Democratic Potential but Require Policy and Planning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Online Political Initiatives
  • 政治主角派(政治文化才是主要影響ICT發展的因素):Political Culture and Practice Are the Prime Shapers of ICTs' Potential, Involving Long-Term Change
  • 悲觀派:ICTs Are Embedded in Broader Structural Relations Within Society and Reflect or Reinforce Its Inequalities and Complexity
  • 效果放大派:The Use of ICTs in Governance Is Not Only Complex in Terms of Inputs, but Also Entails Ambiguous Outcomes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 無用派:ICTs Are Not Necessarily an Appropriate Vehicle for Enacting or Enhanc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 意見保留派:It Is Too Soon to Gauge whether ICTs Assist in Governmental Efficiency, Better Governance, or Enhanced Democracy
4-3. Review of Sources of Data and Methods Used by Researchers
  • Web Sites網站:
    • 內容分析:著重分析網站設計者與機構如何使用ICTs達成governance(監督)的目的
    • 比較研究:地方、聯邦、國家、跨國比較
    • Web sphere analysis 網站空間研究:分析網站資料結構組織與使用者設計之間的關係。(類似現在談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 Documents 相關文件:
    • 補足網站分析:網站中的政策檔案
    • 宏觀的分析:新聞報導與相關網站
    • 前人研究的分析:Tambini (1999)藉由分析前人研究進行跨國比較
  • Stakeholders 相關人士:
    • 政府相關的ICT活動人士,包括policy officials政策官員、civil servants 公務員、administrators、businesses、political parties 政黨、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individual citizens
      • 調查他們參與政治相關活動的觀點
      • 大多關注政策決定者與網站設計者,而非市民
    • 常用於大規模調查: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調查市民參與線上政府的研究
  • Multiple Data Sources and Methods 多重資料來源與方法:
    • 常見於當地ICT輔助政治活動中:利用訪談、文件分析、網站分析或研究者直接參與等方法
      • 通常都是先導研究階段而只有暫時性的結論
    • 長期研究文件變化與記錄ICT活動的複雜性

5.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Recommendations for a Research Agenda

研究上的問題
  • 激情影響研究結果
    • 科技決定論:大多研究都想像ICT對於政治的影響,而輕率地提出結論
    • 最近幾年,研究逐漸趨向更複雜、細微的理論與發現
  • 許多研究者對於民主政治的概念混亂,所以本文大部分篇幅都在解釋概念
    • 研究者需要更嚴謹的釐清e-government, e-governance, e-democracy之間的概念
  • 囫圇吞棗使用理論與提出假設:例如把西方社會套用到全世界中。
  • ICTs支持者偏好虛擬世界而忽視實際政治運作。
  • 研究方法有待加強:
    • 與其使用單一研究法,不如用multiple triangulated methods三角驗證法
    • 資料一次性的蒐集,不如長時間的觀察。
研究建議
  • 需要更嚴謹的檢驗與證據。rigorously examines normative claim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on how citizens evaluate participatory democratic procedures
  • 應持續長期、重複的研究:一次性資料蒐集的發現有限
  • Social network formation 社會網絡、資訊社會研究:
    • 不應該是科技決定論,而是更複雜的連接系統。complex connected systems have indeterminate and unpredictable outcomes and consequences (Perrow, 1999; Watts, 2003)
    • 從歷史與情境中搭配interpretive epistemology解釋性認知論框架,描繪宏觀與微觀的流程與互動

感想

  • 原本以為民主政治跟圖資領域關係不大,但事實上,將「民主政治」替換成「圖書館」,就會發現圖資界的研究也有驚人的「科技決定論」傾向
    • 許多館員對於科技的態度仍是「有用」、「沒用」的二元論;學生則多抱著科技樂觀論,而容易忽視實際運作的限制。
    • 許多研究(像是圖書館如何運用科技)常以一次性資料蒐集、憑著想像就下了粗糙的結論。
    • 本文在2004年就建議應該提昇研究的複雜度,到現在我們仍應力圖振作。
  • 這仍是一篇早期研究的回顧,究竟ICTs是怎麼影響社會,光是這樣仍看不出個所以然。但是ICT與政治立場的概念解釋、研究方法的分析則是相當有參考價值,建議也很中肯。

作者努力地將混亂的文獻作一個有架構的整理,可是看起來還是很吃力 OTL

(more...)

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knowledge commons 知識共享空間

布丁布丁吃布丁

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knowledge commons 知識共享空間

image

Ren Shuhuai, Sheng Xingjun, Lin, Haiqing, & Cao Jialin. (2009). 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knowledge commons: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sharing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ve communities.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7(2), 247-257.

只是「知識共享空間」這個名詞很炫而已,實際上讀的時候也不要抱有太大期望比較好。


摘要

  1. 目的:
    • 基於現在資訊共享空間服務模式(information commons service model),提出新的模式:知識共享空間。
    • 本文的目的在於定義概念模型與建構知識共享空間的框架,以建立基於合作知識分享環境以支援大學圖書館中的創新社群活動(innovative community activities)
  2. 研究方法:(備註:這算是研究方法嗎?
    • 分析社群間的創新活動、結合知識管理理論、合作與Library 2.0的概念。
    • 知識共享空間概念模型將可以改善資訊交流、合作、分享與溝通。
  3. 發現:(備註:這只算是假設吧?
    • 自從創新社群擴大到跨學科與跨校園之後,分散的研究團隊(the scattered research team)與讀書會需要圖書館擴大服務成為一個邏輯系統(logical system)
    • 由虛擬層(virtual layer)讓螺旋分散化與集中化實體層(physical layer)的資源。
    • 核心的元素由資訊科技、組織與管理、文化與精神組合而成的支持層(supporting layer),讓信任與結合創新文化變成重點價值

野中郁次郎(2000):SECI知識螺旋模型

  • Tacit Knowledge (Tacit K) 隱性知識
  • Explicit Knowledge (Explicit K) 顯性知識

image

image

如何建立Knowledge Commons

  • Physical layer: 包括面對面交談空間、團體討論室、影音會議間、可移動的訓練間、科技實驗室、開放取用區域與咖啡間
  • Virtual layer: 建立知識瀏覽入口與整合型的數位圖書館
  • Supporting layer: 品質服務小組、資產管理、文化經營、效益評估系統

有點空泛呢,也缺少評估,讀起來並不是很充實的感覺。

(more...)

Information commons 資訊共享

布丁布丁吃布丁

Information commons 資訊共享

image

Kranich, N., & Schement, J. R. (2008). Information commons.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2(1), 546–591.

這邊提出來的Information commons跟現今圖書館使用的Information commons差很多喔,在閱讀時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概念比較好。


Introduction 前言

  1. “walled garden” or “enclosure” online creates an inequitable and often inaccessible information marketplace.
    • many Americans have little access or ability to use the new technologies
    • they cannot afford the high prices or comply with the rules created by media corporations
  2. A commons, simply understood, is a resource, or a facility, "that is shared by a community of producers or consumers."
  3. The commons elevates individuals to a role above mere consumers in the marketplace.

I.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 Evolu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資訊社會的變革
資訊從封存到公開
  1. 古早圖書館都將館藏封存,直到1450年Gutenberg做到出借與銷售紙本。
  2. James Madison認為人民政府就是要公開大眾資訊;Benjamin Franklin在1731年建立美國第一座提供借閱服務的圖書館,成為時代先驅。
  3. 美國憲法訂定著作在一定年份之後就會成為公共領域(public domain)財產。
  4. 19世紀工業革命建立的電報與電話促進資訊普及。
  5. 1934年美國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the FCC)成立,促進資訊可用,特別是在廣播與電視等大眾傳播媒體。
資訊從公用到民間競爭
  1. 20世紀中期1960年代,從Lockheed建立的Dialog系統開始,新興資訊工業開始反對政府獨霸公共資訊傳播。
  2. Reagan Administration提出以”maximum feasible reliance(最大可能依賴)”的私有區塊來取代政府的公用資訊。Inform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提倡私有平台,並興起許多資訊所有權與控制權的戰爭。
  3. 1980年代,新科技跟資訊市場成為國家主要政策項目。1984年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Company成立,促進Regional Bell Operating Companies擴大到資訊服務與纜線電視。
  4. 這時期興起了一場新的電信市場競爭:包含當地與遠距電話、纜線電視、電腦公司,直到1990年代”dot.com”出現。同時,媒體企業整併(media consolidation)盛行。
資訊競爭到電信巨人的集中控制
  1. 1996年美國國會修法開放電信公司的限制,造成少數電信巨人公司控制了資訊資源。Ben Bagdikian的”The Media Monopoly”批評這種現象。
  2. 2003年FCC決定處理媒體企業整併的問題,想要降低媒體擁有者的數量,卻導致市場變化下降以及資訊更為集中控制。
  3. Harvard's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認為網際網路的網站入口與搜尋引擎可以對抗媒體企業整併的控制。
ii. The Promis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Challenge of Information Access 網際網路的未來與資訊取用的挑戰
網際網路對資訊傳播帶來的變化
  1. David Bollier: "The Internet facilitated not only expression 'as diverse as human thought,' but 'peer production' – that is, decentralized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that bypasses the centralized control of mor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數位權利管理技術

在著作權法底下,以數位技術控制合理的使用:

  1. "Fair use," 合理使用: 允許作者、學生、記者與其他人基於評論、改編、學術與創新報告等目的下引用與複製。
  2. The “first sale” rule 首次付費規則: 允許購買者在購買之後能夠任意出借、給予、分享他人
  3. The public domain 公用領域: 所有著作都有一定限度的保護期限,之後就成為可供任何人取用的公用財產
媒體公司擴大著作權

媒體公司(如1998年的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DMCA)利用DRM、加密、浮水印來控制資訊存取,提出無法改變的同意條款,妨礙合理使用並阻止首次付費規則的分享行為。

  1. 有人嘗試破解加密以求合理使用,但仍是違法行為
  2. 1984年,Superme Court(美國最高法院)宣布錄影機是違法技術,造成使用者權益大受衝擊。
  3. 媒體公司要求國會改寫著作權規則,鞏固自己的權益。
  4. DMCA要求延長著作權法保護期(CTEA法案),從28年延長著作人終身加上死後70年,但2003年被Superme Court拒絕。
    image
    (上圖是由美國1998年著作權延長法案的司法風波而來)
  5. 最後結果讓媒體公司關閉線上檔案分享服務,因為他們覺得分享版權保護的檔案會引發政治跟文化衝突。

A central fact about information: it is neither a pure public good nor a pure private good.

II.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Commons

i. History and Theories of the Commons 共享空間的歷史與理論
共享空間的由來
  1. “commons”(共享空間):原始的意義是農業用地,讓英國農夫自由耕種與放牧。
  2. 至今人們依舊保持common property (共享資產),像是森林、草地、漁場,同時也有實施管理以免資源耗盡。
共享空間的爭論
  1. Garrett Hardin在1968年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共享空間的悲劇) 警告人們無限制地使用資源,將會造成過度開發。
  2. Carol Rose提出”comedy of the commons” (共享空間的喜劇),指越多人加入就會讓大家越開心的有限社群,例如祭典或舞廳。
  3. Since Hardin與其他學者如Siegfried Ciriacy-Wantrup與Richard Bishop分辨兩種共享空間:
    • Open-access (or “no property”) regimes 開放近用制度: 任何人都能使用資源,將造成過度使用的悲劇。
    • Common property regimes 共享資產制度,或稱為”common-pool resources” (共享資源): 僅允許有限的成員能合法使用資源,比較接近共享資源的喜劇。
共享空間的運作方式

FileNobel Prize 2009-Press Conference KVA-30

Elinor Ostrom (1933-) 200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1. 許多社會學家與法律學家檢視共享資產如何運作。研究領導者Elinor Ostrom分析共享空間的資源特性,認為共享資產制度比較適合由團體去決定,而非由個人控制。
  2. Ostrom在1980年代中期提出管理共享資源所需要的元件,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的自然資源。並協助創建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on Property (IASCP),1995年舉辦”Reinventing the Commons”研討會,特別關注自然資源與網際網路議題。
  3. Ostrom的精華著作”Governing the Commons”描繪了取用共享資源的框架,用八個原則來確保人們能夠長期使用資源。這框架包括了self-governance(自我管理)、清楚定義範圍與規則、互惠主義、建立信任觀念與社會領袖、以及通訊管道。
ii. Applying the Idea of the Commons to Information

FileDavidBollierJI1

David Bollier, 2007

  1. 法律學者認為共享空間的概念可以用來理解資訊的性質,以此對抗著作權限制與DRM技術。
    • 該領域的領導者David Bollier與同事Tim Watts認為共享空間的分析可以補足我們之前未曾注意的議題,包括民主參與、開放性、社會平等與多樣性。
    • Yochai Benkler認為共享空間可以促進參與:
      “An open, free, flat, peer-to-peer network best serves the ability of anyone – individual, small group, or large group – to come together to build our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It is through such open and equal participation that we will best secure both robust democratic discourse and individual expressive freedom.”
      開放、免費、扁平的網路提供給每個人(個人、小團體、大團體)最佳的服務,讓大家能聚在一起建立資訊環境。共享空間作為一個開放且平等的參與方式,我們將能確保強健的民主討論與個人表達自由。
  2. 圖書館專家Karen Fisher與Joan Durrance將理論應用到實作上,他們敘述網際網路為主的資訊社會具備的五個特色:
    • information-sharing with multiplier effects; 伴隨多重影響的資訊分享
    • collaboration; 合作
    • interaction based on needs of participants; 基於參與者需求的互動
    • low barriers to entry; and  低取用限制
    • connectedness with the larger community. 連接更大的社群
  3. 公益組織也開始提倡促進資訊共享。David Bollier指導New America Foundation發起Information Commons Project。
  4. 2001秋天,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主辦Information Commons的研討會,探討資訊平等、著作權、合理使用與公開取用。
  5. 2002與2003年,Boston Review, Knowledge Quest與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Digest期刊整本都在討論資訊共享的議題。
  6. 公益團體如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the Center for Digital Democracy、the 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Public Knowledge與IP Justice推動更多平衡資訊的政策,促進科學研究成果、公眾領域資訊能夠被更多人取用,並擴大資訊消費者的權利。
  7. 為了補足Public Knowledge發起的努力,Creative Commons與Center of the Public Domain致力建構新型態的公共領域資產價值。
iii. Examples of Open Democrat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Software Commons:
  1. 電腦軟體開發者早就發展出類似公共領域的架構:open source software application 開放原始碼軟體應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Linux作業系統。
Licensing Commons:
  1. 1980年代Richard Stallman發展的GUN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允許智慧財可供所有使用者取用,包括複製、分享與修改,促進網路開發社群合作發展。
  2. Creative Commons提供了一套有彈性的著作權授權條款供公眾使用,有些權利可以保留,像是商業使用、保留作者姓名等。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Open Access
  1. 1980年代,許多專業社群將期刊轉型為私人公司,藉由收費建立營收。水漲船高的經費需求帶給圖書館巨大的壓力。
  2. ALA結合多所圖書館討論解決方法。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在2003提出宣言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Reform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3. 歐洲與美國學術社群建立許多學術聯盟。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 (SPARC)是1998年建立的最有名的聯盟,創造了學術社群分享研究結果的新典範:以數位方式提供免費線上取用。
  4. 另一個重要的行動是open access publishing (開放近用出版期刊),它允許學術資訊供人免費取用。對學者來說,免費取用的線上開放近用期刊可以大量增加文章的引用與影響力。
  5. 2002年Soros Foundation’s Open Society Institute發展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以指導開放近用學術領域的軟體、技術標準與開發。
  6. 開放近用的經費來源通常是來自於母機構與作者(或著是說,作者的研究機構)。2003年牛津大學發表”open access experiment”實驗,資料庫中的開放近用期刊有90%作者同意支付£300出版費用。
  7. Public Knowledge Project在2003發表Open Journal Systems原型──期刊管理與發表的開放原始碼軟體。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Digital Repositories
  1. 1999年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OAI)成立,旨在發展各種學術文獻傳播工具。
  2. 機構典藏:2002年,許多機構開始使用OAI的工具發展digital repositories(數位典藏)。
    • 2002年Research Libraries Group and OCLC, Inc.出版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ies: Attributes and Responsibilities,描述數位典藏的在大規模、異質性館藏的特性與責任。
    • 2002年MIT開發著名的DSpace,用來典藏MIT教職員的學術成果。
  3. 學科典藏:學科領域也建立了豐富的典藏內容。起始者是1991年的Los Alamos ArXiv.org,目的是低成本取用進入同儕評閱前的學術研究。
  4. 自我典藏:個人作者也用他們個人的網站來建立self-archiving(自我典藏)。藉由要求出版期刊保留作者個人的副本,學者也成為一個資訊社群機構,增加取用途徑並讓所有人都能受惠。
    • 英國Stevan Harnad與其他研究者發現55%的期刊允許作者自我典藏。
Institutional Commons
  1. NYU的校長John Sexton認識到將機構轉變成為資訊共享模式的重要性。
    • MIT發起大學層級的機構典藏OpenCourseWare,提供大量課程教材供人免費取用。K-12 public schools也提供類似的共享資源給年輕人。
  2. 圖書館在機構資訊共享扮演領導角色,負責將具有DRM、著作權與其他限制的資訊轉換、調整。
    • 學術與研究圖書館也致力於學術通訊上。美國Distributed Open Digital Library (DODL)從各個研究機構中彙整進入公用領域的人類資產與社會科學研究。
    • 除了擴增館藏之外,Indiana University、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等學術圖書館也開始建立實體共享空間,以整合性的數位環境為中心重新規劃工作區與服務傳遞方式,把空間調整為核心校區單位,例如圖書館、大學教學中心與電腦中心。
  3. Newton Minow與Lawrence Grossman合作的Digital Promise Project創建Digital Opportunity Investment Trust (“DO IT”)致力於網際網路與其他新的資訊技術,確保知識可讓眾人取用與終身學習。
Subject Matter Information Commons
  1. 結合多種共享空間的特性:從市民參與到文化交換,從合作發表到傳播特殊資源。
  2. 先驅計畫:2004年的BBC Creative Archive與Galiwinku Knowledge Centre。
IV.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Commons 資訊共享的特性與原則
特性
  1. They are collaborative. 合作的
  2. They offer shared spaces, real and virtual, where communities with common interests and concerns gather. 提供真實與虛擬的空間以聚集社群
  3. They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tworked environment to build information communities, and they benefit from network externalities, meaning the greater the participation, the more valuable the resource. 以網路的優勢建立資訊社群
  4. They are interactive, encouraging discourse and exchange among their members.  Many are free or low cost. 可以免費或低成本地跟其他人的互動討論
  5. Their participants often contribute new creations after they gain and benefit from access. 成員在取用獲益之後會持續貢獻創新資源
原則
  1. 1993年Aspen Institute發表”first principles”陳述交流、私有與資訊政策
    • Aspen的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Program發表Toward An Information Bill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至今仍是其他原則與宣言的草稿參考。
  2. 這些宣言中最常見的要素是1.表達的自由與 2. 資訊取用的權利
  3. 科技與網路組織最強調的是技術議題與交流的權利,例如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的”Internet Rights Charter”
  4. 有些團體強調政治參與,例如Greater Democracy 與the Center for Digital Democracy。
  5. 圖書館員與出版者則注重表達的自由、開放近用與affordability (支付能力)。例如ALA的2001圓桌會議發表的”The Information Commons, New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Libraries”建立了發展資訊共享的12項原則與討論重點。

Finally, says the ALA:

Among the other institutions we might see as part of the commons are: museums, archives, and other resource centers; cultural heritage centers;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nonprofit and soc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unions; public interest broadcasters; even commercial organization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benefit from and promote access to information outside strict market limits.

III. The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1. 比起加強個人自由,未來共享空間更應該規劃管理制度,並輔以可信賴的數位資源管理技術方案。而發展穩定且有制度的資訊共享需要更多投資與經費。
  2. 資訊取用的未來不僅是考量可用性與可負擔性,也要考量是否符合居民的資訊需求。
  3. Boyle提倡”Information as an Ecosystem”,並建議建立有良好組織、經費與基層行動的聯盟以對抗大型產業團體。
  4. 公益團體應該加入倡導資訊取用的重要性,刺激基金會跟其他贊助單位重視。共享空間的概念只有在經濟支援與政治意志都具備的情況下才能成實現。
  5. 最後,很重要的是,資訊共享並不是反對營利媒體產業。Frederick Emrich指出應該找尋資訊共享與資訊貿易都能同時互惠的方向。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1. 創造動機 Create a movement similar to environmentalism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1. Focus on what we are fighting for, not just against.
    2. Emphasize the public interest in information access.
    3. Highlight successes; document problems and chilling effects of enclosure; identify examples of harm caused by technological controls an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4. Educate concerned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e press, and the public.
    5. Organize coalitions based on common interests among disparate groups that cut across traditional alliances.
    6.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robust information communities.
    7. Seek funding for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nd ongoing support.
  2. 應用共享資源模型 Apply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models to the information sphere:
    1. Spell out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economic models that elevate the value of shared access.
    2. Involve information communities in the design, creation,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3. 法律支援 Support legislation that encourages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oppose legislative, regulatory, and judicial actions that undermine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 Promote legislation that ensures public access to public research.
    2. Oppose new copyrigh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limit the public’s access rights.
  4. 軟體開發 Develop, make available, and adopt open source software, content, standards, and best practices:
    1. Publish in open access publications.
    2. Sign only those licenses and contracts that enable open access and guarantee user rights such as fair use and “first sale” sharing of copyrighted works.
    3. Encourage peer 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5. 應用開放近用 Apply open access, digital repository, and other practices developed by scholars more widely.
  6. 保護公共領域 Value the public domain:
    1. Protect it as a sanctuary against enclosure.
    2. Develop advocacy programs,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new laws that ensure it is well preserved, governed, managed, and valued.
    3. Resist attempts to apply technological  measures that control access to ideas.

感想

  1. 我個人很喜歡資訊共享的概念,所以讀這篇的時候真的覺得很感動。這篇很多都是大學的時候毛慶禎老師在「開放近用」課程中教過的內容,這堂課影響我很深,所以我也很敬佩那些努力爭取資訊自由的人們。(貼照片以示尊敬)
  2. 回顧寫作是以歷史故事的方式撰寫。原本很擔心會難以閱讀,但其實意外地容易吸收。大致上每一段的第一句話或是第二句話就是該段的宗旨或大方向,然後段落其他就是舉例與敘事。由於歷史細節太多,所以我也沒有照他的方式一一細講,而只挑一兩個例子敘述。
  3. 作者從資訊社會的由來、挑戰,切入到共享空間的概念、爭議與運作方法,然後介紹各種資訊共享的事蹟,最後描繪未來發展方法。儘管文章很長,但是結構卻是十分清晰好懂,所以很容易閱讀。
  4. 這個資訊共享空間跟現在圖書館在探討的學習共享空間有很大的差異,這邊談的是一種想法、概念、運作方式,而實體的學習資訊服務支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5. 軟體的資訊共享因為我自己很熟,所以就快速略過。我想同學應該比較需要知道學術方面的資訊共享才是。

這篇文章寫得很棒喔,所以note也長了些XD

(more...)